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试卷_第1页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试卷_第2页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试卷_第3页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试卷_第4页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试卷(本试卷满分120分)一、积累和运用(2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5分) 踏着晨光,走进了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百草园。 刚刚接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笼。随风摇曳的竹子,在初生的阳光下,洒落一片淡淡的影子;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箭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然显得 生机勃勃。1上面一段话中有三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3分)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不管 挺拔巍然 B尽管 挺拔巍然 C尽管 苍劲傲然 D不管 苍劲傲然3名著阅读。(7分) 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施耐庵写的 。它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宋江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鲜明地表现了“ ”的主题。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在将它翻译成英文时定名为“ ”。 此书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之星。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 ,为兄报仇怒杀西门庆、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结识 (母夜叉);醉打蒋门神,替施恩(金眼彪)夺回快活林(孟州道);大闹飞云浦,血溅 ,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 ;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4默写。(11分)a.沁园春 雪中总写北国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句子是 、 、 。b.星星变奏曲中星星象征光明,也象征 、 等。c.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 !d.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与“长河落日圆”意境相类句子是 e.池上碧苔三四点, , 。二、综合性学习(5分)5.育英中学九年级五班同学开展了一次“庆国庆爱祖国”主题晚会,晚会结束时,大屏幕上打出以下词语,要求同学们给祖国母亲制作一张祝福的卡片,并在卡片上用上这些词语。如果让你来写,你会怎么写?(词语顺序不限)(5分)繁荣昌盛 金秋 沧桑 生日蜡烛 万里江山三、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12分)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通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 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会天大雨 会: (2)为天下唱 唱: 7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怅恨久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先天下之忧而忧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佣者笑而应日足肤皲裂而不知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既克,公问其故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9.把文中面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天下苦秦久矣 (2)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0.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请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2分)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四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6题。(12分)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 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 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 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的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11.在“ ”线上填写词语,并分别写出三个词的不同含义 (3分)12.选文中的“我”是() (1分)A主要人物B线索人物C鲁迅D暗衬人物13.选文刻画人物的方法是() (1分)A语言描写B肖像描写 C行动描写D心理活动描写14“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A希望有没有都可以 B希望没有用 C希望在黑暗社会不以实现D不能空有希望15“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中“这”指的是() (1分) A希望B希望无所谓有,无所谓无 C生活道路 D故乡美好景象这句话中“成了路”比喻的是() (1分) A有了希望B地上的路 C家乡变得美好D希望得以实现16.“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句该怎样理解?(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0分)拉链的诞生拉链是人们熟知的日常生活用品,既实用又方便。拉链是谁发明的呢?