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园林组成要素规划设计,第一节地形园林绿地要结合地形造景,不同的地形、地貌对不同园林景观的形成、园林使用功能的实现和园林植物的生长等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一、园林地貌设计原则,1因地制宜2满足园林使用功能要求3满足园林景观的要求4符合园林工程的要求5创造适合园林植物生长的种植环境,二、园林地形的功能构成园林骨架和作为园林主景2.组织和分隔园林空间3.控制游览视线4.影响导游路线和速度5.改善局部小气候,地形的骨架作用,园林建筑、植物、水体等景观都是以地形为依托,以地形作为依托造景,地形是景观的决定因素台地跌水,构成园林骨架和作为园林主景2.组织和分隔园林空间3.控制游览视线4.影响导游路线和速度5.改善局部小气候,利用地形分隔空间,利用地形分隔空间,构成园林骨架和作为园林主景2.组织和分隔园林空间3.控制游览视线4.影响导游路线和速度5.改善局部小气候,地形的挡与引,构成园林骨架和作为园林主景2.组织和分隔园林空间3.控制游览视线4.影响导游路线和速度5.改善局部小气候,三、平地、坡地设计,1平地平地一般是指坡度介于1%7%的缓坡地面,以利于排水。平地有利于群众性的活动和人流集散,同时,平地的设置也可形成较开朗的园林空间平地按地面材料大体可分为草地、铺装地面和泥土砂石地面三种,2坡地坡地按坡度可分缓坡和陡坡两类,坡度介于7%12%(47)之间的为缓坡,介于12%20%(712)的坡地为陡坡。缓坡仍可作一些活动的场地,而在陡坡上开展活动则比较困难。缓坡、陡坡常作为山体与平地间的过渡地形,在园林中的运用常形成一些变化丰富的景观,是园林中游人游览的好地形。,四、掇山、叠石,1假山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的通称。假山根据材料不同可分为土山、石山、土石山。石山及土石山所用石料多为湖石和黄石。,土山以土堆成,较矮、占地面积较大的假山。坡度最好在土壤安息角(30)之内.石山以自然山石堆砌而成,外形多变的假山。土石山土石结合堆成,应用最多。筑山应主客分明;未山先麓,脉落贯通;山观四面而异;山水相依,山体最宜东西走向,山居北面,水于南面,山坡南缓北陡。,筑山,未山先麓,左急右缓,主客分明,土中间石,山观四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置石置石是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组合形成不完整的山形。主要以观赏为主,也常结合一些其他方面的功能。置石的布置形式可分为:特置、散置和群置。,特置留园的冠云峰,日本某公园的耳状置石,散兵石,散置石景,散置的黄石,返回,群置,子母石,石之态势,主次、顾盼、呼应,返回,塑石假山,以石粉及细石渣(3mm)为原料,以树脂为胶结,注模成型。用混凝土加色,内部配筋,用一次阴模制成。,塑石景观,五、理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静,欲柔滑,欲汪洋,欲迥环,欲肥腻,欲喷薄.郭熙林泉高致,理水形式1.集中用水易形成辽阔平静的水面,营造出烟波飘渺的气氛,使有限的空间获得开朗的感觉,一般适用于小庭院理水,弥补其空间狭小的不足。集中的水域多位于园林的中心,建筑则沿池环列,形成一种向心、内聚的格局。至于水池的形状除个别的古代园林采用比较方正的几何形状外,其余多为不规则的形状。这是避免过于方正的水面产生单调、空旷的感觉。此外,不规则的池面与建筑之间能更多地提供一些空余空间栽植花木,叠山堆石,从而使得园林内容更为充盈、丰富。,2.分散用水分散用水则是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大块的水面划分为若干相互贯通而又独立的水面景观,这样因水的来去无源而产生变化无穷、隐约迷离的效果。分散用水可以因水制宜,开阔的地方因势利导,配置山石亭台,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环境。相对狭窄的溪流,则能起到沟通连接的作用。南京瞻园,苏州拙政园、怡园、狮子林,上海豫园等,这些实例都以蜿蜒屈曲的流水为框架营造出幽深的江南水乡庭院氛围。