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JH-04.04.001PVC挤饰条检验规范.doc_第1页
QJJH-04.04.001PVC挤饰条检验规范.doc_第2页
QJJH-04.04.001PVC挤饰条检验规范.doc_第3页
QJJH-04.04.001PVC挤饰条检验规范.doc_第4页
QJJH-04.04.001PVC挤饰条检验规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QJ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J/JH 04.04.001 企业技术标准PVC挤饰条检验规范编 制: 徐琦2011-6-30审 核: 张华2011-7-01 标 审: 黄静2011-6-30会 签: 批 准: 陶沙2011-7-4 2011-07-04发布 2011-07-04实施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 发布目 次前 言 . 31 目的和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术语和定义 .44 分类与命名 .45 技术要求 . 46 试验方法 .67 检验规则 .9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09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材料性能、试样制备技术要求.11 前 言晶弘电器有限公司技术标准是公司研究院技术管理部发布的标准,作为公司内部使用的技术法规性文件。本标准由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研究院技术管理部归口。本标准由合肥晶弘电器有限公司工艺部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琦。本标准于2011年07月首次发布。标准编制/修订记录章节号编制/修订内容说明编制/修订人日期全新编制。徐琦2011-6-301 目的和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硬质PVC挤塑饰条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冰箱用左右硬质PVC挤塑饰条、冰柜衬口用硬质PVC挤塑饰条。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50-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 1633-2000 热塑性塑料维卡软化温度(VST)的测定(ISO306:1994,IDT)GB/T 1766-2008 色漆和清漆 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 2859-1:1999IDT)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和试验GB/T 9341-2008 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GB/T 13525-1992 塑料拉伸冲击性能试验方法GB/T 16422.2-1999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2部分:氙灯(ISO 4892-2:1994,IDT)GB/T 1043.1-2008 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GB/T 13452.2-2008 色漆和清漆 漆膜厚度的测定Q/MLK 082-2006 塑料喷涂制品3 术语和定义3.1 彩色硬质PVC挤塑饰条:通过在硬质PVC原料中添加颜料,使挤出的硬质PVC饰条的颜色同标准色板的颜色一致;3.2 复合共挤硬质PVC饰条;通过复合共挤工艺进行表面装饰的硬质PVC挤塑饰条;3.3 可视面:冰箱门处于关闭状态,与硬质PVC饰条立面呈90角可以看到的饰条表面;3.4 装饰面:经过共挤、喷涂等装饰的饰条表面;3.5 冷挤塑:硬质PVC粒料从挤出机挤出后,直接在口模位置进行强制水冷定型的挤出方式;3.6 热挤塑:硬质PVC粒料从挤出机挤出后,在牵引机的牵引作用下,通过真空定型装置进行定型的挤出方式。4 分类与命名无5 技术要求5.1 材料性能硬质PVC饰条材料的性能应满足附录的要求。5.2 外观5.2.1 表面质量硬质PVC挤塑饰条制品表面应无扭曲、变形、收缩痕、飞边、划痕、碎屑、凹坑、“鱼眼”、应力泛白、明显拉丝条纹等缺陷,截面平齐,无毛刺及崩角现象。5.2.2 颜色硬质PVC挤塑件表面颜色分散均匀,无异色条纹出现,与标准色板之间的色差E1.2。