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_第1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_第2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_第3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_第4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 师 教 案(理 论 课)课程名称: 计算机应用基础 使用年级: 2006级本科 教学日期: 2007年9月2008年1月 部 门: 数学及信息技术教研室 任课教师: 刘 帮 涛 教案首页第 1 次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年级2006专业、层次授课教师刘帮涛职称讲师课型(大、小)大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计算机基础知识(第1章)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注明页数)计算机应用基础 黄迪明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实验和考级训练教程王超 刘成安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目的与要求:目的: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和应用,掌握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要求:熟悉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掌握计算机的特点、分类 了解计算机的应用 掌握数在计算机的表示方法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1、自我介绍和上课纪律要求及上机分组,提出本节课的内容 5分钟 2、绪论 讲述教学整体安排、问题、分析 30分钟2、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0分钟 3、计算机的特点、分类 10分钟 4、计算机的应用 5分钟 5、数在计算机的表示方法 15分钟 6、总结本次课的内容,提出下次课的教学内容和上机实验课的内容 5分钟教学时间:2学时教学方法:通过讲演,采用Powerpoint电子课件的演示,使学生能够熟悉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掌握计算机的特点、分类、了解计算机的应用、掌握数在计算机的表示方法教学重点及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及如何突破难点:教学重点:介绍计算机常识知识,掌握PC、CAD、CAI等常用术语的含义,熟练掌握进制数间的转换方法和规则加强实际生活的联系,加强与中学知识的涵接,进行提问式的教学,加强演示和实验的联系,使学生牢固的掌握重点。教学难点: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个总体的认识和数在计算机的表示方法在实验课时,给予讨论计算机的结构和功能,给予演示计算机的内部硬件实物,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结构有初步的了解。加强与数学的联系,增加演算和推导的时间和内容,突破数制之间的转换。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基本内容教学手段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自我介绍和上课纪律要求及上机分组2、 绪论 讲述教学整体安排、问题、分析1) 介绍知识结构讲述每个知识点的要求和目的2) 教学任务3) 教学问题及分析一、学生的基础水平层次不齐二、学生存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不全或认识错误三、对学生程序设计的要求高,而下学期程序设计的教学时间不足4) 目标形成计算机文化,从传统的“知识习德型”向“能力发展型”过渡,掌握捕捉、组织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用整体、系统观念处理复杂问题的方法 。3、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计算机概述1.1、计算机发展史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时代第二代(19581964)晶体管时代第三代(19651970)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第四代(19718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第五代(90年代至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使计算机向巨型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出现了微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PC机),目前正向着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1.2、计算机的特点、应用和分类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记忆能力强、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高、通用性强、自动化功能。