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盆腔CTMR诊断_第1页
腹部盆腔CTMR诊断_第2页
腹部盆腔CTMR诊断_第3页
腹部盆腔CTMR诊断_第4页
腹部盆腔CTMR诊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T、MR在腹部和盆腔疾病的应用,李善杰,主要内容,一、如何欣赏CT、MR图像二、CT、MR的应用价值三、CT、MR的影像解剖四、腹部盆腔疾病的CT、MR诊断五、如何发挥CT、MR的巨大作用,一、如何欣赏CT、MR图像,二、CT、MR的应用价值,CT,为什么要做CT?腹部检查为什么要空腹?检查前为什么要饮水或者喝药?盆腔扫描为什么要憋尿?为什么要做CT增强?CT如何检查肠道?,1.CT检查的意义 明确病变的存在 明确病变的性质 明确病变的范围 明确病变的结构 明确病变的侵犯,制定治疗方案,2.空腹检查的意义 利于胆囊的显示 减少肠道气体干扰 避免进食后对各脏器密度的影像,3.4饮水或者喝药?为什么要憋尿?,提高组织对比度减少气体伪影增强空腔脏器的显示,5。增强CT的意义 提高病变的显示率 发现等密度病变 明确病变的性质、血供 确定病灶的范围和临床分期 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CT肠道检查的意义,胃镜:只能达到十二指肠肠镜:只能达到回盲部全消:只能间接的显示肠壁C T:可以显示肠腔内、外及肠壁的情况 且没有上述三种检查的痛苦 准备工作:空腹、清洁灌肠 等渗甘露醇充填,MR,为什么要做MR?MR各种序列都有什么作用?MR检查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为什么要做MR增强?(同CT增强)为什么要做MR水成像(MRCP、MRU)?MR在腹部盆腔检查方面有什么新技术?,1.MR检查的意义,是目前医学影象最先进、最优越的成像方式; 可以多方位、多序列三维立体成像,图象篇幅 多更便于诊断; 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对微小病变显示更清晰; 成像参数多,信息量大,图象对比度好; 可以进行功能性成像(MRA、MRV、MRCP及MRU等); 不用使用造影剂便可使心血管显示; 无放射线损害; 无痛苦、无毒害、无损伤;,女性生殖系统正常声像图(图),平扫T1WI,平扫T2WI,平扫CT,强化CT,正常 子宫形态(内膜层,结合带,肌层),肌层,结合带,内膜层,平扫T1WI,平扫T2WI,常见组织的MR信号特点 :,如何区分T1WI、T2WI,1、看TR、TE T2WI:长TR(2000毫秒)、长TE(50毫秒) T1WI :短TR (400-800毫秒)短TE(10-15毫秒),T2WI,T1WI,如何区分T1WI、T2WI,2、看水和脂肪T1WI:水(如脑脊液、胃液、肠液、尿液)呈低信号(黑)脂肪呈很高信号(很白)T2WI:水呈很高信号(很白)脂肪信号有所降低(灰白),T2WI,T1WI,3、看其他结构脑组织:T1WI:白质比灰质信号高T2WI:白质比灰质信号低腹部:T1WI:肝脏比脾脏信号高T2WI:肝脏比脾脏信号低,如何区分T1WI、T2WI,T2WI,T1WI,T1WI,T2WI,常见MR各种序列都的作用?,常规T1WI:显示解剖结构常规T2WI:显示病变脂肪抑制:减少脂肪干扰,明确病变组织成分,减少化学位移伪影,提高病变检出水抑制:抑制自由水(游离水),病灶没形成软化灶之前是结合水,压水不起作用,提高了病灶的高信号。,磁共振成像检查的禁忌症:,绝对禁忌症: 安装心脏起搏器、电子耳蜗、磁性眼内植入物、胰岛素泵、除颤器、助听器、药物剂量控制器、留置气管插管及危重病人为绝对禁忌症;相对禁忌症: 食管金属支架、牙科植入物、人工关节、髓内针的患者及放置金属节育环的妇女不应进行相应部位的磁共振检查。,危险!,水成像的优势:1、非侵袭性,不用插管,无操作者的技巧问题;2、安全,不用造影剂,无造影剂不良反应;3、器官内液体是天然对比剂,即使管道完全梗阻时亦能观察管道远端的影像,感染时也可作;4、疑有狭窄者,可在任何平面获得多层投影;5、MR水成像的图像接近应用造影剂的X线造影,其影像分析的原则相同,是观察解剖形态很好的方法,比横断面影像更容易被放射科医师和临床医师接受;6、与常规MR序列结合可观察周围组织结构的病理情况。