这里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1893年,美国芝加哥一位精力充沛的发明家威特库姆贾德森作了一项他自称为“用一次连续性的滑动,使一连串钩子自动咬合和分离”的设计。这项设计包括两根链条,每条上装有交错的链环和钩子。当滑动部件在链条上滑动时,链条上的钩子和另一链条上的链环就咬合在一起。当时,贾德森发明的拉链当然不像目前人们所使用的那样,而是直接装在男女穿的鞋子上。遗憾的是,拉拉链时,既笨拙又不平滑,顾客叫苦不迭。贾德森绞尽脑汁,经过多年的努力,作出了一些改进,他把所有的钩子都装在拉链的一边,所有的链环都装在另一边,再把它们安在线带上。1905年,他把商标名称来一个改头换面,销售量显著增加。尽管如此,许多女顾客还是在公共场所当众出丑,拉上的拉链时常崩开。 后来,贾德森无意中发现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位律师兼国民警卫军上校华克在拉链设计方面也颇感兴趣。于是,他们两人共同开始了拉链的改进工作。华克不久在新泽西州创办了一家“自动风纪扣公司”顾客争先恐后购买他的时新产品。 新产品虽然有所改进,但是问题还是不少。华克和贾德森都感到有必要聘请一位技术高明、受过专门训练的机械工程师。1906年,瑞典出生的圣德贝克工程师远涉重洋来到匹兹堡一家电气公司工作。1907年,华克和贾德森经过协商和这位工程师签订合同,改进贾德森发明的拉链。圣德贝克在原有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改革,但生意仍不兴旺。这种拉链远看像一排牙齿,近看好像一串小鸟巢,杯状的部件互相联结在一起,上面装有一个拉件,能自由滑动。这些小的部件同金属一次压制而成。华克、贾德森和圣德贝克还精心设计,制造了一批专用机器,开始大批生产高质量的拉链。 为了打开销路,他们3人决定和服装商取得联系,准备大批地在服装上使用,但遭到钮扣商的强烈反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为了节约扣钮扣的时间,决定在军装上采用拉链,这样一来,拉链生意日隆,定货猛增。 1922年,美国人沃克发明了拉链(ipper)这个字,从此英文词典上又增加了一个字。不久,美国服装商开始广泛使用拉链,并接连设计生产了拉链衫、拉链裤、拉链高尔夫球衫、消防员拉链衣、拉链靴子、妇女拉链紧身褡,以及各种使用拉链的皮制睡袋、乐器袋等等,拉链的用途就广了。17早期拉的链缺点表现为哪几点?(2分)18对拉链的诞生与成功作出直接贡献的是哪些人?(3分)19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2分)20最后一段说明的问题是什么?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分)(三) “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 “希望同学们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古人讲,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胡锦涛总书记讲了这样一番话。“读万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先贤经验的结晶,是冷静可靠的朋友。所以从小学、中学、大学到参加工作,我们一直都在读书。既读课内书,又读课外书;既读专业书,又读修身书。越读越明白,知识就是力量。越读越清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行万里路”,是实践经验的积累。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世上有很多的路,而只有自己亲身走过的路,心里最清楚。种过地,才知道种地的艰辛;做过工,才知道做工的劳苦;跌过跤,才知道摔打的痛楚。也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人们才学会了分析和判断,并从中找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想得很高,策划得很好,但一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处处碰壁。只“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那就更难成大事。尤其在现代社会,处处讲知识,样样要科技,一个“大老粗”,怎么干得下去?所以,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书本才能变成财富。相对于父辈,现在的青年人大都生长在一个比较优越的环境里。没有缺过吃,没有缺过穿,没有吃过苦,没有发过愁。从小到大,一直被关心和照顾。书倒是读了不少,但路却走得不多。所以当他们即将走出校门的时候,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补上“走路”这一课。勇敢地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广阔的天地去。把“万卷书”融入到“万里路”上,才能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起“读万卷书”来,“行万里路”是一个更加艰难的奋斗历程。多彩的世界,给我们每个人都设计了一条独特的人生之路。但眼前的路有千条万条,自己的路究竟在哪里?这就需要迈开双腿,一条一条地去试,一条一条地去找。这一条走不通,再走下一条。寻找是一种磨练,也是一种积累。等找到最适合自己走的那一条路的时候,经验就丰富了,信心就提高了,成功就不远了。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都在为找工作奔波。有的投了简历,石沉大海;有的参加了面试,未被聘用。但这只是万里征程的第一步。此处不行,就到彼处;高处不行,就到低处;闹处不行,就到静处。说不定,越是偏僻和陌生的地方,越有好风景。越是在基层,越能够磨练意志、施展才华、增长本领。任何大事,都从小事起步。既然读了万卷书,就不怕再走万里路! 21. 认真阅读全文,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1分)22开篇引用胡总书记话的作用是:(1) (2) (2分) 23首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下列事例中不符合此句观点的一项是( )(2分)A李时珍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尝遍百草,数十年如一日搜集整理、笔耕不息,终写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B竺可桢数十年如一日,亲自到室外观测气候,进行记录,为我国气象规律的探索留下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成为我国著名科学家。C梁启超小时读史记能背诵十之八九,善于总结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要分精读和略读,还要熟读成诵、做好读书笔记。D司马迁10岁开始“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为完成史学巨著史记打下坚实基础24读完本文后,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