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页
高层建筑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2页
高层建筑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3页
高层建筑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4页
高层建筑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目目 录录 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2 2 二、编制依据:二、编制依据:.2 2 三、平台的选型及搭设形式三、平台的选型及搭设形式.3 3 四、悬挑卸料平台计算四、悬挑卸料平台计算 .3 3 五、卸料平台制作与安装五、卸料平台制作与安装.1111 六、卸料平台检查和验收六、卸料平台检查和验收.1212 七、卸料平台在使用时安全规定七、卸料平台在使用时安全规定.1313 八、卸料平台的重复吊装规定八、卸料平台的重复吊装规定.1313 九、操作平台安全要求九、操作平台安全要求.1414 附图:卸料平台平面图附图:卸料平台平面图 卸料平台侧面图卸料平台侧面图 卸料平台正面图卸料平台正面图 拉环制作详图拉环制作详图 . . 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 XXXXXXXX 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XXXXXXXX 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 XXXXXXXX 监理有限公司 地质勘探单位: XXX 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XXX 设集团有限公司 辽阳恒大绿洲 XX#楼工程位于辽阳市太子河区,新运大街 以北,依山路以东,交通方便,公共设施齐全,地势平坦。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XXXXXm2。其中住宅部分建筑面积 为 XXXXX2,商业网点建筑面积为XXXX2,共计 XX 户。本工程主楼部分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裙楼 部分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 本工程设计标高 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 XXXXm。根据施 工需要,拟在XX#楼设置一个卸料平台,平台根据施工进度逐层提升。 二、编制依据:二、编制依据: 1、本工程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 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5、建设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 6、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7、建筑施工手册 8、集团公司 CIS形象设计标准 . . 三、平台的选型及搭设形式三、平台的选型及搭设形式 1、平台的选型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决定采用悬挑式卸料平台,平台 尺寸:平台水平钢梁(主梁)的悬挑长度为4.5米,悬挑水平钢梁间 距(平台宽度)为2米。 材料选用:次梁采用12.6号槽钢,主梁采用16a号槽钢,次 梁间距0.5米,最大堆放荷载1吨(10KN)。483.5钢管、钢丝绳、 胶合板等。 2、搭设形式 卸料平台供塔吊向主楼在施工过程中吊运装卸材料用的,特别是 木枋、模板、钢管等建筑材料,因此搭设采用外挑式,一端搁在主 楼砼楼面上,另一端悬挑4.5米用钢丝绳斜拉在上一层楼面梁上,水 平钢梁与楼板压点采用20圆钢拉环,拉环压在楼板下层钢筋下面, 并要保证两侧30cm以上搭接长度。 四、悬挑卸料平台计算四、悬挑卸料平台计算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和钢结构设计 规范(GB50017-20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等规 范。 悬挂式卸料平台的计算参照连续梁的计算进行。 由于卸料平台的悬挑长度和所受荷载都很大,因此必须严 格地进行设计和验算。 平台水平钢梁(主梁)的悬挑长度4.50m,悬挑水平钢梁间距(平台宽 . . 度)2.00m。 次梁采用12.6号槽钢U口水平,主梁采用16a号槽钢U口水 平,次梁间距0.50m。 容许承载力均布荷载2.00kN/m2,最大堆放材料荷载 8.00kN。 1、次梁的计算 次梁选择12.6号槽钢U口水平槽钢,间距0.50m,其截面特 性为 面积A=15.69cm2,惯性距Ix=391.50cm4,转动惯量 Wx=62.14cm3,回转半径ix=4.95cm 截面尺寸 b=53.0mm,h=126.0mm,t=9.0mm 1.1.荷载计算 (1)面板自重标准值:标准值为0.30kN/m2; Q1 = 0.300.50=0.15kN/m (2)最大容许均布荷载为2.00kN/m2; Q2 = 2.000.50=1.00kN/m (3)槽钢自重荷载 Q3=0.12kN/m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计算值 q = 1.2(Q1+Q2+Q3) = 1.2(0.15+1.00+0.12) = 1.53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计算值 P = 1.48.00=11.20kN 1.2.