计算机分类:按计算机原理分类,计算机通常分为电子数字式计算机和电子模拟式计算机。通常所说的计算机指的是电子数字式计算机,简称电子计算机。按用途划分,分为通用机和专用机。按规模划分,分为巨型计算机、小巨型计算机、大/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单片机、工作站、服务器。计算机应用: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工程、多媒体技术、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计算机像人脑那么聪明,因此又被称为“电脑”。二、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方法2.1、计算机中以二进制数表示的原因物理上容易实现,运算规则简单、可以进行逻辑运算。2.2、进位计数制数制、基数、位权的含义B、D、H、O的含义2.3、不同进位数制间的转换各进制数向十进制的转换:按位权展开,分别相加十进制数向二进制数的转换:整数部分向下除2,向上取余小数部分乘2取整法二进制数向十六进制的转换:4位一组,分别转换,整数部分不足4位,左边添0,小数部分不足4位,右边添0二进制数向八进制的转换:3位一组,分别转换,整数部分不足3位,左边添0,小数部分不足3位,右边添0八进制数向二进制的转换:1位八进制数对应3位二进制数十六进制数向二进制的转换:1位十六进制数对应4位二进制数2.4、二进制数的运算 算术运算:加、减、乘、除 逻辑运算:与、或、非、讲述、多媒体(各种硬件的图片、各时代计算机的图片)、板书讲述、多媒体(各种硬件的图片、各时代计算机的图片)、板书板书、多媒体演示讲述板书推导多媒体表格对比演示板书推导多媒体表格对比演示板书推导板书推导重点,难点,和同学们的相互了解同时给予纪律要求(5分钟) 重点,难点以基础入手,由浅入深,对比讲述。将理论知识具体化,尽可能的用形象、直观的图形、图象描述,达到容易理解、容易记忆的目的。联系各个时代计算机的作用和优秀人物代表,联系生活中计算机的作用,联系学生以往对计算机的了解。进行讲述和演示 (15分钟)重点讲述特点,;对比讲述分类 (15分钟)联系生活,讨论运用,并总结 (5分钟) 重点,难点联系计算机中磁盘数据的表示、光驱数据的表示、内存数据的表示,联系生活中电报,讲清楚使用二进制的意义(为ASCII码打下伏笔)(5分钟) 重点,对比不同的数制,对比性的讲述,特强调16进制A10、B11、C12、D13、E14、F15无H。 (10分钟)重点,难点将书上关于二进制与十、八、十六进制的转换例题通过黑板进行演算,强调规则。并在课后加以强化练习 (10分钟) 重点算术运算难点 逻辑运算的含义和法则,联系生活联系“和”与“或”的差异,为FOXPRO的逻辑型打下基础小结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使大家认识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是以核心硬件的发展为断代依据。掌握了计算机的特点、按不同的标准具有不同的分类,联系生活了解了计算机的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增强了大家学生计算机的动力。重点仔细的学习了数在计算机的表示方法及相互转换。认识到在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复习思考题、作业题作业题:教材P18P19 一、单项选择题P19页 二、多项选择题中含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和应用,掌握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等内容的习题思考题:计算机如何使用二进制表示了客观世界复杂的信息?计算机由什么部件组成,各个部件分别有什么作用?下次课预习要点1、 信息编码(信息编码的意义和与编码一一对应的信息)2、 计算机工作原理(结构的5大部分,二进制的意义)3、 计算机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各个部件的意义)实施情况及分析教案首页第 2次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年级2006专业、层次护理专业本科授课教师刘帮涛职称讲师课型(大、小)大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第二章)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注明页数)计算机应用基础 黄迪明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实验和考级训练教程王超 刘成安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信息编码的原理;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了解计算机的内部硬件结构和各个部件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大致构成及作用。