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化学水处理人员内部取证学习资料第一部分 主要设备的工艺原理1、系统概述本水处理系统根据功能可分为四个分系统,即预处理系统、RO脱盐系统、离子交换除盐系统和凝结水系统。预处理系统包括清水箱、清水泵、生水加热系统、双滤料过滤器、超滤等,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为后续的脱盐处理提供条件;RO 脱盐系统包括 5m 保安过滤器、RO 高压泵、RO 膜组等,能脱除水中 98%以上的盐分,保障后续系统的进水要求;离子交换除盐系统包括阴阳混床离子交换装置、除盐水箱、除盐水泵等,作为精处理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保障出水水质指标,产出合格的除盐水。凝结水处理系统包括换热器、凝结水池,前置阳床及高速混床处理,其主要作用是凝结水回收再利用。2. 辅助系统: 2.1 过滤器反洗系统: 由反洗水泵、反洗水箱、罗茨风机等构成。用于定时去除多介质过滤器和 活性碳过滤器截留的污物。反洗水水源采用 RO 的浓水。 2.2 RO/UF 清洗系统: 主要设备包括 5m 过滤器、清洗水箱、清洗水泵等。随着系统运行时间的 增加,进入 RO/UF 膜组的微量难溶盐、微生物、有机和无机杂质颗粒会不可避免的污堵 RO/UF 膜表面,产生 RO/UF 膜组的产水量下降、脱盐率下降等情况。为此需要 RO/UF清洗系统,在必要时对 RO/UF 装置进行化学清洗。2.3 絮凝剂投加系统: 主要由絮凝剂计量箱和絮凝剂计量泵组成。为了保证预处理的效果,在双滤料过滤器前投加絮凝剂,使水中悬浮物、胶体、有机物等颗粒形成絮凝体,在双滤料过滤器上被截留去除。 2.4 助凝剂投加系统: 主要由助凝剂计量箱和助凝剂计量泵组成。为了提高絮凝效果,最大限度的减少絮凝剂的加入量,在絮凝剂投加系统后面继续加入助凝剂,使水中悬浮物、胶体、有机物等颗粒迅速的形成絮凝体,在双滤料过滤器上被截留去除。2.5 氧化剂投加系统: (我们没有此处的系统,大家可以学习并借鉴一下)主要由氧化剂计量箱和氧化剂计量泵组成。为了防止原水中和管路中的菌繁殖增生,保护膜元件的正常运行,在多介质过滤器前加入氧化剂,它可以杀死原水中和管路中的绝大部分细菌,并保持一定的残余量,防止细菌的二次滋生。残余的氧化剂在活性炭过滤器中被还原。氧化剂计量泵同两套反渗透一一对应。2.6 阻垢剂投加系统: 主要由阻垢剂计量箱和阻垢剂计量泵组成。为了防止溶解在水中的不易溶解的盐类,在反渗透浓水侧的浓度超过溶度积产生沉淀,在 5m 过滤器前投加阻垢剂。第一节 生水加热器一、工艺原理: 由于原水水源为地表水,在冬天时水温会很低,设计一套加温装置可以避免反渗透系统因水温过低而达不到设计出力。生水加热器是一种广泛的用在水处理系统中的成熟的工艺设备。它是通过热蒸汽和来水在生水加热器内部换热片上的热交换,来提高水温。二、板式换热器通用操作步骤: 1、全开加热器进水阀。 2、全开加热器出水阀。 3、关闭加热器旁路阀。 4、开蒸汽疏水阀。5、打开蒸汽手动阀。6、自动调节阀根据换热器出水水温调节温度。 7、系统运行巡检,记录运行参数。 第二节 双滤料过滤器一、工艺原理及工艺参数: 1、工艺原理: 双滤料过滤器是利用石英砂、无烟煤两种滤料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属于普通快滤设备。 含有悬浮物颗粒的水在管道混合器中与絮凝剂、助凝剂充分混合,使水中形成胶体颗粒的双电层被压缩。当胶体颗粒流过双滤料过滤器的滤料层时,滤料缝隙对悬浮物起筛滤作用使悬浮物易于截留在滤料表面。当在滤料表层截留了一定量的污物形成滤膜,随时间推移过滤器的前后压差将会很快升高,直至失效。此时需要利用逆向水流反洗滤料,使过滤器内石英砂及无烟煤层悬浮松动,从而使粘附于石英砂及无烟煤表面的截留物剥离并被水流带走,恢复过滤功能。