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广西科技大学心理学教授 蓝琼丽,2015.4.11,强强是标准的好动儿,在家里总是动个不停,摸着门框就会像蜘蛛人一样爬上去;吃饭吃着吃着就会溜到桌子底下或到处蹦蹦跳跳。一次他爬楼梯,不小心跌断了手,妈妈紧急送他到医院打石膏,但过了一周,他又故态复萌,不仅敲打石膏,而且有危险的大动作。回医院复诊时,在等待的两个小时中,强强成了候诊室最受瞩目的小孩,他跑来跑去,一会儿催妈妈带他去洗手间,一会儿又要去推诊疗室的门,可怜的妈妈只能在强强后面追着跑,哄着骗着想办法要他安静2秒钟。,让老师们头痛的熊孩子们,每天早上来幼儿园,尚杨小朋友从不象别的小朋友那样高高兴兴地走到老师面前问好。每次不是搂者妈妈的脖子就是拽着妈妈的衣服不放,并且大声的哭闹着。有时妈妈就再带他出去玩一会再回来,但他还是不肯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哭闹着不肯走进活动室。每次都要老师和妈妈费很大的工夫才让他从妈妈身边离开,妈妈走后他就坐在座位上一言不发了。,让老师们头痛的熊孩子们,6岁的男孩威威,不喜欢跟人说话,却喜欢自言自语或总是学别人说话,像鹦鹉学舌一样,有时连“你、我、他”等人称代词都不能正确使用。有时上课了,他却独自一人在教室外走动,游戏时也常单独行动,经常在小朋友欺负他的时候,只是哭泣但不告诉老师或其他人。他有一特点,喜欢在安静的课堂突然大声读新闻、广告内容,普通话很标准,记忆力很好。,让老师们头痛的熊孩子们,这些孩子都怎么啦?,望子成人比望子成龙更重要!,成人标准:真实、善良、健康、快乐,成龙标准:因人而异,我们的教育理念,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幼儿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对策,讲座内容,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关于健康定义的发展,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 疾病。(WHO.1946),一个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 德等四方面都健康的人,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 (WHO.1998),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发展正常(主要表现在言语和动作发展上),人际关系融洽(合群、乐于与人交往),情绪积极向上(积极多于消极,较长时间心境良好),行为统一协调(对刺激有合理反应,不偏离多数人),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咬指甲、遗尿、多动等),性格特征良好(开朗活泼,诚实勇敢,自信乐观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生理因素(遗传、胎儿期内环境、脑损伤或疾病、 生长发育迟缓等),心理因素(气质与性格、自我意识等),社会因素,家庭(结构、氛围、家人素质、家长教育态度和方式) 托幼机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 社会环境(高层住宅、电子产品、社会传媒等),幼儿心理发展特点,言语的发展,幼儿期是个体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3岁左右词汇量为1000个左右,6岁为3000个左右, 7岁可以达到4000个左右,理解并能运用方位词,出现自我中心言语,即不起交际作用的自言自语,可以用简单到较复杂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注意力的发展,注意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幼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占优势(颜色鲜艳、外观 形象生动才引起注意),幼儿有意注意时间持续时间因年龄而异,3-4岁仅 为10分钟,5-6岁也不超过15分钟。,幼儿心理发展特点,记忆的发展,以具体形象性和机械性记忆为主,抽象记忆很弱,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开始萌芽,出现潜隐记忆,导致家长认为孩子说谎,潜隐记忆将不同来源,或是自己经历、或是故事 中、或是臆想的内容与现实情况混为一 谈,心理学上称为潜隐记忆。,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思维的发展,幼儿游戏活动形式是从低年龄的简单动作模仿到大年龄象征性游戏(以模仿为主如玩过家家)和创造性游戏(角色扮演等),而象征性游戏和创造性游戏到56岁时达到高峰。,个体思维的发展: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有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在游戏活动和讲故事中,游戏比背唐诗宋词更有利于开发智力,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情绪的发展,情绪体验丰富,易表现在行为上,情绪分类: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冲动性强,不易控制,高级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进一步发展,焦虑和恐惧(分离、批评或伤害均易产生焦虑反应;黑暗、声音、幽静或魔鬼等易产生恐惧,特别是听到或看到后),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性心理的发展,幼儿时期是性别角色认同的关键时期,3岁时性别认知紊乱,即形成性别角色认同障碍,性别角色社会化:性(生物学)性别(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期待),3-7岁为性器期,出现“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奥地利弗洛伊德),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人格(个性)的发展,3-7岁: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3-4岁:人生中的第一逆反期,可塑性强:“潮湿的水泥”期,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的界定,心理健康,问题行为-轻度发展滞后-神经症,正常,异常,重度发展滞后儿童精神病,(预防-保健),(教育-调理-治疗),(紧急干预),灰色区概念(岳晓东),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医学标准,统计学标准,内省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标准,是否有某些行为表现大多数孩子有他没有,而大多 