,MR在腹部盆腔检查方面的新技术,DWI(弥散成像): 结合常规扫描提高病变的诊断 肿瘤的鉴别 淋巴结转移的检出(优于PET-CT)PWI(灌注成像),syngo,全身弥散类PET成像,31,Courtesy of Dr. Ichiba, Jikei University, Japan. MAGNETOM Avanto,3D VIBEplain,3D VIBEEarly phase,3D VIBEDelayed phase,Diffusion in the Liver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ost TAE,32,Diffusion in the LiverEasy Visualization of additional Left Lobe Lesion,Courtesy of Dr. Ichiba, Jikei University, Japan. MAGNETOM Avanto,Diffusion b 1000,3D VIBEEarly phase,3D VIBEDelayed phase,Conventional T1-weigthed,34,淋巴结转移Now you can,T1-fatsat post contrast,35,对于肝脏肿瘤, MRI平扫等于或优于CT平扫加增强,MRI平扫加增强肯定优于CT平扫加增强。对于肝硬化评价、肝硬化引起的增生结节及癌前病变的检查,MRI明显优于CT。脾脏、胰腺病变,MRI等于或优于CT。对于胆道病变,MRI明显优于CT。盆腔实质性脏器检查, MRI明显优于CT。,与CT比较,三、CT、MR的影像解剖,CT - 平扫/增强 皮质期 实质期 肾盂充盈期 显示肾外形、密度、增强,平扫,增强皮质期,增强实质期,塞,肾正常影像表现,正常肝脏MRI-T1WI,正常肝脏MRI-T2WI(FISP序列),正常肝脏MRI-T2WI(FISP序列),正常肝脏增强动态MRA,正常子宫和卵巢MRI(图),四、腹部盆腔疾病的CT、MR诊断,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脓肿,临床与病理 分细菌性和阿米巴性两种,单发或多发,临床主要为发热、肝大和肝区痛CT表现:1.平扫(1)圆形低密度,密度稍高于水,CT值2040HU,少数可见气体影(2)脓肿壁密度高于脓腔而低于肝脏,2.增强扫描(1)脓肿壁呈环状强化,环厚薄均匀,内外壁光整,(2)脓腔无强化,脓肿壁外周有低密度水肿带,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脓肿,MRI表现 1、形态及边缘:圆形、椭圆形边缘锐利 2、信号: T1WI像低信号、但不均匀,脓肿壁信号略高于脓腔而低于肝实质,厚薄均匀,外侧可见低信号水肿带 T2WI像大片状高信号、中心信号最高类似于靶征,部分脓肿为多房、腔内可见信号分隔 3、增强扫描: A.脓肿壁轻中度增强,内壁光整可有分隔强化信号略高 B.脓肿周围肝实质因充血可有高灌注异常,肝脏病变影像学诊断,肝右前叶脓肿 MRI平扫示肝右叶前上 段内有一椭圆形病灶, 边界清楚,轮廓光滑, 在T2WI(A、B)、 Trufi序列(E、F)上 呈不均匀高、等信号, T1WI(C、D)呈略低 信号;,肝脏病变影像学诊断,肝右前叶脓肿 增强扫描(GL)示病灶周边呈明显环形强化,环壁完整,较规则,病灶内部可见分隔状强化,中间液化坏死区无强化,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血管瘤,概述: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无临床症状,个别有发热、贫血、腹痛等症状,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血管瘤,病理: 1、大体病理:外观呈紫红色、质软无包膜、切面为囊筛状似海绵而得名 2、镜下:由无数的大小不等的血管腔组成、根据瘤壁的厚薄分为- 薄壁型(壁薄腔大) 厚壁型(壁厚腔小、个别呈裂隙状或完全闭塞),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血管瘤,CT表现 A.平扫 1、境界清楚的低密度、CT值30Hu 2、较大的血管瘤中央有裂隙状、星状或不规则形的更低密度(瘤内血栓形成、机化、纤维化、坏死、囊变、陈旧性出血等所致) B.增强扫描(特征为早出晚归) 1、早期病变边缘呈高密度强化(块状或棉絮状) 2、增强区域进行性向心性扩展 3、延迟扫描呈高或等密度充填时间: 一般大于3分钟、通常715分钟、最高达2060分钟,CT平扫,CT强化,延迟扫描,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血管瘤,MRI表现:是最好的检查方法 1.形态及边缘类圆形、边缘清晰 2.