,第二节园路和广场,一、园路的规划设计园路起着导游的作用,它组织着园林景观的展开和游人观赏程序,并具有构景作用。,1园路的分类,按其性质的功能分为:主干道在一般的中小型绿地中,主干道宽约3m左右,有些可宽46m;次干道路宽一般为23m;游步道路宽应满足两人行走,约1.22m范围,小径可为0.81m。按路面铺装材料分为:整体铺装路面、块状路面、简易路面。,整体辅装路面,块状地面,返回,2园路的规划布局,园路的规划布局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园路的交通性及游览性园路的布局应主次分明、密度得体园路交叉口的处理,套环式园路系统,主园路构成闭合的环路或8字形双环路;次园路、小路环环相套、相互联通,可以满足游人不愿走回头路的愿望。,条带式园路系统主路不闭合,用于林荫道、河滨公园等地。,树枝式园路系统在以山谷、河谷地形为主的风景区和市郊公园运用。,2园路的规划布局,园路的规划布局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园路的交通性及游览性园路的布局应主次分明、密度得体园路交叉口的处理,2园路的规划布局,园路的规划布局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园路的交通性及游览性园路的布局应主次分明、密度得体园路交叉口的处理,园路路口的形式,园路相交的转角处理,园路与建筑的交接方式,园路与建筑物的连接,园路与中央花坛的交接,园路与园林场地的交接,返回,园路转弯半径的确定,返回,二、园桥的规划设计,园桥是园路在水面上的延伸(旱桥、天桥除外),具有园路和建筑的特征,既起到交通连接的功能,又具备赏景和造景的作用。园桥所处的环境和所起的作用是园桥设计的依据(如折桥、拱桥、亭桥、廊桥等多以造景为主,平桥则多以联系交通为主),同时,园桥的造型、体量、材料和色彩等也是园桥设计应考虑的因素。,汀步是一种特殊的“园桥”,它具有园桥的功能,一般设置在窄而浅、游人较少的水面,汀步不宜过小,间距也不应太大(以人的平均步距6070cm为准)。,三、园林广场的规划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园林广场就是园路的放大部分,根据功能大体可将园林广场分为交通集散广场和游憩活动广场两类,前者常位于建筑前、道路交叉口,强调的是人流的集散,可看作是多条园路的集合;后者常出现在道路一侧、园林一角,主要体现广场的游憩、观赏功能,注重适宜游憩活动和观赏景观的空间的塑造。不过,园林中很多交通集散广场常常位于主体建筑前或是作为主景设置地,是园林设计中重点处理的部分,其游憩、观赏功能也不容忽视。,1、交通集散广场,照壁广场式,内外广场式,外场内院式,自由错落式,园林出入口的布局形式,返回,台北车站广场,第三节园林建筑与小品,园林建筑具有使用和造景双重功能,尤其突出其造景功能,在园林中往往成为视线的焦点甚至成为控制全园的主景。常见的园林建筑的种类有亭、廊、水榭、花架、楼阁、舫、厅堂以及塔等。常见的园林建筑小品有景门、景墙、景窗、园桌、园椅、园凳、园灯、栏杆、标志牌、果皮箱、儿童游乐设施以及园林雕塑小品等。,一、园林建筑与小品的布局原则,1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2满足园林造景的需要3注重建筑室内外的相互渗透、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1)将自然材料引入室内(2)空间过渡(3)空间融合与渗透,二、亭,亭是园林中最常见的一种园林建筑。常见亭子的布局形式有以下几种:1山地设亭2临水建亭3平地建亭,拙政园荷风四面亭,石亭,现代亭,现代亭,三、花架顾名思义是指供植物花卉生长攀援的棚架。通透的构架形式,以及植物瓜果的攀绕和悬挂,使得花架较之其他的小品形式显得更通透灵动,富有生气。,在两排梁上垂直于柱列方向架设间距较小的枋,两端向外挑出悬臂,如供藤本植物攀援时,在枋上还要布置更细的枝条以形成网格。,单排柱的花架仍然保持廊的造园特征,它在组织空间和疏导人流方面,具有同样的作用,但在造型上却轻盈自由得多。,单柱式花架又分为单柱双边悬挑花架、单柱单边悬挑花架。单柱式的花架很象一座亭子,只不过顶盖是由攀援植物的叶与蔓组成,支撑结构仅为一个立柱。,圆形花架,平面由数量不等的立柱围合成圆形布置,枋从棚架中心向外放射,形式舒展新颖,别具风韵。