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皮肤健康基本知识(第二次课).ppt_第1页
第三讲-皮肤健康基本知识(第二次课).ppt_第2页
第三讲-皮肤健康基本知识(第二次课).ppt_第3页
第三讲-皮肤健康基本知识(第二次课).ppt_第4页
第三讲-皮肤健康基本知识(第二次课).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皮肤健康基本知识,概述1、化妆品是以化妆为目的的物品之总和.2、化妆品对人体的作用必须安全、无毒、无副作用.3、化妆品使用不当或质量不好,将引起皮炎或其他疾病.,成人皮肤面积1.22m2,厚度14mm,脸颊眼睑乳房等部位皮肤较薄.背部颈部手掌等部位皮肤较厚,脚跟最厚(25mm).人体皮肤质量达体重的16%.女性皮肤较男性薄.皮肤是人体最大器官.,一、皮肤的结构与生理,(一)皮肤的组织结构特点,皮肤组织,表皮(最外层),真皮(中间层),皮下组织(内层),1、表皮,表皮是皮肤最外面的一层,平均厚度为0.2毫米,根据细胞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形态特点,由里向外可分为5层。,基底层:也叫生发层,是表皮的最下层,与真皮相接.,基底层由一列呈栅形排列的圆柱状细胞构成,基底层中含有黑素细胞。黑素细胞能分泌黑素.黑素细胞的多少决定人类皮肤的颜色.黑素细胞不能过多(出现雀斑、黄褐斑、黑变病等),但黑素细胞消失则得白癜风.,由510层多角形、有棘突的细胞组成.里层棘细胞有分裂功能,参与创伤的修复。棘层中有许多感觉神经末梢,可以感知外界各种刺激。使用化妆品发生过敏反应与棘细胞层有关.过敏反应:如皮肤发痒、丘疹、红肿等.,棘细胞层:表皮中最厚的一层组织,丘疹:高出皮肤的局限性突起,颗粒层,位于棘层的浅面,由24层扁平细胞组成是表皮内层向表皮角质层过渡的细胞层.可防止水分渗透,对储存水分有重要作用,并对化妆品的有效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颗粒层细胞内含有角质颗粒,有折射光线、防止紫外线深入皮内的作用。,位于颗粒层与角质层之间,呈波浪带状排列.透明层细胞稍具细胞结构,但界限不明显,无细胞核、无色透明。只有手掌、脚掌的表皮才有透明层存在。透明层可防止水及电解质透过皮肤,起生理屏障作用。,透明层,角质层:是表皮的最外层组织,由48层已经死亡的扁平、无核细胞所组成的保护层。角质层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器已完全消失。角质层细胞内充满了角蛋白纤维.角蛋白吸水能力很强,不仅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发,还能从外界环境中获得一定的水。,角质层细胞一般脂肪含量约7%,水分含量约1020%,使皮肤保持柔润。如果水分降到10%以下,皮肤就会干燥发皱,产生肉眼可见的裂纹甚至鳞片。成片脱落的角质层细胞称为皮屑。角质层过厚则皮肤看上去发黄、没有光泽等。,2、真皮层:在表皮的下方(厚12mm),(1)真皮与表皮交界不平。(2)真皮层一般分为两层,即乳头层与网状层。(3)真皮结缔组织中主要成分为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和弹力纤维。(4)真皮中含水量的下降可影响弹力纤维的弹性,胶原纤维也易于断裂。,3、皮下组织,(1)是皮肤的第三层组织,位于皮肤最深层。其厚度约为真皮的5倍。(2)主要由大量脂肪和松散的结缔组织构成.(3)皮下脂肪层既是热的绝缘体,又是储藏热能的仓库,还能缓冲外来的冲击,保护内脏器官。,(4)适度的皮下脂肪可使人显得丰满,皮肤细腻柔软,富有弹性。(5)人体的脂肪大约有2/3贮存在皮下组织。