本工程中使用的双层滤料是在过滤层上部放置较轻的大颗粒无烟煤,下部为大比重的小颗粒石英砂,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整个滤层的效率、提高截污能力。2、反洗流量: 反洗的目的在于使石英砂、无烟煤反向松动, 并将滤层上所截留的截留物冲 走,达到清洁滤层的作用, 通常控制反洗强度控制在 10L/m2.s左右,以无烟煤不被冲跑为宜。 3、反洗时间: 反洗时间的长短和填料层的截污量有关。反冲洗时间可根据反洗排水浊度而定。一般情况下反洗浊度应小于 1NTU,且时间不少于 5 分钟,可根据运行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第三节 活性碳过滤器(我们没有此处的系统,大家可以学习并借鉴一下)工艺原理: 活性碳过滤器主要是利用粒状活性碳的吸附机理来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余氯,还可以去除胶体、铁化物、悬浮物,降低色度、浊度,保证后系统的正常运行,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活性碳过滤器应保证出水余氯0.1ppm,SDI4。第四节 反渗透(RO)系统 一、反渗透(RO)系统利用反向自然渗透原理,主要去除水中溶解盐类,同时去除一些大分子和预处理未去除的小颗粒等。其功能是对经过预处理的产水进行脱盐。本系统包括 1 台 5m 保安过滤器、2 台高压泵、RO 膜组和一套阻垢剂投加设备。RO膜组布置在一个碳钢机架上。成套设备本体上有各种阀门并可在控制室监视各种阀门的开关状态,便于用户现场维护。二、保安过滤器 工艺原理: 保安过滤器属于精密过滤器,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PP滤芯 5m的孔隙进行机械过滤。水中残存的微量悬浮颗粒、胶体、微生物等,被截留或吸附在滤芯表面和孔隙中。随着制水时间的增长,滤芯因截留物的污染,运行阻力逐渐上升,当运行至进出口水压差达0.2Mpa 以上时,更换滤芯。 保安过滤器的主要优点是效率高、阻力小、便于更换。三、反渗透膜组(RO) 工艺原理: 如果将淡水和盐水用一种只允许水透过而不透过溶质的半透膜隔开,则淡水侧的水会通过膜渗透到盐水中,这种现象叫做渗透,当盐水侧的液面升高到一定的高度,产生的压力能倾向时,盐水侧的液面不再升高,此时,盐水和淡水的液面差称为渗透压差,如果在盐水侧加上一个比渗透压差更大的压力,则盐水侧的水就会透过膜进入到淡水侧,这种现象叫做反渗透,水处理系统就是利用反渗透的工作原理进行制水的1、浓差极化膜元件的水通量越大,回收率越高则其膜表面浓缩的程度越高,由于浓缩作用,膜表面的物质浓度与主体水流中物质浓度不同,产生浓差极化现象。浓差极化会使膜表面盐的浓度增大,膜的渗透压增大,盐的透过率也增大,为提高给水的压力而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2膜的污染: 膜的污染由微溶盐结晶、胶体物质、微生物和细菌滋生等原因而引起。膜表面上的浓差极化现象造成膜面的盐类浓度大于主体水流中的浓度,过大的盐浓度造成微溶盐结晶沉淀在膜表面;胶体物质的扩散系数较盐类小得多,在膜表面浓聚的胶体物质来不及扩散而沉积,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原因;微生物和细菌会以有机物胶体为养分,在膜表面滋生,滋生的菌斑会严重影响膜的性能,造成难以恢复的膜性能下降。RO系统的运行中应控制好膜通量、膜元件的回收率。因为膜通量和回收率过高可能造成膜的污染速度过高和需要频繁的化学清洗。四、反渗透系统运行要点及工艺参数: 1、周围环境温度最低不得低于5C,最高不得高于 38C。当温度高于 35C时,应加强通风措施。 2、反渗透系统的回收率为75%。较低的系统回收率易于防止结垢和膜污染。 3、控制盐的透过量:盐透过量与膜两侧的浓度差和温度有关。因此应控制系统回收率在 75%左右,水温保持在 20-25左右,最高不得大于 30。 