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来历_第1页
惊蛰的来历_第2页
惊蛰的来历_第3页
惊蛰的来历_第4页
惊蛰的来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惊蛰的来历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这个节气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2/8验。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俗话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沟”。必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工作。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桃、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等。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的气候规律相吻合。惊蛰节气人们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活动的预报,当心冷暖变化,预防感冒等季节性疾病的流行。123/8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黄帝内经云”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节气是阴阳之气在天地之间的变化。立于先有天、地的变化,才有天地之间的人的顺应。春季是农历的一、二、三月,包含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汉律志中说,”少阳,东也,东者,动也。阳气动物,于时为春”。阳,是阳气、阳能。在十二消息卦中,阴历十一月为复卦,阴气至极,一阳始升,寓动于顺;十二月为临卦,内卦两个阳阳爻二阳生于下,这时候的阳气已经在地下萌动,但地面之上还是阴寒之气,只有动物能感受到,故有小寒的”鹊始巢”、大寒”鸡始乳”等物候。到了正月,三阳开泰,为泰卦,地下阳气上升至地面,东风解冻,冰雪融化,寒气温润散为雨。而二月,阳能从地下越入地上,变为雷天大壮卦,外卦为震、为雷,天地之间阴阳之气交换,万物都可以感受阳气,春雷萌动、万象更新。俗话说,春冻骨头秋冻肉,虽然此时阳气升发,但仍乃未少阳,少者,微也。东是方位,春季时,北斗的斗柄指向为东,而方位的属性同时又可以联系五行来理解春季。东属木,在四季4/8中,春为木,春季中的正月、二月分别为寅月、卯月,地支寅、卯对应五行为木,五脏中肝属木,酸味入肝,肝开窍于目,肝旺则脾弱,五行相克之故。动,是春季的万物萌动。动为风、为雷,对应巽卦和震卦,巽卦和震卦都为木,与春季同性。动物在惊蛰之后开始活动,千金月令中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从侧面反映了惊蛰之后虫蚁活动。草木也发芽、开花,农历二月十五是”百花节”,很多花都在春天开放,草长莺飞、春色满园。“蛰”字是执下面一个虫字,是冬眠的动物。一般来说,冬眠的动物按照冬眠时的体温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种为蛇、蛙等两栖爬虫类,体温与周围环境相适,如环境温度下降则体温跟着下降进入冬眠状态,自己无法进行调节;第二种为松鼠等平时恒温动物,进行冬眠时将体温下降到接近环境周围温度,但会温维持在5之上,以免体液结冻;第三种为熊类,其冬眠时体温只下降几度,长时间不进食而呈睡眠状态,近于睡眠与冬眠之间。这些动物冬眠的时间与苏醒的时间都不尽相同,有的长达半年,有的只有数周。如果从阴阳的角度看,动物本身有阴阳之分,不同阴阳的动物对阴阳之气的感受是不同的,因此进入冬眠的时间、冬眠的过程和苏醒的时间都不一样。一般生长在高寒地区的动植物都有很强的滋补力,就是这些动植物5/8冬天阳气满蓄的缘故。冬眠是动物对抗寒冷的一种生存技能,进入冬眠的动物不食不动,看上去像死了一样,有人曾把一只冬眠的松鼠从树洞中挖出,它的头好像折断一样,怎么摇撼始终不会张开眼,用针也刺不醒。只有用火炉把它烘热,长时间后,它才悠悠而动。刺猬的冬眠,简直连呼吸也停止了,但它还活着,它以喉头的软骨,将口腔和咽喉隔开,并掩紧气管的入口。蜗牛的冬眠是用自身的黏液把壳密封起来。而绝大多数昆虫,是以”蛹”或”卵”的形式进行冬眠。蛰虫以自己的方式在泥土或洞穴中过一个冬天,等到惊蛰节才出来。因为此时地球的阳气上升到了相当程度,地面上有了阳气变温暖了,到了这个节气,这些虫蛇自己就能感受到地球生命的动能。每年春天第一声春雷,就是惊蛰节来了,不到这个节气,蛰虫是不出来的。所谓惊蛰一声雷,春雷一震,万物复苏。二月的卦象是”雷上天下”雷天大壮卦,惊蛰的雷不仅起”惊蛰”的作用,还有其实际的效果,有美国学者曾研究,一声雷的结果,可以在地面产生八十万吨的自然肥料。阳能在外,万物苏醒,作物发芽,春雷萌动,所以有民谚”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惊蛰处于农历二月,民谚有”二八月乱穿衣”的说法,是因为这个季节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大、变化快,人6/8体在寒冷的时候机体抵抗力就会降低,容易患病,所以要坚持”春捂”的古训。特别要强调足部保暖,”寒从脚下起”,如果脚冷,全身都会不舒服,而如果脚很暖,全身的血液循环就会畅通,抵抗能力也会增强。正所谓”上薄下厚,长生之术”,就是顺应了阴阳的这种变化,下厚以护阴,上薄可发阳。如果惊蛰这天天气不好,或者风大,预示阳气不能很好地生发,故有”惊蛰冷,冷半年”,”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之说。香椿、韭菜、茼蒿、葱,都是此时的时令蔬菜,民间有”正月葱,二月韭”之说。这些食物本身有升发的作用,可以以此助力人体中阳气升发。再如春茶,一年中品质春茶大部分是采自初春绿茶,取茶的嫩尖,有升发之气,大多色泽绿润,香气宜人。绿色本身就有向上生长的升发之意,而绿茶,龙井、毛峰等,又取茶的嫩尖,有升发之气,是自然极好的馈赠。最早的春茶在惊蛰节气中就可以采摘,像峨眉山的竹叶青等。雷为震,震为动。惊蛰之后更离不开一个”动”字。惊蛰后微风起,放风筝的时节到了。风入肝,可助肝气抒发,同时户外活动可以更多接触阳光。放风筝的动作是仰面,向天,这个动作有向阳、助阳之意,因此放风筝是这个季节非常适宜的活动。中医上讲,向天为阳,面地为阴,7/8鹿一般都昂颈上向,属阳,所以鹿肉、鹿茸都有壮阳之用,而龟一生面地,属极阴之物,则是补阴佳品。登山亦可养阳气,一是登山都是向上走,有升发之意,二是登山的过程中人体会微微出汗,也是发散之象,三是登上山顶要极目远眺,可休息眼睛,肝开窍于目,是养肝抒肝之法。很多民间习俗也是根据节气的更迭而来,是人适应天地、阴阳变化的仪式性纪念。比如春节的鞭炮,除了驱除年邪的作用,同时也是”惊蛰”的作用,”惊”的是身体中的阳气,使气发散。元宵节点花灯、击鼓舞龙舞狮,也起到鼓动阳气的效果。鼓声,入肝脏,有升发之用,故两军对阵,击鼓鼓舞士气;而锣声入肺经,有起收敛之性用,所以以鸣金收兵。还有小孩子玩的拨浪鼓,并不单纯只是玩具,小鼓的鼓声鼓动孩子体内的阳气,可以让孩子更好地得生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