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领导.doc_第1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领导.doc_第2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领导.doc_第3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领导.doc_第4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领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领导至无锡市中医院视察调研4月2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与政策法规司司长李大宁、副司长桑滨生、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彭炜等一行7人,在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省中医药局局长吴坤平、中医综合业务处副处长朱岷陪同下,至无锡市中医院视察、调研工作。调研组视察了医院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中风康复中心,详细观察了医院的诊疗环境,并认真听取了无锡市卫生局及医院领导对医疗资源整合、“托管制”改革、中医药管理、中医发展、中西医结合与服务模式等问题的汇报。领导们对医院外塑形象、内抓管理、服务病人、发展中医药事业等方面工作非常感兴趣,对无锡市中医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无锡市中医院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无锡市中医院办公室)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通过省“三甲”专家组评审5月11至12日,经省中医药局专家组一行的认真检查考核后,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正式通过“三甲”省级评审,即将成为省内首家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专家评审组在两天时间里,通过审阅资料、现场查看、问卷调查以及考核考试等形式,对该院的规模设置、技术质量、医疗设备和管理水平等进行了认真的检查评议,充分肯定了该院在医院管理、人才培养、优质服务、技术质量、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并公布了评审结果: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已经达到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标准。省中医药局医政科教处周柏林副处长对医院今后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建议和要求。黄继人院长表示将把领导和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讨论、仔细研究、扎实落实,进一步强化内涵,加快医院现代化建设,培育和打造“中西医结合”品牌,创造更强的中西医结合优势,力争把医院建设成为江苏省内具有领先水平、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化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无锡市卫生局王爱国局长出席了评审会并在评审通报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盐城市中医院通过省“三甲”中医院专家组评审5月9日至10日,省中医药局组织“三级甲等”中医院评审专家组对盐城市中医院创建“三甲”情况,进行了全面评审。经过近两天对该院行政管理、医疗质量、专科建设、科研教学、临床护理、设备、药剂等各项指标的全面评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院已达到“三级甲等”中医院标准。盐城市中医院是一所具有50年建院史,在苏北地区一直享有较高社会声誉的地市级中医院。近年来,他们以创建三级甲等中医院为动力,加大硬、软件建设力度,医院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三年跨出了三大步:一是业务用房建设达到功能配套。先后投入7000余万元,新建了16000m2的病房楼和3400m2的南分院综合楼,改建3000m2医技楼。今年三月新病房楼投入使用后,使病人的住院条件达到了病室宾馆化、设备智能化、环境人文化、服务亲情化;二是引进了一大批高新医疗仪器设备。3年中,他们先后增添了近3000万元医疗设备,使医疗设备总值达到4500余万元,固定资产总值达1.2亿元。先后引进西门子螺旋CT、费森尤斯血液透析仪、心电综合分析仪、岛津1000毫安数字胃肠机、爱克发CR、欧林巴斯电子胃镜、肠镜及腹腔镜、膀胱镜等内窥镜、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超、ICU、CCU全套设备、脑外科手术设备等等,目前,又投入巨资正着手引进伽玛刀、核磁共振,现已完成前期论证考察和机房建设;三是进一步增强了医教研综合实力。目前全院共有高级职称75人,中级职称149人,有省名中医6人,市名中医6人,市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333”人才工程培养对象3人。有省级重点专科2个,市级重点专科6个。近3年来,先后引进和培养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5人,委托参加研究生班学习结业6人,与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举办中西医结合在职研究生班培养学习40人,引进高层次临床骨干5人。还先后派出医疗骨干到上海、天津、南京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30多人次,引进新技术新项目63项。医院积极鼓励开展临床科研,完成了一批科研成果。近3年来,全院有省、市立项课题24项,其中被省中医药局立项5项。获市以上科技进步奖14项,其中省(部)级科技奖1项,省级科技成果1项,市级科技奖13项。全院出版医院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216篇,其中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110篇。盐城市中医院通过“三甲”评审,将进一步突出该院在盐城市中医医疗、教学、科研指导中心地位,增强其业务辐射功能,并对于发挥该院在盐城乃至苏北地区中医事业发展中的排头兵作用,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盐城市中医院)省中医药局关于举办江苏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人员培训提高班的通知苏中医政20055号各市卫生局:根据2005年全国和全省中医工作会议精神,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医药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进一步加强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急诊急救能力、传染病防治能力等方面的建设,提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诊断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根据国中医药2004第61号文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的要求,我局拟定于2005年5月31日6月11日,在镇江市举办两期“江苏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人员培训提高班”,培训项目具体安排由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负责承办,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项目范围:省、市、县政府举办的各级各类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二、项目内容1、培训对象:具有高年资住院医师以上职称相关专业、管理人员;2、培训人数:每所医院8名(其中传染科3名、急诊科3名、医院感染管理科1名及医院业务副院长或医务科领导1名);3、培训时间:第一期5月31日6月5日,5月31日下午报到;第二期6月5日11日,6月5日下午报到。各医院可根据本单位的情况,将拟参加培训的人员分成两期,每期4名左右,也可一期全部参加。4、培训内容:(详见附表)有关法律法规;常见传染病防治(流感、麻疹、SARS、人禽流感、肺结核、感染性腹泻、流行性出血热、流脑、乙脑、艾滋病等);急诊急救(心、肺、脑复苏术等);常见急危重症急诊急救(如心脑血管病、中毒等);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诊断、医院感染的预防和职业防护等)。三、培训班地点:镇江市一泉路1号一泉宾馆。乘车路线:火车站、汽车站乘2路、17路至金山站下车即到。四、费用:会务费200元/人,与住宿费480元/人、差旅费一并回单位报销,会场费、讲课费、教材费及其它相关费用由我局负担。五、本培训项目是今年我省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务请各单位给予高度重视,指定专人联系、安排规定名额的相关人员参加培训,以组建本单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业化队伍。并认真填写学习班回执表,于5月20日前寄送或传真至南京市汉中路282号江苏省中医药系统四会一刊学术部,邮编:210029,联系人:虞选富,电话传真回执亦可通过电子邮件寄发。二五年四月二十六日全国第五届科技活动周暨江苏省第十七届科普宣传周江苏省中医药系统四会一刊举办高级专家义诊咨询活动全国第五届科技活动周暨江苏省第十七届科普宣传周于2005年5月21日27日在全省展开。江苏省中医药系统四会一刊秘书处日前正式行文发出通知,要求各市学会积极参加科普宣传周活动,组织开展高级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义诊咨询等科普宣传活动。5月22日在南京山西路广场举行的科普周开幕式上,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中医药编辑部组织了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单位的8名高级专家参加了义诊咨询活动。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章永红,江苏省中医院教授、主任中医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晓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