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中物理声的世界同步练习.doc_第1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声的世界同步练习.doc_第2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声的世界同步练习.doc_第3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声的世界同步练习.doc_第4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声的世界同步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基础练习】1、在演奏笛子时,笛声是由于产生的;优美的琴声是由于产生的; 人的说话声是由于产生的;蟋蟀的叫声是由于产生的;这些现象 都说明声音是由于 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 ,声音可以在 、 、 中传播,真空 传声。3、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一般情况下,声 音在 传播的最快,其次是 ,最后是 。5、下列实验龙与实例,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A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使泡沫屑会不停地跳动 B美妙的歌声使人心情愉快,发动机的噪声使人心烦 C邮局电话亭用玻璃制成,隔音效果比较好 D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6、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D宇航员穿宇航服把声音隔断了7、全日制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唐朝时期莆田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诗,如图所示垂钓小儿不敢答话,因为他知道,声音可能会吓跑将要上钩的小鱼此事表明 和 可以传声8、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以下小资料可知: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 (选填“大”或“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 的影响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空气(0)331煤油1324空气(15)340水(常温)1500空气(25)346海水(25)15319、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为了伏击日军火车,侦察员常用耳朵贴着铁轨来提前判断是否来了火车这是利用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 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 。【巩固提高】1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可以通过固体传播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2有两部手机都开通了来电显示功能,且来电铃声已开启用手机A拨通手机B时,手机B发出响声,并且显示屏上显示手机A的号码,若将手机A置于一个透明的真空罩中,用手机B拨通手机A时,则()A能听到手机A发出的铃声,并能看到手机B的号码B不能听到手机A发出的铃声,但能看到手机B的号码C能听到手机A发出的铃声,但不能看到手机B的号码D既不能听到手机A发出的铃声,也不能看到手机B的号码3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大的烦人,但是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多么大的声音,这是主要是因为()A饼干太干了 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 C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 D你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过来的4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大侠双目失明,还能准确判断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A他的眼睛根本就没有失明 B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 C双耳效应原理,他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 D一种巧合5在设计、文建造电影院时,为了减少“回声”对观众听觉的干扰和影响,应尽量 四周墙壁对声音的反射(选填“增大”或“减少”),因此电影院内四周墙壁表面要采用 的材料(选填“柔软多孔”或“坚硬光滑”)6敲击鼓面,人们可以听到鼓声,鼓声是由鼓面产生的,然后通过 传播到人的耳朵72010年3月28日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被困井下约300米的矿工通过敲击钻杆向地面发出求救信号,使115人成功获救,创造了生命奇迹,这是利用了 比 传声效果好8在不同的物质中,声速一般不同,如下表声音在 中传播速度最快;声音由空气传入水中,其传播速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刘清面对悬崖大叫一声,经1s听到回声,他与悬崖间的距离大约是 m介质空气水尼龙冰松木水泥铁速度(m/s)3401500260032303320480052009如图所示,实验中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 ,在实际实验中,我们能否完全听不到罩内的声音? ,那我们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真空能传声的结论是运用了的实验方法。第二节 乐音与噪音【基础练习】1、乐音的三个要素是、。2、响度是由振动的决定的,响度越大。3、音调是由振动的决定的,音调越高。4、防治噪声的途径有、。5、看电视时教,调节电视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6、如图所示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两次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重敲音调高B轻敲响度大C两次敲击音色不同D两次敲击音调一样高7、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音调变低B响度变小C音调变高D响度变大8、小强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动琴弦轴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9、如图为一枚古钱币,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来鉴别银元的真假,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A声速 B响度 C音色 D回音10、中考期间跳广场舞的阿姨为了减弱噪声,自觉把音响的音量调小,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A在声源处 B在传播过程中 C在人耳处 D在声源和人耳处11、小明要探究声音的响度和振幅是否有关实验器材:音叉,橡皮槌,铁架台,硬泡沫塑料小球,细线等操作步骤:(1)用细线拴住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2)用橡皮槌轻轻敲击音叉使它振动后,可以听到较 的声音让音叉一臂的外侧靠近并接触小球(如图),可以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较小的角度(3)以橡皮槌用力敲击音叉,可以听到较 的声音,且让音叉一臂的外侧接触小球可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较大的角度结论:当声源振动的 比较大时, 较大;反之,则 较小【巩固提高】1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 C摩托车装消音器 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2有一种“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声速3为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下列哪种方法是最合理的?