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施工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 DB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DBJ50-xxx-72014建筑施工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safety of slot steel tubularformwork support in construction(征求意见稿)(条款后括号内红色斜体内容为条文说明)2013.072014- xx-xx 发布2014- xx-xx实施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前 言 插槽式钢管支架由于具有安装方便快捷、拆卸简单、支架稳定性好、重复使用率高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作混凝土结构模板支撑架。为保证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施工安全,规范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的工作,根据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渝建2013xxx号)的要求,在广泛调查研究、实践经验总结以及参考相关行业标准及我市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在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应用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主要构配件的材质及制作质量要求4. 结构形式与总体布置;5. 设计荷载和设计方法;6. 结构设计;7. 构造要求;8. 施工;9. 安全管理与维护以及附录和相应的条文说明。 本规范第4.2.4、7.0.3、 7.0.5、7.0.6、7.0.7、7.0.8、7.0.9、7.0.10、7.0.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重庆建工第九建设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重庆建工第九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市九龙坡区西郊路69号,邮政编码:400080;电话传真Email:yhxhlj163),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专家如下: 主 编 单 位:重庆建工第九建设有限公司 重庆市建设技术发展中心 重庆甲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参 编 单 位:重庆大学 重庆城建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审 查 专 家: (按姓氏笔画排序)目 次目 次1Contents21 总 则12 术语和符号22.1 术 语22.2 符 号33 主要构配件的材质及制作质量要求53.1 主要构配件5附录A 单立杆的节间长度及插座节点距端头的距离73.2 材料要求93.3 制作质量要求10附录B 主要构配件的制作质量及形位公差要求11附录C 主要构配件的强度试验方法124 结构形式与总体布置154.1 架体结构形式154.2 架体总体布置155 设计荷载和设计方法215.1 荷载分类215.2 荷载标准值21附录D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235.3 荷载设计值245.4 荷载效应组合256 结构设计286.1 基本设计规定286.2 架体设计计算30附录E 支架钢管轴心受压稳定系数316.3 地基基础设计377 构造要求398 施工468.1 施工准备468.2 地基与基础478.3 搭设478.4 检查与验收488.5 使用与监测508.6 拆除529 安全管理54附录F 支架验收记录表56本规范引用标准名录60条文说明61Contents1 总 则1.0.1 为在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设计、施工与验收中贯彻国家及重庆市现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订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采用插槽式钢管搭设的模板支撑架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其它工程采用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时可参照执行。