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1.ppt_第1页
第14课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1.ppt_第2页
第14课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1.ppt_第3页
第14课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1.ppt_第4页
第14课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1.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第14课,清代官服标识,清代官服标识,变化:由穿长袍马褂到着西装带领结。,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后流行,虽说西装依然是男人们时髦的服饰,但中山装很快就开始与西装平分天下。,中山装,五权分立,三民主义,你知道中山装造型的政治含义吗?,民国上袄下裙,上衣下裙,国人将西装与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进行融合,创造出一种中西合璧的穿着:绸缎长袍、西服裤,头顶圆形礼帽,足上是一双乌黑油亮的牛皮鞋。当然,这样的装束大多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的时尚,如一些国民党的要员、大商人、大银行家等等。,50年代女性的又一时尚布拉基,“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文革”时期的绿军装和军棉大衣,“文革”时期,在“红色革命”时代主旋律的影响下,全国着装表现出明显的军事化特征,即所谓“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鲁菜迎宾花篮,苏菜清炖蟹粉狮子球,中国八大菜系,川菜香辣炒蟹,粤菜金牌烧乳鸽,二、饮食方面,中国其他菜系,浙菜西湖醋鱼,闽菜干烧鱼,湘菜红煨鱼翅,徽菜符离集烧鸡,广州花园酒店名仕阁西餐厅,中西餐饮食文化有什么区别?,中餐:把追求美味奉为首要目的。西餐:以讲究营养为最高准则。,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下人民生活艰苦,需凭票购物。,如今的菜篮子工程基地,江南民居,三、房屋建筑,草原蒙古包,陕北窑洞,北京四合院俯视图,上海弄堂,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政策。近十多年来,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天津大型安居工程华苑小区,四、习俗风尚的变化,旧习婚姻包办旧式丧礼男子留辫女子裹足社交礼仪迷信活动,改变婚姻自由新式丧礼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社交礼仪文明时尚,你知道旧中国有哪些落后的习俗?这些习俗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特征:移风易俗、删繁就简。,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分都剪掉了辫子。,辛亥革命前,仁人志士、青年学生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制的决心。,断发:,章炳麟,邹容,一双绣花鞋竟不及一个巴掌大,而最宽的鞋跟部分,也最多不过一寸。,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见证浪漫时刻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清末婚礼,五四前婚礼,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任弼时与陈琮英结婚照(1926年3月上海),毛岸英和刘思齐的结婚照,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不多,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工作的需要。,婚礼的演变,50年代和60,70年代的结婚照是差不多的。,90年代现在的化装技术连最亲的人也认不出来。,本世纪现在流行个性婚纱照。,丧礼的演变,丧礼的演变,198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为刘少奇举行国葬和追悼会。,水葬,是一种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天葬,是藏族人民的丧葬习俗,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土葬,是各个民族都实行过的葬法,汉族历行土葬。迄今在某些少数民族和我国北方地区和落后的农村地区仍然实行,火葬,在商代,一些边远民族已经有火葬习俗。后来,受佛教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火葬慢慢盛行。,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丧葬形式吗?,树葬,传统社交礼仪,跪拜,作揖,见面礼:跪拜、作揖,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鞠躬、握手,清末中外官员握手意致,到握手,到鞠躬,上网冲浪,唱歌娱乐,休闲旅游,关心自己、关爱他人、关注社会成为新的社会风尚,中国青年志愿者赴泰国救援服务队凯旋归来,西装、中山装、旗袍,新颖,中西餐并行,断发、禁缠足、鞠躬、握手、新式婚礼、简洁葬礼,居住大院、高级公寓、别墅、花园洋房,小结,思考,外因,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内因,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的涌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吸收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改革开放等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政治变革:,经济发展:,1840年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改革开放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思想解放:,西学东渐:,探究:,新闻报道:在当今的中国,每到圣诞节或情人节,不管是商家还是顾客都会全程投入,气氛愈演愈烈。与之相反的是在传统的中国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节日的气氛却是越来越淡化,这不得不让人深思,观点1:西方文化的进入,推动社会生活的进步观点2:这就是一种文化侵略,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和观点?说说你的理由。,观点一:这是一种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发展,这时候旧的文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西方文化的进入,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中国逐渐改掉了一些传统陋习,与世界接轨。观点二:这是一种文化侵略,西方文化的进入,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步步沦丧,特别当我们过着西方的圣诞节时,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已经被韩国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当代青少年面对东西方文明碰撞时,应该做出怎样的正确选择?,我的观点,在西方文化的接受问题上,作为老师我觉得要注意正确的引导。其实一味的阻止或进行批判,会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如果从另外一个层面,让我们深刻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我想我们一定会爱上古老的中国文化,并找到与西方文化和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