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疾人联合会工作报告_第1页
市残疾人联合会工作报告_第2页
市残疾人联合会工作报告_第3页
市残疾人联合会工作报告_第4页
市残疾人联合会工作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市残疾人联合会工作报告20XX年,我市残疾人工作紧紧围绕XX市委、市政府“打造品质之城、共建幸福家园”的总体目标和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的要求,以加快构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为中心,分阶段、有重点、按步骤的推进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一、脚踏实地改进作风,凝心聚力思变创新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强素质、树新风、创实绩”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要求,全会上下进一步改进作风、优化服务、奋发做事,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新进展。一是全面完成残疾人实名制登记,将登记工作与政策宣传和助残服务活动有机结合,面对面入户调查万多户残疾人家庭,持证残疾人登记率达,建立全市持证残疾人状况和需求实名制数据库,主动掌握了工作的科学依据。二是极尽全力促进市残疾人托养中心的尽早启用,通过多次向市领导汇报情况、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开会协调等多种办法,确立了“政府主导、行业监管、服务外包、市场运作”的工作方针,协调解决了中心运营中的人、财、物和必要的硬件提升等重大问题。三是制定XX市残疾人阳光品质康复工程实施办法,康复服务的范围和标准又有大幅度的提升,进一步完善了康复工作的长效机制。并在浒山街道培育二个国家级社区康复服务站,通过了XX市验收。四是针对贫困残疾人参加基本职工养老2/23保险补助审核难、超范围对象较多等问题,开展专项清理工作,采取多种方式,严格审核申请对象的补助资格。五是建立残疾人托养工程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2016年指导线标准为集中托养为14040元/年人;居家安养、日间照料、XX市“阳光家园”日常运作费用为5620元/年人,均为XX市最高。六是培育掌起镇阳光日间照料中心创建全国示范站,帮助掌起镇阳光托养中心立项报批,大力扶持新浦镇日间照料中心启用。七是深化细化残疾人就业安置,确保完成新安置按比例就业任务,2016年有183名残疾人上岗就业。出台关于调整我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标准的通知,将残保金征求标准调高一倍,2016年度共征求残保金5054万元。八是丰富残疾人文体宣传活动形式,创新举办首届“共建幸福家园”残疾人主题演讲比赛和首届特奥趣味运动会,赢得良好的社会效应,搭建残疾人参与社会新渠道。二、深入实施小康工程,确保落实惠民项目按照市政府重点惠民实事项目的工作要求,按月制定计划目标,全面融入“心贴心的服务”工作理念,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提高惠民资金的使用绩效,顺利通过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和XX市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绩效考核,全年总受益残疾人38572人次,总投入资金5311万元。切实保障基本生活。严格执行保障政策的动态进出机制,规范审批各项补助项目,确保应保尽保、应助尽3/23助、应补尽补,相对去年全市残疾人受益人数增加32,全年共有22591人次残疾人得到各类生活补助,补助总金额3631万元。其中一是全市每月享受定额补助的共有13785名残疾人,分别为低保3336名;低收入基本生活保障3798名重度护理补助3162名;单独施保、低保补差3489名。二是有7979人次贫困残疾人得到临时生活救助或慰问。三是向符合条件的817名残疾人发放基本养老保险补贴万元。全面推进康复服务。加强市镇村三级康复服务网络建设,加强业务交流和指导,选送业务骨干到宁波康复医院参加业务培训,注重将更多的康复服务送进社区、送进家庭,服务项目更加务实、服务方式更加贴心。2016年全市接受康复服务残疾人6240人次,补助和使用资金420万元。其中一是助明工程,白内障复明手术550例、配置助视器69人、盲人定向行走训练153人二是助听工程,免费听力测试和健康检查人数达1000余人,验配助听器330人,化脓性中耳炎免费手术100例;三是助行工程,装配假肢、矫形器24具,免费安装家庭无障碍设施64户,肢残儿童机构康复训练10人,成人肢体抢救性机构康复训练280人,配发或资助轮椅688辆,赠送床式医疗气垫60套,配发辅助、训练、无障碍器具2180件四是助医工程,智残儿童机构康复训练2人,重大疾病救助90人,精神病患者施药538人,精神残疾人住院补助102人。4/23扎实推进托养安养。大力扶持民办托养机构,进一步构建市、镇、村托养服务网络,有序推进日间照料机构的规范化建设。2016年托养受益残疾人2936人,补助和使用资金710万元。其中建立集中托养机构2家,服务171人;建立日间照料机构9家,服务244人;享受居家安养补助1410人;建立村居家养残服务站123个,为1111名残疾人提供居家养残服务。大力促进教育就业。完善政策、拓展渠道、搭建平台,深化细化残疾人就业服务方式,按照宁波文件精神调整残保金征收标准,促进按比例就业。2016年帮扶残疾人教育就业6805人次,补助和使用资金250万元。