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成外、嘉祥小升初模拟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13-年成外、嘉祥小升初模拟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13-年成外、嘉祥小升初模拟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13-年成外、嘉祥小升初模拟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13-年成外、嘉祥小升初模拟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 年成都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语文试卷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姓名: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总 分得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运用 (30 分,每题 3 分) 1、 选择注音无误的一项 ( ) A狡黠(xi) 否(fu)极泰来 B遒(qi)劲 嗟(ji)来之食 C档案(dng) 安步当车(dng) D供给(j) 曲高和寡(h) 2、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望梅止渴刘邦 围魏救赵孙膑 B鞠躬尽瘁诸葛亮 纸上谈兵赵括 C完璧归赵蔺相如 卧薪尝胆勾践 D草木皆兵苻坚 图穷匕见荆轲 3 下面句子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载人航天的丰功伟绩将彪炳于中华民族的史册。 B北京办奥运,既展示了传统文化又展现了精神风貌,可谓两全齐美。 C为了核实一个数据,他经常通宵达旦地查找资料。 D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学校责无旁贷。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曾小比梁山只是_差一点,其实两人各有千秋,不相上下。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腾,_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杂志社邀请了师生代表参加座谈,_如何将刊物办得更好,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水藻真绿,把终年_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A 多少 扑入 对 积攒 B 稍微 扑入 就 贮蓄 C 多少 进入 对 贮蓄 D 稍微 进入 就 积攒 5、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民主街成了商业街以后,行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 B有时候,目标就在眼前,而信心却在我们脑海里挥洒自如。 C他明知难以抵赖,但表面却从容不迫地抽着烟,看着审讯人员。 D基础知识的学习需要循序渐进,不下苦功夫想一挥而就是不可能的。 6、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出版社在出版创新方面进行了成功尝试并取得突破进展不在少数。 B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聆听了英雄的母亲生动感人的报告。 C当前物价上涨形势必须引起高度注意,要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D学生去春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7、下列句子不属于拟人句的一项是( ) A春雨悄悄地下,滋润着田地里的庄稼。 B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走来,又悄无声息地离开。 C收音机天天说个不停,令邻居十分讨厌。 D强烈的灯光亮得像白天一样。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小可顽皮可爱,他的爷爷奶奶对他可溺爱了。 B这栋大楼的外观设计堪称一流,真是巧妙绝伦。 C张颖同学的这篇文章构思新颖,可以说是匠心独运。D长征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发扬光大。 9、在下列场合中,营业员说的话比较得体的一句是( ) 小李第一次走进工商银行营业大厅,不知该走向哪一个窗口取钱,正在犹豫时,在柜台外的营业员见了问: A “你要存多少钱,先生?” B “你想取多少钱,先生?” C “我能为你服务吗,先生?” D “你想干什么?” 10、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这样理解“基础” ,结果只能妨碍人才的成长。 但是,有的同学,甚至教师,对“基础”的理解往往偏于狭窄。 智育包括书本知识、非书本知识的学习和诸种能力的培养,人们又往往只看到书本知识的学习。 中学阶段是打基础的时期,每个中学生都应该打好基础。 书本知识又包括教科书和课外读物,人们往往只看到了教科书。 基础本来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人们往往只看到了智育。 A (4) (6) (2) (3) (5) (1) B (4) (2) (6) (3) (5) (1) C (6) (5) (3) (4) (1) (2) D (6) (3) (5) (1) (4) (2) 二、文学知识积累(10 分) 1、在下面空格的地方填上相关的内容(4 分) 当事人往往对利害得失考虑太多,看问题反而糊涂;旁观的人由于冷静、客观,却看得清楚,这就是成语“ _ ” 的 意 思 。 宋 代 词 人 苏 轼 的 _ 中 的 诗 句“_”讲的就是这个问题。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高适别董大中有句与上述诗句中的“无故人”意思相反,这句诗是“_” 。 2、语言积累 (3 分) 童孙未解供耕织,_。 _,北风吹雁雪纷纷。 _,万里可横行。 3、选择表述无误的一项( ) (3 分) A作者在荷塘月色中多处运用了拟人,我读后仿佛也看到了荷塘那美丽的景色。 B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 C黄河、长江用博大的胸怀孕育、滋养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 D古诗中常常运用典故,王昌龄出塞这首诗就用了飞将军李陵的故事。 三、文言文阅读(10 分) 承宫樵薪苦学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承宫:东汉人。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经”指儒家经典著作。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樵薪:砍柴。