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一、司马迁的生平:,(前14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其一生大约“与武帝相始终”。汉元封三年(前108)继父职任太史令,开始写作史记,太初四年(前93年)完成。有著名散文报任安书和悲士不遇赋,为咏怀之作。,第一节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1,司马迁像,司马迁像,陕西韩城芝川镇华池村,司马迁青年时期的壮游历程,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史记太史公自序)奉命出使西南数次随武帝出游,司马迁的人生与创作关系,攻读、游历、遗命、蒙辱,这种特殊的生活遭际人生道路,成就了司马迁的史才、史德、史胆、史识,使他具备了完成伟大历史巨著的主客观条件,创造出了充满生机、活力、浪漫精神和斗争精神的千古不朽的杰作。,二、史记的成书,1、客观条件时代背景:生活在汉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对这种转变产生了自己独立的观察和思考。历史与时代的要求:西汉帝国的建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要求对以往历史作全面的总结;中国历来重视修史,历史的发展要求出现一部通史。帝王的重视:汉武帝重视文化,收集了大量的图书资料在太史宫,为编撰大规模的历史著作准备了条件。,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2,2、主观条件家庭的影响:“读万卷书”出身于史官世家,家学渊博;其父司马谈的学术思想和勇于批判的精神对司马迁有着重要的影响。三次漫游的经历:“行万里路”历次出游都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和文物史料,并广泛考察各地民风、民情,为写作史记打下雄厚的基础。著书过程中(前99)遭遇“李陵之祸”: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人生态度,对社会、历史有了新的认识,从此“发愤著书”,前后历经14年,终于完成了这部空前的巨著。,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3,史记书影,“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为太史公书。”史记太史公自序,史记书影,第二节关于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一、体例、性质:(原名太史公书)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立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是到那时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著作。是第一部以写人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代三千多年的历史,共130篇,52万余字,由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组成。这五种体例构成了史记的体系,被称为“纪传体”,以后稍加变更就成为历代正史的通用体裁。,第二节关于史记1,史记的体例,史记以十二本纪叙各代帝王兴衰始终,是世系史;十表排列帝王侯国间大事,是大事纪;世家叙侯王贵族之史,相当于分国史或地域史;列传记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的历史活动,是人物史;八书则是有关经济、文化、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专门论述,有专门史的性质。这样由五体互补而形成的结构框架,沟连天人,贯通古今,在设计上独具匠心,同时也使它的叙事范围广泛,展示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图画。,宋郑樵评史记体例,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著人。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通志总叙,二、司马迁对历史、社会独特的理解,特殊的写作立场:特定的时代、广泛的游历、残酷的命运、对古老史官传统和先秦诸子理性态度的继承,作者确立了相对独立和批判的写作立场。,对历史、社会独特的理解:史记是一部批判性的而绝非歌颂性的著作;,关于史记2,对历史社会独特的理解,独创的“纪传体”第一次以人为本位来记载历史,表现出对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高度重视;公然提出:是人的物质欲望、追求生活满足的要求支配着人的历史活动;依据实际成就而不是获得的名位来衡量历史人物的成就;伦理评价标准和褒贬意识并不完全符合统治阶层的利益原则或世俗的道德意识,也不是狭隘单一的。,三、史记的写作宗旨(目的),“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究天人之际”:探究世间人事与上天的关系继承了“天人相分”的唯物主义传统,反对天道可以干预人事的看法,认为“顺时者昌,逆时者不死则亡”的观点“未必然”。批评了所谓的“占星术”、“望气术”等迷信思想。向传统的“天道”思想提出挑战,认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是毫无根据的。,关于史记3,三、史记的写作宗旨,、“通古今之变”通晓历史的发展演变规律认为历史是通过:各种变革向前演进的,对历史上出现的政治改革都采取称赞的态度。提出“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认为“物盛而衰,固其变也”,带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成一家之言”:表达其独到的历史见解和社会、政治理想对封建帝王也不一味加以歌颂,既写他们的历史功绩,也不避开其弱点,表现出史学家“不虚美、不隐恶”的态度。,关于史记,三、史记的写作宗旨,、“成一家之言”:表达其独到的历史见解和社会、政治理想,表现了鲜明的倾向性描写了人民的起义和反抗,肯定了一些反暴斗争和反暴人物。歌颂刺客的自我牺牲精神。还描写了一些游侠,歌颂人民反抗强暴的愿望。肯定了一些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物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歌颂了一系列爱国的历史人物。,荆轲刺秦王砖壁画,将相和泥塑,论伯夷叔齐,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引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早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蹠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第三节作品选讲,一、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刘邦的人物形象“鸿门宴”的戏剧性场面,项羽:“妇人之仁”(鸿门宴)背关怀楚本土观不能任贤刚愎自用、骄傲自大,刘邦:老练成熟、工于心计占据巩固的根据地知人任贤,项羽本纪的叙事与写人,选取典型事件传奇性与悲剧性诗化与抒情性,项羽本纪之三大战役,项王自叙七十余战,史公所记独钜鹿、垓下两战为详。钜鹿之战全用烘托法,不一及战事,而于垓下显出项羽兵法及其斩将搴旗之功。项羽英雄,史公自是心折,亦由其好奇,于势穷力尽处自显神通。钜鹿、鸿门、垓下三段,自是史公项羽本纪中聚精会神,极得意文字。,“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它标志着楚汉相争的序幕从此拉开。,鸿门宴图,二、报任安书,1、写作背景2、主要内容:“刑余之人”难以荐士,况当年自己的悲惨遭遇即由为李陵申辩而来。