4、常运行中在 RO 出水量下降 10%以上、压降增加 15%以上、脱盐率明显下降等情况下,需要对系统进行化学清洗。为了保证系统长时间的安全运行,做好预处理的运行规范,尽量保持 RO 半年至一年清洗一次。(具体的清洗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产水量、压差、脱盐率等)清洗时最好分段清洗,清洗方向与运行的方向相同,不允许反向清洗,以免发生膜卷伸出而损坏膜元件。第五节 反渗透(RO)清洗系统 在运行中,RO膜不可避免的受到一些微量的无机物垢、胶体、微生物、金属氧化物等的污染或阻塞。这些物质沉积在膜表面上,将会越积越多,从而引起 RO 膜透过量下降和脱盐率降低。因此,为了恢复 RO 膜的透过量和脱盐性能,需要对 RO 定期地进行化学清洗。一般来说膜的清洗周期受其本身材质性能参数、运行条件(如温度、压力等)的影响,清洗周期为3 月/次及以上可认为正常。一、RO膜清洗: 1、RO膜清洗的条件: RO系统在运行中,出现下列现象之一者,RO膜需要进行化学清洗: a 产品水的膜透过量下降 10-15% b 产品水的脱盐率降低 10-15% c 膜的压力差(原水进水压力-浓水压力)增加 10-15% d 已被证实有结垢或有污染。 但值得注意的是,RO 膜本身是受运行的压力、水温等参数的影响,RO膜清洗的条件应综合全面考虑。e 循环过程:循环是 RO 系统清洗的主要过程。该过程中化学液与膜内部分子发生物理的动力接触,进一步发生渗透、磨擦、剪切等反应,从而达到化学清洗的目的。 f长期停用保护 适用于停止运行 30 天以上,膜元件仍安装在压力容器中的反渗透系统。保护操作的具体步骤如下: 1、冲洗系统中的膜元件; 2、用反渗透产水配制杀菌液保留于系统中,应确认系统完全充满。 3、如系统温度低于 27,应每隔 30 天用新的杀菌液进行 2、3 补充药液的操作;如系统温度高于 27,则应每隔 15 天更换一次保护液(杀菌液)。 4、在反渗透系统重新投入使用前,用低压水冲洗系统一小时,在恢复系统至正常操作前,检查并确认产品水中不含有任何杀菌剂。附录一 污染指数(SDI)测定方法 由于后续 RO 装置的要求,预处理出水控制应能达到 RO 装置进水要求,才能尽可能的提高 RO 装置的性能及降低运行成本,我们采用淤塞密度指数(污染指数 SDI)来检测预处理的效果,但仍需对水质进行更多项目的检测,使装置的运行更可靠。 一、SDI 测定概要: SDI测定是基于阻塞系数(PI ,%)的测定。测定是向47mm的 0.45m的微孔滤膜上连续加入一定压力(30PSI,相当于2.1kg/cm2)的被测定水,记录下滤得 500ml水所需的时间T0(秒)和 15 分钟后再次滤得 500ml水所需的时间Tt(秒),按下式求得阻塞系数PI(%)。 PI=(1-T0/Tt)X100 SDI15=PI/15 式中 15 是 15 分钟。当水中的污染物质较高时,滤水量可取100ml、 200ml、300ml 等,间隔时间可改为10 分钟、5 分钟等。 二、测定SDI 的步骤: z 将 SDI 测定仪(见图一)连接到取样点上(此时在测定仪内不装滤膜)。 z 打开测定仪上的阀门,对测定仪进行彻底冲洗数分钟。 z 关闭测定仪上的阀门,然后用钝头的镊子把 0.45m 的滤膜放入滤膜夹具内。 z 确认 O 形圈完好,将 O 形圈准确放在滤膜上,随后将上半个滤膜夹具盖好,并用螺栓固定。 z 稍开阀门,在水流动的情况下,慢慢拧松 1-2 个蝶形螺栓以排除滤膜处的空气。 z 确信空气已全部排尽且保持水流连续的基础上,重新拧紧蝶形螺栓。 z 完全打开阀门并调整压力调节器,直至压力保持在 30psi 为止。(如果整定值达不到 30 psi 时,则可在现有压力下试验,但不能低于 15 psi。) z 用合适的容器来收集水样,在水样刚进入容器时即用稍表开始记录,收取100ml水样所需的时间为T0(秒)。 z 水样流动 15 分钟后,再次用容器收集水样并记录收集水样所花的时间,记作T15(秒)。 z 关闭取样进水球阀,松开微孔膜过滤容器的蝶形螺栓,将滤膜取出保存(作为进行物理化学试验的样品)。