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心得体会_6_第1页
师德建设心得体会_6_第2页
师德建设心得体会_6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师德建设心得体会04年暑假校本培训时写过一篇随笔,最近学习教育部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又有不少体会,据说这个修订的规范是在汶川大地震后“范跑跑”事件等背景下出台的。上次传达写体会时说,由于大家比较忙,过去写的文章也可以交,但网上抄一篇是不允许的这也有关师德。因此我就找出了原来写的文章,略加改动上交充数,但文章确实字字句句都是自己写的,而且我不喜欢当文抄公,拾人牙慧、人云亦云。听了于漪老师作的“教师的人格魅力”的报告,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于漪老师举了鲁迅的例子,鲁迅是我心中的偶像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的写照。鲁迅爱憎分明、刚直不阿鲁迅深爱自己的祖国,写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不朽诗句鲁迅同时对学生对青年又是满腔热情,关爱备至。鲁迅是一位斗士,他即使重病在身也永不休战,他以“横眉岂夺娥眉冶”表示了对无耻小人的鄙视,他对“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的变色龙表现出极大的愤慨。当然最近不少文章写了鲁迅“怜子如何不丈夫”呵护儿子周海婴的另一面等等。正因为鲁迅品格高尚、人格完美,所以受到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崇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于漪老师提出教师应该是模范,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向鲁迅先生学习。但是,近来2/3从报纸上看到,某网站的调查显示调查对象对鲁迅的认可度还不及一些网络作家,我感到这是一种悲哀。没有把青年教育好,社会有责任,我们教师也责无旁贷。于漪老师在报告中还举了国学大师季羡林帮报到新生看行李的故事。我有一位同学在北大东语系工作,他也给我讲过一些季先生的小事季先生生活极为俭朴,他常常背着一袋他老伴给他烤的馒头干到图书馆去,在图书馆一坐就是一天。因为懂梵文的人很少,他要在有生之年尽量多翻译出一些经书,所以他只能废寝忘食地工作。看行李也好,啃馒头干也好,都表现出季先生高尚的师德,季先生饱经沧桑,写过“牛棚杂忆”,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实在值得我辈学习。最近连续听了华师大黄博士“坚守师德底线”和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人文素质和中学教育”及师大一附中刘定一老师等几场报告,很受启发。有些空洞不切实际的高调要降下来,人文素质不等于政治素质。报告所列举的许多例子闻所未闻。总的说来,是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人的隐私,人无完人,但是师德底线要坚守。报告中有许多生动的例子,如不要求小学生和罪犯作斗争,遇到窃贼应报警不必和他搏斗以防罪犯狗急跳墙危及无辜生命安全。以前讲愚公移山、学雷锋日记,推崇刘文学、金训华等都有特定的历史环境。时代不同了,标准也在变。3/3现在强调生命教育、以人为本,人的生命是最可贵的,不提倡刘文学、金训华式的献身。吕型伟提出教科兴国,教育应放在科技之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