其中实现按比例就业残疾人2207名、福利企业集中就业1633人,二家庇护性工疗机构安置67名精神、智力残疾人就业为全市991家单位办理残保金抵扣手续,抵扣总额1456万元;开办职业培训班20期,培训残疾人1775人次新建残疾人扶贫基地1家,基地总数达15家,共安置残疾人98人,辐射帮扶残疾人家庭393户;五是向225户从事种养业或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家庭,提供扶持资金90万元。六是向383名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和17名残疾学生补助助学经费80万元,为7名残疾学生参加学历教育给予奖励。三、深化爱心城市创建,营造社会助残氛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将残疾人工作和爱心镇创建纳入市委、市政府对镇目标管5/23理绩效考核,将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纳入市政府惠民项目。3月15日,召开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大会,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市委书记徐华江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召开市政府残工委工作会议,总结创建成果和经验,发掘创建亮点,进一步明确各单位在今后创建提升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逐项梳理完善创建资料,为通过省政府残工委对我市的复检打下扎实基础。积极推进“XX市扶残助残爱心镇”创建活动,加强创建指导,调整充实创建标准,到今年底,所有镇全部完成创建工作。横河、长河、逍林、观海卫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申报创建“XX市扶残助残爱心镇”。制定XX市扶残助残爱心村创建办法,将创建活动延伸到村。发挥新闻宣传评比机制作用,办好电视、广播残疾人专题节目,举办第二届“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比活动,加强培育市镇两级宣传报道员队伍。全年,在各类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刊播稿件260余篇,同比去年增长10。精心组织第二十二次“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围绕主题,开展“残疾人文化宣传月”活动,主要有共建社区文化助残活动;XX市第四届残疾人美术、书法、摄影展评;第二届“我身边的残疾人”有奖征文比赛;首届“共建幸福家园”残疾人主题演讲比赛等等。积极选拔和训练聋人运动员,组织参加XX市首届聋人运动会,获得团体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肢残乒乓球运动员孙厨人6/23参加伦敦残奥会,取得团体和个人第五的优秀成绩,被XX市政府授予“XX市残疾人优秀运动员”称号。聋人乒乓球运动员徐媛媛参加浙江省第三届聋人运动会勇夺冠军,与田径运动员牛赛权一起代表我省参加了全国聋人运动会。举办我市首届特奥趣味运动会,19个镇代表队的90多名运动员参赛。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队伍办事效能全面完成市、镇、村三级残联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配齐配强镇残联理事长。召开市残联第六次代表大会,总结五年来的经验成绩,确定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任务,选举、推举产生新一届主席团、执行理事会和出席XX市残联代表大会代表。多层次、多角度组织各级残疾人工作者参加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工作者的专业水平,组织156名社区康复协调员参加继续教育和上岗培训;组织37名残疾人工作者参加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举办的就业指导员培训;组织120名基层工作者和窗口单位助残志愿者参加手语培训;组织一期村级残协专职委员上岗培训和一期镇级残联理事长业务培训。切实抓好残联干部效能建设,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培育团队精神,倡导真抓实干的作风和敬业奉献的精神,做好效能建设公示和效能作风承诺。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全年共办结上级转来及本级直接受理的信访件11件,共接受群众来访、来电或通过政府互动平台咨询110件次,通过市法律援助中心和残疾人法律救助联7/23络站,为残疾人办理法律援助、法律救助30件,帮助解决了部分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向118名残疾人发放机动车燃油补贴3万元。新核发残疾人证2037本,持证残疾人总数达23664人。12一、抓规范,推行“执法区域化”,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完善镇级执法体制。根据“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原则,今年以来设立宗汉、坎墩、横河、龙山、观海卫、周巷、逍林等七个执法中队,派驻47名执法人员到基层开展工作,实现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向基层延伸,初步构建“体制合理、机制畅通、运转高效、覆盖城乡”的管理格局;与属地乡镇开展协调,落实新设中队办公地、人员、装备情况,推动新设镇级执法中队各项工作步入正轨。