(插槽式钢管支架目前在重庆地区仅用作模板支撑架,如果用于双排外脚手架,则会因为两排架体之间的插槽连接可能会出现松动而导致外排架体的安全性;同时,插槽式钢管支架的横杆不伸出架体,因此连墙件的设置变得困难,鉴于此,本规范规定插槽式钢管支架仅用于模板支撑架)1.0.3 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施工前,应按本规范的规定对其结构构件与立杆地基承载力进行设计计算,并应按本规范规定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各种类型的模板支撑体系均为承受荷载的临时结构,保证承载力满足要求是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本条规定旨在确保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系统做到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最大限度地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应当注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审核专项施工方案时,应重点审核设计计算的相关内容。)1.0.4 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本规范所引用的标准主要有3种类型:各种支撑架的构配件材料均为钢结构,因此各类材料性能指标及构件稳定系数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但我国现阶段采用的钢管大部分是焊接钢管,属于冷弯薄壁型钢材,其材料参数及构件稳定系数的取值尚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支撑架的设计和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的规定,同时,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部分辅助水平杆及所采用的剪刀撑为扣件式钢管,因此,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设计、施工尚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相关规定。)2 术语和符号2.1 术 语2.1.1 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 slot steel tubular formwork support 立杆采用套管承插连接,水平杆采用杆端楔形插头插入立杆插座,并通过扣件式钢管剪刀撑连接形成几何不变体系,用于支撑现浇混凝土构件的承力支架。2.1.2 立杆 standing tube 杆上焊有连接插座的竖向专用支撑钢管,包括基杆和顶杆。2.1.3 水平杆 ledger 两段焊接有楔形插头,且与立杆通过插座连接的水平专用钢管。2.1.4 插座 plug seat 焊接于立杆上的可连接4个方向的水平杆的插销型节点零件。2.1.5 楔形插头 wegde slot 焊接于水平杆两端部的楔形连接零件。2.1.6 插槽式节点 slot joint node 由水平杆端楔形插头插入立杆插座形成的承插型节点。2.1.7 立杆套管 connect collar on standing tube 焊接于基杆或顶杆底部,用于立杆竖向接长的专用外套筒。2.1.8 可调底座adjustable base plate 插入立杆钢管底部,通过螺杆和垫座将立杆荷载传至地基的可调节高度的底座。2.1.9 可调托撑 adjustable forkhead 插入立杆钢管顶部,通过U形顶托和螺杆将顶部荷载传至立杆的可调节高度的顶撑。2.1.10 扫地杆 bottom reinforcing tube 贴近地(楼)面设置,连接立杆根部的纵、横向水平杆件;包括纵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2.1.11 封顶杆 top reinforcing tube 在立杆最顶端插座处设置的用于连接立杆顶部的纵、横向水平杆件;包括纵向封顶杆、横向封顶杆。2.1.12 剪刀撑 diagonal bracing 在支撑架竖向或水平向成对设置的扣件式钢管交叉斜杆。2.1.13 双槽钢梁 double channel steel beam 两段搁置在立杆插座上的梁底模板支撑专用横梁。2.1.14 步距 lift height 同一立杆跨距内相邻水平杆竖向距离。2.1.15 立杆间距 spacing interval between standing tubes 同一水平杆步距内相邻立杆的水平距离,分为立杆纵距和立杆横距。2.2 符 号2.2.1 荷载和荷载效应 Gk?模板支撑体系上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Qk?模板支撑体系上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风荷载标准值; ?基本风压值; 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S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按第i个可变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l?受弯构件的跨度; N?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 ?