执苦:干苦活。 1、解释下列加点字。 (4 分) 少孤: ( ) 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宫过其庐下: ( ) 见而欲笞之: ( )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2 分) 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 3、为什么会出现“门下生共禁”的状况,对此你有什么感受?(4 分) 四、现代文阅读(20 分) (一)马和驴 某人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在途中,驴对马说: “你分担一点我的负担吧。 ”马不听。驴筋疲力尽,倒下死了。主人把所有的货物,连同那张驴皮,都放在马背上。马哭着说: “真倒霉!我怎么这么不幸?我不肯分担一点负担,却驮上了全部的货物,还加上这张皮! ” 读完上面的短文,你有哪些启示,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吧。 (4 分) (二)大爱不言愁蒋 平 自小,父母就溺爱他。由于个头长得比一般孩子高,不到 9 岁,父亲就让他去体校,那一年,他还不会自己系鞋带。 体校的要求是很严厉的,一切都得自己动手,他又是里面年纪最小的,很难适应艰苦而枯燥的训练环境,经常被教练训得哭鼻子。 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了,背着老师偷偷写信给母亲,说实在不想练了,要妈妈早点接他回去。 信发出不到一个星期,母亲就在校门口出现了。 那一回,他没有随母亲回去。母亲那一副魂不守舍、心急如焚的模样,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震撼与愧疚。他觉得,是自己的自私和娇气,给母亲和全家人带来了担忧和伤害。也从那一天开始,他改变了想法,心里有了苦闷,只和教练商量。即使是受了委屈,也只暗地里向好友倾诉。除此之外,在所有的亲朋好友眼里,他一直是阳光、帅气的模样。 后来,他成为职业运动员,开始从事各类严酷和激烈的比赛。 和别的运动员不一样,他只习惯向父母报喜,告诉自己工作和生活上的好消息。当取得冠军时,就在第一时间给家里打电话,和亲人分享成功的喜悦。 他的比赛越打越好,渐渐地,在全国也有了名气,开始进入电视直播的视线。那一次,在一场重要的比赛中,夺标呼声最高的他,首轮即遭淘汰。走下赛场那一刻,他哭了。但他很快稳定了情绪,正愁着这次电话如何打时,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 “儿子,这几天吃得好吗?睡得好吗?” “很好,妈,你放心吧,我会打好每一场比赛的! ” “好的,妈相信你。你是最棒的! ” 母亲说这话时,他并不知道,十几分钟前,父母一直在看他的比赛直播。当他泪洒赛场的那一刻,荧屏前的父母也是泪雨滂沱。就这样,在聚少离多的日子里,他给父母的电话里,都是说不尽的喜讯和快乐;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也很少提及父母,按他的理解: “他们年纪大,身体又不好,受不了刺激。我又是一个公众人物,时刻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里度过,比赛有输有赢,不跟他们诉苦,就是不想让他们跟着我受煎熬,包括受到生活之外的干扰。 ”因而,在父母眼里,儿子永远是那个无忧无虑的、长不大的男孩。 带着这样的心境,他来到了 2008 年 8 月的北京。这一次,他一路过关斩将,如愿以偿地捧得了冠军奖杯。同样是报喜,此刻,面对母亲的声音,他早已泣不成声,眼里幻化出的,尽是当年母亲来体校接他时,那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还是母亲率先打破僵局: “儿子,想说你就说出来吧,你是最棒的! ” 他就是林丹,北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冠军,一个习惯向父母报喜不报忧的男人。而父母,也习惯以一种默默无闻的方式,给儿子传递着爱和无忧的心境,让他顺利登上人生之巅。 1、诵读文章,说说“大爱不言愁”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2 分) 2、下面句子用的很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3 分) 当他泪洒赛场的那一刻,荧屏前的父母也是泪雨滂沱。 3、结合文章第自然段,说说第段中划线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4 分) 4、选文中第段说“而父母,也习惯以一种默默无闻的方式,给儿子传递着爱和无忧的心境” ,你认为在林丹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父母真的“无忧”吗?请从文中摘录相关信息(至少两条)谈谈你的认识。 (4 分) 5、文章为什么在最后才说“他就是林丹”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 分) 5、 作文(30 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爱,它陪伴我们一起走过最美好的岁月。读书、听音乐、旅游是我们的最爱;春风、白云、冬雪也是我们的最爱,它与我们同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请将题目“ ,我的最爱”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根据立意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不要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不少于 600 字。 2013 年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模拟考语文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姓名: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总 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35 分) 1.下面语句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zun)着钱。 B.我这笨拙(zhu)的嘴,怎么也说不明白。 C.“惩(chng)前毖后,治病救人”才是正确的态度。 D.他勉强(qing)地从座位上站起来。 2.下面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2 分) A.他小心翼翼地把那条精疲力尽的大鲈鱼拖上了岸。 B.在车轮扬起的滚滚的黄尘里,在一片焦燥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 C.青年人是世界的希望和未来,青年人有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和无穷的创造力。 D.我们必须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勤奋学习,决不能有半点虚假和骄傲。