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分析.doc_第1页
石河子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分析.doc_第2页
石河子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分析.doc_第3页
石河子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分析.doc_第4页
石河子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河子市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分析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非常热门的话题,协调发展已被全世界公认为处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关系的最佳选择,它是保证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城市环境与经济是同一个系统的两个因素,它们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经济若要快速、持久和稳定地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环境作为基础;反过来,经济发展了,又能为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供物质基础和条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最终将影响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受阻,必然减弱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能力,导致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因此,城市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石河子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讨论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问题和它们之间的协调问题,以及如何促使其走向可持续发展。石河子市始于1950年,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玛纳斯河畔,乌鲁木齐以西150公里处由几代军垦人在戈壁滩上建立,发展到今天已有59年的历史,从以前的蛮荒之地到现在以“戈壁明珠”的美誉著称于世,并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最佳范例迪拜奖”。经过50多年的发展,石河子市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增长,见下图表(1),石河子市近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情况如下:表1.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生产总值25.1228.0032.4338.3444.6153.7561.8473.2587.00单位:(亿元)。数据来源:石河子统计信息网。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政府加大科技创新支持的力度,给石河子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得整个石河子的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环境问题的恶化也日益凸显出来。空气质量问题,土地污染,水资源污染等等,都逐渐成为了石河子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阻力。 一、 石河子经济发展的现状石河子作为兵团最重要城市之一,其正处于经济迅速上升时期。在兵团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截止2008年,石河子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7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亿元,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43亿元,增长15.5%,其中工业增加值35.5亿元,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38.5亿元,增长14%。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6.59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68亿元,增长2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59亿元,增长28.9%;地方财政支出11.71亿元,增长26.6%,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0.96亿元,增长29.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89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06亿元,增长24.4%。二、 石河子环境改变的现状至2008年,全年城市空气质量好于二级的天数保持在94%以上,市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自然降尘四大指标、环境噪声及交通噪声平均值均符合国家标准。2008年“三废”排放情况指 标 名 称计量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一、废水 1、废水排放总量万吨4262.79-3.8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万吨1618.79-11.4 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万吨2644.001.5 2、COD排放总量吨32802.99-20.5 其中:工业COD排放量吨27247.49-23.7 生活COD排放量吨5555.50-0.33、氨氮排放总量吨755.93-22.3 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吨74.45-73.3 生活氨氮排放量吨681.48-1.9二、废气 1、二氧化硫排放量吨54112.7228.1 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吨51552.7232.1 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吨2560.00-20.02、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吨46554.6616.5 其中: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吨38899.6619.7 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吨7655.002.7 3、烟尘排放总量吨10580.40-42.9 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吨8980.40-45.7 生活烟尘排放量吨1600.00-20.0 4、工业粉尘排放量吨6685.5467.1三、工业固体废物 1、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133.95-2.7 2、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0- 总体上来讲,石河子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正在趋向好转,政府部门加大对环境治理的力度,促使经济发展向环境友好型转变,达到协调发展。三、 石河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历程的分析与评价首先,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的选择。城市经济与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对其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必须在可操作性、层次性、动态性、完备性等原则指导下,建立一套完整的、从各个侧面反映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质量并具有统计意义的量化因子组成的指标体系。针对石河子市的具体情况,构建了如下表的指标体系。环境效益指标的选取着眼于能反映城市总体环境质量及其变化、城市环境保护和改善投入强度及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水平等方面的11个指标。社会经济效益指标的选取贯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依据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选取GDP增长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方面的11个指标。其中X1 X11表示环指标, Y1 Y11表示经济指标。经济指标人均经济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 万元 y1工业 人均工业产值 万元 y2百元固定资产原值提供产值 元 y3农业 人均农业产值 元 y4商业 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万元 y5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 y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 y7对外经济 人均旅游外汇收入 美元 y8财政收入 人均财政收入 万元 y9人口 人口自然增长率 % y10人均居住面积 m2 y11环境指标大气质量 SO2 年均值 mg/m3 x1NOx年均值 mg/m3 x2TSP年均值 mg/m3 x3大气污染综合指数 x4万元产值工业三废排放量 废水 t x5废气 N /m3 x6固体废物 t x7污染治理率 城市污水处理率 % x8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x9绿化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x10人均公共绿地 m2 x11利用协调度来初步衡量石河子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程度。