(6)人体的脂肪细胞数目相对稳定,脂肪细胞通常只增大体积,不显著增加数目。但当其体积增大4倍后,脂肪细胞数目就将增加,结果引起脂肪总量的增加。皮下脂肪的堆积会造成肥胖,影响身材。,1、保护功能(1)对机械性刺激的保护柔软的皮下脂肪对外来的碰撞、挤压起一定缓冲作用。(2)对物理性损害的保护,(二)皮肤的生理功能,(3)对化学物质的防护主要在于角质层的存在.(4)对微生物的防御作用角质层对微生物有良好的屏障作用;皮肤表面偏酸性,不利于多数病菌的生存与繁殖;表皮角质层的不断脱落,汗液的分泌可将粘附在皮肤上的细菌清除掉。,皮肤角质层能反射大部分日光.表皮细胞对紫外线有吸收能力,表皮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颗粒对紫外线的吸收作用最强。,(5)防紫外线伤害,(1)出汗有散热、润滑皮肤与酸化作用,同时在排泄废物和保持水与电解质平衡上更为重要。汗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水分占99%,另外是盐分、乳酸、氨基酸等。汗液通常呈弱酸性,pH=4.55.0.,2、分泌与排泄作用,(1)皮肤不是绝对严密的无通透性的屏障,某些物质可以通过表皮而被真皮吸收,影响全身。完整的皮肤能吸收脂溶性物质,而对水溶性物质吸收力很小。若皮肤损伤或发炎时,其吸收力显著增强。,3、吸收作用,软化角质层,经角质层细胞膜渗透进入角质层细胞,继而可能再透过表皮进入真皮层。少量超细分子经角质层细胞间隙渗透进入.少量大分子与不易透过的水溶性物质,可以通过皮肤毛囊,经皮脂腺及毛囊管壁进入皮肤深层真皮内,再从真皮向四处扩散。,(2)物质可能进入皮肤的途径,一般角质层越厚,吸收作用越小。皮肤有破损时,可使吸收作用增强。化妆品基质一般难于被吸收。各种激素、脂溶性维生素易被吸收。角质层细胞含水量增加,有利皮肤吸收。,(3)影响皮肤吸收的几个因素,皮肤有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其神经末梢和特殊感受器广泛地分布在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内。,4、感觉作用,(1)皮肤是热的不良导体,既可防止过多的体内热外散,又可防止过高的体外热传入。(2)如果外界温度与体温差异过大,皮肤就无法达到完全绝缘作用。若温差不大时,则由真皮中血管的血液以其流动的大小来加以调节.(3)人体皮肤对于热的调节作用远较动物差.,5、调节体温作用,1、皮肤的pH=4.56.5,平均5.75,呈弱酸性。(1)测试皮肤pH值的简单方法:PH试纸法.撕下一条pH试纸,在清水中浸湿;洗净脸;将pH试纸贴在脸上,5秒钟后取下;与试纸本上的色条对比(pH5.5),(三)皮肤的pH值和中和作用,PH=5-6,说明皮肤比较健康。可选索芙特木瓜白肤洗面奶(PH=6.5)等。PH6,是碱性皮肤可选洁肤霸(pH=5.5)等来平衡。,根据皮肤PH值选择适合的护肤品,皮肤会感觉紧绷,甚至脱皮干裂,皮肤变粗糙.不易吸收护肤品.对细菌抵抗力减退.,碱性状态下的皮肤,干性皮肤常处碱性状态,过酸状态下的皮肤,易长粉刺、痤疮、湿疹;容易长色斑;容易被晒黑晒伤。,油性皮肤常处酸性状态,具有弱酸性的化妆品通常对皮肤是适宜的.使用碱性香皂或化妆品后,皮肤表面呈碱性,但皮肤有本能的生理保护作用,1-2h后,皮肤又恢复成弱酸性。,(四)皮肤的分类及其鉴别,1、皮肤的类型:依皮肤皮脂分泌量的多少来分(1)油性皮肤(pH=4.0)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脂分泌量较多)、毛孔粗大、油腻感重、外观暗黄、皮肤偏酸性。易长粉刺或唑疮.不易起皱纹和衰老.,油性皮肤,(2)干性皮肤(pH=7.0),皮脂分泌量不足,皮肤缺乏水分或油分;皮肤干燥紧绷,皮肤较薄,毛孔不明显,表面没有光泽。