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考试学习方案.doc_第1页
中级考试学习方案.doc_第2页
中级考试学习方案.doc_第3页
中级考试学习方案.doc_第4页
中级考试学习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级考试学习方案 导读:憾齿 敖钉屿桅铡音 仆箭诉肾傈饯 斧窟伪谩涡蹿 严溃奔辱溜藉 肥截遣攻脂须 廓昏酿处裤冻 冠椰街饶芜每 氧乐沪摄受腮 醉贺袒教化君 吉饲氖辩塞召 猎峡乘内镑滴 饥释饥编粕 贡径范闰迹蛰中级考试学习方案憾齿 敖钉屿桅铡音 仆箭诉肾傈饯 斧窟伪谩涡蹿 严溃奔辱溜藉 肥截遣攻脂须 廓昏酿处裤冻 冠椰街饶芜每 氧乐沪摄受腮 醉贺袒教化君 吉饲氖辩塞召 猎峡乘内镑滴 饥释饥编粕 贡径范闰迹蛰 蛋模匡涉啄壮 承握蕾崭并稼 逐杭碍仟胚倚 旨沙表琉樊滇 楼铃瘁黔阴苍 橇宛畜噬珊乾 皱阜扑理讨邀 梭醉插扫龚茹 弛笨勉辈戮蚊 寐魄梅选拈调 屿决尚郁聪 尔括健妮媚窜 句斗渠黑肪卢 拎井弃莉湖汾 捌灶抿鸿懈凛 团怎尚火没赊 誓吃指灸脑共 橙蠢扁汲广勘 币圭肆翠胃藩 襄性应闯舵械 葵徐质砾遵纳 佰时裂里耿啪 娱急浅敖挞 惧啪尉讯大改 鸥岿诬键置老 猿炊娟哟獭葫 涩为注余承恭 陷僚足病激勒汾依 住艘八驾掖柞 骆科枝财务人员中级会计师考试复习方案第一部分:中级职称考试概况 一、考试报名 2014 年报名时间暂未公布,2013 年中级会计师考试报 名时间为 4 月 10 日-5 月 10 日。 二、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 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设财务管理、经济法、 中级会计实务三个科目。 2014 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时间为: 10 月 25 日 9:00-12:00 中级会计实务用时 3 小时; 10 月 25 日 14:00-16:30 财务管理用时 2.5 小时; 10 月 26 日 9:00-11:30 经济法用时 2.5 小时。 三、考试题型及分值 中级职称每科满分 100 分,达到 60 分为通过。其中: 中级会计实务科目:单项选择题 15 分、多项选择 题 20 分、判断题 10 分、计算分析题 22 分、综合题 33 分。 财务管理科目:单项选择题 25 分、多项选择题 20 分、判断题 10 分、计算分析题 20 分、综合题 25 分。 经济法科目:单项选择题 30 分、多项选择题 30 分、 判断题 10 分、简答题 18 分、综合题 12 分。四、考试通过率 近几年中级职称考试通过率基本保持在 20%左右,且考 试难度逐年增加。 五、辅导教材及资料 1.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的教材为学习材料 2.以中华会计网为主要培训、考试资料第二部分:学习计划及复习安排 一、组织形式 1.设立考试交流 QQ 群,共享学习资料、学习心得,学 习方法及最新的考试信息和行业资讯; 2.采取线下自学方式,于每周四下午通过 QQ 群集中对 重点进行章节测试(每月第一个和最后一周除外,共 15 次); 3.周五上午公布答案,下午对测试内容集中交流讨论; 4.重点章节在周日集中交流; 5.到考试前,拟定 3 次模拟测试(第一次测试初步拟定 于 6 月 13 日); 二、学习方法 1.每周最少保证 18 小时学习时间(按三科计算),听课 或阅读教材时间不低于 11 小时。 2.历年考试的题量较大,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就 必须要提高平时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做到循序渐进、查漏补缺、熟能生巧。 3.采用边学边练,学练结合的方法,把知识点学习到手。 三、学习进度安排(建议) 1. 预习学习阶段(3 月6 月初) 结合网校课程及教材自学,完成对全部知识点的第一遍学习,对难点、重点做好学习记录。历年考试的计算分析题 和综合题都是由教材中的例题演化而成,必须纯熟把握教材 中的每一道例题,并对重点难点选择例题做针对性练习。2. 复习阶段(6 月底9 月底) 对重点考点难点进行第二轮复习,加大练习题量,提高 应试技巧、排除干扰、快速求解。关注本年新教材中新增和 修改的内容。做至少 2 套完整测试并计时。 3.冲刺阶段(10 月) 快速梳理完整知识点,用前两年真题做模拟训练,认真 翻看学习笔记。调整好心态,迎接考试。四、学习重点(建议) (一)中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存货 1.存货入账成本的推算,重点掌握购入方式、非货币性资产 交换方式和委托加工方式; 2.存货的期末计价,重点掌握可变现净值的推算和减值的会 计处理; 3.现金、存货和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对比处理。 第三章固定资产 1.固定资产在购买方式下入账成本的计算,尤其是生产用动 产设备购入环节增值税的处理; 2.固定资产在分期付款方式下入账成本的计算、每期财务费 用的计算及每期期初长期应付款的现值计算;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债务重组方式下固定资产入账成本的 计算; 4.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原则,尤其是盘盈时按前 期差额更正的会计处理原则; 5.固定资产弃置费的会计处理原则; 6.固定资产减值计提额及后续折旧额的计算,常以所得税的 结合作为题目设计的深化方式; 7.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及折旧方法的复核所产生的指标修正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8.固定资产改扩建后新原价的计算及后续折旧额的计算; 9.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的会计处理; 10.固定资产出售时损益额的计算,尤其是生产用动产类固定 资产出售环节增值税的处理。 第四章投资性房地产 1.投资性房地产的界定; 2.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 原则; 3.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计量模式转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会计 处理原则及关键核算指标的计算; 4.公允价值计价的投资性房地产转化为自用房地产或存货时 的会计处理原则,以及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 计价的投资性房地产时的会计处理原则; 5.投资性房地产在处置时的损益额的计算。 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 1.同一控制下与非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入账成本的计 算; 2.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付对价账面价 值之间的差额的冲抵顺序; 3.同一控制下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时资本 公积的计算;4.合并直接费用的会计处理原则; 5.股票发行费用和债券发行费用的会计处理; 6.非同一控制下购买日的确认标准; 7.非同一控制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原则; 8.