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李白_第1页
蜀道难——李白_第2页
蜀道难——李白_第3页
蜀道难——李白_第4页
蜀道难——李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目标:1、了解四位唐代诗人;2、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文学史及诗歌的一些体裁知识;3、掌握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培养诗词鉴赏的能力。重、难点:学习在诵读中把握诗歌的美的节奏韵律,感受诗歌的形象,体会诗歌的感情。,蜀道难,教学目标:1、了解李白生平和创作及唐代诗歌发展史;2、背诵课文,熟练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重点)3、体会李白诗歌的“豪迈、飘逸、雄奇、壮丽”的浪漫主义风格及结构上回旋往复的特色。(重点、难点),蜀道难,李白,第一课时,唐代诗歌发展,初唐“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盛唐李白、杜甫/“边塞诗作”(高适、岑参、王昌龄、卢纶、李益)“田园山水诗”(王维、孟浩然、储光羲),中唐白居易、元稹(新乐府运动),晚唐“小李杜”,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李白,诗风雄奇豪迈,感情奔放,幻想丰富,形象鲜明,与杜甫并称“李杜”(“老李杜”)。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蜀道简介,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背景,唐朝,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意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变乱的可能。诗中强调“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就是指此而言。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六说:“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即事成篇,别无寓意。”孟本事诗高逸载“李白初至长安,贺知章往访,见蜀道难:称欢者数四,号为谪仙。”唐摭言第七卷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另外,此诗曾收入殷璠所选河岳英灵集,其书据近人岑仲勉考证,编于天宝四年或十二年。由此故知,蜀道难是安史之乱前的作品,大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初诗人在长安之时。,蜀道难,第一课时,背景资料,唐天宝年间,诗人李白于长安送别友人入蜀,感慨于世道的艰难,社会的莫测,作蜀道难以赠友。天宝元年(742),李白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但他仍然关心时世,希望重获朝廷任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座右铭,李白也不例外。但这一标准在李白身上却多了一份旷达和潇洒。放浪形骸之外,掩盖的是诗人一颗孜孜以求的疲惫的心。蜀道难正是这一心境的真实写照。,夜宿山寺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一开篇极言蜀道难有何作用?,点明主题为全诗奠定雄放的基调,品读涵咏意境之奇欧阳修这样评价蜀道难: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李白反复咏叹蜀道难,蜀道到底难在哪儿?第一节中,请选择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加以赏析,并注意句子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小结第一节: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还引用了神话传说,虚实结合,意象十分的雄奇、壮阔,感情奔放,读来确实有摄人魂魄的效果,充分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品读鉴赏第二节第二节有两处描写性的文字,请找出来这两处文字展现了蜀道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具体的表现手法加以赏析。,品读鉴赏第三节这节文字从哪个角度写出了蜀道之难?,离奇的想象,变换的语言,强烈的反复,飘逸、雄奇,大胆的夸张,从对文章的诗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行文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是什么?显示了作者的什么风格?,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李白为什么写蜀道难?诗中有体现吗?,主旨,1、无寓意2、送友人3、关注国家命运4、寓意功业难成,作业:(6月68日)完成蜀道难的背诵与默写海淀练习册P27“迁移阅读”部分完成后面两首诗歌鉴赏自主复习,(2013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古风(其十)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注】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法表达赞誉之情。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2)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2010年北京)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7分)古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鹓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注释:徂辉:落日余晖。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细想感情。(4分),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古栈道,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夸张的手法,奇特的想像,极写蜀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险恶。,第三自然段:写蜀中剑阁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易发战祸。这一段写蜀中剑阁的寓意何在?,明确:从历史回到现实,从写景转而言志。说明四川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如果有野心的叛乱者与朝廷对抗,发动战争,朝廷的军队很难攻进蜀中平定叛乱者,因而就会造成“暴尸山野,流血遍地”的战乱局面。表明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中间一句,叹蜀道之险,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结尾一句,叹蜀中战祸之烈,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作用?,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蜀道难的写作背景及目的,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这首诗大约是开元十九年(731)李白初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古辞都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重要实词危乎高哉(形容词,译为“高”),不与秦塞通人烟(名词,山川险要的地方)可以横绝峨嵋巅(动词,可译为“横渡,横穿”)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动词,译为“迂回,绕道”)锦城虽云乐(云:动词,说;乐:动词,可译为“享乐”),重要虚词难于上青天(介词,译为“比”)开国何茫然(多么)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尚且)但见悲鸟号古木(只)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为什么),词类活用猿猱欲度愁攀援使人听此凋朱颜砯崖转石万壑雷侧身西望长咨嗟,通假字所守或匪亲,文言句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愁:为动用法,译为“为发愁”),(凋:使动用法,译为“使凋谢”),(转:使动用法,译为“使滚动”),(西:名词作状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