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试验段施工方案.doc_第1页
强夯试验段施工方案.doc_第2页
强夯试验段施工方案.doc_第3页
强夯试验段施工方案.doc_第4页
强夯试验段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试验段特殊路基强夯施工方案根据招标文件技术规范要求,我项目部选定K74+100K74+150段作为强夯试验路段,试夯路段长50m,宽55m,夯击面积为2750m2,该段路基自重级(严重)湿陷性,填土高7m4m,地形为涑水河冲击平原区,局部发育冲沟,地层岩性上部为马兰黄土,结构疏松,巨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可见虫孔、针孔,下部为冲击粉土、粉细沙;该段具自重级(严重)湿陷性,湿陷性土约厚7m,自重湿陷性168.3mm,总湿陷量603mm。一、强夯试验段目的依据设计要求,通过试验段施工,对夯前、夯后的地基土采用观测沉降量值的方法进行检测,验证设计夯击能、夯点间距、夯击遍数是否能满足地基承载力,有效加固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为本合同段内级(中等)级(严重)自重湿陷性黄土路基强夯处理提供施工技术参数和指导性施工工艺。二、强夯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清除表层土30cm腐殖土后,平整场地,进行表层松散土碾压,修筑施工便道,施工区周边做排水沟,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查明强夯场地范围内地下构造物及管线的位置,确保安全距离及高程,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因强夯施工造成破坏。、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强夯施工场地边线,并在不受强夯影响的地点,设置水准基点。、布置试验段夯击点位置,(全站仪布点)根据设计图纸用白灰精确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夯点按垂直于轴线方向呈正方形布置,间距为7m,在夯区2m外布置护桩,确保第二遍夯点放样准确,并测量夯前原地表高程。、标定夯锤,夯锤进场后必须标定夯锤重量,根据以下公式来确定落距:锤重(KN)落距(m)=2500KNm(主夯)锤重(KN)落距(m)=2500KNm(排夯)、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组织图见附表。2、施工步骤、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测量夯前锤顶高程,按由外向内、间隔跳打的原则进行夯击。、将夯锤吊到预定高度,开启脱钩装置,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倾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重新进行夯击。、重复步骤,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第一遍6击、第二遍6击)及控制标准(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cm,单点夯击次数不小于5击)完成每一个夯点的夯击。、换夯点,重复步骤,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施工。、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平整后的地表高程。、强夯第一遍到第二遍夯点之间应不少于5天间歇时间,如果产生超孔隙水压力、夯坑周围出现较大隆起时,不能继续夯击,要等超孔隙水压力大部分消散后,再夯下一遍。本试验段无间歇时间,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按设计规定进行排夯(单点夯击能600KN.m),互相搭夯不小于1/2夯痕(夯锤直径),击数为2击,依次连续进行,直至满夯结束,满夯结束后测量夯后地表高程。夯后对上部震松土层碾压至规定压实度,夯点布置图如附图1:、夯击达到质量控制指标后采用平地机将地基土整平,再用大于振动压路机碾压至表面无轮迹,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三、施工注意事项1、强夯前应对起重机、滑轮组及脱钩器等全面检查,并进行试吊、试夯,一切正常后方可进行强夯施工。2、强夯施工产生的噪声不应大于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界限(GB12523)的规定,强夯场地与建筑物间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隔振或防振措施。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震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会产生。有害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震沟等隔振减震措施。一般即有建筑100m范围内不宜采用强夯措施。当桥台附近、涵洞附近需进行强夯时,可先进行路基范围的强夯后,再施工桥台、涵洞。3、起吊夯锤保持匀速,不得高空长时间停留,严禁急升猛降防锤脱落。停止作业时,将夯锤落至地面。夯锤起吊后,臂杆和夯锤下及附近30m范围内严禁站人。4、干燥天气进行强夯时宜洒水降尘。5、当风力大于5级时,应停止强夯作业,以防机械倾倒,保证安全。四、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 夯锤重量必须标定,开夯前检查锤重和落距,以保证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夯击时夯锤的气孔要畅通,夯锤落地时应基本水平。各夯点应放线定位,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及漏夯应及时纠正。强夯施工时应对每一夯击点的单夯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和每次夯沉量等进行详细记录。夯点的夯击次数严格按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cm控制,且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强夯过程的记录及数据整理、每个夯点的夯坑深度、夯坑体积、夯坑四周隆起高度都须记录、整理。、场地隆起和下沉记录,特别是邻近有建构筑物时。、每遍夯击后场地的夯沉量、外部补充填料量的记录。五、施工质量、工期、安全及文明工地建设1、质量保证措施建立健全分项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实行以项目总工为首的指挥体系和技术保证体系,以工程试验检测为主的内部监控体系,制订严格的工序管理与岗位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性。2、安全保障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承包责任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进入施工区内,必须戴安全帽,机械操作工必须戴压发防护帽;非有关操作人员不准进入危险区;不准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不准在施工现场打闹。3、工期保障措施 人员、机械保障:按照工程需要,及时调整人员配备,机械及时保养维修,确保工程进度满足施工需要。施工保障:作好生产计划,根据天气状况及时调整施工区段,合理安排工作面和工序交叉配合,加强现场的指挥协调,保证工序的连续性,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4、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