数孩子没有他有,行为表现的程度是否超出大多数孩子,个体身心发展状况(长期停滞不前,或者不进反退),问题行为-轻度发展滞后-神经症(教育-调理-治疗),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说谎,任性,攻击性行为,嫉妒行为,破坏性行为,退缩行为,吸吮手指、咬指甲,习惯性阴部摩擦,遗尿,言语发展滞后(发展迟缓、口吃),睡眠障碍(夜惊、梦游症、梦魇),情绪障碍(分离性焦虑、儿童恐惧症),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其它障碍(多动症、自闭症等),一、说谎,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最大的谎言:我从未说过谎!,孩子说谎的原因,过失说谎想象与现实混淆、未准确掌握数和方位的 概念、模仿成人,故意说谎自我保护(逃避责罚)、满足虚荣心、好奇,教育对策,解释想象与现实的差异,渗透概念教育,注意成年人的言传身教,严肃耐心教育,让幼儿明白说谎的后果,正面积极的诚信范例教育,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二、任性(乱发脾气),表现:否定或拒绝成人的要求,而自己一旦有需要,则 要求成人一定满足,否则就大发脾气,哭闹不止。,任性的原因,习得行为(操作条件反射的形成),成人的溺爱,教育对策,行为训练法(强化与消退原理),合理宣泄情绪,先冷静再教育,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三、攻击(侵犯)行为,攻击(侵犯)行为侵犯他人身体(踢、打、抓、咬) 或毁坏物品(撕、扔、踩)或言语攻击(讥笑、讽刺、诽 谤、谩骂),攻击(侵犯)行为的原因,特定事件引起(情境性) 疏泄情绪 观察模仿(包括影视) 不良教养方式 遗传,注意:要区别于亲社会的侵犯行为,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教育对策,同伴交往策略 教会幼儿用积极应对方式 消除成年人的负面影响 有选择地让幼儿观赏影视节目 切忌体罚,表现:以破坏物品为乐(注意与好奇探索行为区别),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四、破坏行为,原因,敌对情绪引起的报复行为,不愉快情绪引起的宣泄,为了炫耀自己能干,教育对策,培养幼儿处理纠纷的能力,合理宣泄情绪的方法,帮助幼儿分清“能干”与“野蛮”的界限,表现,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五、退缩行为,原因,生理因素(但医学上病因不明),压力(奖励与惩罚不当),情感忽视,强烈应激事件后,幼儿无论在陌生还是熟悉的环境均表现出一贯的孤独、内向、胆怯、抑制等行为模式,具体表现为过分恋物、躲避人群、言语少、对新环境不适应等。,教育对策,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五、退缩行为,首先明确:该行为的矫正并非短期见效,不能操之过急,威逼利诱:逼孩子就范,不肯就罚,肯就奖赏,过分关注:反复询问孩子为什么不表现、不喜欢与别人说话。,激将法:故意用难听的话去刺激、羞辱孩子,避免下列错误做法:,攀比法:与别的孩子做比较,教育对策,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五、退缩行为,创造机会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以示范法培养幼儿交往能力,让幼儿参加不十分强调个人表现的活动,从幼儿喜欢的小物品(动物、花草等)为切入点扩大逐渐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关注和兴趣。,表现,六、分离性焦虑,幼儿与亲人特别是父母分离时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如烦躁不安,害怕想象中的危险,哭泣并伴有做恶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多汗等。,原因,遗传 亲子过分依恋(如过度保护) 不恰当的教育(如多余的劝告、威胁、禁令等) 负性生活事件,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六、分离性焦虑,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教育对策,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幼儿的合群性,对父母的教育(遗传性),必要时的医学治疗,七、儿童多动症,概述,儿童多动症也称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类以注意障碍为最突出表现,以多动为主要特征的儿童行为问题,一般在3岁左右起病,男孩多于女孩。,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特征,活动过度:与年龄发育不相称的活动过多,无目的性,注意缺陷:被动注意占优势,主动注意不足,注意品质差,行为冲动:不分场合、不顾后果、难控制、危险性,学习困难:成绩波动、考试常出现低级错误,七、儿童多动症,原因,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矫治对策,正确认识多动症(坏孩子、没救了),确定“靶行为”以正性强化法和消退法进行行为训练,认知训练(活动中“停停、看看、听听”),遗传因素,脑组织器质性损伤(孕期疾病、分娩异常、脑外伤等),神经生化因素(神经递质代谢紊乱、儿茶酚胺水平不足),铅中毒或食品添加剂,八、儿童恐惧症,表现,对特定事物或情境产生过分的或不合理的恐惧和回避反应。,原因,特殊刺激引起的直接经验,共鸣性习得,受经常性恐吓,重大变故后不及时安抚,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八、儿童恐惧症,矫治对策,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自然现象,禁止恐吓和观看恐怖影视、图片,系统脱敏治疗,重大事件理性处理,并以幼儿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必要 解释,有效安抚。,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九、儿童孤独症(自闭症),概述,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症状,社交障碍(缺乏人际互动如目光、身体、表情等接触),言语交流障碍(不说话、重复刻板语言、自言自语、学舌),重复刻板行为(反复开关电器、看天气预报等),是一种由大脑、神经以及基因等病变所引起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综合征,通常发病于3岁以前,起病缓慢。,智力异常(70%落后,20%正常,10%超常),感觉异常(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恐惧或喜好),九、儿童孤独症(自闭症),原因,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心理障碍),矫正与治疗,生物因素所致(遗传、孕期病毒感染、宫内窒息等),早期生活环境缺乏情绪交流,无言语交往。,最佳干预期:3-6岁,治疗与训练并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