()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在教室周围植树4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C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是回声现象 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5男女生合育唱时,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则的响度大, 的音调高6吉他上有六根不同的琴弦,分别轻拨和重拨同一根琴弦,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弹奏前要先调好琴弦的松紧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的 7小丽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挂着的轻质小球来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通过改变施力的大小来改变声源的振幅(1)当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挂着的轻质小球时可观察到 现象,这个实验是说明了 ,这种思维方法叫做 (2)轻质小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3)若在实验中,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则会看到 ,听到声音变 ,由此说明 8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 ,其好处是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距离较长长短响度较响较响弱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1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超出20000HZ的声音是 ,低于HZ的声音是 。2地震前,地下的地层岩石运动或断裂会产生次声波。某些动物会接受到并作出反应。右图是几种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其中能提前感觉到地震的动物是()A狗B猫C蝙蝠D海豚3黑匣子是用来记录飞机飞行中各种数据的装置,一旦出现空难,只要找到黑匣子,人们便可知道飞机失事的原因黑匣子装备了水下信标,一旦飞机坠入水中时,信标开始发送超声波脉冲从中我们可知()A超声波脉冲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超声波脉冲可以被人耳直接听到C超声波脉冲主要是用来传递信息D超声波脉冲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4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B用声呐探测海深 C用B超做体检 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5雅安地震宗时,解放军及时赶到灾区进行救援被埋者也要积极采取措施配合,方法之一是不断敲击周围坚硬物体,其目的是()A将周围物体砸开 B利用声传递能量 C利用声传递信息 D消除寂寞6为了安全,有些轿车装有倒车雷达,当轿车倒车时,尾部在非安全距离内遇到人或障碍物,雷达就会发出警报,方便司机判断车尾与后部障碍物间的距离在倒车雷达工作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物理知识,下列知识没有得到应用的是()A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回声 D超声波综合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关于这个实验下面正确的说法是()A探究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B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C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D探究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兵乓球的作用是将微小的实验现象放大B图乙中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音C图丙的实验可探究响度与频率的关系D图丁中利用声纳系统捕鱼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3在“有关声音的探究活动”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设计并完成了图中的四个实验,活动后他们彼此交流了自己的活动情况,各自的表述如下:甲图中,用力敲击鼓面时,看到鼓面上的纸屑跳起来;乙图中,用抽气机向外抽气时,听到的玻璃罩内闹钟的铃声逐渐变小;丙图中,把发声的音叉放入水盆中,看到音叉激起水花;丁图中,用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发生变化;以上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的是()ABCD4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军方将配备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备,该设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分贝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关于该设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该设备产生的是超声波B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C“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响度D“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音调5我们通过金电视观看王亚平太空授课时,不看电视画面,仅凭声音就知道是王亚平在讲话,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6下列事例中,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A道路两旁植树 B上课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 C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7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相比,次声具有较小的()A传播速度 B传播能量 C振动幅度 D振动频率8下列实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B超检查身体 B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 C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9在探究“声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二、多项选择题10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是一种波,它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B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C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D噪声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1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B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12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 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 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13几只大小不同的粗瓷碗加一双竹筷子就能奏出各种各样的音乐,如图所示,这是民间艺术“碗乐”在演奏乐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敲击瓷碗发出的声音是由瓷碗振动而产生的 B听到碗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大小不同的碗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D这些碗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14小海在自习课上“吼”了一声,“吼”声达到85分贝,旁边同学的耳朵被震得嗡嗡响,关于他的“吼”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吼”声属于超声波 B“吼”声传递了能量 C“吼”声属于噪声 D85分贝说明“吼”声响度大二、填空题15如图是我平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编钟,敲击编钟,编钟因 发出声音,用同样大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能发出不同 的声音16将齿数不同的轮子固定在同一轴上,当轮子转动时,用一硬纸片分别接触不同的齿轮时,纸片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不同的上面齿轮齿数较少,使纸片振动的,纸片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下面齿轮齿数较多,使纸片振动的 ,纸片发出的声音的声调 ;把齿数不同的齿轮固定在同一轴上的目的是 ,这种方法在实验研究中属于 的方法17地震时产生的(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