内力计算 内力按照集中荷载P与均布荷载q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内 . . 侧钢丝绳不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最大弯矩M的计算公式为 经计算得到,最大弯矩计算值 M = 1.532.002/8+11.202.00/4=6.36kN.m 1.3.抗弯强度计算 其中 x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1.05; f 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经过计算得到强度 =6.36106/(1.0562140.00) =97.52N/mm2; 次梁槽钢的抗弯强度计算 f,满足要求! 1.4.整体稳定性计算主次梁焊接成整体此部分可以不计算 其中 b 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按照下 式计算: 经过计算得到 . . b=5709.053.0235/(2000.0126.0235.0)=1.08 由于 b大于0.6,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附录B其值用 b查表得到其值为0.792 经过计算得到强度 =6.36106/(0.79262140.00) =129.30N/mm2; 次梁槽钢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2、主梁的计算 卸料平台的内钢绳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作为安 全储备不参与内力的计算。 主梁选择16a号槽钢U口水平槽钢,其截面特性为 面积A=21.95cm2,惯性距Ix=866.20cm4,转动惯量 Wx=108.30cm3,回转半径ix=6.28cm 截面尺寸 b=63.0mm,h=160.0mm,t=10.0mm 2.1.荷载计算 (1)栏杆自重标准值:标准值为0.15kN/m Q1 = 0.15kN/m (2)槽钢自重荷载 Q2=0.17kN/m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计算值 q = 1.2(Q1+Q2) = 1.2(0.15+0.17) = 0.38kN/m 经计算得到,各次梁集中荷载取次梁支座力,分别为 P1=(1.2(0.30+2.00)0.252.00/2+1.20.122.00/2)=0.84kN . . P2=(1.2(0.30+2.00)0.502.00/2+1.20.122.00/2)=1.53kN P3=(1.2(0.30+2.00)0.502.00/2+1.20.122.00/2)=1.53kN P4=(1.2(0.30+2.00)0.502.00/2+1.20.122.00/2)=1.53kN P5=(1.2(0.30+2.00)0.502.00/2+1.20.122.00/2)=1.53kN P6=(1.2(0.30+2.00)0.502.00/2+1.20.122.00/2)+11.20/2=7.13 kN P7=(1.2(0.30+2.00)0.502.00/2+1.20.122.00/2)=1.53kN P8=(1.2(0.30+2.00)0.502.00/2+1.20.122.00/2)=1.53kN P9=(1.2(0.30+2.00)0.502.00/2+1.20.122.00/2)=1.53kN P10=(1.2(0.30+2.00)0.252.00/2+1.20.122.00/2)=0.84kN 2.2.内力计算 卸料平台的主梁按照集中荷载P和均布荷载q作用下的连续 梁计算。 . . 1 2 悬挑卸料平台示意图 100035001400 0.84kN 1.53kN 1.53kN 1.53kN 1.53kN 7.13kN 1.53kN 1.53kN 1.53kN 0.84kN 0.38kN/m AB 悬挑卸料平台主梁计算简图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0.841.03 2.552.74 7.387.19 5.665.47 3.953.75 3.373.56 5.095.28 6.807.00 8.528.71 4.21 3.68 主梁支撑梁剪力图(kN) 6.560 5.524 主梁支撑梁弯矩图(kN.m) . . 3.311 0.382 主梁支撑梁变形图(mm) 外侧钢丝绳拉结位置支撑力为11.65kN 最大弯矩 Mmax=6.56kN.m 2.3.抗弯强度计算 其中 x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1.05; f 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经过计算得到强度 =6.56106/1.05/108300.0+11.991000/2195.0=63.15N/mm2 主梁的抗弯强度计算强度小于f,满足要求! 2.4.整体稳定性计算主次梁焊接成整体此部分可以不计算 其中 b 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按照下 式计算: 经过计算得到 b=57010.063.0235/(4500.0160.0235.0)=0.50 经过计算得到强度 =6.56106/(0.499108300.00) . . =121.46N/mm2; 主梁槽钢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3、钢丝拉绳的内力计算: 水平钢梁的轴力RAH和拉钢绳的轴力RUi按照下面计算 其中RUicos i为钢绳的拉力对水平杆产生的轴压力。 