上部结构传至立杆基础顶面的轴向力标准值; ?立杆中由风荷载作用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 Nc?竖向荷载及风荷载组合下迎风面外侧立杆的轴压力设计值; ?立杆中由所有永久荷载作用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之和; ?立杆中由所有竖向可变荷载作用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之和; ?风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 ?风荷载作用产生的弯矩标准值; ?风荷载作用产生的架体底部的倾覆力矩标准值; ?立杆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标准值。2.2.2 材料性能和抗力 R?结构构件抗力设计值; C?构件或结构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变形规定限值; E?钢弹性模量; f?钢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2.3 几何参数 ?外径; t?壁厚; A?截面积,立杆基础底面积; I?截面惯性矩; W?截面模量; i?回转半径; ?长细比; l0?立杆段的计算长度; H?架体高度; la?立杆纵距; lb?立杆横距; ?支撑架顶层计算立杆段的立杆步距; h?支撑架中间层计算立杆段的立杆步距; a?顶步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2.2.4 计算系数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风荷载体型系数; ?密目式安全网挡风系数;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第i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 ?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插槽式钢管满堂支撑架考虑整体构造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 ?立柱地基土承载力修正系数。(本规范的符号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和通用符号GBJ132的规定。)3 主要构配件的材质及制作质量要求3.1 主要构配件3.1.1 插槽式节点应由焊接于立杆上的插座、焊接于水平杆杆端的楔形插头相互承插组成(见图3.1.1)。a b图3.1.1 插槽式节点构成1?立杆;2?水平杆;3?立杆插座;4?水平杆端楔形插头a连接前; b连接后(本条结合图示简单扼要地说明了插槽式钢管支撑架立杆、水平杆连接节点的结构特征。)3.1.2 水平杆端楔形插头内表面应与立杆插座凸缘外表面吻合,插槽式承销锁连接应保证水平杆端楔形插头锤击自锁后不脱拔,并具有一定的自锁抗滑脱拔出能力。(为了防止水平杆的杆端楔形插头在使用过程中不从立杆插座凸缘上滑脱,水平杆端插头需设计为具有自锁功能的楔形插销,对水平杆端楔形插头锤击自锁后应具有一定的抗拔能力,重庆甲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现场抗拔试验性能表明,只要各构配件制作质量及形位公差满足本规范的要求,水平杆插头往立杆插座锤击后就具有足够的自锁抗拔能力,能抵御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偶然的、人为的滑脱拔出工况。支撑架搭设完成后,应目测检查插头插入插座的状况和击紧程度。)3.1.3 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主要构配件种类、规格、材质及重量应符合表3.1.3的要求。表3.1.3 主要构配件种类、规格及重量名称常用型号规格(mm)材质理论重量(kg)立杆基杆JG2500B483.52500Q235A10.59JG2600A483.52600Q235A11.68JG2600B483.52600Q235A10.94JG2600C483.52600Q235A11.20JG2800A483.52800Q235A12.83JG2800B483.52800Q235A11.71顶杆DG600B483.5600Q235A2.47DG700A483.5700Q235A3.33DG700B483.5700Q235A2.85DG900B483.5900Q235A3.62DG1000A483.51000Q235A4.49DG1000B483.51000Q235A4.01DG1200A483.51200Q235A5.27DG1200B483.51200Q235A4.78DG1600A483.51600Q235A6.79DG2350A483.52350Q235A10.16水平杆SPG500482.75500Q235A1.68SPG700482.75700Q235A2.43SPG1000482.751000Q235A3.40SPG1200482.751200Q235A4.13可调底座KTZ32-500323.050020号无缝钢管3.00可调托撑KTC32-500323.050020号无缝钢管3.00 注:1 基杆型号中:A代表杆件带有3个插座,下部有套管;B代表杆件带有2个插座,下部无套管;C代表杆件带有2个插座,下部有套管; 2 顶杆型号中:A代表杆件带有1个或2个插座,下部有套管;B代表杆件不带插座,下部有套管; 3 下部带有套管的A型和C型基杆也可当做顶杆用于接长; 4 顶杆底部套管规格为573.5120,基杆底部带套管时,套管规格为573.5140。