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83-2011_第1页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83-2011_第2页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83-2011_第3页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83-2011_第4页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83-20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阅读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DC 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 PGB50683 一 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Co defo r accep tance o f field equip ment , industrial p ip ewelding co nstructio n quality 2012 一 05 一 01实施8 月 12011 一 02 一 发布 中 华 人民共 和 国 住 房 和 城 乡 建设 部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总局 联合发布 到 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Co de fo r accep tance o f field equip ment , industrial p ip ewelding co nstructio n quality GB 50683 一 2011 主编部 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化工分会 批准部门: 中华人 民共和 国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 实行日期:2 012 年 5 月 1 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2北京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 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 GB 50683 一2011 中国计划 出版社 出版 (地址:北京市西城 区木棵地北里 甲11号 国宏大厦C座4层) (邮政编码:100038电话:6390643363906381 )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北京世知印务有 限公 司印刷 85OXll68 毫米 1/32 1.75印张38千字 2012年1月第1版2012 年1月第1次印刷 印数1 一 30100 册 统 一 书号:1580177 701 定价:12,00元 中华人民共和 国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公告 第939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 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公告 现批 准现场设备、工业 管道 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为 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683 一 2011 ,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2.3( 4)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 由我部 标 准定 额 研 究 所 组 织 中 国计 划 出版 社 出版 发 行。 中华人 民共和 国住房 和城 乡建设部 二O 一一 年二月十八 日 .JJ. .J- 月 lJ舀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 规 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 的通 知 (建标2007126号)的要求, 由中国石油 和化工勘察设计协 会、中油吉林化 建工程股份有 限公 司为主编单位,会同各行 业 有 关单位 在现场设备、工业 管道 焊接 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 一 98的基 础 上 重新编制,名称定 为现场设备、工业 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本规范编制组经广泛 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 关国际标准和 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 的基础上 ,编制本 规范,最后 经 审查定稿。 本规 范共分8章和1个附录。主要 技术内容包 括:总则、术 语、基本规定、材 料、焊前 准备、焊接、焊 后 热 处 理、焊 缝 质 量 检 验 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 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 和对 强制性条文 的解 释,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化工分会负责日常管理 ,由全 国化 工施工标 准化管理中心站负责具体技术 内容 的解 释。