擦干微孔过滤器及微孔滤膜支撑孔板。 2、 测定结果计算 z 按照下式计算 SDI 值: SDI=(1-T0/T15)X100/15 A. 每次试验过程中压力要稳定,压力波动不得超过5%,否则试验作废。 B. 选定收集水样量应为500ml(或其他确定的水量值) ;两次收集水样的时间间隔为15 分钟。 C. 如果T15达到120 秒,就没有必要进行T15的试验第六节 混床装置一、工艺原理及工艺参数: 1、工艺原理: 所谓混床就是将阴、阳树脂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装在同一个交换器中,并在运行前混合均匀,所以混床可以看作是由许多阴阳树脂交错排列而组成的多级复床,水通过混床就能完成许多级阴、阳离子交换过程,而且是同时交错进行的,经H离子交换所产生的H+和经OH离子交换所产生的OH-都不会累积起来,而是马上互相中和生成H2O,基本上消除了反离子的影响,这就使交换反应进行得十分彻底,出水水质很好。混床应保证出水电导率0.2s/cm,二氧化硅0.2g/l,硬度0mol/l。 整套混床装置包括混床及酸碱再生系统,酸碱再生系统包括酸储罐、碱储罐、酸计量箱、碱计量箱、喷射器及两个树脂捕捉器等。余氯测定方法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 余氯有三种形式: z 总余氯:包括HOCl,NH2Cl,NHCl2等。 z 化合余氯:包括NH2Cl,NHCl2及其他氯胺类化合物。 z 游离余氯:包括HOCl及OCl-等。 余氯可用邻联甲苯胺比色法、邻联甲苯胺亚砷酸盐比色法、N,N-乙基对苯胺-硫酸亚铁胺容量法测定。下面图介绍较简单方便的邻联甲苯胺比色法,可测定总余氯及游离余氯。邻联甲苯胺比色法二、原理 在 pH值小于 1.8 的酸性溶液中,余氯与邻联甲苯胺反应, 生成黄色的醌式化合物,用目视法进行比色定量:还可用重铬酸钾铬酸钾溶液配制的永久性余氯标准溶液进行目视比色。附录三 浊度测定方法 水的浑浊度,简称浊度,是指水体中除极易沉的物质外,含有不同大小、比重、形态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杂质,这些物质能对光线的散射和吸收产生光学反应,因此,利用光学效应的原理测定水中浑浊度是评定水质感官性重要指标之一。第二部分 阴、阳床及混床的再生第一节 阳床的再生一.再生前的检查与准备1、除盐水充足,酸罐贮存酸足够。2、酸计量箱、再生泵、喷射器完好备用。3、各压力表、流量计完好。4、阳床本体所有阀门关闭。二.再生操作1、大反洗(一般运行10个周期进行一次)开反排门、排气门、中排门,放水至中排位置,启淡水泵,缓慢开启大反洗进水门,使树脂膨胀至上视镜中心线,反洗1015min(注意不得跑树脂),反洗至排水澄清。关大反洗进水门、反排门,让树脂自然沉降510min。开排水门、进水门,排气门溢水后,开正排门,控制5060m3/h流量正洗35min,使树脂稍压实一下,停淡水泵,关进水门,正排门。2、小反洗(大反洗后不必进行小反洗)开反排门,启淡水泵,缓慢开启小反洗进水门,调整5060m3/h流量反洗1560min,至排水澄清(注意不得跑树脂)。停淡水泵,关小反洗进水门,让树脂自然沉降35min。3、放水 开排气门、中排门,放水至中排位置。4、预喷射 开阳床进酸门、喷射器进水门,启再生泵,调整流量2530m3/h进行预喷射,预喷射510min,注意不得使树脂乱层。5、进酸开酸计量箱出酸门,控制进酸浓度2.53.0%,进30%的盐酸2.5m3(大反洗加倍)。6、置换进酸完毕,关计量箱出酸门,保持原流量不变,置换至中排出水酸度10mmol/L。停再生泵,关阳床进酸门,喷射器进水门。7、小正洗关反排门,启淡水泵,开进水门,正洗压脂层10min。8、正洗关中排门,待排气门溢水后,开正排门,关排气门。控制进水压力为0.05MPa,流量5060m3/h,正洗至排水Na+100ug/L,停淡水泵,关进水门、正排门。第二节 阴床的再生一.再生前的检查与准备1、除盐水充足,碱罐贮存酸足够。2、碱计量箱、再生泵、喷射器完好备用。