依法优化审批程序。规范窗口服务流程,严格落实OSM管理标准,积极配合审批中心各类联合审批件的会审、协调与审批,提升审批质量与效能,全年审批窗口共受理审批件684件,提前办结率达100,收取行政规费万元;树立便民服务理念,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在一大批建设企业均未及时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情况下,第一时间组织现场踏勘,快速完成审核审批手续,及时开具建筑垃圾清运证,保障重点项目、民生项目的顺利开工,全年累计受共办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13件,办理建筑垃圾清运证7013车;严格落实批后监管,及时将办件以抄告形式发至8/23各属地中队,实现批管的无缝衔接。提升执法办案水平。健全执法办案考核机制,制定2016年执法业务工作考核办法及评分细则,调整办案考核指标与权重,引导中队办理一批新型案件,提高办案层次与质量,全年累计办理城市管理类案件1286件,结案1167件,罚款万元,案件优秀率达到97以上;深化落实案件审核评议制、重大案件报送制、行政处罚网上公开制等一系列制度,提高办案质量与透明度,全年累计公开行政处罚案件800余件;规范行政处罚案由,实施行政处罚案由规范草案,统一制定共8大类222项案由名称,解决了“同一行为适用法律不一致,处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广泛采取案卷集中交流评查、送法到基层、编印法律汇编等形式,深入开展业务指导与执法培训,全年累计开展执法业务培训12次,受训人数达500余人次;在全市率先开通“阳光执法”办案系统,建立起集执法信息录入、案卷审批、流程管理、实时监督于一体的网络办案平台,强化执法办案各环节的全程、实时与动态监管,切实提高行政处罚的公信力和透明度。二、抓创新,推行“管理精细化”,优化市容秩序按照“统筹协调、相对平衡”原则,把城区的131条主次干道纳入市容管理标准化考核范畴,并以道路等级、商贸功能、交通流量为标准,划分一、二、三类管理地段,实施分类管理。全年共新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达标路”9/23三条,创建精细化管理“样板路”一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24次,完成城郊结合部、城中村整治68次,集中解决了一批违规设置广告、占道越门经营、乱停车、卫生死角、无证栗子摊等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升了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依法整顿城区违法搭建的大型户外广告和329国道、中横线、杭甬高速余慈连接线及沈海高速慈溪段两侧的立柱式及落地户外广告,排查总数为786件,截止目前已立案243件,做出处罚决定145件,拆除116件,拆除面积逾5000平方米,为下一步顺利完成整治任务奠定基础。开展城乡环境集中整治。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集中开展了以建筑工地、户外广告、市容管理“五乱”现象、步行街为重点的城乡环境集中整治,通过集中整治与长效监管相结合,切实改善了城乡环境,累计规范马路市场386个,纠正越门、占道经营12542处,查处流动摊贩187起,规范车辆停放19140辆次;出动环卫人员1200余人次,冲洗三北大街、南二环等路段人行道逾30公里,近15万平方米,清洗步行街广场40余次,清理城市牛皮癣万处,清理河道426条;维修城市道路路面13600平方米,更换、修复大小雨水井240座,疏通雨水管1800米。开展夜间市容整治。集中力量组织开展了以夜宵摊、水果摊、占道灯箱等为重点整治对象的夏季夜间市容专项整治,10/23以三北大街、乌山路、南门大街、虞波慈客隆周边等为重点整治区域,整治过程采取“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取缔与疏导相结合”的方针,采取人性化执法手段,引导部分摊点向环城北路、担山路等便民服务点集中,共取缔无证栗子摊11家,查处占道灯箱、无照经营80余起。开展人行道停车专项整治。挖掘车位资源,在三北西大街、浒山江路等路段优化车位形态与布局,全年新增公共停车位452只,一定程度缓解了停车压力;完善公用停车场市场经营机制,完成了人民公园地下停车场经营权出让、晓记江立体车库经营权转让等工作,在人民公园地下停车场实施阶梯收费试点,缓解停车位紧张、利用率低等现象;深入开展违停治理,累计发放文明停车温馨提示卡万份,进一步加大车站、公园、重要商贸街周边的违停抄告力度,全年共抄告违停车辆32249辆,罚款万元。开展餐厨垃圾专项整治。制定中心城区餐厨垃圾百日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今年7月份以来通过广泛宣传与走访,共出动执法人员293人次,调查城区内184条道路及4个工业园区内的餐饮企业、机关、学校等企事业单位,核实产生餐厨垃圾单位共达942家,日产量为26吨左右。三、抓落实,推行“业绩考核化”,提升工作成效健全城管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出台市容管理秩序考核办法、执法业务工作考核办法、数字城管工作考核办法、执法队伍11/23建设考核办法等制度,初步形成“执法业务”、“市容秩序”、“数字城管”、“队伍建设”等四大类考核指标体系;细化考评标准,明确考核对象、考核依据、目标与要求、量化指标、评比标准等内容,开展每月一次的明查暗访,随机邀请属地中队队员参加交叉检查与计分,加强对各中队、环卫部门的监督检查和综合考核;考核过程坚持“客观公正、注重实绩、分类考核、定期通报”原则,实行每月一次通报排名,共开展各类检查与评比15轮,编发考核通报8期。