3.1.4 单立杆的节间长度及插座节点距端头的距离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图A.0.1的要求。3.1.5 水平杆公称长度采用500mm、700mm、1000mm、1200mm4种型号。(为便于使用者选用立杆基杆和顶杆的搭配组合并确定相应的水平杆步距,本条通过附录A给出了不同型号的基杆和顶杆的节间长度及插座节点距端头的距离以及套管插入长度。水平杆公称长度500mm、700mm、1000mm、1200mm不是水平杆的实际长度,而是立杆轴心距,即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只有上述4种立杆间距。)附录A 单立杆的节间长度及插座节点距端头的距离A.0.1 单立杆节间长度及插座节点距端头的距离采用图A.0.1的规定。 JG2500B JG2600CJG2600BJG2600A JG2800BJG2800Aa 基杆 DG600B DG700A DG700B DG900BDG1000ADG1000B DG1200ADG1200BDG1600A DG2350Ab 顶杆图A.0.1 立杆节间长度及插座节点距端头的距离(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主要构配件是工厂化生产的标准系列构件,最初的立杆长度主要为适用于3.0m左右层高的楼层支模,立杆规格比较单一,为适应2.8m-8.0m不同层高的支模要求,出现了不同规格的基杆和配套顶杆,这些基杆和顶杆可根据不同的支模高度需求进行不同的多样化组合,为了便于插槽式钢管支撑架的设计,本条给出了附录A详细列出了不同基杆和顶杆的立杆节间长度及插座节点距端头的距离,便于使用者选杆。)3.2 材料要求3.2.1 立杆、水平杆、立杆连接套管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焊接钢管GB/T 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的要求,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的规定。3.2.2 立杆插座、横杆插头应采用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中ZG230-450的规定。3.2.3 立杆顶部可调托撑与底部可调底座的螺杆所采用的结构用无缝钢管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缝钢管GB/T 8162中规定的20号无缝钢管的要求。3.2.4 可调托撑和可调底座的螺母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可锻铸铁件GB/T 9440中KTH330-08的规定及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3.2.5 可调托撑U形顶托板和可调底座垫座板应采用碳素结构钢制造,其材料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T 3274中的Q235的规定。3.2.6 剪刀撑所用的钢管扣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3.2.7 插槽式钢管支撑架主要构配件材质应符合表3.2.7的规定。表3.2.7 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主要构配件材质基杆、顶杆、水平杆、连接套管、顶部U形顶托和底部垫座立杆插座水平杆插头可调托撑及可调底座螺杆可调托撑、可调底座螺母Q235AZG230-45020号无缝钢管ZG270-5003.3 制作质量要求3.3.1 杆件与插头、插座的焊接应在专用工艺装备上进行,各焊接部位应牢固可靠。焊丝宜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中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的要求,有效焊缝高度不应小于3.5mm。3.3.2 立杆插座的大小端楔形角度为7.15,允许角度偏差应为0.5;插座高度不应小于40mm,允许尺寸偏差应为0.5mm;插座内径不应小于49mm,允许尺寸偏差应为0.5mm。3.3.3 插座与立杆焊接固定时,插座与立杆轴心的同轴度不应大于0.5mm,以单侧边插座外边缘处为测点,插座表面与立杆纵轴线正交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5mm;插座与插座之间距离的尺寸误差小于2mm。3.3.4 水平杆与插头焊接时要严格工装定位尺寸检查和焊机电流、气压的调节,掌握焊丝进给速度,避免焊接钢管有漏焊(凹坑2mm以上)和流挂(凸起2mm以上)现象影响插槽和插头的配合;水平杆两端插头的平行度偏差应为1mm。