3、各压力表、流量计完好。4、阴床本体所有阀门关闭。二.再生操作1、大反洗(一般运行10个周期进行一次)开反排门、排气门、中排门,放水至中排位置,启淡水泵,缓慢开启大反洗进水门,使树脂膨胀至上视镜中心线,反洗1015min(注意不得跑树脂),反洗至排水澄清。关大反洗进水门、反排门,让树脂自然沉降510min。开排水门、进水门,排气门溢水后,开正排门,控制5060m3/h流量正洗35min,使树脂稍压实一下,停淡水泵,关进水门,正排门。2、小反洗开反排门,启淡水泵,缓慢开启小反洗进水门,调整5060m3/h流量反洗1560min,至排水澄清(注意不得跑树脂)。停淡水泵,关小反洗进水门,让树脂自然沉降35min。3、放水 开排气门、中排门,放水至中排位置。4、预喷射 开阳床进碱门、喷射器进水门,启再生泵,调整流量2530m3/h进行预喷射,预喷射510min,注意不得使树脂乱层。5、进碱 开碱计量箱出碱门,控制进碱浓度3.04.0%,进30%的NaOH3.0m3(大反洗加倍) 。6、置换进碱完毕,关计量箱出碱门,保持原流量不变,置换至中排出水碱度10mmol/L。停再生泵,关阴床进碱门,喷射器进水门。7、小正洗关反排门,启淡水泵,开进水门,正洗压脂层10min。8、正洗关中排门,待排气门溢水后,开正排门,关排气门。控制进水压力为0.05MPa,流量5060m3/h,正洗至排水DDL2us/cm,停淡水泵,关进水门、正排门。第三节 混床的再生一.再生前的检查与准备1、除盐水充足,酸罐贮存酸足够。2、酸计量箱、再生泵、喷射器完好备用。3、各压力表、流量计完好。4、阳床本体所有阀门关闭。二.再生操作1、放水开排气门、反排门、中排门,放水至树脂上200mm处,关中排门。2、反洗分层启淡水泵,缓慢开启反进门,控制适当流量进行反洗,使树脂膨胀至上视镜中心线。 反洗至排水澄清,阴、阳树脂分层明显,关反进门,停淡水泵。若分层不好,应重新分层。若二次分层仍不明显,可进30%NaOH0.2m3,浸泡半小时,冲洗彻底后重新反洗分层。3、放水开中排门,放水至树脂上200mm处,关中排门。4、预喷射开混床进酸、碱门、中排门、喷射器进水门,启再生泵,调整流量2530m3/h进行预喷射,预喷射510min,注意控制床内水位稳定。5、进酸、碱开计量箱出酸、碱门,控制进酸浓度3.0%,进30%的HCl1.0m3进碱浓度4%,进30%NaOH1.3m3 。6、置换 进酸、碱完毕,关计量箱出酸、碱门,保持原流量不变,置换45min。停再生泵,关混床进酸、碱门、中排门,喷射器进水门。7、阴正洗关反排门,启淡水泵,开进水门,待排气门溢水后,开中排门,关排气门进行阴正洗,至排水碱度0.5mmol/L。8、串洗开正排门,关中排门,串洗至排水DDL100US/CM。9、混脂放水:关进水门,开排气门,中排门,放水至树脂上200mm处,关正排门。混脂:启罗茨风机,同时开混床进气门,混脂510min。迫降:同时关进气门,反排门停罗茨风机,打开进水门,正排门,对树脂进行迫降,防止再次分层。10、正洗关正排门,排尽床内空气,关排气门,调整进水压力0.005MPa,流量5060m3/h,正洗出水合格。第四节 再生注意事项及故障处理一.严禁在液面低于树脂层面状态下反洗树脂,以免干树脂推压挤坏中排装置或再生液分布装置。一级复床、混床系统设备故障处理现象可能原因处理阳床再生后Na降不下来反洗不彻底,树脂松散率不够进行彻底反洗酸浓度不够,酸量不足适当提高酸浓度,增加酸量酸分配装置损坏,进酸分布不均匀进行检修树脂乱层重新再生酸液质量不佳更换酸液中排装置损坏进行检修来水水质恶化查明原因,进行处理阳床(阴床)周期制水量太低进水装置损坏,水的分布发生偏流进行检修反洗水量不足,树脂表面不平加强反洗,进行检查再生时有乱层现象重新再生树脂污染,工作交换容量降低树脂复苏进酸碱量不足、浓度低再生工艺不好适当增加酸碱量,改进再生中排装置发生故障进行检修再生进酸碱装置发生故障,再生时偏流进行检修运行周期太长,树脂压实进行大反洗来水水质恶化查明原因,进行处理阴床运行中电导率与碱度过大阳床出水不良彻底再生阳床阳床失效倒换备用床,更换中间水箱水除碳器风机未开启动风机来水水质恶化将生水箱放完,待水质合格后重新再生正常运行的阴床出碱性水邻床再生,而运行床进碱门未关闭立即关闭进碱门,停止制水,关出口门,开正洗排水门,冲洗至水质合格进碱门渗漏或关不严联系检修混床出水不合格混床深度失效切换备用床邻床再生,运行床酸碱门误开或渗漏立即关闭进酸碱门,停止制水,关出口门,开正洗排水门,冲洗至水质合格反进门渗漏或误操作联系检修,更正操作一级除盐来水恶化查明水质影响因素,尽快消除影响二.