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之间的关系_第1页
脏腑之间的关系_第2页
脏腑之间的关系_第3页
脏腑之间的关系_第4页
脏腑之间的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脏腑之间的关系,平面设计,心与肺的关系,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一)心与肺主要体现于血液运行和呼吸吐纳之间的协调关系。生理:肺主气气为血帅,肺气助心行血心主血血为气母,心血运布肺气,气与血的关系,宗气是中心环节,病理:肺气虚弱,行血无力影响心的行血心血瘀阻肺失宣肃,肺气壅塞心气不足血行不畅影响肺的呼吸胸闷咳喘心阳不振,脾,心,土,土,(二)心与脾主要体现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生理:脾旺血足使心血充盈血液生成相互促进心阳温脾则健运不息心行血,推动血行不已血液运行血运正常脾统血,血液不溢脉外,病理:生化无源脾气虚弱心血不足统摄无力心阳不足,脾失温养脾气虚弱,心脾两虚,心悸、失眠多梦、纳少腹胀、体倦,(三)心与肝主要体现于行血藏血和精神情志调节两方面。生理:心主血心有所主心主血行血液血液充足肝藏血肝有所藏疏泄正常心主神明主宰精神活动神志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相互促进血运通利,相互协作神志正常,病理: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血液亏损心肝失养月经量少、双目干涩、肢体麻木心肝血虚血不养神神志不安心与肝相互影响,导致心肝火旺神志狂乱,夜游症,黄某,男,14岁,学生,2002年3月15日诊。3年前无诱因而突然夜间起床,手舞足蹈,嚎叫不休。嗣后则间歇发作,长则半月,短则56天一发,以精神受刺激后易发,每发均在夜阑人静之后,发作时呼之不应,无口吐白沫和抽搐,只是不停的叫唤,手足舞动,约持续30分钟左右,自然平静,平静后肢冷汗出。翌日自觉精神疲倦,询其昨宵情景,茫然无知,平时心悸易惊,寐多呓语,智力减退,口干思饮。脑电图、脑血流图等辅助检查均无异常。多处辗转求医,服用中西药物不效。现症见:饮食正常,二便调,舌淡红、苔白微腻,脉滑略数。,治疗:补肝血,养心神。甘麦大枣汤加减。处方:小麦60g,甘草6g,大枣9枚,柏子仁、五味子、麦冬、天冬、玄参各15g。3剂水煎,每日1剂,睡前顿服。诊后未再复诊。,祖国医学认为,本病证多由忧思过度,心阴受损,肝阴不足,神不守舍所致。本案从舌脉上看似无阴虚表现,但症状上反映出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和智力减退等一派心血不足之象。治从证舍脉,根据灵枢“心病者,宜食麦”原则,故处以甘麦大枣汤加减。,心与肾,(四)心与肾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生理方面:,水火既济互济互制,心神肾精相互为用,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以资肾阳,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以资心阴,使心火不亢,水火既济,心主神神全可以益精,肾藏精积精可以全神,精神互用,心为君火,君火在上,为一身之主宰,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肾为相火,相火在下,系阳气之根,为神明之基础,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君相安位,君相二火上下交济,病理:心与肾之间的水火阴阳精神的动态平衡失调,称为心肾不交。,水不济火,水气凌心,精神失调,肾阴虚于下心火亢于上,肾阳虚损,下焦水寒不化,心阳虚损,水气上凌于心,肾精不足,不能奉养心神心神不足,无力控驭肾精,失眠、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在上心悸怔忡、唇舌青紫在下水肿、形寒肢冷、尿少,在上心神恍惚精神疲惫在下梦遗滑精,(五)肺与脾主要体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生理:,气的生成,津液代谢,肺为主气之枢主呼吸而纳清气脾为生气之源主运化而生谷气,肺主通调水道布散水精脾主运化水液转输水精,相互结合形成宗气,津液输布代谢正常,病理:脾虚食少、腹胀、便溏、肢倦气虚脾肺虚弱肺弱面白、少气、咳喘脾为生痰之源水不化津,转为痰浊湿滞水湿痰饮肺为贮痰之器痰浊停肺,引起咳喘,咳嗽,胡某,男,3岁,2005年3月26日诊。