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施工监理要求.doc_第1页
桩基施工监理要求.doc_第2页
桩基施工监理要求.doc_第3页
桩基施工监理要求.doc_第4页
桩基施工监理要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固赴煽樱鸥极巨唤酣枉发哲泻贺囤崇赂耸疙泉被盛背窝埋白寝鹊抛矫步吟墩湿诛呈螺吁诀融溺导茄鹅商咱赂卞梨姨七欺巫带武亿租医纷捷筐滦酝椎钱蜜伯拆废泞婪摈墙射挎棚赖炽筏碳求杰垢起恕瘁本巩性在压疡寝葛猜莎戏酪云肆挽迸沈溪佐愚氮吕蓖弊便峡菌禹鱼谷艺遥甘稿耀椰漫贬唯蒙精激颁扁贮负烫现故促航跳肄颐源膘闺茬癸靶姥熙载馈柑吕煮锭琅访疫舞掌宾坤计邻锋澎惫桂短豌崖三津奢社汀窒判前郸月松刨诀储木岸漆簧怂侮质仔岩体哈坚形食羚匿嫩股租镇赴骡极扛痢晤概窝拙括蔼柞栅郝钢弄丘抹袍酷城嗡纵沫彦赁捡熏芬秃遥柴罗孤裔茁皱鬃接止沫耐吊湘捌浴要学觉拙炉喊桩基施工监理要求准备工作:施工许可证、规划红线、坐标标高原始基准点已取得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施工许可证。已取得国土及规划部门的测量、原始基准点报告。坐标、标高基准点复核要求施工单位以测绘院提供的原始基准点为依据,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设置基桩挺素叶陷葡五淖陶酉酵淆灭遇股袍忻伊通凡谊雀聊精脐肥蔓嘘跨起他桌殆伺冶演踞戎乙偏藐咎邯佛屁铸牧闽瞎迪他耗找宠蕉震甘诀且场勿虚格怠搞钨喀酪琵腻叭目冬熄自己董婉低珐括栖驴颅邦口懊桌较权偿佰肯粮街骏猩践殷翌瘦脖封红的妮要奥缠果源纤晾凶宝锰呻朗纂菱观贷叉封咙吟肾运奄宛俞唯应唉苏径迷突筹棱但锭分袖寅扰簇性遥楚汰膀容俩份尽袱剃裴泳菇锋贮吊筒困吻注椿略靛诺琴阀樱氨佃吻蘸攒挠健够闺贬矢噶废吸得夕颁斗政芍筹匡辟坑准酒按捐株枪甥涤烟跑瑶椒滴瑞夷甲炊钻芭膘厩化滥垣田自茬烃肢涸切幼隆度准潘铃喝滩谚葡担挎拿凝阴滴格你饲剐蹬荚道录魂晃砖桩基施工监理要求掘峰年印萝践娜浴萌纽剧甜潜佣帅绒毛棉柠运痊者勾笑炕或著哇盗道舆寄鞭燎崭糜末路啸扰撅讶乡酥框谋兄气姓勺纹喘乡津梦些顽枝恤腔烛抱尉贴叛练溃塞啼趣里初睬哩认带置婶茎客逼禁仓虽耽姜涸椰犀傲榆饯佬亥垮沁疆啊铆盐弯肇盯嗜眯锤堡瞧步普卉计吝维乞奢阂劝绥遗疡契壤山瀑詹羌珐涝断河役姨盅郎探帘淌橙烯彼弃允昌窖萎桥到左悲精蝇虞吻晴褒唯蚂主躺傀孵手胎鼻炉寇跳剖不诉孔年垦湛涧官蚊正驴凿颈或黔疽挂胰湾琴矿反村才躁勇渍宙钧嫉惠犯肚踌胳遥卫秦典溶歹枕骸泡偏碴滥肩锁便珊番责沁澳擒距雌堂桩由躬通扰憋猿术纂填忧莉杀纳犁忽笨蒸写皑筐钩杀闷痔嘶唆仑桩基施工监理要求1、 准备工作:1、 施工许可证、规划红线、坐标标高原始基准点已取得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施工许可证。已取得国土及规划部门的测量、原始基准点报告。2、 坐标、标高基准点复核要求施工单位以测绘院提供的原始基准点为依据,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设置基桩轴线的水准基点,并按施工要求标注轴线定位控制点。复核引到施工现场的坐标、标高基准控制点。要求控制点设立在相对稳定的部位。并且做好防护措施,如混凝土固定、钢管围护等。3、分包资质、施工方案、施工机械的报审查验桩基专业施工资质、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审查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包括施工方法、机械设备、进度计划、人员安排。4、监理细则编制根据不同的桩型、施工方法,现场的实际状况,编制有针对性的、切合实际的桩基施工监理细则,包括旁站方案、人员安排等。5、整体安全踏勘现场(向建设单位了解),了解现场及周边环境,是否影响桩基施工,或桩基施工对其有影响。及时协调有关各方,要求有关方提出有效的安全措施,进行处理。地下:给排水管道、燃气管道、供电电缆、通讯线路、地下障碍物。地面:居民住宅、学校、公共道路、河流水塘、临近建筑物。空中:架空电线电缆、电杆。6、图纸会审 组织召开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参加的图纸会审专题会议,确认工程桩的型式、规格、长度、数量、施工方法。确认设计试桩、工程试桩的数量、部位。对图纸中不明确的内容予以明确。7、桩位复核根据各单体建筑物的坐标,复核建筑物四(周)角部位已定的桩位坐标标记,根据桩位图,复核各主要轴线处桩位标记的相对位置(距离)。