信号T1WI呈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强度随TE时间延长(120ms)而增高,称为灯泡征,一般瘤灶信号均匀,大的病灶因血栓或纤维瘢痕而信号不均 3.增强扫描 周边结节样或棉絮样强化,逐渐向中心扩展,延迟为高信号或等信号充填,肝脏病变影像学诊断,肝右叶后上段海绵状血管瘤MR横断面平扫示肝右叶后上段内有一分叶状近椭圆形病灶,其内信号均匀,T1WI(A、B)呈低信号,T2WI(CF)呈高信号,边界清楚,轮廓光滑,大小约4.05.2cm;增强扫描(G)早期边缘见结节状强化,延迟后(HJ),病灶内部逐渐填充,呈均匀高信号,原发性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男性占第三位,女性占第四位。原发性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细胞类型。,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癌,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癌CT表现(平扫),形态及边缘 (1) 形态规则或不规则 (2)边缘清晰有假包膜(晕圈征-Halo sign) 纤维组织增生 病灶周围肝组织受压 (3)边缘模糊肿瘤浸润性生长,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癌CT表现(平扫),密度 1)低密度:2)等或高密度:(少见) 3)混杂密度:囊变、陈旧出血、坏死、钙化、脂肪变性,间隔 宽窄不一、方向不定-间隔征(原来的包膜由于癌瘤发展而残留在更为扩大的病灶中)肝表面凹凸不平,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癌CT表现(平扫),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癌CT表现(增强),供血 1)正常肝脏供血:2030%由肝动脉供血、 7080%由门静脉供血 2)肝癌供血: 90%由肝动脉供血 10%由门静脉供血 增强 1)动脉期:增强明显,条状、结节状或片絮状。乏血管者无增强 2)门静脉期:轻或中度增强,病灶与正常肝脏对比明显,瘤中坏死出血区无增强,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癌CT表现(增强),门静脉改变 门静脉主干或主支侵蚀破坏中断消失或腔内形成充盈缺损、肝动脉-门静脉短路肝门及肝内胆管扩张 癌瘤侵犯或淋巴结压迫胆管形成梗阻性黄疸肝门或附近淋巴结转移,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癌,三、MRI表现信号 1、 T1WI像低信号、T2WI像高信号 2、瘤灶中心可有脂肪变性、囊变、坏死、出血等而出现不同的信号镶嵌样结构: 纤维间隔或坏死灶将有活性的瘤结节分隔使瘤内信号不均重T2像:TE时间的延长而信号逐渐减低,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肝癌,三、MRI表现假包膜(纤维组织和受压的肝组织): T1WI像肿瘤周围窄带状低信号 T2WI像显示不清瘤周水肿: T1WI像显示不清、T2WI像高信号静脉瘤栓:血管流空信号消失呈T1WI像高信号、T2WI像低信号,胆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壁亦有增厚,胆总管管腔向下逐渐变窄;胆囊亦有扩大,其内可见高密度结石影,MRI:常规T1、T2可以较好显示胆道系统。胆汁:长T1、长T2MRCP可以较好显示胆道全貌,逐步取代常规X线。,胆囊癌(Carcinoma of Gallbladder),原发性胆囊癌以腺癌多见,腺癌又可分为乳头状、浸润型和粘液型等。约70%的胆囊癌合并有胆囊结石。CT胆囊壁不规则增厚。单发或多发结节突向腔内。肿块可充满整个胆囊,并侵犯邻近肝组织,此时肝内见边 界不清的低密度区。可出现胆道梗阻。增强扫描示不规则增厚的胆囊壁或肿块有明显强化。,胆囊癌(团块型),MRI胆囊癌MRI表现与CT相似,MR信号强度无特异性。肿瘤组织在T1WI上呈不均匀性低信号,在T2WI上为不均匀性 高信号。增强后可出现不均匀性强化。由于胆囊癌大多并发结石,如能在胆囊内发现低信号结石, 可帮助确诊胆囊癌。