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吸入疗法.ppt_第1页
第九章-吸入疗法.ppt_第2页
第九章-吸入疗法.ppt_第3页
第九章-吸入疗法.ppt_第4页
第九章-吸入疗法.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吸入疗法,南通大学医学院护理系宋艳,第一节氧气吸入疗法,氧气疗法:就是通过供给氧气,提高其肺泡内氧分压,促进代谢,纠正缺氧状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是改善呼吸的常用措施。,一.适应症血气分析检查是给氧的最可靠指征,也要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全面考虑。当患者PaO250mmHg(6.79.3Kpa)(6.7Kpa)中度正常或烦躁明显明显3550mmHg70mmHg(4.76.7Kpa)(9.3Kpa)重度不够清严重显著90mmHg昏迷三凹征(12Kpa),轻度缺氧12L/min中度缺氧24L/min重度缺氧46L/min,控制性氧疗:吸氧浓度(2535%,13L)之间,低浓度持续给氧。适用于低氧血症同时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护理对象。(一方面可预防肺性脑病,另一方面,既纠正严重缺氧,又避免二氧化碳潴留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第二节超声波雾化吸入疗法,超声波雾化超声波雾化发生器高频电能超声波薄膜发生震荡药液成为气雾病人吸入呼吸道特点:雾量可调节,雾滴小而均匀,温度适宜,可吸入终末支气管及肺泡,一、超声波雾化器的结构结构1.超声波雾化发生器2.面板3.水槽4.雾化罐5.螺纹管和口含嘴,二、目的1.治疗呼吸道感染2.预防呼吸道感染3.改善通气功能4.配合人工气道的使用,三、用物:超声波雾化器、冷蒸馏水、水温计药物消炎解除支气管痉挛稀释痰液减轻水肿,四、操作方法(一)备物1.水槽加水2.雾化罐加药3.病人准备(二)预热,(三)吸入(四)治疗完毕五、注意事项1.使用前先检查机器各部件有无松动,脱落等异常情况,机器和雾化罐型号要一致。2.在水槽内无足够冷水雾化罐内无液体时不可开机。,3.水槽中水温不可超过60C,雾化罐和水槽中禁忌加热水或温水.若连续使用,中间须间隔半小时.水槽的晶体片和雾化罐的透声膜易破裂,不可用力过猛.使用完毕,应将螺纹管和口含嘴浸泡于.的新洁尔灭中h,第三节蒸气吸入疗法一、原理二、目的三、用物四、操作方法五、注意事项,第十章吸痰法,指经口、鼻、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一、适应症适用于:.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等原因不能有效咳嗽者。由于上述原因,病人可发生呼吸困难、紫绀,甚至窒息死亡。必须通过及时吸出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用于机械通气或气管切开者,目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发生,常用的方法:导管吸入法(电动吸引器及管道负压吸引装置)注射器吸痰法,电动吸引器吸痰.构造及原理.用物电动吸引器、治疗盘内:两罐,两镊,吸痰管,弯盘,纱布,.操作方法()检查吸引器并试吸()病人准备()吸痰()观察记录()吸痰完毕()气管切开的病人吸痰,.注意事项()使用前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电源电压与吸引器的电压是否相符,各管连接是否正确。()电动吸引器连续使用不得超过2小时()贮液瓶内吸出液不要过满,及时倾倒,()吸痰时间15秒,间隔35分钟(一次未吸净)(5)压力调节:成人:40.053.3Kpa,儿童40.0(33.2)Kpa(6)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