本规范执行 过程 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 全 国化工施工标准化 管理 中心站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桥 东区槐 安 东路28号 仁 和商务 1 一 1 一 1107 室,邮政编码:050020 ),以便今后修订 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 草人 和主要审查人 : 主 编 单 位:中国石 油 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 中油吉林 化建工程股份有 限公 司 参编 单 位: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 有 限公 司 中国石化集团第十建设公 司 主要起草人: 主要 审查人: 上海 宝冶集团有限公 司 北京 电力建设公 司 中国机械工业建设 总公 司 哈尔滨焊接研究所 中国核工 业二三建设有限公 司 十 一 冶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 司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阿美科工程 咨询( 上海)有 限公 司 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北京燕华建筑安装工程有 限责任公 司 全 国化工施工标 准化管理 中心站 夏节 文关 一 卓赵喜平卢立香任永宁 王丽 鹃朴东光邵 刚张勇孙 忠亮 杨惠段斌杨雷芦天颜祖清 吉章红戈兆文纪方奇王明涛 李 晓松 袁转东李 志远郭军乔亚霞石 学军 张西 民周武强 蒋桂英李 晓琼 目次 1 总则 (1) 2 术语 , , (2) 3基本规定 , , 一 (3) 3.1施工质量验收的划分 (3) 3.2施工质量验收 (3) 3.3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及组织 , (4) 4 材料 (5) 5 焊前 准备 , , ” (7) 6 焊接 (12) 7 焊后热处理 (14) 8 焊缝 质量检验 (16) 8.1焊缝外部质量检验 , , (16) 8.2焊缝表 面无损检测 , (20) 8.3焊缝射线检测和超声检测 , (20) 8.4 其他检验 (22) 附录A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 录 (23) 本规范用词说 明 ” ” ( 24) 引用标准名录 ( 25) 附:条文说明 (27) Co ntents 1 GeneralPro visio ns (1) 2Terms (2) 3 Basicrequirement (3) 3.1Divisio nfo r accep tance o f co nstructio nal quality (3) 3.2 Accep tance o f co nstructio nal quality (3) 3.3Pro cedureand o rganizatio n fo r accep tance o f co nstructio nal quality , (4) 4Materials 一 (5) 5 PreParatio nbefo rewelding (7) 6 Welding (12) 7 Heattreatmentafterwelding (14) 8 Examinatio no fweldedseamquality (16) 8.1Visual quality examinatio no f weldedseam (16 ) 8.2No ndestructio ndetectio no f welded seamsurface ( 20 ) 8.3 Radio grap hicinsp ectio n and ultraso nicflawdetectio nfo r weldedseam (20) 8.4o therexaminatio n (22) Ap p endix AReco rdlistfo r accep tance o f sub 一 item Pro j ect5quality , (23) Exp lanatio n o fwo rdin g in thisco de , (24) Listo fquo tedstandards ( 25) Additio n :Exp lanatio no fPro visio ns ( 27) 2 1 总则 1.0.1 为统 一 现场设备、工业 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 的验 收,加 强工程质量管理,制定本规 范。 1.0.2 本 规 范适用 于碳 素钢、合 金钢、铝及 铝合金、铜及铜合金、 镍及镍合金、钦及钦合金、错及错合金金属材料焊接工程施工质量 的验 收。 1.0.3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 施工规范 GB5 0 2 36配套使用。 1.0.4 焊接工程施工中采用 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 工质量验 收 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 范 的规定。 1.0.5 焊接工程施工质量 的验 收,除应符合本 规范外,尚应符合 国家现行 有关标 准 的规定。 2 术语 2.0.1100检验100%examinatio n 在指定的 一 个检验批中,对某 一 具体项 目进行全部检查。 2.0.2 抽样 检验 rando m samp ling examinatio n 在指定的 一 个检验批 中,对某 一 具体项 目按 一 定 比例随机猫 取样本进行检查。 2.0.3局部检验lo cal samp ling examinatio n 在指定的 一 个检验批中,对某 一 具体项 目的每 一 件进行规定 的部 分检查。 3 基本 规 定 3.1 施工质量验收 的划分 3.1.1 进行。 3.1.2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质量验收应划分为分项工程 现场设备焊接工程 的分项工程应按 现场设备的台(套)划 分,工业管道焊接工程 的分项工程应按管道级别和材质划分。 