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行》教案_第1页
《饮马长城窟行》教案_第2页
《饮马长城窟行》教案_第3页
《饮马长城窟行》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饮马长城窟行 授课教师:徐武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汉乐府诗的基本知识以及汉乐府民歌的特点。 2、深刻领会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言简意丰的特点。 3、培养鉴赏汉乐府诗的能力,并能进行简单的比较评价。 过程与方法 1、体会汉乐府诗的抒情方式,能够通过对语言、意象、手法的分析鉴赏诗歌。 2、在诵读中体味诗中表达的复杂的感情; 3、理解比兴等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中古代女子对所爱的真挚、执着和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品味古代女子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1、把握饮马长城窟行的思想感情。 2、把握常见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1、体味诗中表达的情感。 2、如何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法;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法;点拨法;分析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4分钟) (展示李清照一剪梅,学生齐读全词。) 提问: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闺中女子对在外的丈夫或情人的思念) 爱情是人世间永恒的主题。爱情在给带给我们两情相悦的甜蜜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分离相思的痛苦,但是真爱却一直是人们所苦苦追寻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涉及爱情内容的汉乐府诗歌饮马长城窟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代女子对所爱的真挚与执着。 二、文学知识积累(1分钟) 1、前人对乐府诗特点的概括:“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三、预习检查(1分钟) 1、字音: 饮yn马夙s昔自媚mi遗wi烹png鲤鱼 四、释题(3分钟) 饮马长城窟行:汉代乐府旧题,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借助饮马,曲名由此得来。文选五臣注有文字记载:“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征人路出于此而伤悲矣。言天下征役,军戎未止,妇人思夫,故作是行。”乐府诗集卷三十八云:“(饮马长城窟行)一曰饮马行。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征戍之客,至于长城而饮其马,妇人思念其勤劳而作是曲也。” 可见远离家乡在外行役的人,于长城下寻找泉窟,让马饮水休息,且生活艰苦,而使饮马长城窟行逐渐成为行役艰苦的生活写照,也因行役者是闺中妇人思念的对象,故又转为妇女思念良人的题材,或是借妇女思念良人抒发征人内心对家人思念。 五、整体感知 1、齐声朗读课文。(1分钟) 2、请同学结合注释自读诗歌,理解大意。并思考下列问题:(5分钟) 汉乐府民歌的叙事性很强,它主要是通过对人、景、事的描写和叙述抒发感情。本诗写了什么人,写了什么事情,表达什么样的感情?(2分钟)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3分钟) 示例:(1)主人公:一个女子;一个正在思念丈夫的女子(古代称这类女子为“思妇”)。 (2)事情:昼思夜想(开头展转不可见) 寒门独居(枯桑知天风谁肯相为言) 喜获夫信(客从远方来下言长相忆) (3)感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妇人对远行未归的丈夫的思念。) 追问:根据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本诗是围绕诗中哪个字来展开的? 明确:思(板书)。 3、女性,是很情绪化的。她们的感情细腻,而且容易发生变化。那我们就来看看,主人公感情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板书)(2分钟) 示例:思念的悲伤独居的寂寞获信的欣喜 六、品味鉴赏 1、本诗表现的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那么“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等描写岂不是与诗歌主要内容无关?是否可以删除?说说你的理由。(5分钟) 明确:(1)不可。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理由陈述。示例: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文章中内容必须服从服务于中心) A、艺术手法:比兴。比,比喻。这里的“绵绵”既是指草的绵绵,也是指思念的绵绵,是一种暗喻。兴,“先咏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这里是先言草的“青青”来引起后面的思念绵绵。它是全诗的第一句,起到领起全诗,奠定凄婉的情感基调的作用 B、表达效果:开头用比兴的手法,既写眼前景:春草绵延不绝,也喻含对远方征人悠悠的思念。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A、艺术手法:采用了比兴的手法,写出了季节的特点,烘托女子的孤独和寂寞。 