,在花廊、甬道上常采用半圆拱顶或门式刚架式。人行于绿色的弧顶之下,别有一番意味。临水的花架,不但平面可设计成流畅的曲线,立面也可与水波相应设计成拱形或波折式,部分有顶、部分化顶为棚,投影于地效果更佳。,片式花架,廊式花架,四、景墙在园林环境中,园林景墙主要用于分隔空间,保护环境对象,丰富景致层次及控制、引导游览路线等,作为空间构图的一项重要手段,它既有隔断、划分组织空间的作用,也具有围合、标识、衬景的功能。,在现代园林景观建筑中,景墙的主要作用就是造景,不仅以其优美的造型来表现,更重要的是从其在园林空间中的构成和组合中体现出来,借助景墙使园林空间变化丰富有序,层次分明。,用白粉墙衬托山石、花卉,犹如在白纸上绘制山水写意图,意境颇佳。,天然石料朴实、自然,适用于室外庭院及湖池岸边。,石块的堆叠可形成虚实、高低、前后、深浅、分层与分格各不相同的墙面效果,形成的空间序列层次感也较之满墙平铺的更为强烈。墙上可结合绿化预留种植穴池或悬挑成花台。,当需要景墙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时,可对其进行特殊的壁面装饰:对壁表进行平面艺术处理(如壁画);对壁表进行雕塑艺术处理(如浮雕)。,材料质感对比,五、雕塑小品园林中设置雕塑历史悠久,我国早在汉代园林,建皇宫的太液池畔,就有石鱼、石牛及织女等雕塑。现存的古典园林如颐和园、北海公园等均留存有动物及人物等雕塑。同样,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中,雕塑也早已成为意大利等国园林中的主要景物。在现代国内外园林中,雕塑更被广泛应用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雕塑设置的要点:(1),应考虑环境因素。(2),视线距离。(3),空间尺度。(4),色彩。,具象雕塑:是一种以写实和再现客观对象为主的雕塑,它是一种容易被人们接受和理解的艺术形式,在园林雕塑中应用较为广泛。,抽象雕塑:抽象雕塑比具象雕塑更含蓄、更概括,它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现代感觉。,纪念性雕塑是以雕塑的形象为主体,一般在环境景观中处于中心或主导的位置,起到控制和统帅全部环境的作用,因此所有的环境要素和平面布局都必须服从于雕塑的总立意。,主题性雕塑与环境有机结合,能弥补环境缺乏表意的功能,达到表达鲜明的环境特征和主题的目的。,装饰性雕塑不仅要求有鲜明的主题思想,而且强调环境中的视觉美感,要求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情操的陶冶并符合环境自身的特点,成为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给人以视觉享受。,园林雕塑在布局上一定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展示其整体美、协调美。,雕塑与水景相配合,可产生虚实相生、动静对比的效果;雕塑与绿化相配合,可产生质感对比和色彩的明暗对比效果,形成优美的环境景观。,六、座椅座椅在园林环境中是最常见、最基本的“家具”,作为供游人休息的设施,设置坐椅是十分必要的,座椅除具有实用功能外,还有组景点景的作用。座椅设置的位置多为园林中有特色的地段,如池边、岸沿、岩旁、台前、林下、花间,或草坪道路转折处等,既可作为休憩家具又可成为小区域环境中的一个景致。,作为休闲园林环境中的休息设施,座椅的设置应安排在人行道附近。,典型的休息场所座椅应较为集中,可利用环境中的台阶、叠石、矮墙、栏杆、花坛等结合进行整体设计,使之兼有坐凳的功能,座椅附近应配置烟灰皿、卫生箱、饮水器等服务设施。,在几何状草坪旁边的,宜精巧规整;而在自然风景区和野生公园则以就地取材富有自然气息为宜。,座椅色彩和造型在同一环境中宜统一协调、符合环境特点、富于个性。