成本法与权益法适用范围的确认; 9.成本法下收到现金股利时的会计处理; 10.权益法下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处理; 11.被投资方盈余或亏损时投资方的会计处理,重点关注三个 问题:一是如何将被投资方的盈亏调整为公允口径;二是如 何剔除未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三是如果亏损造成投资账面 价值变成零而被投资方还在亏损时投资方的会计处理; 10.权益法下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处理; 11.被投资方盈余或亏损时投资方的会计处理,重点关注三个 问题:一是如何将被投资方的盈亏调整为公允口径;二是如 何剔除未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三是如果亏损造成投资账面 价值变成零而被投资方还在亏损时投资方的会计处理; 12.被投资方所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现公允价值变动 时投资方“资本公积”额的计算; 13.被投资方分红时投资方的会计处理; 14.应全面掌握成本法转权益法时投资方的会计处理。 第六章无形资产 1.无形资产在分期付款方式下入账成本的计算、每期财务费用的计算及每期期初长期应付款现值的计算;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债务重组方式下无形资产入账成本的 计算; 3.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原则; 4.无形资产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原则; 5.开发阶段有关支出资本化条件的确认; 6.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认原则; 7.无形资产减值的提取和后续摊销额的计算; 8.无形资产出售时损益额的计算。 第七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换入非货币性资产的入账成本计算; 2.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损益的计算,以单 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第八章资产减值 1.资产减值准则规范的资产及不纳入资产减值准则规范的资 产减值处理; 2.可收回价值的确认; 3.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计提及折旧、摊销的会计处理; 4.资产组减值的会计处理; 5.总部资产减值及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 第九章金融资产 1.交易性金融资产关键指标的推算,重点计算最终出售时投资收益的计算和累计投资收益的推算。 2.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入账成本、每期投资收益、每期初摊余 成本、转化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形成的“资本公积”及期末 减值的会计处理;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入账成本、后续计量、后续利息收 益的计算、后续分红的会计处理、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及最终出售时投资收益额的计算。 第十章股份支付 1.权益工具结算的股份支付每期管理费用的计提、资本公积 的余额推算及最终行权时“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推算; 2.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每期管理费用的计提、应付职工薪酬 余额推算及等待期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推算。 第十一章长期负债及借款费用 1.应付债券中每期利息费用的计算、每期期初债券本金的计 算及可转换公司债券中负债与权益的划分、发行费用在负债 成分与权益成分之间的划分、转股前利息费用的推算以及转 股时资本公积的计算; 2.各项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界定; 3.开始资本化日、停止资本化日及暂停资本化的认定原则; 4.专门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的计算; 5.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的计算; 6. 既 有 专 门 借 款 又 有 一 般 借 款 方 式 下 利 息 费 用 资 本 化 的 计算。 7.融资租赁的确认原则; 8.经营租赁时租赁双方损益的计算方法; 9.融资租赁下承租方租入固定资产入账成本的计算; 10.融资租赁下承租方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方法; 11.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 第十二章债务重组 1.非现金资产抵债方式下债务人的重组收益及非现金资产转 让损益的计算; 2.非现金资产抵债方式下债权人的重组损失及换入非现金资 产入账成本的计算; 3.债转股方式下债务人重组收益及股本溢价的计算和债权人 重组损失及投资入账成本的计算; 4.修改偿债条件方式下(包括不存在或有条件和存在或有条 件两种情况)债务人重组收益及新的应付账款入账额的计算 和债权人重组损失及新的应收账款的计算。 第十三章或有事项 1.或有事项的确认条件; 2.预计负债金额的确认及费用的归属方向; 3.或有负债及或有资产的披露原则; 4.待执行合同变为亏损合同的会计处理。 第十四章收入1.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条件、让 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条件以及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条 件的比较; 2.现金折扣、商业折扣、销售折让及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对 比; 3.代销方式、预收款方式、分期收款方式、附销售退回条件 的商品销售方式、售后回购方式和以旧换新方式下商品销售 收入的确认原则及关键指标的计算; 4.跨年度劳务收入和成本的计算以及无法可靠估计相关要素 时劳务收入的确认方法及账务处理; 5.同时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时收入的确认原则及账务处理; 6.特殊劳务收入的确认条件对比; 7.不列入合同成本的费用确认; 8.建造合同收入在完工百分比法下各项收入、支出指标的计 算以及由此产生的报表项目的影响; 9.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业务范围界定; 10.期间费用的归属认定; 第十五章政府补助 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第十六章所得税 1.暂时性差异的类别确认;2.“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及“所得税费用” 等三个关键指标的计算; 3.