3.3.5 采用套管形式的基杆连接套长度不应小于140mm,可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10mm;采用套管形式的顶杆连接套长度不应小于120mm,可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00mm。套管内径与立杆钢管外径单边间隙不应大于1mm。3.3.6 可调托撑和可调底座的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2mm,直径与螺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梯形螺纹 第2部分: 直径与螺距系列GB/T 5796.2和梯形螺纹 第3部分: 基本尺寸GB/T 5796.3的规定。3.3.7 立杆顶部可调托撑和底部可调底座调节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mm;螺杆伸出钢管长度、可调螺杆与螺母啮合长度、螺杆插入立杆长度应符合本规范第7.0.8条的规定。3.3.8 立杆顶部可调托撑U形顶托板和底部可调底座的垫座板厚度应符合本规范第7.0.9条的规定,厚度允许尺寸偏差均不应超过0.2mm,承力面钢板长度和宽度均不应小于120mm80mm;承力面钢板与螺杆应采用环焊,并应设置加劲片或加劲拱度,可调托撑U形顶托板应设置开口挡板,挡板高度不应小于20mm。3.3.9 主要构配件的制作质量及形位公差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表B.0.1的规定。3.3.10 构配件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不得采用对接焊接钢管; 2 钢管应平直,直线度允许偏差应为管长的1/500,两端面应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刺; 3 铸件表面应光滑,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 4 各焊缝有效高度应符合本规范第3.3.1条的规定,焊缝应饱满,焊渣应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渣、咬肉、裂纹等缺陷; 5 可调托撑和底座表面宜浸漆或镀锌,涂层应均匀、牢固;架体杆件及其他构配件表面应热镀锌处理,表面应光滑,在连接处不得有毛刺、滴瘤和多余结块; 6 可调螺杆在滚压时应注意滚刀的调节,齿形均匀一致,每滚齿10根应采用螺母试戴,并贯通1/2长度; 7 可调托撑顶托板和底座垫座板焊接前应检查工装是否变形,防止螺杆与板件不垂直、焊接电流应调好,螺杆焊后不得有气孔及咬边和焊穿管壁现象; 8 主要构配件上的生产厂标识应清晰。3.3.11 主要构配件的强度试验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C表C.0.1的规定。附录B 主要构配件的制作质量及形位公差要求B.0.1 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主要杆件及配件的制作质量及形位公差应符合表B.0.1的规定。表B.0.1 主要构配件制作质量及形位公差要求构配件名称检查项目公称尺寸(mm)允许偏差(mm)检测量具立杆钢管外径480.5游标卡尺钢管壁厚3.50.35游标卡尺长度?5.0钢卷尺插槽间距?2.0钢卷尺杆件直线度?L/500专用量尺杆端面对轴线垂直度?0.3角尺插座与立杆同轴度?0.5专用量尺水平杆钢管外径480.5游标卡尺 钢管壁厚2.750.28游标卡尺 长度?0.5钢卷尺两端插头平行度?1.0专用量尺可调托撑顶托板厚度50.2游标卡尺螺杆外径322.0游标卡尺可调底座垫座板厚度60.2游标卡尺螺杆外径322.0游标卡尺立杆插座 水平杆插头 附录C 主要构配件的强度试验方法C.0.1 插槽式钢管支撑架主要构配件的强度试验应按照表C.0.1的规定。表C.0.1 主要构配件强度试验方法试验项目简图加载方式判定标准荷载值(kN)立杆与插座焊接强度试验加载速度:300400N/s分两次加载:第一次(kN)0150第二次(kN)030(持荷2min)P30未破坏焊缝无开裂、错位现象横杆与插头焊接强度试验加载速度:300400N/s分两次加载:第一次(kN)0130第二次(kN)025(持荷2min)P25未破坏焊缝无开裂、错位现象可调底座抗压强度试验加载速度:300400N/s分两次加载:第一次(kN)0500第二次(kN)0100(持荷2min)P100未破坏续表C.0.1试验项目简图加载方式判定标准荷载值(kN)可调顶撑抗压强度试验加载速度:300400N/s分两次加载:第一次(kN)0500第二次(kN)0100(持荷2min)P100未破坏4 结构形式与结构总体布置4.1 架体结构形式4.1.1 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为主要由立杆基础、立杆、水平杆(包括中间水平杆、扫地杆、封顶杆)、剪刀撑、底座、可调托撑以及插槽式节点组合而成的空间有斜撑框架结构。各组件的构成如下: 1 基 础:混凝土面层(或楼面板)、条石、处理后的土层、垫板基础等; 2 立 杆:带插座和接长套管的普通钢管; 3 水平杆:带楔形插槽的普通钢管; 4 剪刀撑:扣件式钢管组成的成对交叉斜杆,分为水平剪刀撑和竖向剪刀撑,分别用于保证架体在水平面和竖向平面内的几何不变体系,并提高架体的整体稳定性和抗侧刚度; 5 节点:由水平杆端楔形插槽插入立杆插座形成的承插型节点,本类型节点具有一定的抗弯刚度和抗扭刚度,立杆和水平杆的连接属于半刚性连接; 6 加固件(连墙件):模板支撑架与主体结构的墙、柱牢固拉接的水平连接件等。