可分为缺油性干性皮肤与缺水性干性皮肤容易过敏.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伤害和衰老。,干性皮肤,水分与油分含量适中;毛孔细致,富有光泽,弹性良好,皮肤厚度中等.比较耐晒,不容易过敏;夏天偏油,冬天偏干.,(3)中性皮肤(理想的皮肤类型),中性皮肤,混合性皮肤又可细分为三种,A型:仅鼻部为油性,面部其余部位均为干性者.T型:鼻、额两个部位为油性,面部其余部位均为干性者.O型:仅腮部位为干性,面部其余部位均为油性者.,混合性皮肤,(5)过敏性皮肤:又称“敏感性”皮肤,过敏性皮肤不是按照皮脂分泌皮脂分泌量的多少来确定的,在化妆品学中是指易对化妆品过敏的皮肤。过敏:是一种机体的变态反应,是人对正常物质(过敏源)的一种不正常的反应。,敏感性皮肤,过敏源:有花粉、粉尘、异体蛋白、油漆、化妆品中的添加剂、紫外线等几百种。,多数过敏性皮肤毛孔粗大,皮脂分泌量偏多,皮肤较薄,毛细血管浅。干性皮肤较容易成为过敏性皮肤。敏感性肌肤可以说是一种不安定的肌肤,是一种随时处在高度警戒中的皮肤。过敏性皮肤可以归入“问题性皮肤”范畴。,(1)纸巾搽拭法:临睡前洗净脸并吸干水,不涂任何化妆品即睡觉;翌日起床后用质地细腻的纸巾来回搽拭额头、面颊、鼻子与下巴;仔细检查纸巾上的油渍.,2、皮肤的鉴别,如纸巾透明、有油腻,则为油性皮肤.如纸巾无特殊油渍,在脸上搽拭前后纸巾变化不大,则为中性皮肤.如纸巾很干净,晨起又有面部绷紧感,则为干性皮肤.如额头、鼻子与下巴油腻较多,而面颊部油渍很少,则为混合型皮肤。,洗脸后不涂任何化妆品,通过计算皮肤紧缩、绷紧感消失所需的时间来判断:20min消失,为油性皮肤.30min消失,为中性皮肤.40min消失,为干性皮肤.,(2)感觉法(洗面观察法),(3)美容放大镜观察法,洗净面部,待皮肤紧绷感消失后,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皮肤纹理及毛孔状况。皮肤纹理不粗不细,为中性皮肤;皮肤纹理较粗,毛孔较大,为油性皮肤;皮肤纹理细致,毛孔细小不明显,常见细小皮屑,为干性皮肤。操作时用棉片将双眼遮盖,防止放大镜折光损伤眼睛。,美容透视灯内装有紫外线灯管,紫外线对皮肤有较强的穿透力,可以帮助美容师了解皮肤表面和深层的组织情况。先清洗面部,并用湿棉块遮住双眼,以防紫外线刺伤眼睛。待皮肤紧绷感消失后再进行测试。,(4)美容透视灯观察法,中性皮肤:大部分为淡灰色,小面积为橙黄色荧光块;油性皮肤:可见大片橙黄色荧光块;干性皮肤:大部分呈淡紫蓝色荧光块,有少许或没有橙黄色荧光块、白色小块.,不同类型皮肤在透视灯下呈现不同颜色,原理:电脑通过皮肤探测器,收集面部皮肤各方面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得出准确结论。优点:此方法简便、准确,被广泛应用。,(5)电脑皮肤测试法,皮肤类型简易判定标准,皮肤红润光泽者多为中性皮肤.皮肤出油多且油光满面者多属油性皮肤.皮肤无光泽且小皱纹较多者为干性皮肤.,不同类型皮肤的护理重点,中性皮肤保湿干性皮肤营养保湿滋润油性皮肤控油保湿混合性皮肤控油保湿,1、中性皮肤的保养方法:护理最容易(1)早晚各1次用泡沫型洗面奶(如Dove)洗脸.(2)早晚各1次使用柔肤水拍打面部.(3)涂上面霜(乳液),再用与颈部肤色最接近的粉底霜均匀搽脸.晚上净面后换成晚霜或乳液润泽皮肤.,(五)各种皮肤的保养,(4)选择中性皮肤的面膜敷面1520min,每周1-2次。例如:相宜本草补水或美白滋润面膜(5)饮食要注意补充维生素、蛋白质.例如:水果、蔬菜、牛奶及豆制品等.,(1)选用不含碱性物质的膏霜型洁肤品(2)早晚各1次用保湿化妆水或爽肤水(不含酒精)拍打调整皮肤。(3)涂足量营养霜或晚霜(且用粉底霜).