5.3 尺寸和偏差:5.3.1 外形尺寸和极限偏差:硬质PVC挤塑饰条的外形尺寸和极限偏差必须满足对应图纸的要求;5.3.2 表面装饰层厚度喷涂层的干膜厚度应控制在15m30m,可视面以外的复杂结构内里,允许低于上述规定厚度范围,但不能露底;共挤层的厚度必须20m,对非可视面进行共挤装饰时,其共挤层厚度应满足装饰效果和挤出工艺要求。5.3.3 直线偏差长度为1米的硬质PVC挤塑饰条的直线偏差应不大于0.5mm。若长度不足1米则按相应比例进行检验,如:长度为0.5米的硬质PVC挤塑饰条的直线偏差应不大于0.25mm。长度为0.75米的硬质PVC挤塑饰条的直线偏差应不大于0.375mm。5.4 硬质PVC饰条的重量硬质PVC饰条每米长度的重量应小于每米长度标称重量的(15%)。5.5 硬质PVC挤塑饰条加热后的尺寸变化率硬质PVC饰条的可视面加热后的最大尺寸变化率应不大于2.0%,每个试样的两可视面的加热后的尺寸变化率之差应不大于0.4%。5.6 硬质PVC挤塑饰条的落锤冲击满足表1所示条件。表1 落锤冲击条件分类数值适用壁厚范围落锤试验温度(单位:)环温(1.52.5)mm落锤质量(单位:g)1000落锤半径或冲头曲率(单位:mm)25mm落锤试验高度(单位:mm)1000能量的规定:势能转化为动能对材料的冲击。势能计算公式W=mgh.若此落锤的质量为530g,没有达到1kg,所以根据1kg落锤1m的冲击势能标准,通过上式计算530g的落锤,需要放置的高度为1886mm。冲击试验后,进行试验的所有硬质PVC挤塑饰条试样全部无破裂情况(可出现掉漆、凹坑现象)时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5.7 折弯性能硬质PVC挤塑饰条折弯性能按6.6 折弯性能试验方法检验并合格。5.8 热稳定性硬质PVC挤塑饰条的热稳定时间应不小于30min。5.9 低分子物质迁移性能硬质PVC挤塑件材料不能出现低分子物质(如DOP)析出的现象,并且在挤塑过程中,不能够使用影响PVC后期喷涂层附着力的润滑材料。5.10 灰分含量试验6 试验方法6.1 外观在自然光或一个等效的人工光源下进行目测,目测距离0.5m。6.2 颜色 按照研究院规定进行,存有色板的颜色用色差仪进行检验。6.3 尺寸和偏差6.3.1 外形尺寸和壁厚度用精度至少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外形尺寸和壁厚各测量三点,壁厚取最小值。6.3.2 装饰层厚度测定、喷涂层厚度的测定、直线偏差6.3.2.1 装饰层厚度测定从三根硬质PVC挤出饰条上各截取试样一个,用精度为0.001mm的读数显微镜对装饰层断面进行测量,每个试样测量三点,结果取三个试样中的最小值。6.3.2.2 喷涂层厚度的测定按ISO 28081997中10.2测试方法5A-显微镜断面检测法规定进行。结果取三个试样中的最小值;6.3.2.3 直线偏差从三根硬质PVC挤出饰条上截取长度为mm的试样一个,把试样的一个可视面放在三级以上的标准平台上,用精度至少为0.1mm的塞尺测量饰条和平台之间的最大间隙,然后在测试相邻可视面,取三个试样中的最大值。6.4 硬质PVC饰条的重量硬质PVC饰条的重量使用精度不低于1g的电子天平进行称量,取三个试样的平均值;6.5 硬质PVC挤塑饰条加热后的尺寸变化率:6.5.1 试样制备从三根硬质PVC挤出型材上各截取一个长度为(2505)mm的试样,在试样的可视面上划两条间距为200mm的标线,标线应同饰条的轴线垂直,每一标线与试样端的距离为25mm,并在标线的中部标出与标线垂直并相交的测量线,在饰条的两个最大可视面上各做一对标线。6.5.2 试验设备电热鼓风箱,分度值为1的温度计。6.5.3 试验步骤用精度为0.02mm的量具测量两交点间的距离L0,精确至0.1mm,将非可视面放于(1006.5.4 结果和表示加热后尺寸变化率按公式(1)计算。R=( L0- L1) 100/ L1公式(1)式中:R 加热后的尺寸变化率,百分比表示;L0 加热前两交点间的距离,单位为mm;L1 加热后两交点间的距离,单位为mm。对于硬质PVC挤塑饰条,计算两个相邻可视面的加热后尺寸变化率R1、R2,并以其中较大者计算三个试样的平均值;同时计算每个试样两个相邻可视面的加热后尺寸变化率的差值R=|R1-R2|,取三个试样中的最大值。6.6 硬质PVC挤塑饰条的落锤冲击6.6.1 原理以规定的高度和规定重量的落锤冲击试样,对试验结果的评价采用通用法。6.6.2 试样制备从三根型材上共截取长度为(3005)mm的试验三个。6.6.3 试验设备落锤冲击试验机。落锤重量(10005)g,冲头曲率半径(250.5)mm。6.6.4 试验步骤将试样的冲击可视面向上放在支撑物上,冲击试验的中心位置,每个试样冲击一次,记录冲击后饰条可视面产生破裂、裂纹或分离的试样数。 对于硬质PVC饰条的可视面进行冲击,若其中一个可视面无法进行冲击时,则只对另一个可视面进行冲击。 对于非对称的截面,为防止饰条在冲击时发生倾斜,冲击前应给予辅助支撑。 对于多腔结构的可视面,应选择跨越可视面中心线的腔室面;若腔室分布在可视面中心线两侧,则应选择靠近中心线两腔室中较大的腔室面。6.7 折弯性能试验方法6.7.1 试样制备:从三根型材上共截取长度为(3005)mm的试验三个。