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1、总结上次课的教学内容,提出本节课的内容 5分钟2、信息编码 25分钟 3、计算机工作基本原理 10分钟 4、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35分钟 5、总结本次课的内容,提出下次课的教学内容和上机实验课的内容 5分钟教学时间:2学时教学方法:通过讲演,采用Powerpoint电子课件的演示,使学生能够掌握信息编码的原理;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了解计算机的内部硬件结构和各个部件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大致构成及作用。教学重点及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及如何突破难点:教学重点:信息编码、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系统组成加强讲述,加强多媒体中图片的演示,并在实验课时给予学生播放开天辟地硬件篇、开天辟地软件篇使学生有实物性的把握。教学难点:信息编码的原理、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信息编码的原理联系汉字的产生和演变其“字”与“意”对比。讨论具体的列子。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基本内容教学手段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快速回顾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和应用,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等上节课的知识,提出本节课的内容一、信息编码1. 数字编码BCD码又称为8421码2. 字符编码数字、字母和符号被计算机处理时都是以二进制码的形式出现的。这种二进制码的集合就是所谓的ASCII码。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SCII码是用7位二进制编码表示的,可以表示128个字符。其中包括:前32个控制码,十个数字,26个大写字母,26个小写字母,以及各组之间相隔部分其他字符。一个字符在计算机中以8位表示,其最高位是0。另有128个扩展的ASCII码,最高位都是1,用于表示一些图形符号。3. 汉字编码在汉字处理流程的不同阶段,汉字采用不同的编码。输入时汉字转化为输入码,计算机处理汉字时采用机内码,显示汉字时转化为显示字型码,交换汉字时又采用交换码。之所以要用各种不同的编码,主要原因在于为了适应汉字在其处理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1).汉字输入码输入码也叫做外部码或外码。不同的输入法对同一个汉字有不同的编码。(2).汉字机内码 机内码也叫做内码。时一种用于存贮和处理汉字的代码。输入码到机内码的转换依赖于输入码表。每一种输入码都有其各自的转换码表。(3).国标码 国标码是1981年由国家标准局颁布的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简称。代号是GB2312-80。共收录了6763个汉字(其中一级汉字3755个,二级汉字3008个)。按该规定,汉字和字符工分为94区(1-94),每区94(1-94)。国标码都用两个字节表示,第一个表示区号,第二个表示位号。两个字节的最高位均为0。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区位码”。为了不致和ASCII码混淆,在微机内用作机内码时,每一个区位码的最高位都是1。(4).汉字字型码和汉字库字型码也叫字模点阵码,是确定一个汉字字型和字体的代码。规格的字型码有7级。以16点阵为例一个汉字占用32个字节。二、 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冯.诺依曼原理1、存储程序的思想是由美籍匈牙利人冯.诺依曼博士提出的,即计算机存储程序后按一定的顺序将组成程序的命令逐一取出,进行分析、解释、执行。2、采用二进制并按这一原理工作的计算机称为冯.诺依曼(Neuamann)计算机。 指令:是计算机完成某个基本操作的命令,用来规定计算各种操作。 指令由操作数和操作码组成,操作码指出机器进行什么操作,操作数指明操作的位置。 程序:就是完成特定任务的一组指令序列的组合。 三、计算机的硬件系统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原理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构成的。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运算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完成对信息的加工运算;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的控制中心。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为CPU,在微型计算机中又称为微处理器。运算器又叫函数发生器,包括:算术逻辑部件(ALU)、累加器和寄存器,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控制器包括:指令寄存器、指令计数器(简称为PC)、操作码译码器,它的基本功能就是从内存中取指令和执行指令。存储器:被划分成存储单元,一个单元对应一个编码,被称为地址。具有记忆功能,用来保存信息。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内存为主存储器,可与CPU直接交换信息。内存又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RAM的特点是:既能读又能写,断电后信息消失。