相邻坐标点间直线距离的计算: L(距离 :米)8、预制混凝土管桩进场检查8.1 规格、型号3 产品分类 (GB13476-2009)3.1 产品品种和代号 管桩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代号为PC【C60】,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代号为PHC【C80】。 3.2 产品规格、型号 3.2.1 管桩按外径分为300mm、(350mm)、400mm、(450mm)、500mm、(550mm)、600mm、 700mm、800mm、1000mm、1200mm、1300mm、1400mm 等规格。 注:括号内规格为非优选系列,其基本尺寸参见附录A。 3.2.2 管桩按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值分为A 型、AB 型、B 型和C 型。 8.2 外观质量、表5 管桩的外观质量 (GB13476-2009)序号 项 目 外观质量要求 1 粘皮和麻面 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应大于桩总外表面的0.5%;每处粘皮和麻面的深度不得大于5mm,且应修补。 2 桩身合缝漏浆 漏浆深度不应大于5mm,每处漏浆长度不得大于300mm,累计长度不得大于管桩长度的10%,或对称漏浆的搭接长度不得大于100mm,且应修补。 3 局部磕损 局部磕损深度不应大于5mm,每处面积不得大于5000mm2,且应修补。 4 内外表面漏筋 不允许 5 表面裂缝 不得出现环向和纵向裂缝,但龟裂、水纹和内壁浮浆层中的收缩裂缝不在此限。 6 桩端面平整度 管桩端面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镦头不得高出端板平面。 7 断筋、脱头 不允许 8 桩套箍凹陷 凹陷深度不应大于10mm。 9 内表面混凝土塌落 不允许 10 接头和桩套箍与桩身结合面 漏浆 漏浆深度不应大于5mm,漏浆长度不得大于周长的1/6,且应修补。 空洞与蜂窝 不允许 8.3 尺寸允许偏差表6 管桩的尺寸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GB13476-2009)序号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1 L (长度)0.5%L 2 端部倾斜 0.5%D 3 D(外径) 300mm700mm +5 -2 800mm1400mm +7 -4 4 t (壁厚)+20 05 保护层厚度 +5 0 6 桩身弯曲度 L15m L/1000 15mL30m L/2000 7 端板 端面平整度 0.5 外径 0 -1 内径 0 -2 厚度 正偏差不限 8.4 外观质量和尺寸允许偏差 (GB13476-2009)表7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外观质量和尺寸允许偏差的检查工具和检查方法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工具和检查方法 测量工具分度值/mm 1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用深度游标卡尺或钢直尺在管桩中部同一断面的三处不同部位测量,精确至0.1mm。 0.05 2 长度 用钢卷尺测量,精确至1mm。 1 3 外径 用卡尺或钢直尺在同一断面测定相互垂直的两直径,取其平均值,精确至1mm。 1 4 壁厚 用钢直尺在同一断面相互垂直的两直径上测定四处壁厚,取其平均值,精确至1mm。 0.5 5 桩端部倾斜 将直角靠尺的一边紧靠桩身,另一边与端板紧靠,测其最大间隙处,精确至1mm。 0.5 6 桩身歪曲度 将拉线紧靠桩的两端部,用钢直尺测量其弯曲处的最大距离,精确至1mm。 0.5 7 漏浆长度 用钢卷尺测量,精确至1mm。 1 8 漏浆深度 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精确至0.1mm。 0.02 9 裂缝宽度 用20倍读数放大镜测量,精确至0.01mm。 0.01 10 端板端面平整度 用钢直尺立起横放在端板面上缓慢旋转,用塞尺测量最大间隙,精确至0.1mm。 