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5/2,1,第二章呼吸第三章血液第四章血液循环,氧运输系统,2020/5/2,2,氧运输系统,糖+脂肪+氧气ATP(吸氧)(运氧)(用氧)(能量=能量物质+氧)氧运输系统=呼吸系统+血液+血液循环,肺通气换气,血液载氧心脏泵血,骨骼肌摄氧、线粒体内氧化,2020/5/2,3,第二章呼吸,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呼吸的意义及呼吸的基本过程。2、掌握肺通气和肺换气的原理。3、熟悉气体的血液运输形式,呼吸节律的产生和呼吸运动的调节。教学重点与难点:1、外呼吸的活动规律。2、呼吸运动的调节机制以及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2020/5/2,4,第二章呼吸,前言第一节:肺通气和肺换气第二节:气体的运输第三节:呼吸的调节第四节:呼吸对运动和训练的反应和适应,2020/5/2,5,前言,一、呼吸系统的组成二、呼吸的概念三、呼吸的过程,2020/5/2,6,呼吸系统包括了呼吸道和肺泡。呼吸道:分上、下两部分,上呼吸道由鼻、咽、喉组成,下呼吸道由气管及各级支气管组成。呼吸道有加温、润湿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有通过调节支气管平滑肌的舒缩来改变呼吸道的口径进而影响气流阻力的功能,但呼吸道不具备气体交换的功能。肺泡:人体左右肺共有6-7亿个,总面积约为70-100平方米。从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肺泡膜到肺毛细血管壁,是气体交换必须穿越的结构,该结构称作呼吸膜,呼吸膜共有六层结构,其厚度仅为l从m,厚度越薄,气体的通透性越强。,一、呼吸系统的组成,2020/5/2,7,二、呼吸的概念:呼吸: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2020/5/2,8,三、呼吸的过程(三个环节),1.外呼吸:外界环境与血液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肺通气和肺换气)2.内呼吸:血液通过组织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2020/5/2,9,呼吸过程:,外呼吸:外界环境与血液在肺部实现的气体交换过程。,气体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间的气体交换。,呼吸,2020/5/2,10,三、呼吸的过程:三个环节,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血液循环,2020/5/2,11,第一节:肺通气和肺换气,一、肺通气(一)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二)肺的容积和肺容量(三)肺通气量(四)训练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2020/5/2,12,一:肺通气,肺的基本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肺通气动力和阻力,肺通气的调节,2020/5/2,13,(一)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一)呼吸运动(二)呼吸过程中肺内压的变化(三)呼吸过程中胸内压的变化(四)肺通气的阻力,2020/5/2,14,(一)呼吸运动,(一)呼吸运动概念:胸廓的节律性扩大和缩小。它是通过呼吸肌的舒缩活动来实现的,构成肺的通气动力。呼吸肌:主要吸气肌:膈肌和肋间外肌辅助吸气肌:胸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和背阔肌等呼气肌:肋间内肌和腹壁肌,2020/5/2,15,1.平静呼吸2.用力呼吸3.呼吸形式,2020/5/2,16,1.平静呼吸,肺内压大气压,气体经呼吸道出肺,胸廓容积缩小,肺被动缩小,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和膈肌弹性回位,缩小胸廓上下、前后、左右径,肺内压大气压,气体经呼吸道入肺,胸廓容积扩大,肺在胸膜腔负压作用下被动扩张(因肺无主动扩缩的组织结构),膈肌收缩使膈顶下移,增大胸廓的上下径肋间外肌收缩使肋骨上提,扩大胸廓前后、左右径,吸气,呼气,2020/5/2,17,2.用力呼吸,用力吸气时,辅助吸气肌也参加,胸廓容积进一步扩大。用力呼气时,除吸气肌舒张外,呼气肌也参加(肋间内肌+腹壁肌收缩),胸廓容积进一步缩小。平静呼吸与用力呼吸特点: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所起的作用膈肌。,2020/5/2,18,3.呼吸形式,呼吸形式: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混合式呼吸混合呼吸:正常成人膈式呼吸或腹式呼吸:婴儿;双杠或地上做倒立的动作肋式或胸式呼吸:双杠屈体直角动作造型,2020/5/2,19,图02呼吸时膈肌位置的变化图03呼吸时肋骨位置的变化,2020/5/2,20,(二)呼吸过程中肺内压的变化,平静吸气初:肺内压大气压=2-3mmHg气出肺用力呼吸时:肺内压的升降变化有所增加。如:紧闭声门或口鼻,再用力做呼气动作(憋气)时,肺内压可高于大气压60-140mmHg。若此时做用力吸气动作,肺内压可低至-30-lOOmmHg。,2020/5/2,21,(三)呼吸过程中胸内压的变化,概念:胸膜腔内的压力。胸膜位于肺表面的部分为胸膜脏层,位于胸壁内表面的部分为胸膜壁层。