深化环卫作业考核标准。制定出台XX市城市道路清扫保洁质量要求和作业规范、中心城区道路清洗制度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城郊结合部、城中村、背街小巷等环区域环卫作业标准,加强对环卫作业的指导与监督,着力健全“定期巡查、交叉评比、相互督促、责任明确”的环卫作业考核评估体系,强化对中心城区、中心镇、一般建制镇的环卫考核与业务指导,提升环卫行业服务水平,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类检查12次,编发环卫督查通报4期。四、抓保障,推行“机制长效化”,改善城乡环境加快环卫硬件设施建设。投资308万元实施启动西三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厂扩建工程,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为200吨的污水处理厂,使得渗滤液处理能力由100吨/日提高到200吨/日,该工程计划于今年年底竣工;投资268万元,实施西三垃圾填埋场维护工程,主要包括在12/23填埋场四周建筑围墙、维修进场道路和种植珊瑚等,建成后将改善垃圾填埋场周边生态环境,该工程预计于今年年底完成。提升环卫保洁水平。落实“一把扫帚”保洁制,强化市容保洁细节化,将道路两侧建筑红线退让区域、绿化带清扫保洁纳入到道路清扫保洁范围,并落实市容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区制度,目前中心城区日清垃圾达550吨;完成了城区渣土中转场渣土清运、粪便处理中心运行托管,全年累计清运渣土万方,处理粪便万吨;开展“中心城区市容环境卫生最佳、最差背街小巷和城郊结合部”评选活动,通过报纸、网络等传媒发动市民参与评选,进一步提高城市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的市容环境卫生水平;开展“清爽城市”行动,实施快速保洁和机械化保洁,目前城区共有路面快速保洁组31组,机械作业车33辆,机械化作业率达50以上。推进建筑工地综合治理。源头着力,严控在建工地施工噪音、渣土车辆清运管理等环节,与86户建筑工地签订文明施工责任状,走访建筑工地186户,督促落实工地进出口路面硬化、排水、门前三包等情况;强化城市建筑垃圾经营服务企业、建筑垃圾运输企业车辆的检查与考核,对取得渣土处置资格证的14家运输企业进行年检,将安装符合标准的GPS定位系统作为颁发工程车运行证的前置条件,实行登记建档,统一纳入渣土管理监控信息平台,切实推进建筑渣土“两点一线”13/23全程管理,目前城区共有安装GPS渣土清运车辆320辆;深入开展建筑渣土清运常态化整治,累计开展夜间专项整治3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430人次,查处污染城市道路、擅自处置建筑垃圾、未按规定路线运输建筑垃圾等违法行为164起,罚款万元。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城管义工志愿服务平台,引导公众参与城市管理,今年以来先后开展“爱心不找零,寒冬献温情”现场义卖、“雷锋在心中、城管在行动”、“清爽城市,义工先行”、“小手牵大手”、“义工两周年庆典”、“向国庆献礼”、“清爽城市100分”等活动12次,动员4500余名义工为社会无偿提供服务13000小时;探索义工长效服务岗建设,引导义工认领服务路段,并能自发、定期、有序到各自服务点开展志愿活动,依靠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城管义工工作走在宁波所属各县、区的前列,被评为“20162016年度XX市城管义工协会先进办事处”称号。五、抓素质,推行“养护标准化”,提升市政设施完好率完善养护制度。围绕“精心养护管理、确保设施完好”的宗旨,我局相继编制出台了XX市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管理考核办法、市政设施维修养护巡查管理制度、关于城市道路挖掘与修复的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标准化管理制度,着力完善机动巡查与养护反馈、快速反应和突击养护等机制,提高养护质量与标准,降低返修率。突出重点养14/23护。累计投入养护维修资金1000万元,对城区“四横五纵一区”等重点区域实行精细化、标准化养护,确保实现市政道路完好率95的目标;对东三环、西二环、解放西街、教场山路等道路进行应急维修,对坑洞进行填补,共完成路面维修万平方米,处理路面病害2800余处;对慈甬路、新城大道、前应路、解放西街等44条道路的窨井和雨水管道进行疏通与清淤作业,累计疏通雨水管120KM,清理大小雨水井万余座。强化应急事件处置能力。严格落实值班与巡查力量、建立应急小分队等手段,顺利处置了梅雨期强降雨、抗击强台风“海葵”、路面塌陷与桥梁安全事故等突发类应急事件,累计处理路面积水300余处,完成市民举报与投诉类市政设施维修案件250件,完成“数字城管”派遣案件6595件,处置率达到了98,着力保障路面畅通和市民安全出行。六、抓科技,推行“信息数字化”,实施精细化管理推进“数字城管”二期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要求实施“数字城管”二期建设,目前已实现城区南至南三环,北至中横线,东至东外环,西至西外环50平方公里全覆盖,初步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管理快速处置网络格局。