,T1,T2,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概述: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相对少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为1%2%,好发于中老年人,男女之比为1.7:1。症状:早期常无症状,随病程发展,可出现腹痛、黄疸、体重明显下降三大特征,尚可有厌食、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病理:80%肿瘤发生在胰头部,少数可弥漫性生长或多灶分布。胰腺癌90%以上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约10%为腺泡细胞癌。,胰尾部强化,胰管轻度扩张,肿块无明显强化,肿块无强化,包绕脾动脉;延迟扫描,侵犯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分叶状软组织肿块;T2高信号,T1低信号 MRCP示肝内胆管及胆总管明显扩张,呈“软藤征”至胰头区突然中断,肾实性肿瘤,绝大部分为恶性 :肾细胞癌 80%肾腺瘤-类癌?潜在恶性 3cm认为恶性肾细胞癌 Renal carcinoma常见 发病年龄5060岁 男:女=4:1症状15%-血尿60% 腰痛50% 包块 高血压来自肾小管上皮透明细胞型(85%) 颗粒细胞型(多微小囊型)无包膜(可有假包膜) 多富血供瘤内出血 坏死 囊变 钙化,肾癌 renal carcinoma - 新生物 血供丰富 易坏死,肾肾细胞癌 Renal Carcinoma,肾实性肿瘤,肾细胞癌 Renal carcinoma影像 检出 定性 分期US CT MRI DSA肾占位 多低回声/低or等密度/长T1长T2质地不均 坏死区 分叶状 钙化恶征+C皮质期 明显不均强化(60%) 髓质晚期 低增强RV IVC瘤(血)栓:腔内增强缺损CT正确性-诊断、分期:90% -RV IVC受累:7893%-相邻器官受侵犯:80%,肾肾细胞癌 Renal Carcinoma,左肾下极癌,肾实性肿瘤,肾细胞癌 Renal carcinoma切除后复发肾床内软组织占位鉴别肠绊 (结肠肝曲)机化血肿坏死脂肪,肾肾细胞癌 Renal Carcinoma,右肾癌 术后,肾肾细胞癌 Renal Carcinoma,右肾癌 术后复发,肾实性肿瘤,肾错构瘤 Angiomyolipoma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成份比例各异 无包膜 缓慢生长 易出血 可突入肾盂/脂肪囊类型Brourneville-Pringle病 (少年型)青少年5080% 男=女 双侧 小 无症状 合并MS成人型男:女=4:1 单侧 较大 易出血 不合并MS影像发现脂肪成份可确诊 脂肪少时鉴别困难,肾错构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ngiomyolipoma - 三种成分 比例可不一、易出血,肾错构瘤 Angiomyolipama,肾错构瘤 Angiomyolipama,肾错构瘤 Angiomyolipama,肾实性肿瘤,肾母细胞瘤 Nephroblastoma (Wilms tumor)15岁 儿童肾实质恶性肿瘤的23%来源于中胚叶 假包膜 出血 坏死 囊变钙化520% 点/结节状 双侧510% 少见穿破肾包膜或侵犯肾盂转移-尿路种植 侵犯RV IVC (3040%) 血行转移罕见CT巨大 混杂密度肾实性占位 钙化 不/低增强 常伴部分肾盂积水,肾实性肿瘤,肾母细胞瘤 Nephroblastoma (Wilms tumor)15岁 儿童肾实质恶性肿瘤的23%来源于中胚叶 假包膜 出血 坏死 囊变钙化520% 点/结节状 双侧510% 少见穿破肾包膜或侵犯肾盂转移-尿路种植 侵犯RV IVC (3040%) 血行转移罕见CT巨大 混杂密度肾实性占位 钙化 不/低增强 常伴部分肾盂积水,肾母细胞瘤 Nephroblastoma (Wilms tumor),子宫平滑肌瘤(uterine leiomyoma),子宫平滑肌瘤为最常见的子宫肿瘤,在育龄妇女中发生率在20%25肿瘤常多发,也可单发发病与雌激素水平有关临床上多无明显症状,常因不孕,反复流产或月经过多导致贫血而引起注意,子宫平滑肌瘤(uterine leiomyoma),CT表现子宫外形呈分叶状增大或自子宫向外突出的实性肿块密度均匀或较均匀, CT值与子宫肌层相当,境界清楚,宫旁脂肪层存在如发生坏死变性,可见不规则的低密度区,或在增大增厚的子宫肌层内形成囊性低密度区。