这两个部分延续相连,形成密闭的间隙,即胸膜腔。,2020/5/2,22,(三)呼吸过程中胸内压的变化,胸内压特点:胸内压在呼吸过程中始终低于大气压,为负压。平静呼气之末胸内压为与-5-3mmHg,平静吸气之末胸内压为-l0-5mmHg,用力吸气时负压可达-3OmmHg。,2020/5/2,23,胸内负压的形成原因:,婴儿出生后,胸廓和肺发育的速度不均衡,肺发育较慢,胸廓发育较快,胸廓容积大于肺。由于胸膜壁层和脏层的紧贴不分,即使在呼气之末也是如此,因而肺始终处于被动牵拉状态,肺本身是有弹性的组织,肺泡又有表面张力,这两种因素使肺具有了回缩力。所以胸膜腔内的压力应是肺的回缩力与反方向作用于胸膜腔的肺内压(或大气压)之和,即:胸内压=肺内压(或大气压)-肺回缩力,2020/5/2,24,胸内负压的主要作用:,有利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运动时采用深呼吸,能够有效地促进肺泡气的交换和有效地促进静脉血的回心。,2020/5/2,25,(四)肺通气的阻力,胸壁的弹性阻力弹性阻力肺的弹性阻力肺通气阻力非弹性阻力气道阻力组织粘滞性阻力,2020/5/2,26,二、肺的容积和肺容量,(一)肺容积(4部分组成)(二)肺容量,2020/5/2,27,(一)肺容积(4部分组成),1.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500ml)。2.补吸气量: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吸入的气量(15002000ml)。3.补呼气量: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呼出的气量(9001200ml)。4.余气量(残气量):最大呼气末,肺内余留的气体量(10001500ml).,2020/5/2,28,(二)肺容量,1.深吸气量:补吸气量潮气量,男子3000ml女子2000ml意义:是衡量最大通气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2.功能余气量:平静呼气末,肺内余留的气体量。余气量补呼气量(2500ml)。意义:缓冲肺泡中PO2、PCO2的变化,避免其过高或过低,有利气体交换。3.肺活量:(VitalCapacityVC)最大吸气后,尽力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男3650ml女2751ml优秀运动员7000ml.4.肺总容量:肺所容纳的最大容量。男5300ml女4000ml,2020/5/2,29,肺容量及其变化,2020/5/2,30,三、肺通气量,(一)每分通气量(VE)(二)肺泡通气量(AV)(三)最大通气量(VEmax),2020/5/2,31,(一)每分通气量(VE),概念:每分钟吸入或呼出鼻腔的气体总量。VE呼吸频率(次)潮气量(ml)安静:1216次500ml68L运动员:180L/min,2020/5/2,32,(二)肺泡通气量(AV),概念:每分吸入肺泡的的气体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呼吸频率(次/分)安静:(500150)124200ml/min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有利?,2020/5/2,33,图07肺通气量的影响因素,2020/5/2,34,图08呼吸时肺容积变化示意图,2020/5/2,35,(三)最大通气量(VEmax),以适宜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进行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通气量,称最大通气量。一般只做15秒钟通气量的测定,并将所测得的值乘以4,即为每分最大通气量。是衡量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可用来评价受试者的通气储备能力。还可用通气贮量的百分比来表示:,2020/5/2,36,运动与肺通气量,1、运动中和运动后恢复期肺通气量变化的规律,2020/5/2,37,肺通气机能的指标,(一)肺活量肺活量反映了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也是测定肺通气功能简单易行的指标,应用较普遍,常用于评定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开展国民体质测定。(二)连续肺活量连续地测五次肺活量,根据五次所测数值的变化趋势,判断呼吸肌的机能能力。(三)时间肺活量在最大吸气之后,以最快速度进行最大呼气,记录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第l秒:83%肺活量最有意义第2秒:96%肺活量第3秒:99%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是一个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动态指标,它不仅反映肺活量的大小,而且还能反映肺的弹性是否降低、气道是否狭窄、呼吸阻力是否增加等情况。,2020/5/2,38,四、训练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一、通气效率的提高和呼吸肌耗氧量的下降二、氧通气当量的下降三、训练对运动时每分通气量的影响,2020/5/2,39,一、通气效率的提高和呼吸肌耗氧量的下降,通气效率的提高呼吸肌耗氧量的下降,2020/5/2,40,二、氧通气当量的下降,通气当量:每分通气量与每分吸氧量的比率,即机体每吸入1L氧需要多少升的通气量。