除盐水水质劣化的处理1)当值班人员发现混床出水水质劣化时,应立即将运行床正洗排水门打开,停止向系统供水。2)进一步确认各种仪表指示无误,化验药品、取样分析、仪器分析完全正常。3)迅速准确地分析原因,果断地进行处理。4)切换备用床,水处理设备投入运行。若除盐水箱已污染,则应切换备用水箱送水或打开事故联络门由混床直接供水,然后,全部或部分放掉除盐水箱的余水。5)将失效床分别再生。第三部分 水汽监督第一节机组启动过程中的化学监督1 机组启动时的监督要点1.1 机组启动过程中,必须使每个清洗阶段水质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个步骤。1.2 汽机冲转前蒸汽品质必须符合启动时蒸汽标准,否则不准冲转。1.3 机组启动过程中,给水水质加强监督,使给水水质符合启动时给水标准。1.4 凝结水水质必须符合启动时凝结水回收标准,方可回收。1.5 机组启动时,随时了解机组启动情况,对每一阶段水质要及时分析,把好水质质量关。2 机组启动前的准备2.1 在机组启动前应首先做好药品及取样容器的清洗、准备。2.2 取样化验闭式冷却水等水质。若不合格,通知值长及有关人员进行换水,投入闭式水联胺处理,直至分析合格。2.3 检查水汽取样装置、加药设备及在线化学仪表,处于备用状态。闭式冷却水系统正常投用。检查取样冷却水应足够,并打开所有取样器冷却水入口手动阀。2.4 检查氨溶液箱、联胺溶液箱液位应高于1/2以上,否则应配药。打开加药泵入、出口门,溶液箱出口门。2.5 联系集控人员开启就地取样一次门,联胺、氨就地加药一次门,闭式冷却水加药一次门。3 启动前机组控制指标3.1 新机组或大修后启动前需进行炉前系统清洗,一般分为凝结水泵出口、除氧器出口、高加出口、水汽分离器出口逐级排放与循环,逐渐扩大冲洗面,要求水质达到无色透明,浊度3NTU,全Fe50g/L等 。(依清管阶段水质控制标准)3.2 炉本体冲洗水质合格后,则通知值长,锅炉可以点火。4 启动时的化学监督4.1 维持给水中PH和联胺的含量符合规定要求。4.2 锅炉升压后,开启水汽取样系统各有关取样阀,彻底冲洗取样器。按规定调节好取样器冷却水流量,保证样品在30以下,投入分析仪表,做好详细记录。4.3 当主汽压达8.0Mpa以上时,将进行汽机冲转升速暖机。当蒸汽品质SiO220g/L,DD0.2s /cm 时,蒸汽才能进入汽轮机。及时通知值长,此时应加强监督。4.4 汽轮机启动后,应加强对凝结水的分析。水质分析结果及时通知值长,进行凝结水回收与排放。4.5 新机组投运前应对各加热器疏水进行排放,监测水质(浊度2NTU)合格后,通知值长回收。4.6 凝汽器水位正常后,开启检漏泵的进口阀,启动检漏泵,全开检漏泵出口至取样分析架的阀门,调整检漏泵出口返回至热井的阀门开度,使检漏泵出口压力为80 KPa左右,投运热井检漏分析系统,投入分析仪表,做好详细记录。5 机组正常运行阶段的化学监督5.1 对水汽品质人工定期分析,每周进行一次,并校核仪表的准确性。发现不合格,及时找原因,增加分析次数,联系有关人员处理使之尽快恢复正常。(如遇上启动、事故水质变化大时,加强人工分析次数,有利于校核仪表的准确性。)5.2 对运行中的加药泵应加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运行中的检漏泵、恒温控制装置、分析仪表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3 调整取样样品的温度、流量在允许范围内,发现缺陷及时联系检修处理。