ROM的特点是:只能读不能写,断电后信息仍然存在(如BIOS程序)。主存储器由存储体、地址寄存器和数据寄存器组成。在CPU和主存储器之间设计了一个容量较小但速度较快的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简称快存。输入设备:标准的输入设备为键盘输出设备:标准的输出设备为显示器输入/输出设备,又被称为I/O设备3.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微机硬件由CPU、存储器、I/O接口电路和系统总线构成,内部采用了总线结构。微机组成:微处理器、内存称为主机,I/O设备和外存称为外设。四.计算机的基本性能指标 衡量一台微机性能好坏的基本指标是CPU的频率、字长和内存。 1、CPU 频率 CPU直接与运算速度成正比,PC机的频率标致着它的速度和档次,它由最初的4MHz左右上升到现在的几百MHz甚至高达几个GHz。 2、字长 表示计算机数据处理时一 次可处理的二进制位数,它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的计算精度、功能和速度。目前广泛使用的PentiumIV微机为64位的高档微机。 3、内存 :内存容量大小及存取速度将影响计算机的处理速度。 一台微型机的优劣,不能根据一两项指标来评定,需要综合考虑。五、微机常用外部设备1.外存外存又称为辅存。软盘:A或B 磁性介质硬盘:C开始 光盘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最基本单元为字节(BYTE)简称B1B为8位(BIT)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软磁盘有5.25英寸和3.5英寸两种,分为双面双密度(DS,DD)、双面高密度(DS,HD)等多种。磁道、扇区和存储容量。3.5英寸软盘的一个角上有一个滑动块,移动滑块可露出一个小孔(写保护孔),则该软盘上的信息只能被读出而不能再写入。常用3.5英寸盘(双面高密)的容量计算:1.44MB80(磁道数)18(闪区数)(512)每扇容量 硬磁盘目前微机上使用的最多的是3.5英寸的。转速多为5400rpm和7200rpm两种。 硬盘存储容量磁头数柱面数扇区数每扇字节数(512B)目前还流行使用的外存还包括:优盘、移动硬盘等。2.输入、输出设备 键盘 机械式:滚动球、滑杆 鼠标 扫描议 光电式:光电探测器输入设备 光电笔 游戏柄 数码照相机 摄像头 麦克风 显示器:显示器的质量的有关因素 屏幕分辨率 因素 所能显示颜色数目 点距 刷新频率输出设备 针式:通过针头触击色带击打纸完成。打印机 喷墨式:通过喷头直接将墨水喷到纸上完成。激光式:通过激光照OPC产生正负电,吸附炭粉,转动打印到纸上完成。 字型码也叫点阵码,是确定一个汉字字型和字体的代码。规格多媒体 板书进行推导演示表格板书图片板书图片板书图片板书图片板书图片板书图片重点,难点,口述(5分钟)重点,难点1、联系汉字的产生和演变其“字”与“意”对比进行联系并举以实际的列子“学号”“姓名”“本人”的一一对应关系4、 写出“码”“码值”“字符”的一一对应关系。强调它们的意义4、举出利用智能ABC输入“ren”到显示“人”计算机的流程,解释步骤,说明原理。(25分钟)。重点 使用图片和动画演示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10分钟)重点 对每个硬件都给出图片,并描述出其基本功能和基本原理,多使用比较法和联系法进行教学 (35分钟)重点 对每个硬件都给出图片,并描述出其基本功能和基本原理,多使用比较法和联系法进行教学 (35分钟)重点 对每个硬件都给出图片,并描述出其基本功能和基本原理,多使用比较法和联系法进行教学 (35分钟)重点 对每个硬件都给出图片,并描述出其基本功能和基本原理,多使用比较法和联系法进行教学 (35分钟)小结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信息编码的原理,知道了“码”“码值”“字符”的意义和一一对应关系;学生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知道是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有机结合;了解了计算机的内部硬件结构和各个部件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大致构成及作用。复习思考题、作业题见教材第P41 一、单项选择题 P42 二、多项选择题P42三、填空题中关于信息编码的原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计算机的内部硬件结构和各个部件的工作原理;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大致构成及作用等内容的习题下次课预习要点1、 操作系统概述(定义、功能)2、 操作系统分类(按不同标准,产生的不同分类;现在常用操作系统的分类归属)3、 DOS磁盘操作系统 (DOS的定义,结构,启动) 实施情况及分析教案首页第 3 次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年级2006专业、层次护理专业本科授课教师刘帮涛职称讲师课型(大、小)大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操作系统(第三章)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注明页数)计算机应用基础 黄迪明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实验和考级训练教程王超 