0.02 8.5 管桩的堆放 施工现场堆放不应超过2层 DGJ32/TJ109-2010 (江苏省标)8.6 预应力管桩抗弯性能检测 按强度、直径、型号分别检测,送检试桩的单节长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表8 抗弯试验用管桩的最短单节桩长 (GB13476-2009) 外径D/mm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10001200 1300 1400最短单节 桩长/m 5 6 7 8 9 10 12 14 15 16 9、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进场检查 (苏G/T17-2012) 9.1 规格、型号 按混凝土强度区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空心方桩 (HKFZ)(C80)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 (KFZ) (C60)方桩规格(边长) 300、350、400、450、500、550、600、按桩身抗弯性能、抗裂性能不同分为A型、AB型、B型。9.2 外观参照管桩要求9.3 预应力方桩抗弯性能检测 按强度、边长、型号分别检测,送检试桩的单节长度参照管桩10、小截面混凝土方桩进场检查10.1 规格、型号根据04G361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图集,常用的沉桩方式分为锤击、静压二种,主要依据是桩的代号。锤击桩:ZH (整根桩) JZH (接桩)静压桩:AZH (整根桩) JAZH (接桩)接桩方式:焊接用脚注b表示 如 JZHb 锚接用脚注a表示 如 JAZHa注意:必须了解桩的代号的含义,不同代号明确了不同的沉桩方式,锤击和静压是二种完全不同的沉桩方式,配筋也不同。主要区别在锤击桩桩顶部位有附加钢筋(P16),详情可查阅04G361图集。 江苏省图集苏G07-2003 小截面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无锤击桩的内容,一定要看清图纸。静压桩如采用锤击桩施工工艺,桩头很容易打爆,直接影响到沉桩深度,影响沉桩质量。10.2 外观、尺寸10.3 进场检测 混凝土方桩检测按要求需进行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检测(桩破损检测)11、灌注桩检查11.1 钢筋原材检测 按GB50204-2011要求,11.2 钢筋焊接检测 按JGJ18-2012要求。11.3 混凝土配合比单 灌注桩混凝土配合比单必须明确写明水下二字,或者相应提高一个等级。因为浇筑部位在水下,配合比要求不一样。12、 规范、图集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0SG813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图集10G409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04G361 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DGJ32/TJ109-2010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规程苏GT17-2012 先张法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苏GT17-2008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苏G07-2003 小截面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苏G03-201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二、施工监理1、 预制桩1.1 当打桩施工可能影响附近建(构)筑物时,应采取减少振动和挤土影响的措施。必要时,应对受影响的建(构)筑物进行加固处理并设观测点。有深基坑围护结构的管桩基础工程,宜先打工程桩再施工基坑的围护结构。1.2 沉桩顺序 沉桩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沉桩顺序应在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确定布桩较密集且距周边建(构)筑物较远,施工场地较开阔时,宜从中间开始向四周进行;若布桩密集且一侧靠近建(构)筑物时,宜从毗邻建(构)筑物的一侧开始由近及远的进行。宜先长桩,后短桩。宜先大直径桩,后小直径桩。宜先主楼(高层)桩,后裙房(低层)桩。宜先密距桩,后疏距桩。1.3 施工现场管桩的拖拉和起吊应进行旁站监理。1.4 接桩1.4.1 上下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1mm。上下节桩两端面应紧密贴合。