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 分) A.“国际博物馆日”这天,组织了免费参观金沙博物馆的活动。 B.我们要用刻苦勤奋的汗水,浇灌出灿烂的理想之花。 C.少年儿童佩戴的绿色胸卡,是环保活动的志愿者。 D.电影院门口有一个专卖汽水和饮料的小店。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在句子中的含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2 分) A.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 B.这件事追查了半年,仍没有结果,只得不了了之。 (不了了之:事情没有处理完就放在一边不管,就算了结。 ) C.他根据前人和自己观测的结果,认为如果以地动学来说明天体现象,一切困难都可迎刃而解。(迎刃而解:用刀刃就能解决。 ) D.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 5.重新排列下面的句子,使其上下文连贯,并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3 分) 几场春雨一浸,老根发力了吧,茸头一个抖擞,变成了叶片! 因为担心,每天都殷勤观看。 那茸头褐色,小小的一点,粗心的简直看不出来。 葡萄种下去的时候,枯枝一根,真担心它抽不出叶来。 那叶片淡绿,曲折有致的边沿却镶了一圈紫红,还没看见葡萄,人的口水就被引出来了。 终于在一个弯节处,顶出一个茸头来,过几天,又一个! 调整好的顺序是:_ 6. 智取生辰纲 出自我国古代名著 _ 。 这则故事中因丢失生辰纲后来被逼上梁山的人物是_。(2 分) 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4 分) 材料一: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 材料二:据调查发现,中学生母语水平不容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1)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 _ (2)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_ 8.名句积累与运用。 (8 分,每空 1 分,一个错别字扣 0.5 分,两个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欲把西湖比西子, ( ) 。 (2)姑苏城外寒山寺, ( ) 。 (3) ( ) ,轻舟已过万重山。 (4)海内存知己, ( ) 。 (5)路漫漫其修远兮, ( ) 。 (6) ( ) ,只缘身在最高层。 (7)知识的获得单靠书本终究肤浅,还要注重实践。正如陆放翁所言: _,_。 9.“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中的“光景”与下列哪句中的“光景”意思相同?( ) (2 分) A.这姑娘看上去只有八九岁光景。 B.在这村子里,就数他家光景好。 C.今天太闷热,光景是要下雨。 D.微风拂过,麦浪起伏,好一派动人光景。 10.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 分) 胡锦涛主席曾经访问美国,向全世界传达了这样一种信息:国际_、 国内_、两岸_是中国当前所要努力的方向,中国将按照自己的步伐、发展目标与需要,来进行有计划的改革。 A.和平 和谐 和气 B.和平 和谐 和解 C.和平 和气 和解 D.和气 和谐 和解 11.把下面歇后语的前后部分两部分用线连起来。 (3 分) (1)门缝里看人 自取灭亡 (2)飞机上放鞭炮 把人看扁了 (3)一只筷子吃藕 空想(响) (4)外甥打灯笼 照旧(舅) (5)老虎挂佛珠 专挑眼 (6)飞蛾扑火 假慈悲 12.按要求改写句子。 (3 分) (1)戴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散落的彩色碎纸。 (缩句) _ (2)太阳落山了,小鸟儿全都不见了踪影。 (改为拟人句) _ (3)妈妈对我说: “明天我要出差,这几天你能不能照顾好自己?” (改为转述句,意思不变) _ 二、文言文阅读(10 分) 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13-15 题。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 “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 “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 “待尔成人,吾授也。 ”羲之拜请: “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也。 ”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 “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 ”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入木三分。 【注释】旷:王旷,王羲之之父。笔说:论书法用笔的书。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祝版:祭神的木板。 13.解释加点的词。 (4 分) 恐不能秘之( ) 待儿成人,吾授也( ) 父喜,遂与之( ) 不盈期月( ) 1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2 分) 此子必蔽吾名。 译文:_ 15.概括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并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4 分) 原因:_ 认识:_ 三、现代文阅读(25 分)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 “真走运啊! ” 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 ”我说, “那才舒服。 ”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 ”店主说, “真走运。 ”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 “真走运啊! ”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 归来后, 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 我还怂恿她, 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 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 “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 ”我说。 “是啊!是啊! ”她微笑着,沉醉着, “我梦到过。 ”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