刘成安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定义和操作系统的功能;了解操作系统的分类;了解DOS操作系统的历史和演变,掌握DOS操作系统的组成及每个模块的意义;熟悉DOS的启动流程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1、总结上次课的教学内容,提出本节课的内容 5分钟2、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10分钟 3、操作系统的分类 15分钟4、DOS操作系统的产生和历史演变 5分钟5、DOS操作系统的组成和每个模块的功能 20分钟6、DOS操作系统的启动流程和每个步骤的意义 20分钟 5、总结本次课的内容,提出下次课的教学内容和上机实验课的内容 5分钟教学时间:2学时教学方法:通过讲演,采用Powerpoint电子课件的演示,使学生能够掌握操作系统的定义和操作系统的功能;了解操作系统的分类;了解DOS操作系统的历史和演变,掌握DOS操作系统的组成及每个模块的意义;熟悉DOS的启动流程和每个步骤的意义。教学重点及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及如何突破难点:教学重点:操作系统的分类 ,DOS操作系统的组成和启动过程在分类中展现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差异以及意义。对DOS操作系统的组成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对比,与DOS操作系统的功能进行联系。DOS操作系统的启动流程使用动画逐步演示。教学难点:各种操作系统的特点,DOS操作系统的启动过程。与DOS操作系统的功能进行联系。DOS操作系统的启动流程使用动画逐步演示。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基本内容教学手段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回顾上节课所讲的内容一、操作系统的定义计算机中的操作系统就犹如一辆汽车的司机: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系统软件,是一组具有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集合。操作系统似软件系统的核心,似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第一次扩充。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计算机才能运行其它软件,它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计算机系统工作质量的优劣。操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用 户 应 用 程 序操 作 系 统计 算 机 硬 件命令一、 计算机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的组要功能是对计算机体统的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控制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从资源管理的角度讲,操作系统有:1. 处理器管理 处理器管理是指CPU资源的管理,犹如汽车的发动机。2. 存储管理存储管理主要管理计算机内存资源。(可顺便复习一下上节课所讲的计算机存储器的分类)3. 设备管理设备管理负责管理各类外围设备,包括分配、调度、故障处理以及解决CPU与外设因电平、速度、频率等不匹配问题。4. 文件管理文件管理是指对各种软件资源的管理。文件是管理的基本单位,是操作系统中用户和外存储器之间的接口。5. 作业管理作业是用户程序及其所需数据和命令的集合。二、 操作系统的分类两大操作系统的发展:DOS1.0、2.0、3.0、4.0、5.0、6.0、6.1、6.2、6.21、6.22、7.0WIN95、98、WINME、WINXP操作系统按照与用户交互的界面分: 命令行用户界面操作系统:DOS,UNIX 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WINDOS系列操作系统按能支持的用户数目分类: 单用户操作系统:DOS,WIN95/98 多用户操作系统:DOS,WIN2000SERVER操作系统按是否能够运行多个任务分类: 单任务操作系统:DOS 多任务操作系统: WINDOS系列,LINUX操作系统按照功能分类:(1) 批处理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是最早的操作系统。特点是资源利用率高,但周转时间长。(分析批处理过程,来阐明其特点)(2) 分时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把CPU工作时间划分为多个时间片,并按照一定算法分配给各终端用户,以支持多个终端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系统。这种方法叫做时间片轮转法。(3) 实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就是使计算机能及时响应外部输入信息,并在一个预定的时间内尽快完成对事件的处理,给出答案。它的特点是:快、稳定性高、可靠性强。(4) 网络操作系统 比较说明两者的区别(5) 分布式操作系统三、 DOS操作系统1、DOS操作系统的简介DOS是磁盘操作系统(DISK OPERATING SYSTEM)的英文缩写。DOS操作系统是命令用户操作界面,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2、DOS操作的组成 DOS系统采用的是层次结构,主体部分由三个模块和一个引导程序组成,另外包括一些外部命令文件和应用软件。