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法”的简称。古诗词因为篇幅短小,容易操作,便于“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界已经被许多专家认可,被许多一线教师采用,在初中古诗词的教学中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这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还能在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优化学习,从而获得最大的教学价值,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合理选择群文素材是开展群文阅读的前提条件。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取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诗词文本,如此才能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对于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该如何进行选文,如何设计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尝试。 首先,依人选文。 以作者为角度,合理选取群文素材,是一种比较简单实用的组文思路。同一作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因为不同的人生经历,他的思想状态、人格心境、个人追求都会发生改变,开展群文阅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作者,建构起立体的诗人形象,从而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 例如,初中阶段人教版教材分别选入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武陵春。李清照的词作最能反映她不同阶段的变化,为了帮助学生建构起一个立体全面的李清照,在群文阅读课中,不妨设计“一词一世界”的议题,选择李清照三个不同阶段的词作,反映少女时期自由快乐的如梦令,体现初为人妇时与爱人离别后相思闲愁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以及?历国破家亡,已是天命之年时写作的满是凄苦悲痛的武陵春进行群文阅读。三首词反映的是三种社会状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三重世界。选用这三首词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会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分析诗词。 再如人教版八年级把杜甫的望岳和春望编在一起,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动荡时期,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设计“望字背后的诗史”的议题,让学生对比阅读这两首诗,了解两首诗歌中作者不同的情怀。望岳中表现了年轻时杜甫积极入世的冲天豪情壮志,而写作春望时作者经历了战争的创伤、岁月的洗礼,此时的作者青春不再,早已没有了“会当凌绝顶”的激情澎湃,他用自己凝重的笔如实地记录描绘那个满目疮痍的社会,并将自己的忧国忧民情怀融于笔端文字之中。透过两首诗,可以了解作者、了解当时的社会。 其次,依材选文。 古代诗词的题材选材丰富、视野广泛。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我们常常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托物言志诗、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送别诗、羁旅思乡诗等。每个题材中,不同的作者有着不同的际遇,所体现的内涵也不尽相同。按照题材分类,进行群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对同一题材作品有深入的认识。 送别诗一直备受古代文人墨客青睐,这些在分别时写出来的诗词,历经几千年,读来依然有鲜活的生命力。例如初中阶段人教版教材选入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送友人、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送别诗。我们可以对此开展群文阅读活动,设计一个中心议题“一种分别多样情”,让学生通过分类比较,找出离别题材的诗词特点,如常出现的时间是傍晚、月夜,常出现的地点是渡口、长亭、古道等,常用的意象是柳、酒、水、月、夕阳、晚风、笛声、远山、瘦马等,常有的习俗是折柳送别、饮酒饯别。虽然都是送别,但里面的情感各不相同,有对故乡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有怅然若失的寂寞之情、有情深意长的勉励之情、有坦诚的告白之情、有别后情景的想象等。而表达情感的手法也各不相同,有的是情景交融、有的是借景抒情、有的是联想想象、有的用比喻修辞、有的是动静结合。经过这样的群文阅读,相信学生会渐渐掌握同一题材的诗词,这也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阅读课外相关古诗词。 再次,依象选文。 古人创作诗词,常常会巧妙地选取合适的意象,例如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刘桢赠从弟写道:“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借用松柏的意象告诉弟弟要学习它高洁的品行。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的凋落来表达作者高洁的志向。初中阶段,可以依据意象分类,进行群文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通过意象来分析诗歌,而且能举一反三读懂其他出现该意象的诗作。 例如,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诗作当中出现了不少“月亮”意象的诗词,在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就可以设计“诗意的月亮”这一议题,开展群文阅读,选取王维的山居秋暝、李白静夜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渡荆门送别峨眉山月歌月下独酌把酒问月、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张继的枫桥夜泊、晏殊的蝶恋花、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与“月”有关的诗句。教学流程以学生小学课本中出现的与“月亮”有关的诗句导入课堂,然后精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分别设置“读出月下美景”“品出月中情怀”的活动,让学生掌握月亮这一核心意象所传递出来的怀疑、不满、失望、惆怅以及豁达、乐观、期待、祝愿等一系列情感,最后把群文中收集到的含有“月亮”的古诗词进行归纳整理,请学生认真研读,说说这些诗词中“月”的意象寄托的是和苏轼一样的情感吗?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发现,月亮被不同的诗人们赋予了各种不同的情感,有恋人对月海誓山盟,有思妇对月牵挂丈夫,有游子对月思念亲人。总的来说,“月”和人的亲情、爱情、悲欢离合紧密相连,孤独者视月为朋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