对运行化学仪表四小时抄表一次,化验人员每周一次手工取样查定,如有异常加强人工分析。6 机组停用阶段的化学监督机组停运后,化学值班人员应停用相应的水汽监督仪表,关闭相应的水汽取样门及取样冷却器,冷却水进出口门。热力设备停用或备用时,必须按照热力设备停备用防锈蚀规程做好停、备用保护工作。化学专业应监督并配合集控人员做好这项工作,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监督。7 机组停用化学保护法7.1联胺氨液热钝化保养1)常用于锅炉检修期间的化学保护。2)锅炉停运前温度降至200时,向给水加联胺氨溶液。使给水联胺浓度达到要求。3)要保证钝化效果,至少在一定压力下保持2小时。4)按热炉放水的保养方法停炉放水。7.2给水压力法与充氮保护法1)短期停用的锅炉采用。2)给水压力法:保持压力在0.5MPa以上,定期化验炉水溶解氧。3)充氮法:在锅炉压力降至0.05MPa即通入氮气保护,维持氮气在0.049MPa以上,氮气纯度应大于98%。7.3长期停用的锅炉保护法1)采用氨联胺保护,充氮保护法等。2)联胺法:采用PH = 1010.5,联胺30500mg/L。在锅炉停用前,依据停用时间长短将给水联胺含量提高至30500mg/L,送入锅炉,形成保护膜。3)为了防止锅炉检修期间的腐蚀,可采用热炉放水。利用余热和热风干燥法,使表面彻底干燥。8汽轮机停机保护8.1当停机时间长时,凝汽器的汽侧和水侧及冷却水侧的存水应放净,进行热风吹干或充氮保护。8.2汽轮机停运时尽量不采用快冷方式。若具体情况需要,必须在快冷结束前加投两个小时以上的热风烘干。8.3联胺浓度。第二节 机组运行中的化学监督1、除氧器启动前的工作及运行中的监督(1)检查各试验仪器、化验药品完好备用。(2)检查除盐水冷却装置完好备用(3)检查氨、联氨计量箱药液充足,加药泵完好备用。(4)通知集控值班人员开启除氧器本体取样一次门及加药门。(5)除氧器上水后要取样化验低压给水水质(就地取样),外状澄清,硬度不大于5umol/l,否则应排掉。(6)除氧器运行中应及时取样分析给水氧含量,超标时应及时联系集控人员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同时调整给水联氨含量,使溶氧尽快合格。2、除氧器投运后的化学监督(1)给水泵启动后,启动加氨泵和加联氨泵,并调整好加药量。(2)调整好低压给水和主给水流量及样水温度,水质澄清后,投入相关在线仪表。(3)按规定对低压给水、主给水取样分析,当水质不合格时增加分析次数,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使之尽快回复正常。3 给水加氨处理的目的及原理3.1、给水加氨处理的目的提高给水PH值,消除CO2对给水系统的腐蚀。3.2、给水加氨处理的原理氨做为一种碱性物质,它溶于水能提高其PH值,反应式如下:CO2 + NH3 + H2O = NH4HCO3NH4HCO3 + NH3 + H2O =(NH4)2CO3 + H2O4 给水加联胺处理的目的及原理4.1、给水加联胺处理的目的消除给水中残余的溶解氧,防止系统受热面上发生氧腐蚀,弥补热力除氧的不足。另外,还可以防止锅炉受热面铁垢、铜垢的发生。4.2、给水加联胺处理的原理N2H4做为一种强还原剂,它能与汽水系统中任何一种氧化剂起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式为:N2H4 + O2N2 +2H2O6Fe2O3 + N2H44Fe3O4 + 2H2O + N22Fe3O4 + N2H46FeO + N2 + H2O2FeO + N2H4Fe + H2O + N22CuO + N2H42Cu + 2H2O + N22Cu2O + N2H44Cu + 2H2O + N2第三节锅炉的水汽监督及炉水处理1、锅炉启动阶段的化学监督(1)接到值长准备点炉的通知后,值班人员应检查所需药品是否备齐配好,汽水取样装置、加药装置完好备用。(2)联系集控值班人员开启炉水取样、加药门及饱和蒸汽、过热蒸汽取样门。