(1) 命令处理模块COMMAND.COM命令处理模块主要是接受、识别和处理用户输入的键盘命令,为用户提供使用DOS的接口。(2) 文件管理模块MSDOS.SYS文件管理模块是DOS的核心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管理磁盘文件操作,并对磁盘空间进行分配和回收。另外还提供对内存、设备以及目录管理。(3) 输入、输出模块IS.SYS和ROM-BIOS输入输出模块是DOS的最底层。它的主要功能是对键盘、显示器等输入输出设备进行管理。(4) 引导程序BOOT引导程序是一个很小的程序,它的主要职责是检查系统盘上是否有操作系统,如有即将输入输出模块和文件管理模块调入内存。用户使用DOS系统有两种方法:命令调用,系统调用。3、DOS的启动DOS的启动实质:DOS的三个功能模块平时是放在计算机磁盘上的,DOS启动就是将这三个功能模块装入内存:DOS的启动方式:冷启动:又称加电启动,加电后机器先对系统自检 热启动:按下Ctrl+Del+Alt三个键,系统不自检。 复位启动:按下主机箱上的RESET键,系统要自检 DOS系统启动流程: 系统复位 系统自检及初始化调用INT19H显示“没有磁盘”磁盘连接 Y读软或硬盘引导块到内存转引导块程序执行显示“非系统磁盘”等待插入系统盘IO.SYS,MSDOS.SYS是否存在 N Y顺序读该两个文件到内存执行IO.SYS中的初始化程序执行配置文件中的命令该磁盘有CONFIG.SYS? Y N执行MSDOS.SYS中的初始化程序将COMMAND.COM读入内存,并执行它的初始化程序执行AUTOEXEC.BATAUTOEXEC.BAT Y N显示日期和时间显示DOS提示符 字型码也叫字模点阵码,是确定一个汉字字型和字体的代码。规格讲述讲述图片讲述对比讲述图片表格对比讲述图片表格讲述对比讲述图片表格讲述动画表格重点,难点,口述 (5分钟)重点使用多媒体,通过一些似例对比阐述操作系统的概念及核心地位,(5分钟)重点、难点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阐述。 (5分钟)重点 使用对比讲述、快速演示各种操作系统的界面和简单演示其功能;对功能的分类,使用画图演示其基本原理,重点讨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的原理 (15分钟)重点 使用对比讲述、快速演示各种操作系统的界面和简单演示其功能;对功能的分类,使用画图演示其基本原理,重点讨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的原理 (15分钟)了解DOS操作系统其产生和发展和功能 (5分钟) 重点 使用各种图表和联系学生使用操作系统得到功能感受、逐一详细的对每个模块的组成、原理、功能进行讲述和解释 (20分钟)重点、难点以多媒体动画演示流程,并对每个布置的组成、原理、功能进行逐一详细的讲述和解释 (20分钟)小结本次课程学习了操作系统的定义和操作系统的功能,认识到了操作系统的重要意义;了解操作系统的分类,特别对操作系统的功能分类进行了详细讲解,使大家了解了一些计算机原理的知识;了解DOS操作系统的历史和演变,重点学习DOS操作系统的组成及每个模块的意义;按步骤逐一DOS的启动流程和每个步骤的意义。复习思考题、作业题作业题:P93P94 一、单项选择题P95 二、多项选择题P95 三、多项选择题P96 四、操作题中操作系统的定义和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的分类;DOS操作系统的历史和演变,DOS操作系统的组成及每个模块的意义;DOS的启动流程和每个步骤的意义等内容的习题下次课预习要点握DOS的文件管理,目录和路径,DOS的常用命令实施情况及分析教案首页第 4次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年级2006专业、层次护理专业本科授课教师刘帮涛职称讲师课型(大、小)大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操作系统(第三章)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注明页数)计算机应用基础 黄迪明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实验和考级训练教程王超 刘成安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DOS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的功能;掌握DOS操作系统的目录和路径;掌握DOS操作系统的内部命令,熟悉DOS操作系统的常用外部命令;了解DOS操作系统的复杂外部命令。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1、总结上次课的教学内容,提出本节课的内容 5分钟2、DOS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的功能 10分钟 3、DOS操作系统的目录和路径 10分钟4、DOS操作系统的内部命令 35分钟5、DOS操作系统的常用外部命令 15分钟 6、总结本次课的内容,提出下次课的教学内容和上机实验课的内容 5分钟教学时间:2学时教学方法:通过讲演,采用Powerpoint电子课件,重在使用DOS进行演示。使学生掌握DOS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的功能;掌握DOS操作系统的目录和路径;掌握DOS操作系统的内部命令,熟悉DOS操作系统的常用外部命令;了解DOS操作系统的复杂外部命令。