3.2 施工质量验收 3.2.1 分项工程质量验 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控项 目应符合本规范 的规定。 2 一 般项 目每项抽 检实测值应在本 规 范 规定 的允许偏差范 围内。 3.2.2 焊接工程质量验收文件和记 录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焊接工程 的施工技术文件、施工记 录和报告,且 应符合现 行 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 范 GB50236的 规定。 2 分项工程质量验 收记 录、内容和格式应 符合本规 范附录A 的规定。 3.2.3 当焊接工程质量不符合本规 范规定 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处理: 1经返工或返修的分项工程,应重新进行验 收。 2经有资质 的检测单位检测 鉴定能够 达 到设计要求的分项 工程,应 予 以验收。 3 经有资质 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 计单位核算认 可,能够满 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的分项工程 ,可予 3 以验 收。 4 经过返修仍不能满足 安全使用要求的工程,严禁验收。 3.2.4 未经验 收合格 的焊接工程不得投人使用。 3.3 施工质量验收 的程序及 组织 3.3.1 分项工程 的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 自检合格的基础 上进 行,并 由施工单位项 目专业质量 检查 员填写分项工程 质量验收记 录。 3.3.2 分项工程 的质量验 收应 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 目专 业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 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 和 质量检查 人 员进行。 3.3.3 当焊接工程由分包单位施工时,总包单位应对工程质量全 面负责。分包单位对所承包的焊接工程应按本规范规定的程序进 行检查 验 收。分包工程完成 后,应 将工程 文件和记 录提 交 总包单 位。 4 材料 主控 项目 4.0.1 母材使用前,应 按 设计文件的 规定进行检 查 和 验 收 ,其 材 质、规 格 和外 观 质 量 应符合该母 材 的产品标 准 和设计文 件 的 规定。材料标识 应清晰完整,并应 能追溯到产品质量 证明文 件。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检查质量证 明文件,观察检查 和 尺量检查,必 要 时 可进行光谱检查。 4.0.2 焊接材料使用前,应检查其外观质量、质量证 明文件、外包 装和包装标记。有疑义时应进行相应 的试验或复验。其质量应符 合设计文件和下列规定: 1 焊材包装应完好、无破损,包装标记应完整、清晰。 2 质量证 明文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 和订货技术 条件要求。 3 焊材表面不应受潮、污染,不应存在药皮 破损 或影 响焊接 质量 的缺 陷,焊丝表 面应 光 滑、整 洁。焊材 的识别 标 志应 清 晰、牢 固,与产 品实物应相符。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检查质量证 明文件,观察检查 ,检 查焊材验 收记 录 或复验报告。 4.0.3 焊接材料在使用前应 按 规 定 进 行烘干,并应在使用 过 程 中保持干 燥,烘烤条件应符合焊 材 说 明书 和有关技术文件的规 定。 焊丝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 除油 、除锈及 清洗处理,清洗质量应 5 符合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 方法:观察检查,检查烘干或清洗记 录。 5 焊 前 准 备 工主 控 项目 5.0.1 当设计 文件对坡口表面要求进行无损检测 时,应进行磁粉 检测或渗透检测。坡口表 面质 量 不应低于现行 行业 标准承压设 备无损检测JB /T4730规定 的 1级。 检验数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磁粉检测报告或渗透检测报告。 5.0.2 对有焊前预热规定的焊缝,焊接前应检查焊件预热区域的 预热温度,预热 温度应符合设计文件和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测温仪器测量,检查焊接记 录。 5.0.3 管道 对 接焊缝 组 对 时,内壁错边 量 应符合表5.0.3的规 定。 表5.0.3管道组对 内壁错边量 (mm) 材 料 种 类内壁错边量 碳素钢、合金钢(壁厚的10%,且不应大于2 铝及铝合金 壁厚(5成0.5 壁厚 5毛壁厚的10%,且不应大于2 铜及铜合金(壁厚 的10%,且不应大于1 钦及钦合金成壁厚 的10%,且不应大于1 镍及镍合金(0.5 错及错合金簇壁厚 的10%,且不应大于1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卡尺、焊缝检查尺检查,检查焊接组对记 录。 5.0。4 定: 1 表5.0 设备、卷管对接焊缝 组 对 时 ,对口错边 量 应符合下 列 规 碳素钢、合金钢设备和卷管对接焊缝 的组对错边量应符合 4和下列规定: 1)只能从单面焊接的纵向和环 向焊缝,其内壁错边 量 不应 大于壁厚 的25%,且不应超过 Zmm。 2)当采用气 电立 焊 时,错 边 量 不 应大于 壁 厚 的10%,且 不 应大于3; n m 。 3)复合钢板组对 时,应 以复层表面为基准,错边量 不应大于 钢板 复层厚度 的50%,且不应大于lmm。 表5.0.4碳素钢、合金钢设备和卷管对接焊缝的组对错边量 ( mm 母材厚度T 错边量 纵 向焊缝环 向焊缝 T镇12 (T/4镇T/4 12 l0? (a)内壁尺寸不相等 、 蜘 乃 一 Tl 蕊10 乃 一 TllO? 