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成功者不比你我更高明成功者不比你我更高明作者吴志翔每天,有太多的人沉沦于日复一日单调的工作和生活中,却感到无力改变,这些人中恐怕也包括我自己。一成不变的生活,驾轻就熟的工作,带给我们的不是游刃有余进退自如的快感,而是疲惫甚至厌倦。这样的心理感受当然不会是享受。根据边际效益递减原理,不断重复同一件没有丝毫挑战性的事情,我们所体验到的快乐只会变得越来越少。就像饥饿时吃馒头一样,第一个馒头带来的满足感最大,吃到第N个时,基本上已经味同嚼蜡了。然而,我们往往愤愤不平凭什么有些人可以不断成就新的高度他并不比我强多少。我们相信自己在能力上其实并不逊色于很多成功者,缺少的只是机会。可是,所谓机会,并非摆放在人们面前的现成之物,而是一次对信心和能力的挑战。有人把不是机会的事情当成机会全力争取,用百分之百的努力把百分之一的可能做成了现实有人则把有可能获得的机会拱手相让,九成的把握也被轻易地归零。这样一进一出,畏缩不前者就被落到了千里之外。2/5当然,没有人会承认自己缺乏自信,相反,人人都觉得自己是在客观审慎地评估了能力与欲望之间的差距后做出了明智选择我们怕自己的欲望大过能力,我们怕自己在新环境新位置上表现得不称职。于是,我们在机会面前,也许经历过一段蠢蠢欲动的时期,最终却不得不退回到一成不变的生活中去。是的,目前所拥有的,虽然有点儿厌倦了,但它至少是稳妥而保险的,需要应对的一切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举一个自己经历过的例子吧。有一年,在美学家陈望衡教授的鼓动和引荐下,我向哈佛大学敦巴顿橡树园研究中心提交了去做访问学者的申请。在我准备那份研究计划的过程中,一缕退意萌生。我并不是怕与全世界为数不少的申请者竞争,而是越来越担心自己的英语水平不够,即便申请成功,到了那儿也不会是一个很合格的研究者。于是,我在截止时刻的前一秒给中心的负责人发去邮件,表示我打算先集中精力提高英语,来年再申请。我把那份像是一篇论文的研究计划作为附件发了过去。很快我得到了回复,这位负责人对我的决定感到震惊,因为她读了我的研究计划,认为非常有价值,而且称赞我的英文不错,对于开展研究工作没有任何问题。信的最后她希望我继续申请,但恐怕时间上已经太迟了。的确是迟了一点儿,我3/5就这样与一次不错的访学机会擦肩而过。据说有位法国富翁去世前把自己的遗嘱登在报上倘若有人能正确回答“穷人最缺少什么”这个问题,就给他百万法郎。两万份答卷中没有人答对。一年后答案公布穷人最缺少的,是成为富人的野心。答案似乎匪夷所思,但是一语中的。人们总是担心自己的欲望超过能力,因为这样获得幸福感的难度相应也会增加。因为野心不够,所以容易守成,容易放弃,容易挥霍机会,容易瞻前顾后,容易患得患失。如我这样的平庸之辈,当然更容易特别地持有一种对于“不称职”的恐惧心理,并且因为这样的恐惧而屡屡滋生退缩之意,特别害怕失败我还是做我能轻松应对的事情吧。对于这种心态,有人会美化为“宁做鸡首,不为凤尾”,事实呢,这类说法恐怕逃不掉为自己开脱的嫌疑。只要抱着这种苟且、庸碌的心理,那就根本谈不上什么跨越和突破。把话说白了,成功者的能力的确不见得比你我更高明,他们也一样是“不称职”的,甚至可以说,越成功就越不称职,但是他们显然拥有更大的野心。社会学家劳伦斯彼得提出的“不称职理论”,也被称为“彼得原理”中讲道在等级组织中,每个人都是不称职的。因为所有职务4/5的晋升几乎都是根据以往的表现,他在原岗位做得很出色,轻车熟路了,然后就往上升,升到一个他尚不能胜任的岗位。等到能够胜任以后,他又会升到一个还无法确保做好的职务上。某杂志还通俗地把这种现象归纳为“一流的情人VS三流的夫人”。不仅仅是职务升迁,在任何领域里都是一样的。一个人及其开创或投身的事业越是有发展,他也就越容易置自身于“不称职”的境地。相反,守着一个摊子没有任何进展者,称职倒是称职了,甚至可以说是“一流”,却没什么进步的可能,而且如前面所说,收获的快乐也越来越少。在教育领域经常可以听到一种说法,即最好的教学是要让孩子们“跳一跳,摘得到”。这种说法的背后是教育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必须要让人不断地获得从“伸手可得”到“努力可得”的体验,那腾空的高度就是“最近发展区”,也是现实与理想、已达到与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位优秀的成功者,都是行走在自身能力极限的边缘,他用一次又一次的“不称职”换来一回又一回的脱胎换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制造背景下15寸彩色监视器生产良品率提升与自动化瓶颈的博弈分析
- 智能传感技术如何重构传统液压单元故障诊断体系
- 新能源汽车电池热失控预警与电源主动保护闭环
- 新能源割引机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与作业效率的博弈平衡
- 新型环保胶辊材料在复合工艺中的界面结合强度与耐化学腐蚀测试
- 新型复合涂层技术对转化管氢致应力腐蚀开裂的抑制机理
- 新型光响应性2-乙酰基吡咯衍生物在智能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应用瓶颈
- 数据中心能效比优化视角下的外壳拓扑设计与能源回收机制
- 数字孪生技术在连接器预研阶段多物理场仿真验证价值
- 散装碳粉数字化供应链中数据安全与成本控制冲突
- 2025年军事模型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焦虑症的课件
- 2025安徽宣城市总工会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1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北京数语科技Datablau数据模型与数据资产平台介绍
- 2025年招聘面试技巧指南面试官角度下的面试题预测与应对策略
-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无人机驾驶培训专业知识课件
- 新型集体经济课件
- 临床护理师资培训体系构建
- 轨道列车司机四级题库及答案
- 生物标志物应用-洞察及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