(本条规定了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常用的结构形式和组成部件,并规定了各组件的构成方式,在立杆基础的构成中尚应包含必要的排水系统。)4.1.2 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应传力明确。 架体作业层顶部施工荷载通过可调托撑直接传给立杆,立杆将轴心力传给基础,在不考虑水平荷载的情况下,立杆应始终处于轴心受压状态,严禁承受偏心荷载;纵横向水平杆、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起联系作用,用于减少立杆计算长度,提高立杆和架体整体稳定性。(本条从满堂式模板支撑架传力机理的角度规定了:不论任何状态下,必须保证立杆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轴心受压受力状态。)4.1.3 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内不应设置人行或车行通道。(为了不破坏立杆接长的模数搭配并保证立杆的轴心受压状态,本条规定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内不应设置人行或车行通道等门洞。)4.1.4 模板支撑架不应兼做施工脚手架,且不应将模板支撑架和施工脚手架相连接。4.2 架体总体布置4.2.1 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水平杆步距应根据荷载大小、支模高度,并通过搭配立杆基杆和顶杆确定合理的步距,水平杆步距应满足立杆承载力计算结果,并满足本规范第7章的构造要求。不同楼层高度下,常用的立杆组合以及由此产生的由底至顶步距可按表4.2.1采用。表4.2.1 不同楼层高度的立杆组合及步距序号层高(m)规格型号搭配水平杆步距 m自下而上顶步立杆伸出长度am12.9JG2500B+顶托1.680.8023.0JG2600B+顶托1.680.8533.3JG2800B+顶托1.681.2043.6JG2600B+DG700A+顶托1.68+1.130.3553.9JG2600B+DG1000A+顶托1.68+1.430.35JG2800B+DG700A+顶托1.68+1.330.4564.2JG2600B+DG1200A+顶托1.68+1.130.95JG2800B+DG1000A+顶托1.68+1.630.4074.5JG2600B+DG1600A+顶托1.68+1.131.20JG2600B+DG1000A+DG700+顶托1.68+1.430.9084.8JG2600B+DG1000A+DG1000A+顶托1.68+1.431.2095.1JG2600B+DG1200A+DG1200A+顶托1.68+1.13+1.100.75105.4JG2500B+JG2600A+顶托1.68+1.32+1.070.85115.7JG2800B+JG2600A+顶托1.68+1.62+1.070.85126.0JG2800B+JG2800A+顶托1.68+1.01+1.681.20JG2600B+DG1600A+DG1600A+顶托1.68+1.13+1.501.20136.3JG2600B+DG900B+JG2600A+顶托1.68+1.61+1.680.85146.6JG2800B+DG700B+JG2800A+顶托1.68+1.61+1.681.20156.9JG2500B+JG2600A+DG1600A+顶托1.68+1.32+1.07+1.131.20JG2800B+JG2600A+DG1200A+顶托1.68+1.62+1.07+1.140.90167.2JG2800B+JG2600A+DG1600A+顶托1.68+1.62+1.07+1.141.20177.5JG2800B+DG1600A+JG2800A+顶托1.68+1.33+1.18+1.681.20187.8JG2600B+DG2350A+JG2600A+顶托1.68+1.0+1.50+1.17+1.070.90198.1JG2800B+JG2600A+DG2350A+顶托1.68+1.62+1.07+1.01+1.50.80注:1. 表中立杆搭配是以楼板厚度为100mm-150mm,基础顶面不设可调底座,模板主楞+次楞高度为150mm进行配置,楼板厚度及模板骨楞尺寸变动时,配法也应有所调整; 2. 表中的立杆选用及数据仅考虑了楼板下的立杆,梁下配杆时可根据梁底净高采用表中与之接近的板底配杆方案; 3. 当实际楼层高度介于表中层高之间时,可借鉴相邻层高的配杆方案; 4. 表中给出的立杆搭配仅为不同楼层高度下的代表性立杆搭配方案,实际搭设中还可以配合在立杆顶部设置扣件式钢管封顶杆,选取其他的配杆方案。(由于插槽式钢管支撑架的立杆种类较多,针对不同的楼层高度有不同的选杆方案,为便于使用者快速选杆,本条给出了不同楼层高度的立杆组合及由此产生的步距。)4.2.2 不同立杆组合接长时,应保证水平杆步距不超过计算值,各步距宜接近,立杆相邻插座节点间距变化不应超过40%。