B、表达效果:(示例) (A)枯了叶的桑条尚且知道天风,深藏的海水尚且知道天寒,你知道我对你的思念吗?表达自己对丈夫的绵绵思念。 (B)枯了叶的桑条尚且知道天风,深藏的海水尚且知道天寒,难道你对我没有一点点思念吗?表达对丈夫的一种埋怨,由爱而生怨。 (C)枯了叶的桑条尚且知道天风,深藏的海水尚且知道天寒,难道你不知道季节的变化,不知道该回家了吗? (D)用枯桑感知到风吹,海水感知到天寒,来比喻自己感受到丈夫外出不在家的痛苦、悲凉。 (3)教师点拨:比兴手法是汉代诗歌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如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2、本诗除了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还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有何效果?(8分钟)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示例:(1)顶真: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开头(引导学生注意诗句的特点:前面一句的结尾的两个字跟后一句的开头的两个字是一样的),这样的手法称为“顶真”。“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它的表达效果是使首尾衔接,语句上递下接,气势连贯,环环紧扣,叙事清晰,便于记诵的作用。 (2)对比: A、“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梦中丈夫在我身旁,是甜蜜的,是她一直期盼的,但梦醒后发现只是空欢喜一场,丈夫在他乡。这里通过梦中跟梦醒的对比,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落差,表达了女子的失落和内心的悲伤。 B、“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別家亲人欢聚,而自己是门前冷落,衬托出诗中女主人公的孤独、悽涼。 (3)细节描写:“长跪读素书”:“长跪”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恭敬及女子心中的庄重和激动,也反映了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 (4)借代与比喻:双鲤鱼,借代书信;烹鲤鱼,比喻打开木盒。利用借代和比喻的表现手法,描写客送夫信,表现主人公收信的欣喜和读信的急不可待。 (5)反语:“远道不可思”:“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看似矛盾的话,表达了主人公深知爱人远在他乡,思念无益,也无用,却又欲罢不能的复杂情感。 3、诗歌中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同学们用“主人公是一个(特点)的(身份)的形象”的格式概括。(2分钟)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示例:一个对所爱的真挚、执着,在家中苦苦等待,满腹相思泪的思妇形象。 七、合作探究 1、细细品味诗歌的结尾两句,思考(10分钟,思考5分钟,回答5分钟) (1)你认为诗中主人公最后的感情是怎样的?这样的结尾有何妙处?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示例:收到丈夫的来信,本来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这封信给主人公带了短暂的欣喜和慰藉,但是从“下言长相忆”中,我们可以看出,欣喜和慰藉过后,应该还是漫长的等待和思念,因为夫妻间还得长时间的相思。 妙处:A、言有尽而意无穷,言简义丰。 B、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2)你除了从诗歌中解读到了女子的情感,还有没有解读出其他的意蕴? 明确:(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示例:丈夫对妻子无限的思念。 A、夫妻长时间的别离,丈夫写信回家本该有千言万语要对妻子说,然而下笔时却只有“加餐饭”“长相忆”寥寥几字,可见千言万语不知从何下笔,而两句简单的嘱咐却已胜过了千言万语。 B、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诗中虽只字未提丈夫的情况,但我们任可以想到他心中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课堂小结(2分钟) 全诗写思妇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从开始的魂牵梦萦,忧心缠绵,到收信的欣喜,再到看信后重逢的希望落空,通过多方描写,將思妇复杂而微妙的內心世界,作了完整而深入的刻画。而就在思妇的相思苦闷发展到顶点时,诗却在含蓄得近乎平淡中结束,留下不尽的余味让读者去体会,去思索。全诗纡回曲折,缠绵殷切,情切语真,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素朴的语言表现里,情味无限,感人至深。从诗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真谛。 九、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比较本文与裴子野饮马长城窟行的异同。(10分钟) 饮马长城窟行 裴子野 诗纪云。一云拟青青河畔草。 亭亭山上柏,悠悠远行客。行客行路遥,故乡日迢迢。 迢迢不可见,长望涕如霰。如霰独留连,长路邈绵绵。 胡马爱北风,越燕见日喜。蕴此望乡情,沈忧不能止。 有朋西南来,投我用木李。并有一札书,行止风云起。 扣封披书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