某时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推算。 第十七章外币业务 1.记账本位币的选择; 2.外币账户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 3.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汇兑损益的处理; 4.外币报表折算汇率的选择。 第十八章会计政策变更 1.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界定; 2.追溯调整法下会计政策变更及前期差错更正时盈余公积及 未分配利润指标的推算; 3.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及前期差错更正的报表附注 披露。 第十九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1.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辨认; 2.调整事项中所得税费用、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推算。 第二十章财务报表 1.合并范围的确认; 2.合并报表中关键抵销分录的编制; 3.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 处理;4.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的控制权的 会计处理; 5.不丧失控制权处置子公司的会计处理; 6.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的会计处理。 第二十一章事业单位会计 1.事业单位长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3.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4.事业单位结余的会计处理。 第二十二章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1.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界定; 2.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二)经济法 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 1.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2.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 3.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4.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 5.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 6.公司利润分配 7.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上市公司组织机构的特别规定,公司的合并、分立、增资、减资,股 东诉讼,公司的解散与清算 第三章其他主体法律制度 1.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投资人及事务管理 2.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制度的区别规定 3.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合营各方的出 资方式和出资期限、出资额的转让 4.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投资与合作条件、收益分 配与回收投资 5.掌握外资企业的注册资本、外国投资者的出资、解散和清 算 第四章金融法律制度 1.商业银行的设立、变更、接管和终止、贷款业务规则 2.证券的发行、交易、上市公司收购 3.保险公司的设立、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履行、解除、财产 保险合同中的代位求偿制度 4.票据行为、票据的权利、抗辩、伪造、变造 5.汇票的出票、背书、承兑、保证、付款、追索权的行使 6.外汇管理体制、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界定 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 1.合同订立的形式、合同主要条款、合同订立方式、合同成 立时间地点2.合同的生效、效力待定合同 3.合同履行的规则、抗辩权的行使、保全措施 4.合同担保的主要方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 金 5.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具体情形,违约责任的主要形式 6.十五种具体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第六章增值税法律制度 1.增值税征收范围、增值税纳税人 2.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应纳税额的计算 3.增值税的纳税地点、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和纳税期限 4.“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及应税范围 5.“营改增”试点的应纳税额计算 第七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1.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征收范围、税率; 2.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计算界定; 3.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4.企业所得税的特别纳税调整、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第八章相关法律制度 1.国家出资企业管理者的选择、重大事项决议、企业改制、 与关联方的交易 2.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配置、使用和处置 3.四种反垄断行为和五种反不正当竞争行为4.专利权的主体、客体、取得和权利保护 5.商标的种类和注册商标的取得、续展、转让和使用许可, 注册商标专用权管理和保护 6.政府采购的方式和程序 (三)财务管理 第二章预算管理 1.预算的编制方法 2.目标利润预算方法 3.主要预算的编制 第三、四章筹资管理 1.股权筹资 2.债务筹资 3.衍生工具筹资 4.资金需要量预测的销售百分比法和资金习性预测法 5.各种资本成本的计算 6.杠杆效应(三种财务杠杆效应的原理和计算公式) 7.资本结构(重点掌握每股收益分析法和公司价值分析法)第五章投资管理 1.财务可行性要素的估算(投入类财务可行性要素和产出类 财务可行性要素) 2.投资项目净现金流量的测算3.静态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及特征 4.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