教学重点及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及如何突破难点:教学重点:DOS 的功能及常用DOS命令的使用,文件、子目录及路径部分知识,批处理文件的建立。按操作系统的功能分类逐一进行解释和演示,。加强DOS具体操作的演示,使学生牢固的掌握重点教学难点:目录、路径概念及其表示。 与学生熟悉的WINDOWS的文件夹和文件管理操作相对比,联系实际学校对学生按年级、专业、合班、小班的管理相联系。理论结合实际。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基本内容教学手段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快速回顾操作系统的定义和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的分类;DOS操作系统的历史和演变, DOS操作系统的组成及每个模块的意义;DOS的启动流程,提出本节课的内容一、 OS的文件管理DOS操作系统是磁盘操作系统,它有一个核心的模块就是文件管理。1、 文件文件:为了便于对信息进行管理,我们把计算机磁盘上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称为一个文件。它是操作系统进行信息管理的基本单位。2、 文件名每个文件都有一个文件名,用户可以给文件起任意一个名字,但同一目录下的文件名字不能相同。DOS的文件名遵循:8.3的命名原则。由分别不多于八个和不多于三个的“合法”字符组成的主文件名与扩展文件名表示。扩展名可以省略,主文件名与扩展名之间用点号分隔。所谓“合法”字符,是指除系统敏感的字符。如以下引号内的字符:*,?,.,/,:, ,+等等。CON,AUX,PRN,COM1,COM2,LPT1,LPT2,NUL 这些是DOS系统保留字。特指某些设备。例如,CON表示控制台,PRN表示打印机.它们也不能用作文件名来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文件名跟DOS操作系统的文件名有以下区别:WINDOWS(1)支持长文件名;(2)空格可以用于文件名;(3)支持多扩展名。3、 通配符符号*和?是通配符。通常在文件名中使用。*表示在此字符处可以用任意个“合法”字符替代之。与之唯一不同的是?只可以被一个“合法”字符所替代。4、 DOS文件属性只读(R):文件只能读出,不能删除隐含(H):用记目录文件命令DIR不能看到本文件系统(S):DOS系统文件,用DIR看不到也不能修改删除存档(A):普通文件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文件仍然存在这些相关的属性。5、 目录目录:为了便于文件的管理和查找,一般把磁盘上各个文件的名字集中放在磁盘的特定位置上,这个特定位置上的信息称为目录。一个目录中可包含若干子目录和文件。所有的目录按一定的结构组织在一起。根目录:隐含于一个软盘,或者一个硬盘的一个分区中。根目录是DOS中唯一不能删除的一个目录。通常以“”表示。根目录中子目录和文件存放在磁盘的文件区(数据区)之前的固定几个扇区内。目录树:根目录在最顶层。它包含的子目录是一级子目录。每一个一级子目录又可以包含若干二级子目录.,这样的组织结构就叫做目录树。当前盘和当前目录:是系统默认的操作对象。如果用户没有指明操作对象,系统就将用户命令指向当前盘和当前目录。目前常用的DOS版本都在提示符中显示当前盘和当前目录。例如C:dos,表示用户将对C盘下的DOS子目录作相应的操作。当前目录以“.”表示,父目录以“.”表示。6、 路径路径:是指从根目录或者当前目录开始到访问对象(目录或者文件),在目录树中路经过的所有目录的序列。例如,a:filesdocumentfile1。 绝对路径是从根目录开始的路径,以“”作为开始。在当前目录是根时“”也可以省略, 如:filedocumentfile1相对路径是从当前目录开始的。如当前目录是a:file,则路径documentfile1就和以上的绝对路径所指的目录对象相同。文件的标识:要访问一个文件,必须要标识一个文件。完整的文件标识由三部分组成:盘符,路径和文件名。其中,当文件所在的盘和路径恰好就是当前盘和当前路径时,前二者可以省略。二、 DOS命令 内部命令:启动时随COMMAND.COM驻留内存,可以立即执行。DOS命令的类型 外部命令:平时装在磁盘上,只有在调用时,才由COMMAND.COM将其装入内存。DOS的命令格式:DOS的命令格式是以“命令行”的形式来约定的。所谓“命令行”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命令字、文件标识和参数。 开关参数1 开关参数2. 开关参数n其中,方括号内的项不是必须的。任意两项之间必须至少有一个空格。一般来说,参数在命令行中的次序是可以任意的。DOS常用命令:关于文件的命令 (1)查看文件:type d: path (内部命令) 注:此命令只能用于查看由ASCII码构成的正文文件。而一般的可执行文件(扩展名是.exe或.com)是由二进制码构成的。如用type命令来显示,将得到的是一堆不可读的乱码。另外,由于.bat为扩展名的批处理文件是一种ASCII码文件。用type命令可以读它。如果在执行type命令之前,先键入+以连接妥打印机。那么,dos将在显示文件的同时,一起将文件在打印机上输出。或者,我们也可以利用dos的“重定向”功能,用type命令将被访问文件在打印机上输出。例如: type c:dosreadme.txtprn以上命令行中的“”就是所谓的重定向操作符。这意味着将执行该命令以后的输出重新指向打印机(PRN)输出。不过,与前面不同的是输出仅在打印机上给出。 (2)复制文件:copy d: path 源文件名 d: path 目标文件名 copy d: path 文件名1+ 文件名2+ 文件名n 目标文件名内部命令) 第一种格式可以将一个或多个源文件复制到指定盘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