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分析.ppt_第1页
第1课-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分析.ppt_第2页
第1课-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分析.ppt_第3页
第1课-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分析.ppt_第4页
第1课-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分析.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夏、商、周,秦,(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清朝,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政治制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理解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之间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教师通过提供相关材料和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在感知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史实说明相关历史问题的方法。2.设置相关历史情境、创设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等学习历史知识和解决相关疑难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学习本课,了解我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深对国情的认识。2.中国古代所创造的完备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重点难点1.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2.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宗法制,禹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社。汤伐夏,国号;六百载,至纣亡。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三字经,夏,商,周,导入:,思考:什么是禅让制?什么是王位世袭制?,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王位世袭制:是指阶级社会中,帝位(或王位)世代沿袭的制度。,一、源于夏:王位世袭制,5,3、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一、源于夏:王位世袭制,1、背景: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2、确立:启夺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部落首领(禹),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公天下”,“家天下”,国王(禹),国王(启),建立国家政权,部落成员,(兄终弟及、父子相传),各抒己见: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了专制。请你思考: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观点:历史的进步。,理由: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的结果。,练一练:,1、相传,我国古代早期部落联盟首领尧在年老后,将位置让给舜,舜年老时将位置让给禹,而禹死后,其子启即位,以后王位就在一家一姓中传承,这反映了:A、分封制已经开始实行B、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C、夏朝实行了宗法制D、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混乱,B,2“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文中的“大道”是指()禅让制世袭制公有制私有制ABCD,A,二、初步建立于夏商:一整套行政管理制度,中央:,相、卿士,地方上:侯、伯(1)定期向王纳贡(2)奉命征伐,掌管政务,学思之窗(教材P5)从这段记载,你能看出商朝的相权有多大吗?提示:相是商朝中央最高官吏,相权很大,包括奠定政制、主持政务、辅佐商王等,甚至有时可废立商王。,10,武王伐纣和西周建立,武王伐纣,周武王姬发,想一想:中国由夏到商再到周,疆域在不断地扩大。如果你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情况下,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从地图中可看出周朝分封的对象有哪几类人?,三、完善于西周:分封制宗法制,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周朝分封对象,周天子,功臣,王族,姜尚齐,周公子伯禽鲁,召公燕,成王弟晋,禹后代杞,舜后代陈,商后代宋,“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古代帝王的后代,王室周章吴,周天子,诸侯,诸侯,卿大夫,士,国都,分封的方法,土地,人民,土地,人民,人民,土地,诸侯,得田而耕,缴税、服役,管辖国邑,管辖食邑,服务,食禄,天子统治天下,管辖王畿。,周代分封制度,奴隶,请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寻找答案:周王与地方诸侯之间有哪些权利与义务关系呢?,诸侯的义务,诸侯的权利,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分封制的内容,一笑失天下烽火戏诸侯,三、完善于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归纳)1、分封制,巩固统治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设官员、建武装、征赋役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层层分封,等级森严。,(1)目的:(2)分封对象:(3)诸侯权利:(4)诸侯义务:(5)特点:,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材料:(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左传,材料中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现象:王权衰弱,诸候不朝,蔑视王权。,原因:诸侯在自己的领地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西周后期,王权衰弱。生产力的发展。,积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扩大统治区域,形成众星捧月般政治格局,使西周成为强国。消极: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6)对分封制的评价,练一练,1、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C,2山东省的“富民兴鲁”政策深得民心,齐鲁大地在改革开放中崛起。山东省又称齐鲁大地。这一称谓来源于()A山东半岛自然地理特征B宗法制下嫡长子的族姓C母系氏族公社母系的族姓D西周的分封制,D,3.右图是江苏省丹徒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此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主要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宜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该出土文物的主要历史价值是()A.证实了周王朝实行分封制B.说明周王朝实行井田制C.体现周朝的甲骨文已成为成熟文字D.说明周王对于功臣的重视,A,4、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B.促进了西周经济的发展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增长,C,情境创设,周天子年老了,膝下有四个子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老三(大夫人所生的女儿);小儿子(大夫人之子),几个子女都想争夺王位和家业,请问王位和家业应该由谁继承?,三、完善于西周:分封制、宗法制2、宗法制,(1)含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2)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宗法制(3)特点:,核心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4)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26,据记载,西周时凡使用鼎,天子用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凡使用乐器,天子用编钟四套,诸侯三套,大夫二套,士一套。,礼乐制度,27,西周一般贵族服饰,衮服,是西周统治阶级的最高一级礼服。,28,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器用,皆有等宜。礼记王制,礼乐制度,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练一练,1、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A、嫡长子继承制B、分大小宗C、与分封制互为表里D、宗族网庞大,A,2、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B.鲁国国君C.卿大夫D.士,3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追根溯源,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嫡长子继承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禅让制,4.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下列制度中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是(),A.科举制B.世袭制,C.嫡长子继承制D.察举制,B,B,C,30,5.(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之大小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楚王问鼎的真正用意是什么?,A、关注青铜鼎的铸造B、希望借助周王室争霸C、想替代周王号令天下D、有与周王平分天下的野心,C,探究题,1.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的影响?,探究思路和方向: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