(3)投除盐水冷却装置,缓慢开启高温高压阀至适当开度,全开排污门,对管道进行冲洗。(4)热备用锅炉在点火前应检查炉水水质,如浑浊或发红或硬度大于5umol/l,应报告班长、值长将炉水全部放掉。重新补入合格除盐水。(5)锅炉上满水后,启动磷酸盐加药泵向炉内加药,尽快使炉水磷酸根合格。2、锅炉点火升压过程中的化学监督(1)当锅炉压力升至0.5MPa时应对取样器进行冲洗,并进一步调整好样水流量和温度。(2)按规定对给水、炉水和蒸汽进行取样分析,发现水质不合格,增加分析次数,与有关人员密切联系。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使之恢复正常。(3)在升压过程中根据水质情况及时联系集控人员全开联排或增加定排次数,定排要全面,每只排污门至少排污30s。(4)检修后锅炉在点火前应用水压将水全部排掉重新上水,并取样化验外观澄清透明,硬度小于10umol/l,否则应继续换水。3、锅炉运行中的化学监督(1)按时对水汽指标进行取样、化验、抄表,水质劣化水迅速查明原因并尽快处理,汇报班长,必要时汇报值长,并做好记录。(2)运行期间应保证氨水、联氨和磷酸盐的连续加入,并调整好加药量。调整各项指标在合理范围。(3)根据炉水、蒸汽品质及时通知集控值班人员调整连排开度或定排。(4)加强设备巡视,做好记录,每天白班负责冲洗一次取样管。(5)对运行中的水汽或设备的异常情况详细记录,并向下一班交接清楚。4、锅炉加磷酸盐处理a、 目的(1)除去炉水中的Ca2+、Mg2+等离子,防止锅炉受热面上产生钙镁水垢。(2)防止炉水PH值过低造成锅炉受热面上的酸性腐蚀。b、原理10Ca2+ + 6PO43 + 2OH = Ca10(OH) 2(PO4)6 (碱式磷酸钙)3Mg2+2SiO32+2OH+H2O=3 MgO.2SiO2.2H2O (蛇纹石)以上两产物为松软水渣形态,可沉积在下联箱底部,通过定期排污排掉。另外,适量的磷酸根存在会发生水解,提高炉水的PH值,反应式如下:PO43 +H2O =HPO42- +OH 5、锅炉排污5.1 连续排污a.目的1)降低炉水含盐量,改善蒸汽品质;2)排除炉水中细微的或悬浮的水渣。b.连排的调整1)锅炉启动初期,炉水浑浊,应全开连排;2)炉水SiO2、电导率等项目超标时,应适当开大连排;3)蒸汽品质劣化时,应开大连排;4)炉水水质较好时,可适当减小连排开度。5.2 定期排污a.目的1)排除沉积在锅炉底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cp协议书报文简介
- smb协议书的概念
- 以房屋抵货款协议书
- 2025年RISC-VFPGA加速卡设计考核试卷
- 2025年RCEP项下电子设备整机原产地规则应用考核试卷
- 闭环管理餐饮协议书
- 2025年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老年人健康管理新指标应用技能综合强化考核试卷
- 2025年金属材料行业金属材料新技术与创新应用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互联网与信息技术行业生成式AI内容安全事件分类标准考核试卷
- 2025年水电信息化系统集成项目整体管理与敏捷方法应用考核试卷
- 冯晓霞:义务教育新课标背景下的幼小课程衔接问题
- (医学课件)眼眶解剖
- 文化艺术培训学校申办材料38223知识分享
- 核工业无损检测VTⅡ级-试题
- MD型煤矿用耐磨多级离心泵使用说明书
- 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全册课文翻译
- 重要的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 电子产品委托加工生产合同书(2篇)
- Hyperledger-Fabric关键技术课件
- 220kV变电站主接线讲义解读课件
-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