(关于水平杆步距,由于不同的立杆组合不完全符合模数,导致了立杆组合后,插座位置确定的水平杆步距不尽相同,但各步距的值不能相差太大,避免出现薄弱环节,本条规定了立杆插座节点间距宜接近,相邻节点间距变化不应超过40%,以避免相邻步距变化大,影响架体整体稳定性,从本规范表4.2.1不同楼层高度的立杆组合及步距的结果来看,各种组合下相邻步距完全可以达到该条的要求。)4.2.3 梁底的封顶杆当采用插槽式水平杆无法满足要求时,可采用扣件式钢管作封顶杆,并与板底插槽式钢管立杆固定,此封顶杆设置位置宜贴近板底封顶杆。(梁底部需要设置顶部封顶杆的位置不一定恰好有插座,此时可以采用扣件式钢管。肋梁楼盖中由于梁高度不等,造成了板底和梁底封顶杆的协调一致性较为困难,不可避免地要采用扣件式钢管作为梁底封顶杆,此外,如果梁体较矮,板底封顶杆不会被梁体打断,此时可以利用扣件式钢管补充水平杆将梁板下的水平杆拉通。以4.4m层高的典型肋梁楼盖的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配杆方案为例,立杆和水平杆的设置如图1所示,图中的各杆件设置充分考虑了本规范第7章中规定的架体立杆、水平杆、剪刀撑的设置构造要求。)图1 4.4m层高架体配杆样例1?扫地杆;2?立杆;3?中间水平杆;4?板下封顶水平杆;5?梁下补充的与板下封顶杆拉通的扣件式钢管水平杆;6?梁模板下扣件式钢管主楞;7?为减少顶杆顶端自由外伸长度在梁下补充的扣件式钢管封顶杆;8?梁底扣件式钢管封顶杆向相邻板下立杆跨延伸;9?扣件式钢管剪刀撑4.2.4 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应根据荷载大小、支模高度确定立杆间距,立杆间距应满足立杆承载力计算结果,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板底立杆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接近; 2 沿板底的立杆间距应与同向梁纵向立杆间距相等或成倍数; 3 梁板结构的梁体下部沿梁纵向应设置1排主承立杆,且不应超出梁宽度范围(图4.2.4)。 3 沿梁横向连续设置梁板立杆时,应从梁支撑架开始向板中央双向布设,但板中央两相邻立杆间距不得大于板底设计立杆间距。图4.2.4 立杆平面布置1?梁下辅助立杆(兼做板下立杆);2?板下立杆;3?梁下主承立杆;4?梁宽度范围;5?梁下立杆横向间距;6?第一种板下立杆横向间距;7?第二种板下立杆横向间距;8?梁下立杆纵向间距;9?板下立杆纵向间距(本条规定立杆纵横向间距宜相等或接近,因为如果严格规定立杆纵横向间距相等,往往会由于排杆至梁下位置时,梁下无立杆,因此只能局部调整立杆间距,但局部调整后的各板下立杆间距应接近。本条同时规定了沿板底的立杆间距宜与同向梁纵向立杆间距相等或成倍数,实际布杆时,由于水平杆长度只有0.5m、0.7m,1.0m和1.2m,立杆间距如果要成倍数,严格来说只有0.5m和1.0m的水平杆才能满足要求,因此,如果梁截面尺寸较大时,要满足“沿板底的立杆间距应与同向梁纵向立杆间距相等或成倍数”这一最佳要求,只能采用板下采用1.0m的水平杆,梁下采用0.5m的水平杆。本条还规定了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用于梁板结构时,梁体以下沿梁纵向至少有1排纵向立杆,避免梁体重量全部通过水平杆传至两侧的板底立杆,造成板底立杆轴压力和偏心距较大,破坏板底立杆的轴心受压状态。但当梁截面尺寸较小时,梁体重量较轻,可采用双槽钢托梁支承梁体模板,双槽钢托梁支承于板模板立杆的插座上,此时板底立杆的轴心受压状态不会受到影响(见图2)。图2 双槽钢托梁抬梁1?模板次楞;2?可调托撑;3?立杆;4?插座;5?双槽钢托梁;6?模板主楞;7?模板同时,受水平杆长度种类的限制,梁下即使设置了1排主承重立杆,也往往不会位于梁截面中心线,为了避免梁体重量过多地往板底立杆传递,尽量保证梁底主承立杆处于轴心受压状态,本条规定了沿梁纵向应设置的主承立杆不应超出梁宽度范围,如果出现主承立杆超出梁截面中心线的情况,可采用局部调整板下立杆间距来协调)。5 设计荷载和设计方法5.1 荷载分类5.1.1 作用于插槽式钢管模板支撑架上的荷载分为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作用在支撑架上的荷载分为永久荷载(恒荷载)与可变荷载(活荷载),其分类及名称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确定的。模板支撑架的荷载效应组合中,不考虑偶然荷载,这是因为模板支撑架严格禁止有撞击力作用于架体。在进行模板支撑架设计时,应根据施工要求,在模板支撑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中应明确规定构配件的设置数量,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不能随意增加。)5.1.2 支撑架上的永久荷载应包含下列内容: 1 架体的结构自重:包括立杆、接长套管、纵向及横向水平杆(含端部楔形插槽头)、水平向及竖向剪刀撑、立杆插座、可调托撑等自重; 2 可调托撑以上的模板面板、连接件、紧固件、支撑主楞及次楞或钢桁架等的自重; 3 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和钢筋的自重。5.1.3 支撑架上的可变荷载应包含下列内容: 1 施工人员、材料及施工设备荷载; 2 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对支撑架体系产生的竖向荷载; 3 水平风荷载。