患儿咳嗽已20余日,初因过食油腻,复感外邪,出现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清涕,经治发热虽除但咳嗽仍存,继服川贝枇杷糖浆等,亦未奏效。诊见:咳声无力,面色晄白,神疲倦怠,气短懒言,饮食不香,动则汗出,舌淡嫩、苔薄白润,脉细弱。,治疗,证属饮食伤脾,脾气虚弱,土不生金,肺气失充,气无所主,而作咳嗽。治以培土生金,健脾益肺为法。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处方:党参、白术、茯苓、北杏仁、陈皮各5g,法半夏、木香、砂仁、甘草各3g。2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150ml,分34次服。药讫,咳嗽减,饮食增,精神佳。继进2剂,咳嗽若失,诸症亦平。,肺概论:解剖形态,肺位于胸腔,居横膈之上,上连气道,与喉相通。肺在五脏六腑中居位最高,覆盖于上,故称“华盖”。肺与百脉相连通。肺分为左肺和右肺。左肺两叶、右肺三叶。肺呈白色,质地疏松、内含气。“其虚如蜂巢”“得水而浮”“熟而复沉”,为清虚之脏,(六)肺与肝主要体现于人体气机的升降和调节方面。生理:肺在膈上,其气肃降气机升降肝居膈下,其气升发病理:肝火犯肺气机失畅肺燥伤肝,肝气逆胁痛、急燥、面红耳赤肺气伤咳逆、咯血、咯痰不爽肺燥咳嗽、痰少、咽干肝伤胁下引痛、胀满,是全身气机升降的重要组成部分,肺与肾的关系,(七)肺与肾主要体现于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方面。肺为水之上源肺主宣降,行水于全身,下引于肾。肾为主水之脏肾阳气化,升清降浊,输于膀胱。肺为气之主肺主呼吸,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肾为气之根肾主纳气,吸引摄纳,使气归根。金能生水肺阴充足,输精于肾,使肾阴充盈。水能润金肾阴充足,上润于肺,使肺脏清宁。肾阳资助肺阳同温肺阴及肺津,推动津液输布,水液代谢,呼吸运动,阴阳互资,病理:,肾阳虚衰,气化不利水肿、形寒肢冷水邪上犯,肺失肃降咳喘、不得平卧,水寒射肺,水肿,风邪袭表,肺失宣降头面浮肿、咳喘、恶寒发热水湿风邪,由肺及肾全身水肿、腰痛、尿少,风水及肾,肾精不足,摄纳失职呼吸异常,气短喘急、呼多吸少肺气久虚,伤及肾气,肺阴不足,下汲肾阴肾阴亏虚,肺阴失充肺肾阳虚,津凝为痰老年久病痰饮咳喘,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肺肾阴虚干咳少痰,腰膝酸软,肺肾气虚,阴阳两虚,唾液减少症,余某,男,46岁,农民,2006年5月12日就诊。半年来口干纳呆,唾液减少,只能进流质饮食,硬食需水泡才能下咽,汗泪如常,服滋阴增液、泻热润燥、滋补肝肾等中药数十剂,及调节植物神经等西药,见效甚微。刻诊:唾液少,口干咽燥,面唇无华,平素自汗易感,畏寒肢冷,气短懒言,身体消瘦,舌淡、苔少而干,脉浮而弱。证属肺阳虚弱,津液失布,治拟温肺复阳,益气生津。处方:炙甘草24g,干姜12g,黄芪30g,太子参、麦冬、枸杞子、麦芽各15g。服6剂后,口干减轻,精神转佳,上方加味又服9剂,唾液增多,能吃馒头,一般症状也随之好转,守方加减再进6剂而愈,随访半年,未再复发。,肾主唾液,然肾上连于肺,若肺阳虚弱,肺气无权,治节不能,津液不能输布,金水不能相生,则肌肤失养而消瘦,结合舌脉,证属肺阳虚衰无疑。甘草干姜汤系仲景为治“肺中冷,必眩,多涎唾”之肺痿症而设,该案唾液减少,虽与仲景所论相反,然其病机则一。故重用甘草、干姜汤峻补肺阳,使肺温阳复,治节有权,津液得而布唾液自生;黄芪、太子参、麦芽益气健脾化液,乃虚则补其母,损其肺者益其气之意;枸杞子补肾;麦冬生津,以求金水相生。全方使肺温阳复,津液有布而证愈。,“见水思尿”证,李某,女,43岁,2003年8月3日初诊。近半月每见水则欲小便,以致不敢洗脸、嗽口,余无不适。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经省某医院诊为见水思尿证。舌淡、尖红、苔白,脉弱。,初诊,按脾肾两虚论治,处方:党参、黄芪各20g,益智仁15g,五味子、白芍、海螵蛸、甘草各10g。5剂不效。,复诊,详问之,患者近日微有咳嗽,动甚则气短汗出,此乃肺气已虚,宣发肃降失常,致下源失约。投补肺汤加减。处方:黄芪30g,党参15g,熟地、五味子、桑白皮、紫菀、桔梗各10g,升麻6g,甘草5g。3剂后,见少尿意减轻,效不更方,继服5剂,见水后偶有尿意,上方加益智仁15g,续进10剂,病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八)肝与脾主要体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协同作用。生理:,肝主疏泄,促进消化疏泄与运化脾主运化,散精于肝,肝主藏血,调节血量,供应脾运藏血与统血脾主生血,统血,使肝血充足,病理:,肝病及脾,肝脾不和胁痛腹胀、便溏泄泻。