畅通处置流程。以打造“大城管综合平台”为目标,制定数字城管工作考核办法、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工作检查管理考核办法、数字城管信息坐席员考核办法,实施15/23“网格式”信息采集模式,提高信息派单准确率;建立24户成员单位联络员和分管领导例会制,召开6次工作例会,协调解决各类问题逾60个;强化部门协调和联动推进,着力提升派送案件处置率,全年累计派送市容管理、市政养护、民生服务类案件37517件,处置36657件,处置率达,较上年同期提升个百分点。发挥96310热线民生保障作用。加大考核力度,以96310热线处置率、及时处置率、市民满意率为标准,对城区各中队、环卫所开展考核与督查,编发96310办理情况通报8期;加大96310处置满意率回访力度,对窨井缺失、路面积水等民生投诉类案件处置情况进行督查和回访,对市民不满意类案件处置实施重点督办,提升城管热线民生服务效能,96310城管热线全年共受理市民投诉3725件,并对2225个案件处置情况进行了回访,市民综合满意度达到。12一、完成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工作。一是基层基础工作更加扎实。今年4月,原卫生部门承担的餐饮环节食品安全和保健食品化妆品卫生监管职能划入我局,在19个镇设立卫生食品药品监管所,承担卫生监督和食品药品监管职能,由市卫生局和食品药品监管局共同对基层监管所进行业务指导,落实镇属地管理职责,加强了基层基础工作。二是成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为加强对药品16/23不良反应的监测,今年4月,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核定人员编制6名,是XX市内首家具有独立编制的县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三是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各级政府的监管责任。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确定部分食品生产经营业态监管责任部门的通知,在全省率先根据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精神,对本市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中性质尚不明确业态进行了监管部门职责确认。二、完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机制。一是完善风险监测评估机制。进一步健全以市食品安全检测中心为龙头、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实验室为辅助、食品安全快检网为补充的全方位层级式实时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五统一”食品检验检测运行机制,加强食品安全检验能力建设。二是完善风险控制管理机制。开展评价性检测,抓好后续不合格产品溯源查处工作;开展地产小海鲜、地产蔬菜风险监测,及时了解地产食品安全状况。开展群众可疑食品免费检测,将食品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全面启动食品安全电子监管、肉菜追溯等信息化系统建设;强化责任网格建设,健全市、镇、村三级监管网络;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切实解决突出问题;三是完善风险预警交流机制。公布评价性检测信息结果,及时关注、回应媒体与社会关切的热17/23点问题;强化与公众的风险预警交流,及时发布风险监测预警信息。及时做好对不合格食品通报和后续跟踪查处工作,从源头堵住不合格食品进入市场。三、着力推进食品药品示范建设工作。一是巩固提高国家级食品安全示XX县建设成果。切实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XX市食品安全示范镇、村、示范点动态管理的意见,对已创建各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实行动态管理,今年有6个镇通过XX市级食品安全示范镇创建验收。二是做好首批国家级药品安全示范市创建工作。积极巩固2016年以来我市示范镇创建成果,全市19个镇有6个已创建成为XX市药品安全示范镇,13个创建成为XX市药品安全达标镇。今年安排了8个镇申报创建XX市药品安全示范镇。不断优化工作机制、完善监管网络、强化整顿规范,营造全民关注氛围,举行药品安全事故IV应急演练,全力做好国家级药品安全示范市创建迎检工作,于10月19日顺利通过现场验收。三是争创浙江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XX县。实施省“321工程”,着力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XX县创建活动,争创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XX县。开展创建启动以来,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确定阶段性目标。本年度有4家创建示范单位待上级部门验收。四、完成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任务。全年完成食品定量检测8471批次,完成宁波对我市5600批次考核任务的,完成定性检测18/23247181批次。已完成地产小海鲜检测102批次,检出9批次小海鲜重金属超标;完成地产蔬菜100批次,检出散户蔬菜4批次违禁农药残留或农药残留超标。