6.7.2 将以上取样的的三根硬质PVC挤塑饰条,将挤塑饰条由纵向位置由“A”方向到“B”方向用力一次折弯到位,如图1所示。 6.7.3 检查硬质PVC挤塑饰条表面,如出现脆性断裂,断面位置整齐呈石膏状组织,则本批挤塑件为不合格;如出现大面积应力泛白情况且表面无裂纹出现,则本批挤塑件为合格。 6.7.4 将整根的硬质PVC挤塑饰条沿长度方向用力折断,如出现脆性断裂,断面位置整齐呈石膏状组织,则本批挤塑件为不合格;如裂纹断面粗糙,有撕裂状外观以及明显应力泛白,则本批挤塑件为合格。图1 弯折图示6.8 热稳定性试验方法6.8.1 试样制备在硬质PVC挤塑饰条上采用机械的方式制成约2mm2mm的颗粒。6.8.2 试验设备、器材玻璃烧杯:容量1000ml,杯盖中间有一个放温度计的小孔,周围有6个放试管的孔。玻璃试管:内径12mm13mm,长度95mm,试管上刻有两条环形标记,下标记距管底30mm,上标记距管底70mm。温度计:最高刻度值300,精度为1。控温装置:能够满足(2000.5)的任何控温装置;计时器:计时单位为秒(s);刚果红试纸。6.8.3 试验步骤将粒状试样放入试管内至下环形标记处,再将宽5mm的刚果红试纸环放入试管内且使试纸的下边缘在上环形标记处。然后用软木塞或胶塞塞住试管,放入盛有甘油、温度为(2002)的烧杯内,应使试样全部浸入油浴中。开始计时,准确到分钟。当刚果红试纸下边缘开始变蓝时所经过的时间即为热稳定时间,试验结果取两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6.9 低分子物质迁移性能测试方法6.9.1 主要测试仪器烘箱(温控精度1)、干燥器、砝码(直径为80mm的圆柱体铁块,重量:1.1Kg,可用同重的其它砝码代替)。6.9.2 试样制备从硬质PVC饰条表面截取约40mm20mm规格的样片,要求样片表面无污染,尽量平整;标准GPPS吸收片:一次注塑成型的方法制备,规格最好为:70mm70mm2.5mm,要求透明洁净,表面平整。6.9.3 试验步骤将硬质PVC样片夹在两片标准GPPS吸收片之间,使其形成“三明治”。将此“三明治”水平置于烘箱中,在“三明治”上置1.1kg砝码或铁块,在702的温度下放置72h,然后从烘箱中取出“三明治”,将硬质PVC样片和标准GPPS吸收片分开,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观察GPPS吸收片表面的析出现象。6.9.4 结果判定观察GPPS吸收片以及硬质PVC样片相互接触面的表面,如硬质PVC样片表面没有明显油膜析出,GPPS吸收片表面没有出现污染情况,则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6.10 灰份含量试验方法6.10.1 主要测试仪器及工具FA2004型电子天平(精度0.0001g,0200g)、不锈钢滤网(80100目)、酒精灯、镊子。6.10.2 试样制备将硬质挤塑PVC饰条的表面装饰层用刀片刮除,然后将硬质PVC挤塑饰条破碎成24mm左右的碎片。6.10.3 试验步骤 取清洁干燥的不锈钢滤网,放入电子天平称重m1(精确至0.1mg)。然后取出滤网在滤网上放入待检硬质PVC碎片510粒,再次放入电子天平称重m2(精确至0.1mg)。 将盛有硬质PVC碎片的不锈钢滤网用镊子夹持后使用酒精灯进行灼烧,直至硬质PVC碎片完全燃烧成灰烬(目视无冒烟现象)后继续灼烧5min,然后将其完全冷却至室温,再次放入电子天平称重m3(精确至0.1mg) 计算公式:母料重量m2m1灰份重量m3m1灰份含量(m3m1)/(m2m1) 判定方法:合格标准:灰份含量40。7 检验规则7.1 PVC挤饰条以批为单位进行验收,同一配方,同一规格的PVC挤饰条,每批数量不超过20t。7.2 规格、外观及其他性能应每批进行抽检,每批抽检项目为5.15.7,若其中一项不合格,则该批次为不合格品。7.3 型式检验为检测标准中所述所有内容包含附录中的内容下列情况之一者进行型式检验:a. 产品确认时; b. 间隔一年以上使用时;c. 连续供货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d. 产品的设计、工艺、材料有重大变动时;e.进货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时。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标志硬质PVC挤塑饰条的内表面应贴有注明挤塑饰条的生产厂家、喷涂厂家以及产品图号的标签。8.2 包装硬质PVC挤塑饰条应使用硬纸箱进行包装,每根硬质PVC饰条应使用EPE或PE气泡袋进行分隔,同时应填入防止相互碰撞和挤压的并能保护产品不受磨损的填充物,保证整箱硬质PVC饰条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相互窜动造成饰条外表面损伤。8.3 运输应避免运输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