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综合农业区划.ppt_第1页
第二章-中国综合农业区划.ppt_第2页
第二章-中国综合农业区划.ppt_第3页
第二章-中国综合农业区划.ppt_第4页
第二章-中国综合农业区划.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中国综合农业区划,第一节综合农业分区,10个一级农业区和38个二级农业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相对一致性;农业生产基本特征和进一步发展方向的相对一致性,农业生产关键问题与建设途径的相对一致性;基本保持县级行政区界的完整。,东北区,黑龙江、吉林、辽宁(除朝阳地区外)三省及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地区,兴安岭林区,松嫩三江平原湿地,长白山天池,主要特点,一年一熟我国人均粮食产量相对最多的地区平原广阔,土地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森林覆盖率高,本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改变粗放经营,在提高单产的基础上适当扩大耕地面积;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抵御低温冷害和洪涝、盐碱、风沙等的能力;林区要以营林和更新造林为中心,加强护林防火,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本区有极其丰富的饲料资源,但肉类却不能自给,应该大力发展畜牧业。,4个二级区,1大兴安岭林区;2松嫩三江平原农业区;3长白山地林农区;4辽宁平原丘陵农林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以东地区(除大兴安岭地区外)、辽宁朝阳地区、河北承德和张家界地区、北京市延庆县、山西晋北和晋西北地区、陕西榆林地区沿长城各县、宁夏盐池和同心县,雨量少而变率大,春旱严重无霜期100150天,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水热条件不够充足,而草原辽阔,农牧兼营。北部为牧区,中部为半农半牧区,南部为农区。全国生态平衡严重失调地区之一,主要特点,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制止土地沙漠化的扩展,改变粗放经营和多灾低产状况。因地制宜地调整农牧业结构和布局,牧区实行以牧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草原法,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实行以草定畜和划区轮牧;,建立人工饲草饲料基地和各种良种牲畜生产基地,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半农半牧区实行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方针。稳定农区耕地,着力提高单产。,3个二级区:,1内蒙古北部牧区;2内蒙古中南部牧农区;3长城沿线农牧林区。,黄淮海区,长城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和豫西山地以东,淮河,海河,黄河,主要特点,小麦、棉花、花生、芝麻、烤烟生产基地。3/4为平原,土层深厚,无霜期175220天,年降雨量500800毫米,活动积温40005000。春旱、夏涝,土壤盐碱化温带水果苹果、梨、柿产量居全国之首。林牧业薄弱,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综合治理旱涝碱,控制地下漏斗发展,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坚持用地养地相结合,培肥改土,大力提高单产。巩固提高粮食生产,合理布局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畜牧、林业和副业,改善农业生产结构。,4个二级区,1燕山太行山山麓平原农业区;2冀、鲁、豫低洼平原农业区;3黄淮平原农业区;4山东丘陵农林区。,黄土高原区,太行山以西、青海日月山以东、伏牛山和秦岭以北、长城以南,主要特点,年降雨量大部分约400600毫米,但变率大,春旱严重,夏雨集中。本区近70的土地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黄土颗粒很细,土质松软,无霜期120250天长期滥垦陡坡造成水土流失加剧,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按流域防治水土流失,发展本区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地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大搞种草造林,尽快提高牧业和林业的比重,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大力建设基本农田,变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4个二级区,1晋东、豫西丘陵山地农林牧区;2汾渭谷地农业区;3晋、陕、甘黄土丘陵沟谷牧林农区;4陇中青东丘陵农牧区。,长江中下游区,淮河伏牛山以南,福州英德梧州一线以北,鄂西山地雪峰山一线以东,主要特点,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年降雨量8002000毫米,无霜期210300天,农作物可以一年二熟或三熟平原约占14,丘陵山地占34,水网密布,湖泊众多,淡水水域面积约占全国的一半。稻谷、油菜、茶叶、桑蚕茧、油茶籽、淡水水产品、柑桔、油桐、衫木、毛竹,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加强水利建设,根治洪涝渍旱灾害;用地养地相结合,改进耕作制度;科学开发利用丘陵山地,大力发展林牧副业;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淡水水域,积极发展水产业。,6个二级区,1长江下游平原丘陵农畜水产区;2豫、鄂、皖低山平原农林区;3长江中游平原农业水产区;4江南丘陵山地农林区;5浙、闽丘陵山地林农区;6南岭丘陵山地林农区。,西南区,秦岭以南,百色新平盈江一线以北、宜昌溆浦一线以西,川西高原以东,主要特点,水热条件较好而光照条件较差丘陵山地和高原面积占全区的95,地形复杂,少数民族众多,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复杂多样。粮食、油料、甘蔗、烟叶、茶叶、柑桔、蚕丝产区用材林、经济林和畜产品基地油桐籽、生漆、乌桕籽等林特产品和药材主产地,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大力发展灌溉,改变冬水田、望天田和雷响田比重大的靠天吃饭局面;改造低产田地,提高复种指数;大力发展林牧业生产,改变山区贫困面貌。,5个二级区,1秦岭大巴山林农区;2四川盆地农林区;3川、鄂、湘、黔边境山地林农牧区;4黔、桂高原山地林农牧区;5川、滇高原山地农林牧区。,华南区,福州大埔英德百色新平盈江一线以南,主要特点,唯一种植热带作物的地区。高温多雨,四季常青,生物资源丰富,夏秋有台风和冬季寒潮山多田少,人多地少,甘蔗、香蕉、菠萝、荔枝、龙眼、柑橙等的主产区,橡胶的唯一产区重要的水产品和蚕丝生产基地。,甘蔗,橡胶,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必须正确处理粮胶、粮蔗等关系,建设以橡胶为中心的热作生产基地和蔗糖生产基地大力改善水肥条件,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产,建立区内粮食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林业、果树和多种经营。,5个二级区,闽南、粤中农林水产区;2粤西、桂南农林区;3滇南农林区;4琼雷及南海诸岛农林区;5台湾农林区,甘新区,包头盐池天祝一线以西,祁连山阿尔金山以北,主要特点,国境线长、气候干旱、地广人稀、少数民族聚居、以依靠灌溉的沃州农业和荒漠放牧业为主光能资源丰富,热量条件大部分较好,晴天多,辐射强,作物生长期气温日较差大年降水普遍小于250毫米,其中一半以上小于100毫米永久积雪和现代冰川,成为高山区的固体水库,夏季则部分消融补给河流,成为山麓地带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必须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水源,改良盐碱地;调整季节牧场,加强草原建设,实行农牧结合;造林种草、防风固沙。,3个二级区,1蒙、宁、甘农牧区;2北疆农牧林区;3南疆农牧区。,青藏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大部我国重要的牧区和林区,主要特点,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约占2/3高寒(地势高、气温低)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点,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只宜放牧;太阳辐射量是全国最多的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青稞、小麦、豌豆、马铃薯、油菜云杉、冷杉,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加速建设巩固的草料生产基地,摆脱靠天养畜状态;提高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