5.1.4 模板支撑架尚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其他实际存在的可变荷载作用,如混凝土泵送对支撑架系统产生的水平作用力等。(条文说明:模板支撑架的设计中均不考虑地震作用的影响,但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可能存在的其他外部作用。)5.2 荷载标准值5.2.1 支撑架上永久荷载标准值Gk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模板自重标准值应根据混凝土结构模板设计图纸确定。对肋梁楼盖及无梁楼板的模板自重标准值(含模板紧固件及主次楞)可按表5.2.1的规定取值;表5.2.1 楼盖模板自重标准值 kN/m2模板构件名称木模板定型钢模板肋梁楼盖模板0.500.75无梁楼盖模板(含梁模板)0.300.50 2 支撑架的架体自重标准值应按支模方案及本标准表3.1.3计算确定; 3 新浇筑混凝土(含钢筋)自重标准值,应按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理论重量计算,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理论重量时,对普通梁钢筋混凝土可采用重力密度25.5kN/m3,对普通板钢筋混凝土采用重力密度25.1kN/m3,对特殊钢筋混凝土结构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条规定的新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已包含钢筋的重量,且不重复凝土浇筑过程中暴模等因素引起的混凝土构件体积增大引起的重量增加,因为本因素的影响已通过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中予以考虑了。)5.2.2 模板支撑体系上可变荷载标准值Qk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作用在模板支撑架上施工人员、设备及堆放施工材料荷载标准值按均布活荷载取1.0kN/m2; 注:1 大型设备,如上料平台、混凝土输送泵等可变荷载应按实际情况计算; 2 采用布料机上料进行浇筑混凝土时,该项荷载标准值取4.0kN/m2。 2 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竖向荷载标准值按均布活荷载采用2.0kN/m2,并应以线荷载的形式作用于架体顶部; 3 作用于架体上的水平均布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5.2.2式中 ?风荷载标准值(kN/m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照本规范附录D的规定,根据架体所在地的地面粗糙程度划分为A、B、C、D四类,按表D.0.1采用; ?基本风压值,取0.30kN/m2; ?风荷载体型系数,按本规范第5.2.3条的规定采用。5.2.3 风荷载体型系数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悬挂密目式安全立网的模板支撑架体形系数;为密目式安全网挡风系数,取0.8; 2 插槽式钢管无遮拦模板支撑架体型系数,应将架体视为空间多排平行桁架结构,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表3.3.1第33项的规定计算; 3 模板支撑架应分别进行纵横两个方向的风荷载计算,架体部分和上部模板部分应按照两个独立的迎风面进行计算,模板部分风荷载水平垂直地作用在迎风面积的形心,支撑架部分的风荷载水平垂直地作用在迎风面杆件节点处。 (1 本条规定的作用在模板支撑架上施工人员、设备及堆放施工材料荷载标准值按均布活荷载取1.0kN/m2来源于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JGJ162中规定当计算模板和次楞时该荷载标准值取2.5kN/m2,当验算支撑主楞时该荷载标准值取1.5kN/m2,但本标准仅针对模板下部的支撑架立柱进行设计。因此,该荷载标准值按照JGJ162-2008的要求取1.0kN/m2;)2 基本风压的取值,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取用,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规定,基本风压的重现期应取n10年,重庆地区n10年对应的基本风压为0.200.25kN/m2,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关于风荷载的规定,作用于模板支撑架上的基本风压不应小于0.3kN/m2,因此重庆地区基本风压取0.30 kN/m2。)3 作用于架体上的风荷载简化为水平均布荷载,垂直作用于迎风面上。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来源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中的一般表达式。4 对所有类型的支撑架,风振系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