人体安静时的通气当量为24。通气当量与运动强度、年龄、性别、运动专项有关。通气当量是评价呼吸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2020/5/2,41,三、训练对运动时每分通气量的影响,图3-4训练对运动时每分通气量的影响,2020/5/2,42,二:肺换气,(一)气体交换的动力和过程(二)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三)氧扩散容量,2020/5/2,43,一、气体交换的动力和过程,(一)动力(二)过程,2020/5/2,44,(一)动力,气体交换组成:肺泡和血液(呼吸膜)血液和组织细胞(毛细血管壁和组织细胞膜)气体交换动力:方式:扩散以物理的原则,PO2、PCO2按各自分压由高向底扩散。动力:分压差表3-1安静时肺泡气、血液和组织内PO2和Pco2(单位:Kpa,括号内mmHg),2020/5/2,45,O2O2O2O2O2O2O2O2CO2CO2,CO2CO2CO2CO2CO2CO2CO2CO2O2O2,CO2CO2O2O2O2O2O2O2O2O2O2O2O2O2O2O2,CO2CO2CO2CO2CO2CO2CO2CO2O2O2,肺泡,肺泡毛细血管,组织毛细血管,细胞,两个部位的气体分压差。,2020/5/2,46,表3-1安静时肺泡气/血液和组织内Po2和Pco2,2020/5/2,47,(二)过程,(一)肺换气O2肺循环中:肺泡PO2静脉血PO2静脉血肺泡PCO2组织细胞PO2动脉血动脉血PCO2组织细胞PCO2变静脉血CO2,2020/5/2,48,(一)肺换气,2020/5/2,49,(二)组织换气,2020/5/2,50,2、气体交换过程:,O2O2O2O2O2O2O2O2CO2CO2,组织换气:,CO2CO2CO2CO2CO2CO2CO2CO2O2O2,O2,CO2,CO2CO2O2O2O2O2O2O2O2O2O2O2,肺换气:,CO2CO2CO2CO2CO2CO2CO2CO2O2O2,O2,肺泡,肺泡毛细血管,组织毛细血管,细胞,CO2,2020/5/2,51,二、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一)、气体扩散的速度1、与该气体的分压成正比;2、与该气体分子的溶解度成正比;3、与该气体分子量的平方根成反比;综合考虑:CO2的扩散速度为O2的2倍。(二)、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运动时呼吸膜的面积增加,气体的扩散容量明显增加。(三)通气/血流比值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成人安静时每分肺泡通气量为4.2升,每分肺血流量为5升,故通气/血流比值为0.84(四)温度气体分子的扩散速度与温度成正比,2020/5/2,52,二、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二)、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运动时呼吸膜的面积增加,气体的扩散容量明显增加。,2020/5/2,53,二、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三)通气/血流比值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成人安静时每分肺泡通气量为4.2升,每分肺血流量为5升,故通气/血流比值为0.84,2020/5/2,54,图04通气与血流比值,2020/5/2,55,三、氧扩散容量,氧扩散容量:指肺泡膜两侧的氧分压差为1mmHg时每分钟可扩散的氧量。,图3-5非运动员与运动员在最大运动时的氧扩散容量,2020/5/2,56,第二节气体的运输,一、氧气的运输二、二氧化碳的运输三、呼吸与酸碱平衡,2020/5/2,57,一、氧气运输,(一)O2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二)氧合与氧离(三)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氧容量和氧含量(四)氧离曲线(五)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2020/5/2,58,(一)O2和CO2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1、O2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物理溶解2.36/100ml,占血液氧量的1.5%化学溶解HbO2形式1.34ml/1g,占血液氧量的98.5%,2020/5/2,59,(二)氧合与氧离,氧分压高的肺部Hb+O2HbO2(氧合过程)氧分压低的组织氧合与氧化煤气中毒:当空气中CO浓度达到0.1%时,Hb与CO结合,生成碳氧合血红蛋白(HbCO为樱桃红色),而且与CO的亲和力是氧的210倍。Hb与CO结合后,就失去的携O2的能力,造成低氧血症。,2020/5/2,60,2020/5/2,61,(三)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氧容量和氧含量,血红蛋白氧饱和度:指血液中Hb与氧结合的程度。主要受氧分压的影响。氧容量:血液中的Hb的氧饱和度达到100%时,每100ml血液中所结合的氧量。氧含量:每100ml血液中实际存在的氧量(含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氧含量氧容量,氧饱和度,2020/5/2,62,紫绀与CO中毒,紫绀:血液含还原Hb大于5g/100ml,皮肤、甲床或粘膜出现浅蓝色,为缺氧的表现CO中毒:樱桃红色,CO与Hb的亲和力远远大于O2,Hb中的Fe2+被氧化成Fe3+,失去与O2结合的能力。