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自动变速器(7).ppt_第1页
第4章自动变速器(7).ppt_第2页
第4章自动变速器(7).ppt_第3页
第4章自动变速器(7).ppt_第4页
第4章自动变速器(7).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7.5变速器漏油,1故障现象变速器壳体外围有油泄漏,变速器箱的齿轮油减少。(2)排除方法检查调整变速器油量。检查齿轮油质量,如质量不佳,应更换合适的齿轮油。疏通堵塞的通气口。更换损坏的密封垫和油封。紧固松动的变速器盖、壳螺栓及放油螺塞。更换损坏的变速器壳和延伸壳。拧紧车速表接头锁紧装置,如果锁紧装置破损,应予以更换。,第4章自动变速器,4.1概述1.自动变速器的发展,1.自动变速器的发展1904年:美国的通用在凯迪拉克上采用三挡行星齿轮变速器。福特汽车采用二挡行星齿轮变速器。1926年:别克小轿车上开始使用液力机械传动变速器。1933年:美国的瑞欧汽车使用了半自动变速器。1938年: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采用了液力偶合器,这为自动变速器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后来由液力变矩器代替液力偶合器。1940年:通用汽车公司在奥兹莫比尔汽车上采用了全自动变速器,它是由液力偶合器,四个挡位的行星变速器和自动换挡系统组成的。1948年:别克汽车上采用了全自动变速器。自1950年以来,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原联邦德国、瑞典、日本等国都已成立了一批自动变速器的专业化生产公司和专业厂,如美国的阿利森、英国的伯格伐努、原联邦德国的ZF、意大利的菲亚特和日本的丰田等,生产了大量的、多种型号的自动变速器。,2.自动变速器特点1)优点,(1)自动变速消除了驾驶员换挡技术的差异性(2)自动变速器提供了良好的传动比转换性能(3)自动变速器改善了车辆的动力性和通过性(4)自动变速器可减轻驾驶员疲劳强度,提高行车的安全性。(5)自动变速器可减少发动机排气污染2)缺点(1)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2)传动效率低。(3)维修技术也较复杂。,3自动变速器的组成,(1)变矩器(2)变速齿轮机构(3)液压控制系统(4)电子控制系统,图4.1变矩器示意图(1),1)变矩器,图4.1变矩器示意图,2)变速齿轮机构,图4.3变速齿轮机构,3)液压控制系统,图4.4液压控制系统,4)电子控制系统,图4.5电子控制系统,4自动变速器的分类,1)按驱动方式分类后驱自动变速器、前驱自动变速器(自动驱动桥)2)按前进挡的挡位数分类3个前进挡、4个前进挡、5个前进挡等。3)按齿轮变速器的类型分类行星齿轮式自动变速器、定轴式自动变速器4)按控制方式分类全液压控制自动变速器和电子控制液压自动变速器,(1)全液压控制自动变速器,图4.6全液压控制自动变速器,(2)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图4.7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5电控自动变速器控制原理,通过传感器监测汽车和发动机的运行状态,接受驾驶员的指令,将发动机转速、节气门开度、车速、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自动变速器油温等参数转变为电信号,输入电控单元(ECU)。ECU根据这些信号,向换挡电磁阀、油压电磁阀等发出电子控制信号;换挡电磁阀和油压电磁阀再将ECU发出的控制信号转变为液压控制信号,阀板中的各个控制阀根据这些液压控制信号,控制换挡执行机构的动作,从而实现自动换挡。,各档位功能如下:P位:停车位R位:倒挡位N位:空挡位D(D4)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