所以隐忍苟活就是要著书以偿前辱之债。3、艺术特点:内蕴深厚,文气伟壮;纵横开阖,笔法雄健;腾挪跌宕,行文迂曲;瑰伟奇丽,文辞优美。,报任安书,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与地位:直接启发了中国文学史上纯粹的抒情散文从私人书信体中开始的传统;影响了后世一系列表达人生志向和感慨的名篇;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被后世称为“天下奇文”,代表了西汉中期散文的最高成就。,第四节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一、史记创作的文学动机:作者本人具有浪漫的诗人气质,因此赋予作品许多文学色彩;写作目的决定了要通过大量历史人物的活动来反映和推究人类的生存方式及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人类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困境,这正是文学的根本目的;具有抒发情怀的目的;,二、史记运用的文学手段,纪传体的运用更充分集中地刻画了人物性格,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命运,更接近作为“人学”的文学,更富有文学性。采取文学典型化的手法,通过对人物生活经历、言行、活动场面的具体描绘来再现历史人物,使人物都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寓论断于叙事之中”,作者的倾向性是靠形象的感染力、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具体描绘自然流露出来。“古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序事之中即见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顾炎武日知录),三、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特点,总体特点: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个性鲜明“好奇”:喜爱非凡的、具有旺盛生命力与才华出众的人物;注重表现人物命运的巨大变化,充分暴露人的普遍弱点,揭示出人性的复杂性;用比较的方法表现出人对命运的强烈抗争。,四、描写人物的艺术手法,“读游侠列传即欲轻生,读屈原贾生列传即欲流涕,读庄周鲁仲连列传即欲离世,读李将军列传即欲立斗,读石建传即欲俯躬,读信陵平原君列传即欲养士。”(明茅坤)、选材原则:选取最重要、最有代表意义、最能表现人物身世和性格特征的事件,突出人物主要特征。,四、描写人物的艺术手法,、使用“互见法”:“人物互见”:在每一篇传记中只写传主的主要特征和主要经历,在其他地方补写出次要特征和经历,既保证了传记审美意味上的统一性和艺术上的完整性,又使历史事实不至于遗漏。“事件互见”:在不同的传记中从不同的角度来叙述同一件事,既突出了每个人在事件中的作用,又不给人以重复之感。,四、描写人物的艺术手法,、善于通过小事来展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具体写出人物间的关系、矛盾和冲突,具有强烈的故事性;、语言方面:a对话力求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个性心理;b直录口语,通俗传神;c叙述语言夹叙夹议,描写人物情态、心理简练精确;d叙事记言中常引用民谣、谚语和俗语,富有表现力。,李斯五叹(1),(李斯)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李斯五叹(2),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太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李斯五叹(3),(秦始皇死,为赵高所挟制,被迫从其谋更易太子。)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已不能死,安托命哉!”,李斯五叹(4),(上书言赵高之短,反为赵诬下狱)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知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吾必见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李斯五叹(5),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石建父子谨慎,建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马)字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刘邦的无赖性格表现,不喜儒生,有戴儒冠来见者,“辄解其冠,溲溺其中。”(郦生列传)彭城大败于项羽,逃亡中“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坠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项羽本纪)项羽威胁欲烹太公,刘邦云:“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本纪)周昌求见,刘邦“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张丞相列传),史记的文学成就,成熟的叙事技巧成功的人物刻画自如的语言运用浓郁的悲剧气氛强烈的传奇色彩,第五节史记的地位与影响,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的体例,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较完整地记叙了汉代以前的许多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和活动,使后代有史可察、有案可稽。司马迁进步的历史观、文学观都对后代产生了巨大影响。“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书。”,史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派送花束活动方案
- 医院质量管理目标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
- 2025届邢台市柏乡县三上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行政管理经济法概论试题及答案集锦
- 2025年中级经济师复习重点试题及答案
- 掌握公共关系学的思维方式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政工程项目实践试题及答案
- 防范恶劣天气安全教育
-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协议
- 心理学社会现象分析试题集
- 妇科常见疾病及护理常规
- 化工设备巡检培训
- 电机学II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广东工业大学
- 2024银行从业资格个人贷款教材
- 2024中国电信通信传输设备与线路维护服务采购协议3篇
- 空气源热泵培训资料
- 吊篮安装安全技术交底
- T∕HGJ 12400-2021 石油化工仪表线缆选型设计标准
- T-CBIA 009-2022 饮料浓浆标准
- DB64-266-2018: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201-250
-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部分+4.2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