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儿童与儿童期..ppt_第1页
第二章---儿童与儿童期..ppt_第2页
第二章---儿童与儿童期..ppt_第3页
第二章---儿童与儿童期..ppt_第4页
第二章---儿童与儿童期..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儿童与儿童期,第一节儿童观的历史演变课堂作业:儿童是谁?试讲讲出你印象中的儿童。1、家族本位的儿童观含义:儿童是家族继承和繁衍的工具,是父母的隶属物或私有财产(儿童是为了家而存在),儿童不是独立的个体,特点:历史最悠久,流传至今;地域最广线索:前氏族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私有制家庭(杂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教育:氏族公养公育家庭教育(父权制)影响:生殖崇拜与人口选择;预成论与年龄歧视,2、国本位的儿童观含义:儿童是国家的财富、未来的劳动者和兵源,是国家的利益所在,儿童不能享有权利、地位。特点:国家主义,东西方兼有(斯巴达),延续至近代,与家族本位并存。线索:起源于原始的儿童公育。教育:国家公育,影响:国家重视儿童及儿童教育(柏拉图在西方教育史上首先论述了幼教的重要性);孔子的“慈幼”思想;君权意识代表人物:柏拉图(认为,教育应系统组织,倘若我们一切听任单个家长任性行事,我们将不能在国内获得我们需要的精神和品质。国家应统办教育。),3、神本位的儿童观含义:儿童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而是上帝恩赐,是未来的天国公民,有独立的人格(古代希伯来人)儿童是上帝的种子,生而具有和谐发展的根基;是“无价之宝”(夸美纽斯);特点:宗教主义,民主色彩教育:人们必须像尊敬基督那样去尊敬儿童。“努力理解儿童,唤起他兴趣,赢得他的积极同情”(古希伯来)变化:奥古斯丁的原罪说,禁欲主义,4、人本位的儿童观含义:儿童并不是罪恶的,而是甜蜜、天真、纯洁的(反对神权)“天赋人权”,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特点:人文主义,发现儿童线索: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卢梭)“泛爱主义”运动(巴特勒),教育:珍视儿童、热爱生命、尊重个性,提倡自由、民主、科学遵循儿童内部的自然法则,发展儿童的自然本性。,伊拉斯漠以一个人文主义者的睿智发现,儿童的拉丁语为“liberi”,意为自由者。他大声疾呼:让儿童成为自由者,因为儿童本来就是自由者。这是对中世纪以来儿童本性受到极大歪曲的情形而喊的。,卢梭: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爱弥儿,91),爱伦凯:儿童是祖辈忙碌的动力,创新的源泉;儿童是人类的崭新的未来与希望,是未来世界的主人;儿童是独劈蹊径的发现者,独倡新理的思想家,敢冒众怒的改造家。二十世纪是儿童的世纪。,5、现代的儿童观(1)科学地认识儿童脑科学、心理学实验对儿童的新发现,形成人们科学意义上的儿童观。,(2)对儿童的权利与地位的肯定1959年11月20日第14届联大通过儿童权利宣言:儿童和成人一样,应得到人的尊严和尊重,享有生存、生活和学习的权利。1989年联大通过儿童权利公约,要求保护儿童免遭忽视、虐待和剥削,肯定儿童拥有基本人权,包括生命、发展和充分参与社会、文化、教育生活以及他们个人成长与福利所必须的其他活动的权利,各国政府和社会必须保护儿童的权利(生存和发展权)。,二、儿童的特质儿童是人,儿童与同样作为人的成人到底有什么不同?古代:人们认为儿童的特质是软弱、无知、无能,同时发现了儿童的可塑性(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近现代:儿童是有“良知、良能”的,发现了儿童先天的能力:,卢梭的自然教育观(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将是最愚蠢的事情。)福禄培尔:儿童通过自我活动认识自然、认识人性。蒙台梭利:儿童有吸收力的心智,形成着自己的个性和行为儿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包括主动学习的潜能、创造潜能),三、复杂性思维视野中的儿童复杂性思维视野中的儿童是模糊而不是清晰的,是充满不确定性和自组织能力的,是生活在一定时空脉络中具有情境性,是不可知且无可限量的。儿童既是自主的,又是依赖的。儿童既是开放的,又是封闭的。儿童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儿童既是智人又是狂徒。儿童既是自我组织又自我瓦解的。,儿童是一个过程,应被理解,而不应被精确地分析,儿童应有自己的发展活动空间,儿童应被尊重。儿童具有独立的人格,应享有各种权利。儿童是自主的,我们所要做的是给他一个充分发挥自主性的环境,不要用成人的“话语霸权”来剥夺孩子自主发问的自由,不要用自己的习惯和评价标准来限定孩子自主想象的空间,更不要用“差序格局”的教师期望来制约孩子的发展。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儿童成为他自己。,第二节儿童期,一、什么是儿童期俄文:,英文:childhood相关概念:童年期、幼年期没有发现有人对它们做仔细的区别。