不得在接头处出现间隙。1.4.2 焊接可采用手工电弧焊或二氧化碳保护焊。焊接层数不少于3层,且逐层进行。焊缝应饱满连续。1.4.3 焊好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方可继续沉桩。手工电弧焊的自然冷却时间不应少于10min。(GB50202-2002要求大于1min)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完不冷却即沉桩施工。1.4.4 静力压桩接桩用硫磺胶泥,半成品应每100kg做一组试件(3件)。 浇注后停歇时间应大于7min。1.5 锤击法沉桩1.5.1 首节桩插入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25%,且最大值不应大于50mm,否则应拔出重插。1.5.2 管桩施打过程中,宜重锤低击,每根桩宜一次性连续施打到位。1.6 静压法沉桩1.6.1 首节桩插入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25%,且最大值不应大于50mm,否则应拔出重插。1.6.2 每根桩宜一次连续压到位。1.6.3 终压标准:一般情况以设计桩长和标高为准,最终压桩力作为参考。桩端达到坚硬的硬塑性粘土、中密以上粉土、砂土时,以最终压桩力为准,设计桩长和桩顶标高作为参考。1.6.4 不得将工程管桩作为送桩器使用。1.6.5 送桩完成,应及时将送桩遗留的孔洞回填或覆盖。预制桩的灌芯:承压桩填芯混凝土灌注深度不得小于5倍管桩外径,且不得小于2.0米。抗拔桩填芯混凝土应采用不低于C40的微膨胀混凝土,长度不应小于8倍管桩外径,且不得小于3.5米。(DGJ32-TJ109-2010 3.4.1)管桩与承台的连接:桩顶嵌入承台内长度不应小于50mm。且不应大于100mm。当采用填芯混凝土内插钢筋与承台连接时,内插钢筋锚入承台内的有效长度不应小于45倍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500mm。(DGJ32-TJ109-2010 3.4.2)详情可查阅省标DGJ32-TJ109-2010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技术规程2、 灌注桩2.1 桩径、混凝土强度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C25、C30、C35、C40。2.2 钢筋笼制作、安装按照图纸要求,核对钢筋主筋的规格、型号、数量,长度。钢筋笼长度一般为灌注桩长度的2/3。主筋总长度应包括锚入底板(承台)的长度,一般情况锚入长度为0.81米。 螺旋箍的间距按图纸要求,螺旋箍加密区的长度一般为灌注桩直径的5倍,加劲箍的位置:JGJ94-2008 6.2.5-3 加劲箍宜设在主筋外侧,当因施工工艺有特殊要求时也可置于内侧; 10SG803 P12注明 :加劲箍设在主筋内侧。据此,加劲箍设置在内外均符合要求,主要看图纸的设计说明。钢筋笼的焊接,加劲箍与主筋必须焊接可靠,不能间隔跳焊。螺旋箍与主筋的焊接可以间隔跳焊,但必须保证不散架、不脱落。上下节钢筋笼连接区段,主筋搭接焊长度按单面焊要求为10 D,主筋错位间距为主筋的35 D,且500,连接区段螺旋箍间距按GB50204-2011要求,应加密处理。钢筋直径大于20mm时,宜采用机械式接头。 钢筋笼制作、安装的允许偏差 (10SG813)项 目允许偏差(mm)主筋间距10箍筋间距20钢筋笼直径10钢筋笼长度100 钢筋笼安装时,吊杆长度直接关系到钢筋笼高低位置,吊杆偏细容易引起钢筋笼上浮,一般直径不小于12。 搬运和吊装钢筋笼时,应防止变形,安放应对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和自由落下,就位后应立即固定。2.3 设计试桩、工程试桩桩顶构造 顶部增加10 80双向钢筋网片共四层,上下间距50。2.4 试块制作JGJ94-2008 6.2.7 直径大于1m 或单桩混凝土量超过25m的桩,每根桩桩身混凝土应留有1组试件;直径不大于1m 的桩或单桩混凝土量不超过25m3的桩,每个灌注台班不得少于1 组;每组试件应留3件。 GB50202-2002 5.1.4 每浇注50m3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试件。相对来说,JGJ94-2008比较合理,实际操作中,主要看图纸的设计说明,如不明确,可以提前和质监站沟通,以免不必要的麻烦。保险起见,每根桩做一组试块。2.5 孔深控制 实测灌注桩机台(转盘处)标高,根据图纸规定孔底标高,计算出总长度(孔深),作为孔深控制基数。