各支点的支撑力 RCi=RUisin i 按照以上公式计算得到由左至右各钢绳拉力分别为 RU1=16.72kN 4、钢丝拉绳的强度计算: 钢丝拉绳(斜拉杆)的轴力RU我们均取最大值进行计算,为 RU=16.717kN 如果上面采用钢丝绳,钢丝绳的容许拉力按照下式计算: 其中Fg 钢丝绳的容许拉力(kN); Fg 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总和(kN); 计算中可以近似计算Fg=0.5d2,d为钢丝绳直径(mm); 钢丝绳之间的荷载不均匀系数,对 619、637、661钢丝绳分别取0.85、0.82和0.8; K 钢丝绳使用安全系数,取8.0。 选择拉钢丝绳的破断拉力要大于 . . 8.00016.717/0.850=157.335kN。 选择619+1钢丝绳,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1400MPa,直径 18.5mm。实际采用20钢丝绳。 5、钢丝拉绳吊环的强度计算: 钢丝拉绳(斜拉杆)的轴力RU我们均取最大值进行计算作为 吊环的拉力N,为 N=RU=16.717kN 钢板处吊环强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 f 为拉环钢筋抗拉强度,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范10.9.8f = 50N/mm2; 所需要的吊环最小直径 D=167174/(3.1416502) 1/2=15mm,本方案采用16圆钢。 6、锚固段与楼板连接的计算 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如果采用钢筋拉环,拉环强度计算如 下: 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的拉环受力R=3.678kN 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的拉环强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f为拉环钢筋抗拉强度,每个拉环按照两个截面计算, 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0.9.8f = 50N/mm2; . . 所需要的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的拉环最小直径 D=36784/(3.1416502)1/2=16mm,本方案采用18圆钢。 水平钢梁与楼板压点的拉环一定要压在楼板下层钢筋下面,并 要保证两侧30cm以上搭接长度。 五、卸料平台制作与安装五、卸料平台制作与安装 1、制作要求 1.1 卸料平台主、次梁连接采用焊接,要求焊缝饱满,无夹渣、咬 肉。焊缝高度10mm。 1.2 卸料平台所用材料均需有合格证,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安装要求 2.1 缷料平台加工制作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吊装。 2.2 吊装时,先挂好四角的吊钩,传发初次信号,但只能稍稍提升平 台,放松斜拉钢丝绳,方可正式吊装,吊钩的四条引绳应等长,保 证平台在起吊过程中平稳。吊至预定位置后,先将平台槽钢与预埋 件固定后,再将钢丝绳固定。紧固螺母及钢丝绳卡子,完毕后方可 松塔吊吊钩. 2.3 缷料平台的限重牌应挂在该平台附近的明显位置。要求提升一 次验收一次。 2.4 卸料平台安装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 字手续。 2.5 安装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及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体 检。 . . 2.6 卸料平台安装时,钢丝绳应采用专用的挂钩挂牢,采用其他方式时 卡头的卡子不得少于三个.建筑物锐利口围系钢丝绳处应加衬软垫物, 钢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 2.7 钢平台吊装时,需待悬挑梁支撑点固定好,接好钢丝绳,调整完毕,经 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松卸起重吊钩,上下操作。 2.8 搭拆卸料平台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 非操作人员入内。 六、卸料平台检查和验收六、卸料平台检查和验收 1、搭设前对材料进行外观和合格证进行检查。 2、检查制作和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使用中加强日常检查,每周检查一次。 4、每次提升后须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七、卸料平台在使用时安全规定七、卸料平台在使用时安全规定 1、每次塔吊只允许吊卸1T物料堆放在平台上,严禁超重; 2、外悬挑脚手架在卸料平台上方悬挑搭设; 3、拉钩、吊环一定要采用圆钢制作,不允许使用螺纹钢替代; 4、钢丝绳花篮扣要紧固,不允许松动; 5、卸料平台上严禁工作人员长时间滞留,并应设专人指挥,信号通 畅; 6、卸料平台安装完毕经现场有关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7、不允许将重物全部堆压在483.5钢管栏杆上; . . 8、上下通话采用对讲机,无人指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