尽管有很多人对人的发展阶段作过划分,但划分的标准及结果并不一致。如:,夸美纽斯:婴儿期(1-6);儿童期(7-12);少年期(13-18);青年期(19-24)。卢梭:婴儿期(0-2);儿童期(2-12)等容格:童年期(出生到青春期)、成年期(青春期到40岁)、晚年期。叶澜:婴儿期(0-1、1.5岁);幼儿期(1、1.5-6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2、13-15、16岁);青年期(16、17-25、30岁);成年期(25、30-55、60);老年期等。,可见,对儿童期或童年期的界定是五花八门的。陈鹤琴引A.E.Chamberlain书中Buffon、Hollis的研究,认为人的儿童期是25年,显然,这里的儿童期是以人的文化心理的成熟即心理成年为界的(生理上的成年为18岁)。儿童期就是不成熟期。,二、儿童期的价值:儿童期的发现人为什么要有儿童期?1、适应环境(生物学意义上的价值)过去,人们把儿童期的存在只看作是一种自然的必然,如同青蛙在成为真正的青蛙之前,必须先长个蝌蚪尾巴,而这个尾巴本身对于青蛙并没有什么积极意义一样。人们只注意到了儿童的软弱无能,并将之视为儿童的弱点,并不积极而深入地思考儿童期本身的价值(儿童期无用论)。对儿童期多少有轻视甚至鄙薄的倾向。,19世纪,细胞、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让人们开始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开始赋予儿童期以重要的意义。与动物相比,人类的幼年是最无能的,这也使人类的儿童期比任何高级动物的幼年期都要长。但这是为什么?人为什么需要这么长的儿童期?,陈鹤琴:(1)因为人的生存与生活的环境比各种动物来得复杂。日益复杂的环境需要我们的有足够强的适应能力,而要发展适应能力就需要发展的时期和可以发展的性质。儿童期既是发展能力的时期,儿童期还具有可以发展的性质,即儿童期就是可塑性(Plasticity)或可教性(educability)。,(2)环境复杂,仅靠遗传是不能适应复杂的环境的,自然学的时期就要长。动物由于环境简单,它适应环境的能力,可全靠先天的遗传,因而其幼稚期就短了。环境愈复杂,儿童期愈长,学习的机会愈多;学习的机会愈多,天赋的智力发展愈大然后才可以适应复杂的环境。人的儿童期是预备适应环境的重要时期。,(3)儿童期是接受文化的时期。成人的学习能力,没有儿童期的大,儿童期是文化传递的主要时期。儿童期是一种家庭化和社会化的主要分子,也是一种改进社会和促进文化的原动力。陈鹤琴教育文集(上卷),北京出版社,59-61,2、社会文化的再生产(社会文化的继承价值)大多数人已摈弃生物学或遗传学的解释转而倾向于从社会历史出发来看待儿童期。传统的社会历史观认为,儿童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产物,它是社会历史的派生,儿童的心理发展机制、速度都要依赖于儿童生活的社会历史条件,也就是说,社会历史观念决定儿童的心理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讲,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社会历史给予的,儿童期往往被看成是社会的“发明”。儿童的发展是以传递成人活动的统一规范和标准来定位的,于是,要求将社会的精髓以压缩的形式印刻在发展中(即通常所说的“儿童是成人的缩影”),儿童期的教育就是对成人集体经验的再生产。,生活准备论:儿童期就是为了将来的生活做准备的,正因为将来的社会生活环境是复杂的,因此人类需要有一个相对漫长的儿童期来预备将来。根据这一观点,儿童期就是要适应社会文化环境,自然,传递知识、复制文化是教育的基本内涵。未来生活是儿童期的出发点,但忽视了儿童成长的土壤眼前的生活。,3、文化创新(创造价值)儿童期作为一种现象,它不只是生理学、心理学或教育学现象,也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这即关于儿童期的现代的社会历史观。儿童期首先是一种有自身存在价值的社会历史现象,而不是历史产品或派生物。儿童心理发展应看成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创新过程,一种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前进之间的矛盾进行均衡的调节的机制。,这种观点直到20世纪末期才得以付诸实践。开创价值(两种含义):(1)儿童期的存在价值在于文化创造,为社会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活力(上述即取此意);(2)一切文化对于儿童而言,就是新的,因此,儿童从一开始就在“发现”、“发明”文化,而不是所谓的“吸收”、内化文化。在前者,已有的文化只是儿童的学习材料,儿童对之重建,形成自己的前进之路;后者已有文化“化”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但本质上还是沿着前人的道路前进。二者在教育观念上是迥然不同的。,我们的疑问:儿童期的独特价值是什么?换言之:1、儿童期到底为了什么而存在?“社会价值”;工具性价值,2、儿童期到底为了谁而存在?儿童期就是为了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