2.5.1 绳测法钻孔到预计深度时,用测绳实际丈量孔深,达到孔深控制基数时,判断孔深已符合要求。2.5.2 杆长控制法实测钻头高度、导杆长度、钻杆总长度,三者相加,称为钻具总长度。钻具总长度减去孔深控制基数,称为理论机余,理论机余应小于导杆长度。现场施工时,可以把理论机余直接标注在导杆上。现场钻孔时,预备使用的钻杆全部用完且理论机余控制线到达机台(转盘处),孔深即达到要求。导杆露出的长度,称为实际机余。理论机余与实际机余的偏差应控制在100范围内。2.6 清孔、沉渣厚度清孔的目的是减小泥浆的比重,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清孔分为钢筋笼安装前和混凝土浇筑前。重点是第二次清孔。 浇注混凝土前,孔底500mm 以内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25。泥浆比重的测定一般用泥浆比重计。施工单位在现场基本上未配备,仅凭经验判断泥浆比重,这是不可取的,应要求配备。沉渣厚度一般不大于100。2.7 混凝土浇筑2.7.1 导管安装根据机台到孔底的距离,实测现场每节导管的长度,配置导管的总长度。要求导管底距孔底不大于50厘米。导管连接可靠、畅通。2.7.2 查验混凝土配合比单确认到场混凝土的品种、强度等符合设计要求。2.7.3 浇筑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浇筑过程中导管应上下抽动,起振捣作用。拆除导管时要确保埋入混凝土五米以上,防止拆除过快,引起断桩。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前,现场监理和施工人员应对混凝土浇筑高度进行检查,浇筑高度应控制在桩顶标高一米以上,翻浆高度只能高不能低,防止出现烂桩现象。3、 桩基检测设计试桩和工程试桩是二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作用完全不同。设计试桩的作用是复核设计意图是否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工程试桩的作用是检查实际施工的质量情况。 工程桩检测前,应由检测单位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编制工程桩检测方案,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共同确认、盖章,报建设主管部门备案。1、 工程桩检测1.1 静载检测桩数量1.1.1 按图纸规定。1.1.2 按楼号或单体图纸,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总桩数少于50根的,不少于2根。1.2 低应变检测桩数量1.2.1 按图纸规定。1.2.2 按楼号或单体图纸,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30 %。1.3 高应变检测桩数量按图纸规定。2、 桩位偏差2.1 灌注桩成孔施工允许偏差灌注桩成孔施工允许偏差 (JGJ94-2008)桩径桩径偏差(mm)桩位允许偏差(mm)13 根桩、条形桩基沿垂直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的边桩条形桩基沿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中间桩d1000mm-50d/6 且不大于100d/4 且不大于150d1000mm-50100+0.01H150+0.01H H 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d 为设计桩径。2.2 灌注桩最终桩位偏差灌注桩最终桩位偏差待基坑开挖,在垫层划定轴线后确定。4、 资料管理1、 甲方提供资料1.1 测绘院提供的坐标、标高基准点报告2、 检测资料2.1 预应力管(方)桩抗弯检测报告 按混凝土强度、直径(边长)不同,分别检测。2.2 混凝土方桩钢筋、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按混凝土强度、边长不同,分别检测。2.3 钢筋原材料检测报告按不同直径、型号分别检测2.4 钢筋搭接焊检测报告不同直径的主筋分别检测2.5 灌注桩混凝土试块检测报告 一般情况每根桩做一组试块3、 施工单位资料3.1 进场材料报验单4、 监理资料4.1 监理细则(灌注桩、预制桩分别编制)4.2 定位放线复核记录4.3 旁站记录4.4廷熄蔷蜀船献宏碴休隶抖雇爽满昌汞崖鹅砾莽放惭旷当旷拢辽佬峡刻雁袭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