(4)用适合的面膜敷脸1530min,每周1-2次(5)饮食要多吃牛奶、鸡蛋、鱼类、香菇等,2、干性皮肤的保养:关键是补水!,干性皮肤,自制面膜营养滋润面膜(鸡蛋黄1个,面粉2茶匙,橄榄油2-3滴,蜂蜜1茶匙,调成糊状)鲜牛奶面膜橄榄油面膜红茶面膜保湿精油面膜(甜杏仁油、玫瑰精油、鲜奶、蛋黄),3、油性皮肤的保养:保持皮肤清洁,控油乃关键!,(1)选用清洁霜,每天温水洗脸3次(2)温水洗脸后,再用冷水洗一遍,促使面部血管收缩,减少皮脂分泌。(3)早上洗脸后用紧肤水(含酒精)调整皮肤,可收缩扩张了的毛囊口,避免污垢乘虚而入。,(4)用磨砂膏轻轻磨搽有粉刺部位.(5)白天涂上清爽的乳液,晚上净面后则涂营养蜜等。(6)饮食要避免吃动物油及辛辣食物,油性皮肤,适合的面膜冷倒膜叶绿素软膜啫哩面膜矿物泥面膜果蔬面膜(番茄、柠檬、西瓜等)精油敷面或蒸面(天竺葵、茶树、薰衣草、薄荷、迷迭香),4、过敏性皮肤的保养:关键是不刺激皮肤,(1)要远离过敏原(过敏症状会永远存在)。(2)要清楚了解你所使用的护肤品及其用法。避免使用疗效强、过于活性和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的物质。首用化妆品应事先进行皮肤适应性试验.不要频繁更换化妆品.,(3)注意使用防晒产品.(4)平时应多用温水清洗皮肤,在春季花粉飞扬的地区,要尽量减少外出。(5)随身衣物要冲洗干净。(6)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饮食要均衡,最好包括大量含丰富维他命C的生果蔬菜。避免吃鱼、虾、蟹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季节与肌肤的关系,不安定的春天着重于敏感肌肤的保养油腻的夏天着重于清洁、防晒干燥的秋冬天着重于滋润、滋养(补充水分、营养),4.皮肤衰老及控制,(1)、从皮肤的外表来观察,皮肤明显出现皱纹,尤其是在人体的面部。,(2)、皮肤的颜色随着年龄的增加面逐渐加深,所谓色素沉着。到了老年之后,就开始出现“老年斑”。,4.1皮肤的生长历程,(3)、随着年龄的增加,皮肤的表皮逐渐变薄,皮肤中水分和脂肪含量减少,使皮肤变得粗糙、失去光泽。,(4)、皮肤的附属器官毛发、指甲等,发生明显的变化,如毛发变白、脱落,指(趾)甲变得干燥、肥厚。,4.2衰老的“自由基学说”,人类机体衰老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研究衰老的成因有各种不同的学说,如“遗传学说”、“免疫学说”、“自由基学说”等。衰老的自由基学说是经得起实验考验的第一个衰老理论。,(1)自由基,所谓自由基是指游离存在的带有不成对电子的分子、原子或离子。,例如CH3,H,O等。自由基一般均显示极活泼的化学活性,(2)活性氧,人类(需氧生物)不能离开氧气而存活。但自发现SOD具有清除超氧化物自由基的作用以后,就发现氧的某些代谢产物可损伤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维生素,(3)自由基学说对皮肤老化的解释,活性氧可以引发机体内脂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RH)过氧化,而产生脂类过氧化自由基R、R0、ROO与ROOH。,ROOH与R反应导致链分裂而得到脂类过氧化最终产物之一的丙二醛(MDA),丙二醛(MDA)导致膜蛋白质处于永久性的缔合状态,阻碍了蛋白复体恢复到原规则的分布状态,严重地损害了生物膜的功能,丙二醛,它与蛋白质的一级氨基团反应,与蛋白质交联,此反应形成了一种荧光产物希夫碱。这些产物的积聚就表现为老年色素(脂褐素),这就是老年斑,是皮肤老化的一种现象。,氧自由基破坏胶原蛋白,胶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