协调度是度量系统或要素之间协调状况程度的定量指标。根据实际需要,协调度可分为发展协调度和对比协调度,前者用于度量一个城市或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状况,后者用于度量同一发展阶段或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环境与经济的协调状况。协调度的等级及其划分标准表协调等级协调度C 极度失调00. 09严重失调0. 10. 19中度失调0. 20. 29轻度失调0. 30. 39濒临失调0. 40. 49协调等级协调度C 勉强协调0. 50. 59 初级协调0. 60. 69中级协调0. 70. 79良好协调0. 80. 89优质协调0. 91. 00根据计算公式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指标数值, 取调节系数K = 2,由于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同等重要,因此取权重系数 = 0. 5,= 0. 54 - 7 。经过计算,其结果如下表:石河子市19902007年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环境效益f ( x)经济效益g ( y)环境经济综合指数T协调度C协调发展度D0. 689 0. 691 0. 758 0. 743 0. 741 0. 749 0. 650 0. 672 0. 683 0. 689 0. 691 0. 695 0. 734 0. 741 0. 756 0. 795 0. 805 0. 819 0. 856 0. 862 0. 892 0. 901 0. 924 0. 934 0. 824 0. 831 0. 851 0. 865 0. 901 0. 905 根据计算结果,参考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类型及评价标准,石河子市不同年份以及发展类型的变化趋势可以概括如下表:石河子市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类型1990年 良好协调发展经济滞后型 1995年 良好协调发展经济滞后衰退型 2000年 良好协调发展经济滞后增长型 2003年 优质协调发展环境滞后增长型 2005年 优质协调发展环境滞后增长型从上述评价结果可以看出,石河子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程度是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而且经济效益总是优于环境效益,说明城市发展之路与世界城市发展的过程类似,都是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总体来看都处于良好协调发展和优质协调发展状态。经济效益的变化趋势总体是提高的, 经济效益基本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增加,与石河子城市经济稳步增长相吻合。环境效益相对而言波动略大, 19902000年,环境效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20012005年环境效益逐年下降, 但仍高于1990年的水平,直到2005年环境效益才好转, 2000年环境效益是所有参与评价年份中最高的。环境效益的值的变动和石河子城市对应时段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石河子市在1978年以后城市发展速度开始逐渐加快, 大气环境与水环境问题开始显现, 环境治理与保护在这时候才开始起步,环境治理总落后于经济发展。但是城市经济建设给环境带来的负效应尚在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之内,采取集中联片供热、改变能源结构、发展液化气、大力发展绿化等措施是控制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有力的和非常有效的手段, 因此环境效益还比较好,经济与环境的协调程度也较高。进入90年代以后,城市规模扩大迅速,城市建成区面积持续扩大,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对环境的压力也最大, 城市发展带来的环境负效应超出环境的承载范围, 因此环境质量下降较快, 环境效益最差。2000年以后,政府对环境的治理加大了力度,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环境效益好转,其值持续升高。增加绿化面积。目前,石河子市已有绿地1 063hm2 ,绿化覆盖率达到40% ,绿化不仅能调节气候,而且能净化空气。四、导致石河子环境转变的原因首先,第二产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九五”时期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投资增长速度最快,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八五”时期的141637164718 调整为1415295615。到“十五”期间,随着西部大开发、石河子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投入增长速度最快。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 年的2119 %提高到2004年的2917 % ,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主导作用逐步增强。化工、纺织、食品、现代农业装备、能源五大特色产业发展较快,初具规模。2005 年石河子市实现GDP 53174 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实现GDP 23163亿元;工业实现总产值18137 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4103 %。这表明工业在石河子市经济发展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与此同时“, 十五”期间垦区污染负荷中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以及固体废弃物均比“九五”期间有所上升。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燃煤过程以及生产工艺中的工业废气排放,尤其是东西热电厂、八棉、天业自备电厂等耗煤量约占工业耗煤总量的80 %。化学需氧量是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石河子每年约有 5 000 多万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蘑菇湖水库。工业固体废弃物和以粉煤灰和炉渣为主的固体废弃物由“九五”期间的40 t上升到2005 年的1 000 t 。其次,工业结构技术集约化程度低从石河子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前10 名行业排列的情况分类统计,1997 年,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2100 %和68100 %。2002 年,二者比重分别为61167 %和38133 %。从排名可以看出,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基本上没有发展,传统的食品、纺织反而具有较快的发展,呈现出工业结构技术含量集约化的发展停滞不动的状况。虽然“十五”时期石河子市工业经济在“九五”基础上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工业污染治理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在长期以来形成的分工格局中,由于该区的工业是以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为主,包括电力、食品、纺织、造纸工业和化肥工业。这些大都是耗水耗能大户、污染密集型产业,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液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形成了“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经济结构,加之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落后,使得工业污染的状况仍然比较严重。再次,环境政策及监管不力环境政策及监管不力过去,我们在环境政策上侧重末端治理,达标排放,把着眼点集中在污染产生后的处理、处置上,忽视了从原材料到生产工艺再到最终产品的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污染控制。由于偏重末端治理,忽视全过程控制,把生产过程与污染控制分割开来,致使原材料、能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不但产品成本高,而且还产生大量废气、废渣、废水。同时,环保部门对不法企业行为的处罚额度偏小,处罚程序周期较长,执法威慑力不足,致使不少屡查屡犯的不法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存在着企业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象。另外,一些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快速、高效、可操作的合作机制,影响了违法案件查处的进度。五、 政策建议在政府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的情况下,石河子市的环境质量正逐步向好的方向转变,在上边探讨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必须实施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石河子市地处玛纳斯河流域冲积洪积扇区上部,该流域为内陆河流域,工业排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