下达药品抽检计划340批次,监督抽样220批次,完成率100,收到不合格药品检验报告45批次,处理率100;完成基本药物抽样任务120批次,完成率100,检验报告均合格。快检车共运行105天,快检药品600批次,其中近红外检测272批次,可见异物检查328批次。五、完善药品网上监管系统建设。2016年,投入专项资金万元,全面实施药品流通网上监管系统的完善升级工程,今年以来,继续完善了药品购销控制、药品储运温湿度在线监控、特殊药品管理、药师在岗远程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市镇级以上医疗机构药品流通网上监管系统对接,实行药品网上监管与现场监督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六、做好食品药品日常监管工作。一是规范许可形式,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全年共受理行政许可1593件,办结1599件,其中餐饮服务许可受理办结710件,窗口承诺事项提前办结率100,平均办理时间仅为天,较平均承诺天数提前,达到行政许可事项的效率标杆。二是坚持严进严管,确保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正常。对我市药品生产企业驻厂8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GMP、GSP认证73次;按上级规定的频次完成对涉药单位的日常行政检查,覆盖面100;对19/232016年度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信用等级评定433家,共评出A级65家,B级348家,C级9家,D级11家,对医疗机构药品质量信用等级评定674家,共评出A级154家,B级499家,C级21家;继续做好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的监管工作,落实实名登记、数量限购、公布警示标语等政策精神;继续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本年度全市各不良反应监测点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173例,完成宁波目标值的,其中新的、严重的报告417例,占总目标数的。三是强化对医疗器械的监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局工作部署,抓好生产企业源头监管,突出监管重点,在日常检查全覆盖基础上,对2家高风险生产企业进行“回头看”,对1家低信用生产企业跟踪检查3次,对一高一低3家生产企业检查覆盖率达266;2家企业通过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考核;加强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管,共检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68家次,其中对19家二三类生产企业检查49家次,检查率;对29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检查62家次,;对全市医疗机构、村卫生室、口腔类诊所检查全覆盖;对37家隐形眼镜经营企业抽查57家次;继续加强对免费体验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夸大功效,欺骗消费者等违法行为。四是依法履行餐饮服务监管职责和保健食品、化妆品全程监管职责。今年4月,本局正式履行餐饮服务食品安20/23全监管和保健食品化妆品卫生监管职能,全力做好重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出色完成张学友演唱会、体育馆开馆庆典、中高考、佛像开光法会、国际啤酒文化节、2016全国滑翔伞及山地自行车赛、斐济总理访甬期间来慈溪等多次经济、文化、宗教、政治重大活动时的餐饮安全保障任务;配合参与对慈溪中学、荣誉酒店集团等12家单位学校的新改扩建审核工作;开展农村家庭聚餐示范点创建活动,本年度已创建示范点6个,今年以来,共指导农村家庭聚餐3538起,保障近40万人次安全就餐;开展对全市餐饮单位及各类学校食堂的量化分级评定,共2888家单位进行评定,评出A级74家、B级495家、C级2319家,责令整改64家;在XX市内率先组织在大型以上餐馆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已完成对近1100家重点单位管理队伍的培训工作。对1家保健食品和10家化妆品生产厂家、2778家保健食品和2596家化妆品经营单位开展全面检查。七、开展专项整治和稽查办案工作。一是开展全市食品领域地沟油整治、餐厨废弃物管理、卤味烤禽、强化无证无照专项整治及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17月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大排查。7月15日至10月25日,全省统一部署食品安全百日大整治,除上级交办的16个事项外,另排查出本市四大重点隐患进行专项治理,突出解决了“村级无证马路市场管理”老大21/23难问题。在百日行动中对所有16242个食品生产加工经营者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全市食品安全各环节检查企业单位15353家,出动执法人员19411人次,查处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