,第四节园林植物配置,一、园林树木的配植原则1、根据城市、绿地的性质,发挥园林植物的综合功能(1)工业城市:生态美化生产(2)文化古城,风景旅游城市:美化生态生产(3)工矿区:防护美化生产(4)公园:美化防护生产2、符合自然规律,满足生态要求,处理好种间关系地下:主要是根系的深浅问题地上:A:种间的耐荫程度,B:生物化学关系植物的相克相生作用(化感作用、生化它感)一种植物通过对环境释放化感作用物质对另一种植物或其自身直接产生直接或间接,有利或有害的效应相生:葡萄紫罗兰,山楂核桃,玫瑰百合,杨刺槐麻栎油松,樟枫香,马尾松青冈栎相克:铃兰分泌物不利于丁香生长;桃茶、杉木;柑橘大叶桉、花椒;榆对葡萄和栎有抑制;核桃松树、苹果、刺槐、番茄都不能生长,C:病虫害梨桧锈病;石楠属、木瓜属、苹果属桧柏小麦秆锈病与十大功劳桃锈病与白头翁、麦秀翁果园周围忌栽六忌:柏树:苹果、梨、葡萄园泡桐:易患紫纹羽病松树:梨榆树:柑橘、葡萄刺槐:桃、梨、李、苹果园胡桃:苹果D:株行距问题,3、符合园林设计的审美观点(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1)满足园林设计的立意要求,注重意境的创造。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儿童广场、节日广场鲜艳色彩(红橘黄)纪念性的烈士园庄严、肃目松柏类常绿阔叶树;花冷色系(蓝白)平湖秋月秋色、秋香(鸡爪槭、枫香、桂花)西冷印社文人墨客(松竹梅)清雅(2)借鉴当地植被,突出地方风格日本樱花;荷兰郁金香;加拿大枫树;哥伦比亚安祖花;福州小叶榕;海南椰林;广州木棉;成都木芙蓉;北京侧柏、国槐。,(3)创造保持各自的园林特色杭州满陇桂雨桂花、板栗苏堤、白堤(春)间株杨柳间株桃曲院风荷(夏)“映日荷花别样红”平湖秋月(秋)桂花孤山放鹤亭(冬)梅花、水池灵峰探梅梅花云栖竹径竹景“一径万竿绿穿天”柳浪闻莺柳、鸟笼夕照山红枫、乌桕花港观鱼牡丹亭,北京柳荫公园柳玉渊潭公园樱花、柳紫竹院主题公园,竹子香山黄栌菖蒲河公园香蒲、菖蒲,(4)处理好整体与局部、近期与远期的关系1)选择一两种植物作为主体,抓住公园的主题2)考虑树间距,树冠生长,近期与远期关系苗圃中刚移来的小苗,近期效果差。可适当用填充树种(同种或不同种),加大栽植密度,以多取胜,从数量上增加近期景观。但设计图上应注明,“减法造景”。例如:北林银杏路,初期银杏与毛白杨间种,(5)要注意经济原则开源:种植设计时,在满足美观、防护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结合生产节流:珍贵树种(只作点缀);大量用乡土树种。总结园林树木配植原则就是力求做到:功能上的综合性,生态上的科学性,配植上的艺术性,风格上的地方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二、植物的配置方式及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人考试题及答案
- 心理学基础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 中级英语II知到智慧树答案
- 护理重点环节应急预案试题+答案
- 药店药品网络销售管理制度试题(含参考答案)
- 水利工程师-水利工程管理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 运输车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城管执法服装定制化采购及质量监控制度合同
- 2025车展场地租赁合同范本-附带增值服务条款
- 2025年度速记服务保密协议及数据安全保护合同
- GB/T 702-2017热轧钢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2023年浙江宁波自考专科07038信息技术与物流管理实复习资料
- GB/T 18970-2003饲料添加剂10%β,β-胡萝卜-4,4-二酮(10%斑蝥黄)
- 履带式管道机器人方案
- 市级课题结题报告-“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开展学生“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优秀等次)
- 不锈钢棚施工方案
- 医用高等数学定积分课件
- 深加工结转操作标准流程
- 溺水伤亡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 2022年有子女离婚协议书手写
- 公路硬化报告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