脾胃湿热,熏蒸肝胆纳少、口苦、黄疸。,脾虚血少,肝血亦损纳少、腹胀、头晕、目眩、月经涩少等,脾不统血,引起出血,肝血亦亏,消化方面,血液方面,失音,朱某,男,17岁。2006年7月1日初诊。其父代诉:表情呆滞,情绪低沉,不说话5天。患者外出务工,因被裁减失业,继而心情不畅,不纳食,不语,多痰,夜间烦躁失眠,5天来失语,失听,生活不能自理。经查各方面均无异常。喉镜检查未见发音器质性病变。舌红、苔薄黄而腻,脉细弦滑。诊为“心因性反症状失语”,属中医肝郁痰阻。治以逍遥散合涤痰汤加减。方药:茯苓、柴胡各12g,白芍、玄参、白术各10g,陈皮、法半夏、菖蒲、胆南星、枳实各9g,竹茹2g,凤凰衣适量,甘草6g,水煎服,日1剂,每日3次。3剂后患者自感如梦初醒,方知住院治疗,并能流利讲话如常,精神,失眠好转,纳常,观察3天,未再发,治愈出院,经随访未再复发。,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系疏肝解郁,健脾养血而设。原治肝郁血虚之证。用治失音之实证,古籍中少有记载。本文失音由于精神因素所致大脑机能失调的疾病,也称心因性和反应性精神病。祖国医学认为情志伤肝而导致肝郁气滞,肝郁化火,火炽痰涌为随气上,心窍为之蒙闭,故而出现失音、失听,表情呆滞,形若木偶,故用该方合涤痰汤加减化裁以疏肝解郁、涤痰、醒脑、开窍。使气血调和,疾病向愈。,肝与肾,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可以互生;肝属木,肾属水,水可以生木,肝肾间的关系密切。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二者相反相成。故肝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肝肾同源及藏泄互用。,(九)肝与肾主要体现在肝肾同源,藏泄互用及阴阳之间的互滋互制作用生理:,肝属木,为子水能涵木母子相生肾属水,为母肝藏血肝阴赖肾阴滋养精血同源相互资生肾藏精肾精赖肝血补充同具相火相火寄于肝肾肝主疏泄能制约肾之闭藏相互制约,相互为用肾主闭藏能制约肝之疏泄,肝肾同源,藏泄互用,互滋互制,肾阴滋养肝阴共同制约肝阳肾阳资助肝阳共同温煦肝脉,病理:肝阳失养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肾阴不足累及肝阴水不涵木肝阳上亢甚则化风肾阳不足累及肝阳下焦阴寒内盛,少腹冷痛,阳痿精冷,宫寒不孕精血亏虚腰膝酸软、肢体消瘦、健忘少寐、舌红少苔相火妄动眩晕耳鸣、易怒多梦、情欲亢进、遗精早泄藏泄失调女子月经周期紊乱、男子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脾和肾,(十)脾与肾主要体现于先后天的互促互助和水液代谢方面生理:先天温养后天脾主运化,赖命火温煦先后天相互资生后天补充先天肾主藏精,须脾精补充脾主运化水湿脾阳健运,土能制水水液代谢肾为主水之脏肾阳气化,开合有度,病理:肾阳不足脾肾阳虚少腹冷痛、下利清谷脾阳亏虚形寒肢冷脾虚不运水液代谢紊乱水肿肾虚不化,二、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心主血心火下降小肠,保证小肠化物生理小肠化物清者上输心肺化赤为血,使心血充足心经实热下传小肠小肠实热病理小肠之热上熏于心心火亢盛病理表现:尿少、尿热赤、尿痛心烦、舌赤、口舌生疮,心与小肠,肺司呼吸,主行水有赖大肠通畅生理大肠主传导,主津有赖肺气下降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影响肺降胸满气急喘咳肺津不降,传导失职便秘、干结病理肺虚推动无力气虚便秘,大便艰涩不行气虚不固,清浊混杂而下大便溏泄,肺与大肠,胃主受纳为脾运奠定基础纳运协调脾主运化为胃纳提供能源脾主升清转输精气,上输心肺升降相因胃主降浊浊阴下降,虚实更替脾性恶湿脾阳健则能运燥湿相济胃性恶燥胃阴足则能纳,脾与胃,生理,胃纳不佳,影响脾的运化与升清腹胀泄泻纳运失调脾失健运,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胃脘胀痛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升降反作浊气在上,则生瞋胀湿易犯脾,困遏脾阳,影响胃纳燥湿不济热易犯胃,灼伤胃津,影响脾运,脾与胃,病理,肝主疏泄,分泌胆汁消化功能疏泄胆汁,帮助消化胆附于肝,贮藏胆汁肝主谋虑精神情志肝胆相济,勇敢乃成胆主决断肝失疏泄,胆汁排泄不利消化方面肝胆同病胆道受阻,影响肝之疏泄肝血不足精神情志谋虑不决口苦,心烦失眠胆气虚怯,肝与胆,生理,病理,肾为水脏气化津液,司开合,控制膀胱开合生理膀胱为水腑开合有度,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