长期存在的子宫肌瘤可发生钙化,如见子宫分叶状增大并含钙化,诊断较为明确强化扫描子宫肌瘤与肌层同样增强,变性、液化或坏死部分不强化,病例1:子宫平滑肌瘤,CT平扫,CT强化,病例2:子宫平滑肌瘤,CT平扫,CT强化,子宫平滑肌瘤(uterine leiomyoma),MRI表现形态特征: 子宫增大,单发者,子宫表现为局灶性增大;多发者,表现为较弥漫性增大信号特征:见表。,病例: 女性,39岁,子宫黏膜下平滑肌瘤,病例: 女性,44岁,子宫浆膜下平滑肌瘤(黏液变性),病例:子宫多发平滑肌瘤,宫颈癌(cervical carcinoma),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女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女性中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第一位发病年龄以3555岁最多,20岁以前极少发病,60岁以后发病率也有下降最早出现的症状主要是阴道出血及白带增多,年轻患者常为接触性出血,老年患者常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宫颈癌影像学检查的主要作用在于:观察肿瘤的范围周围的扩散情况盆壁有无侵犯以及盆腔有无转移判断肿瘤分期,为临床提供确定治疗方案的有力依据,宫颈癌CT表现,早期宫颈癌(即病变未超出宫颈):CT往往不能准确诊断,早期诊断依赖于宫颈涂片或活检。此时CT的重要作用在于确定盆腔和腹膜后有无转移灶IIb期以后宫颈癌:CT表现为宫颈呈结节状或普遍性肿大,局部可见软组织密度肿块,如肿块较大时,中央可出现坏死而表现为不规则低密度区,与邻近脏器间的脂肪层模糊或消失,部分患者宫颈肿块可阻塞宫颈管内口,出现子宫腔积水、积血或积脓,CT上表现为子宫腔扩大,内含有水样密度影,T1-w: isointense to surrounding normal structuresT2-w: high signal intensitypostcontrast: variable enhancement of the tumorMR is an excellent modality for the staging of cervical carcinoma,MRI of Cervical Carcinoma,宫颈癌影像学表现,如出现盆壁受侵,表现为宫旁融合性或不规则条状软组织影,盆壁软组织不对称如肿块压迫或侵犯输尿管,可导致输尿管梗阻及肾盂积水如累及膀胱和直肠,表现为膀胱或直肠旁脂肪层消失及不对称性壁的增厚淋巴结转移主要见于盆腔内、腹股沟、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病例1:女性 ,62岁,子宫颈鳞状细胞癌,IIIII级,合并宫腔积液,病例2:女性 ,38岁,子宫颈鳞状细胞癌,II级,病例3:女性 ,47岁,子宫颈鳞状细胞癌,II级,侵至深肌层,病例4:女性 ,59岁,子宫颈鳞状细胞癌,II级,侵犯深肌层,病例5:女性 ,49岁,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合并宫腔积液,女性 ,48岁,子宫颈癌侵犯膀胱,右髂脉管区淋巴结肿大,卵巢常见的良性病变包括囊肿、囊腺瘤和畸胎瘤,较少见的有Brenners瘤、良性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等卵巢良性病变生长缓慢,早期一般无临床症状,大多数病人因腹部其他不适或体检时偶尔发现,部分病人以腹部肿块为首发症状如肿瘤有分泌激素功能,可有相应的内分泌症状或月经周期的改变,巨大肿块可出现压迫症状,如排便、排尿困难等,卵巢良性病变,卵巢囊肿包括:单纯囊肿 功能性囊肿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卵巢囊肿,病例:女性,46岁,卵巢囊肿,病例: 女性,43岁(子宫肌瘤术后),右卵巢单纯囊肿,功能性卵巢囊肿(functional cyst),功能性卵巢囊肿与排卵有关,包括: 黄体囊肿 卵泡囊肿 卵泡膜黄素囊肿等,病例:女性,36岁,右卵巢黄体血肿,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varian endometrial