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_第1页
第3讲-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_第2页
第3讲-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_第3页
第3讲-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_第4页
第3讲-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讲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凯恩斯主义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本章研究的主要问题: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凯恩斯主义的投资函数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乘数模型双缺口模型乘数加速数原理,一、总需求和总供给,总需求: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给定的一个价格下对一国的商品和劳务需求的价值总和。总供给:在给定价格下,厂商愿意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和。总供给曲线的形状:一般情形、两个特例,国民收入,潜在的国民收入:利用社会上一切资源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量值。(即实现了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的国民收入:指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平衡时的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消费+漏出量总支出:消费支出+注入量注入-漏出法,一、消费和储蓄,(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消费函数指家庭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情况下,只表明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即:C=f(Y)储蓄函数表明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即:S=f(Y)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影响消费支出的模型: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定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理论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模型,(二)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1.“平均消费倾向”:APC(AveragePropensityofConsumption)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APC=C/Y2.“平均储蓄倾向”:APS(AveragePropensityofSaving)即储蓄在收入中的比例。APC+APS=1,(三)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1.“边际消费倾向”:MPC(MarginalPropensityofConsumption)表示增加或减少单位收入会使消费量变化多少。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增量(C)同可支配收入增量(Y)的比值。MPC=C/Y从几何意义上来说,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曲线的斜率值。2.“边际储蓄倾向”:MPS(MarginalPropensityofSaving)表示增加或减少单位收入会使储蓄量变化多少。MPC+MPS=1,(四)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1、消费曲线:C=+YC代表消费:代表自发性消费(0);Yd(或Y)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代表边际消费倾向(01)。,例题设消费函数为C=200+0.8Y,Y=1000,请问:自发性消费量、边际消费/储蓄倾向和平均消费/储蓄倾向各是多少?,S=f(Y),2、储蓄曲线:S=YC=+(1)Y,储蓄曲线的推导,O,Y,C,450,a,C=a+bY,A,O,S,Y,-a,B,S=-a+(1-b)Y,(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凯恩斯认为,当人们收入增加时,消费也会随之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却不断下降。即随着收入的上升,在增加的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储蓄所占的比重却越来越大。,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意义:,1、凯恩斯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看成是经济危机的根源之一。由于收入增加时增加的消费所占比例逐步减少,故经济扩张会带来消费需求不足,从而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2、一些西方学者利用该规律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他们认为,既然收入增加时增加的消费所占比例减少,表明高收入的资本家会比工人拿出更大比例的收入用于储蓄。他们的结论是,分配有利于资本家是合理的,可以促进资本循环,促进经济发展。3、还有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体现出经济制度的稳定性功能。经济衰退时人们收入水平较低,在增加的收入中将较大的比例用于消费。经济繁荣时人们收入水平较高,在增加的收入中将较小的比例用于消费。这样,该规律在衰退时有利于扩大总需求,在繁荣时有利于缩小总需求,具有使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作用。,二、投资支出,投资(investment):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的资本存量。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投资被视为给定的(自发变量),即认为投资与国民收入无关,I=I0。投资支出主要包括购买建筑物、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投资曲线,O,Y,I,I0,I=I0,二、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一)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有效需求0),其缺口等于充分就业产量减去在此产量水平的总支出量。,O,AE,Y,450,C+I+G,E,YE,A,B,YF,萧条缺口,产量缺口,通货膨胀缺口,通货膨胀缺口:均衡国民收入大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的一种情况(即:YF-YE0),其缺口等于充分就业产量减去在此产量水平的总支出量。,O,AE,Y,450,C+I+G,A,YF,E,B,YE,通货膨胀缺口,产量缺口,12.3乘数加速原理,乘数加速原理是由汉森萨缪尔逊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由投资(引致投资)和收入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的,它认为投资增加通过乘数作用,会带来倍数于投资增量的国民收入;反过来,国民收入的增长通过加速数促进投资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而投资的增长又使国民收入增加,如此循环往返,社会经济就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期。乘数加速原理是由对凯恩斯投资理论的修正与发展。,加速原理(accelerationprinciple),加速原理是由经济学家汉森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增加必然引起投资的若干倍增加,而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减少必然引起投资若干倍的减少。加速原理是对凯恩斯投资理论的完善和发展。该理论强调收入波动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加速原理中的几个概念,引致投资:是指由于国民收入或消费等因素的变动而引起的投资。加速原理中所说的投资就是引致投资(或诱发性投资)。资本产量比(v):是指一单位产量所需的资本量,即资本量与产量的比率。加速系数(a):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本量,即资本增量与产量增量的比率。,加速原理的假设,技术水平不变,即资本产量比率与加速系数不变且相等。在(t-1)期生产的产量(Yt-1)花费的资本存量为Kt-1,则Kt-1=vYt-1,加速原理的数学模型,收入变动与投资变动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加速原理的经济学解释,投资等于收入(或消费)变动额乘以加速系数投资的变动取决于产量增量的变动,而不是产量的绝对变动量。只要产量增量的增长下降,即使其绝对数增加,也会导致投资水平的下降。由于资本产量比率大于1,因此净投资的变动量倍数于产量的变动量,这是加速原理的作用。要使投资保持不变,消费必须持续增长,消费量只有以递增的幅度增长,才能保持加速作用对经济繁荣所产生大刺激。,汉森萨谬尔逊模型,乘数原理强调的是自发性投资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以乘数的形式增长。加速原理强调的是国民收入的波动对投资的影响,国民收入一定幅度的变动会引起投资以加速的形式变动。汉森萨谬尔逊模型就是把乘数和加速的作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周期的解释,实际上投资与收入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应该把乘数理论与加速原理合并考虑,才能说明收入、消费和投资之间的关系,并用以解释经济周期问题。1、经济扩张阶段:投资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投资以更快速度增加2、经济衰退阶段: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减少-产出水平下降-投资进一步下降,乘数原理,加速原理,乘数原理,加速原理,模式的变动,萨氏论文中,将这种收入变动的方式分为五种型态:(A)收入以递减的速率稳定地上升或下降,逐渐接近一个新的均衡;(B)收入以越来越小的振幅波动,直到周期最后消失;(C)收入以越来越大的振幅波动;(D)收入以递增的速率扩张或收缩;(E)收入以固定不变;振幅永远波动不定(特殊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