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1930-1989 操作开放型放射性物质的辐射防护规定》是中国关于操作开放型放射性物质时应遵循的辐射防护标准,旨在确保工作人员、公众及环境的安全,减少辐射危害。该标准详细阐述了在处理开放型放射性物质过程中的安全操作程序、防护措施、监测要求以及应急处置方法,具体要点包括:
-
辐射防护基本原则:强调实践正当性原则,即任何涉及放射性物质的操作都应确保其带来的利益超过可能引发的辐射风险。同时,遵循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要求在保证操作目的达成的前提下,尽量降低人员受照剂量和辐射污染水平。
-
工作场所控制:规定了操作区域的分类与布局,要求根据放射性物质的类型和活度设定控制区和监督区,限制非授权人员进入,并对空气、表面污染进行定期监测。
-
个人防护装备:明确了操作人员需佩戴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服、手套、呼吸保护装置等,以减少放射性物质的摄入和外照射。
-
操作规范:详细说明了开放型放射性物质的接收、搬运、使用、储存及废物处理的具体操作流程,强调操作过程中应采用减少散射和防止扩散的技术手段。
-
辐射监测:要求实施定期和个人剂量监测,确保所有接触放射性物质的人员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并对工作环境进行持续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污染情况。
-
健康监控与培训:规定了对操作人员进行辐射防护知识的培训,以及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确保员工了解辐射风险及防护措施。
-
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建立应急预案,包括辐射事故的报告程序、紧急撤离计划、污染控制与去污措施,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减少伤害。
-
记录与报告:强调对所有涉及放射性物质操作的活动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人员剂量、监测结果、异常事件及应对措施,以便追踪审查和持续改进防护措施。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创新研究与应用进展
- 虚拟仿真实验技术-第1篇-洞察及研究
- 公用物资使用管理办法
- 红心猕猴桃品质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 现代农业灌溉系统智能化管理规范研究
- 教师职业角色定位与专业发展路径探究
- 公共财物授权管理办法
-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
- 国际金融治理中的主权边界问题研究
- 生活艺术与创意表达
- 三通四通尺寸数据及标准表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管道运输服务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安庆市桐城经开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JJF 2244-2025公共机构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资源计量审查规范
- 警犬基地人员管理制度
- 2025年甘肃省建筑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ICU感控管理分析报告
- 垃圾分类创新创业项目
- 体育赛事中的后勤保障工作
- 建材家居业商业计划书
- CNAS-CL01-A004:2018 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医疗器械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