cyst),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子宫外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最多见,占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80卵巢宫内膜异位囊肿是由于子宫内膜异位于卵巢并有周期性出血而形成的慢性血肿,囊内常为含暗褐色粘稠性陈旧血液,状似巧克力,故又称为巧克力囊肿,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CT表现,卵巢宫内膜异位囊肿CT表现不如MRI具有特征性通常表现为卵巢部位如“葫芦”或“花瓣”状多房样囊性肿块,壁薄,如有出血可见分层现象CT值因出血时间不同亦表现不同,囊内出血较新鲜时,CT值往往偏高由于病变与邻近器官粘连往往表现为边界不清有作者认为CT上如病变表现为边界不清的高密度及合并分隔时应考虑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能,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MRI表现,MRI敏感性和准确性高表现为单囊或多囊由于囊肿反复出血,囊肿穿破后新的出血又被包裹,在其周围形成“卫星囊”样改变,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特征表现由于囊内出血时期不同,囊肿信号常呈多样性 -急性血肿:T1WI 高信号; T2WI 低信号 -慢性血肿:T1WI 高信号; T2WI 高信号 - :T1WI和T2WI均呈混杂信号,病例1:女性,17岁,右卵巢巧克力囊肿(手术:囊内含紫红色液体),病例2:女性,31岁,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上皮性肿瘤,上皮性肿瘤占全部卵巢肿瘤的60%,恶性卵巢肿瘤的85%青春期前罕见,高峰年龄60 70岁上皮性肿瘤的亚型包括:浆液性、黏液性、子宫内膜样、透明细胞、纤维上皮及未分化肿瘤根据其组织学特征及临床行为,上皮性卵巢肿瘤分良性(60%75%),恶性(21%35%)或交界性(4%5%),病例:女性,44岁,(左)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生殖细胞肿瘤,仅次于上皮性肿瘤,占所有卵巢肿瘤的15%-20%包括成熟畸胎瘤、不成熟畸胎瘤、无性细胞瘤、内胚窦瘤、胚胎性癌及绒毛膜癌仅成熟性畸胎瘤为良性,且最常见其他类型皆恶性,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不足5%恶性生殖细胞瘤通常较大,表现为以实性成分为主的复杂结构,无特异性血清AFP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有助于诊断,病例:女性,卵巢畸胎瘤,病例:59岁,女性,卵巢畸胎瘤(主要为脂肪成分),1、盆腔内原发肿块: 影像学表现提示恶性的征象包括:病变直径大于4cm;乳头状突起,此征象常常在增强CT上可显示;病变内分隔或囊壁的厚度超过3mm且不规则;肿块常为实性或以实性为主;分叶状的实性肿块;在增强CT上见到肿瘤血管,卵巢癌影像学表现,2、腹水 :腹水有助于发现腹腔内小的肿瘤种植灶 3、腹腔及大网膜转移:大网膜转移典型表现为横结肠与前腹壁间或前腹壁后方相当于大网膜部位偏平如饼状软组织肿块 4、腹膜假性粘液瘤 :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的囊性病变破裂后进入腹膜腔后形成5、淋巴结转移 :卵巢癌的淋巴转移主要累及髂外、髂总等盆腔组淋巴结及腹股沟和腹膜后主动脉旁淋巴结。影像学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同其他盆腔肿瘤一样,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对有转移而尚未肿大的淋巴结或非转移因素所致的淋巴结增大,诊断有其限度6、远处器官转移,卵巢癌影像学表现,大网膜转移,膀胱癌(bladder carcinoma),膀胱癌为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好发年龄为5070岁大多数膀胱癌以无痛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为首发症状,多为间歇出现的全程血尿,有时可伴有血块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被认为是膀胱癌的典型症状 如肿瘤位于一侧输尿管口,引起输尿管浸润,可造成一侧输尿管扩张,肾盂积水,膀胱癌(bla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