,2020/5/2,63,(四)氧离曲线,氧离曲线:表示PO2与Hb结合氧或HbO2解离O2的曲线,反映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呈S形,其各段均有明显生理意义。安静时:动脉PO2100mmHg(96-98)上段(60100mmHg):(97.4)较平坦,说明PO2的变化对Hb氧饱和度影响不大。中段(40-60mmHg):(75)坡度较大,说明在这个范围内,PO2只要有少许降低,氧合血红蛋白就下降很多,因而释放出较多的氧,从而为组织提供较多的O2。下段(15-40mmHg):其坡度最大,说明PO2稍有下降,HbO2即解离出大量O2,在剧烈运动时,肌肉中的PO2下降到2Kpa,这可促使HbO2释放更多的O2。,2020/5/2,64,氧离曲线的特点及生理意义:,(1)上段(Po210060mmHg)特点:较平坦。意义:有利于血液在肺部携带足够的O2,而不发生低氧血症。(2)中段(Po26040mmHg)特点:较陡。意义:有利于HbO2在组织中释放大量O2供组织细胞需要。(3)下段(Po24015mmHg)特点:更陡。意义:剧烈运动时血液能释放出大量氧供机体需要。,2020/5/2,65,(四)氧离曲线,图4-2,2020/5/2,66,图09氧离曲线,2020/5/2,67,(五)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P50指血红蛋白氧饱和度达到50%时对应的PO2,正常为3.5KPa(26.6mmHg)。图4-3,2020/5/2,68,(五)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一)PH和PCO2在同样PO2条件下,如果PH降低和PCO2升高,氧离曲线右移,如肌肉剧烈运动时。玻尔效应(BohrEffect)。定义、生理意义。,2020/5/2,69,(五)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二)温度T的影响在温度T升高,氧离曲线右移,促使O2释放,运动时机体温度升高。,2020/5/2,70,(五)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三)2,3-二磷酸甘油酸的影响浓度升高,曲线右移,增加释O2。,2020/5/2,71,二、二氧化碳的运输,1、CO2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物理溶解占血液量的5%HCO3-形式(占血液量的88%)碳酸酐酶CO2+H2OH2CO3H+HCO3-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占血液量的7%)在组织HbNH2O2+H+CO2HbNHCOOH+O2在肺,氨基甲酸血红蛋白,2020/5/2,72,第三节:呼吸运动的调节,一、呼吸中枢二、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三、化学因素对呼吸调节四、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和调节,2020/5/2,73,一、呼吸中枢,概念: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分布:大脑皮层、间脑、脑桥、延髓。,2020/5/2,74,二、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一)肺牵张反射概念:肺扩大或缩小所引起的反射性呼吸变化。(负反馈)吸气时:肺扩张,肺牵张感受器兴奋并通过迷走神经使延髓吸气中枢抑制,使吸气转呼气。呼气时:肺缩小,肺牵张感受器刺激减弱,解除对吸气中枢的抑制,产生吸气。(二)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指呼吸肌本体感受器传入冲动所引起的反射性呼吸变化。如:肌梭受刺激引起呼吸增强。(肌肉、关节),2020/5/2,75,二、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2020/5/2,76,三、化学因素对呼吸调节,概念:指动脉血和脑脊液中的PCO2、PO2、H刺激化学感受器而引起调节呼吸运动。1.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PCO2、PO2、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电清洗学员合同协议书
- 家政保洁合同协议书模板
- 学生外出兼职安全协议书
- 并购服务协议跟谁签合同
- 土地翻新协议书范本模板
- 宾馆租赁合同合同协议书
- 外卖小哥的合作合同范本
- 大平方出租商铺合同范本
- 基层工会结对共建协议书
- 土方运输承包合同协议书
- Q3D学习体会课件
- 眼科学教学课件:绪论
- 中医运动养生 中医养生学课件
- GB/T 5563-2013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静液压试验方法
- GB/T 1192-1999农业轮胎
- 人类学-课件精
- DBJ51-T 188-2022 预拌流态固化土工程应用技术标准
- 体育产业经营管理课件第一章导论
- 2023门球竞赛规则电子版图文并茂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优秀PPT课件
- 大班社会《班级规则我遵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