助外壁尺寸不相等 , 捧 争 0o (c)内外壁尺寸均不相等( d)内壁尺寸不相等的削薄 图5.0.5不等厚对接焊件坡口加工 T: 一 不等厚焊件接头的薄件母材厚度;Tz 一 不等厚焊件接头的厚件母材厚度 fl 一 般 项目 5.0.6 焊件焊缝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和下列规定: 1 钢板卷管或设备的筒节 与筒节、筒节与封 头 组对 时,相邻 两节 间纵 向焊缝 间距 应大于壁 厚 的3倍,且 不 应 小 于 10Omm;同 9 一 筒节上两相邻纵缝 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00mm。 2 管道 同 一 直管段上两对 接焊 缝 中心面间 的距 离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当公称尺寸大 于或等于15o mm时,不应小于15Omm; 2)当公称尺寸小 于150mm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 不小 于IOOmm。 3 卷管的纵 向焊缝应 置于易检修的位 置,且不宜在底部。 4 有加固环、板 的卷管,加 固环、板 的对 接焊缝应与卷管的纵 向焊缝错开,其 间距 不应 小 于10Omm。加 固环、板距 卷管的环 焊 缝不应小 于SOmm。 5 受 热面管子 的焊缝 与管子起弯点、联箱外壁及支、吊架边 缘的距离不应小 于70mm;同 一 直管段 上 两对接焊缝中心间 的距 离不应小 于15Omm。 6 除采用定型弯头外,管道对接环焊缝 中心与弯管起弯点 的 距离 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应小于 100mm 。管道对接环焊缝 距 支、吊架 边缘之 间 的距 离 不应 小 于50mm;需 热处 理 的焊缝 距支、 吊架 边 缘 之 间 的距 离 不 应 小 于 焊 缝宽度的5倍,且 不 应 小 于 IOOmm 。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和采用钢尺等检查。 5.0.7 焊件的主要结 构尺寸与形状、坡口形 式 和尺寸、坡口表 面 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结构尺寸应符合设计 文件 的规定。 2 坡口形 式 和 尺 寸、组 对 间隙应符合焊 接工艺 文 件 的 规 定。 3 坡口表面应平整、光 滑,不 得 有 裂 纹、夹 层、加工损伤、夹 渣、毛刺及火焰切割熔渣等缺陷。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和采用钢尺、焊缝检查尺等检查。 lO 5.0.8 焊接前,坡口及 坡口两侧内外 表 面 的清理 质量 应符合表 5.0.8的规定。 表5.0.8坡口及坡口两侧 内外表面的清理质量 管道材质 碳素钢及合金钢 铝及铝合金 铜及铜合金 钦及钦合金 镍及镍合金 错及错合金 清理范围(n、 : n) 妻20 )50 妻20 妻20 妻20 )20 清 理 质 量 无杂质、污物、毛刺和镀锌层等,且不得 有裂纹、夹层、加工损伤、熔渣等缺陷 清除油污、毛刺、氧化膜及其他杂物等, 使之露出金属光泽,且不得有裂纹、夹层、 加工损伤等缺陷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 方法:观察检查。 5.0.9 搭 接接头 的搭接量 和贴合质量、带垫板 的对接接头 的贴合 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和尺量检查。 6 焊接 工主 控 项目 6.0.1对 有冲击韧 性要求的焊缝,施 焊 时应测量 焊接线 能量,并 应作记 录。焊接线 能量应符合设计文件和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采用计量仪表、秒表、钢尺测量 和检查焊接记 录。 6.0.2 对规定进行 中间无损检测 的焊缝,无损检测应在外观检查 合格 后进行,焊缝 质量 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检查 方法:检查无损检测报告。 6.0.3对道 间温度有 明确规定的焊缝,道 间温度应符合焊接工艺 文件 的规定。要求焊前 预热 的焊件,其 道 间温 度应 在规定的预热 温度 范 围内。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采用测 温仪器测量 和检查焊接记 录 。 6.0.4 规定背面清根 的焊缝,在清根后 应进行外观检查,清根后 的焊缝应露 出金 属 光 泽,坡口形状 应 规 整,满足 焊接工艺 要求。 当设 计 文 件 规 定 进 行 磁 粉检测或渗透检测 时,磁 粉 检 测 或渗透 检 测 的焊 缝 质 量 不 应 低 于 现 行 行 业 标 准承 压 设备无 损 检 测 JB /T473。规 定 的 工级。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检查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报告。 6.0.5 当规定进行 后热 时,其后 热温度、后热 时间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 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 50236的有关 规定 和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 12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 方法:采用测 温仪器测量 和检查 焊接记录。 11 一 般 项目 6.0.6 定位焊缝焊完后 ,应清除熔渣进 行检查,定位焊缝的尺寸 和质量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 范 GB 50236的有关规定和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和钢尺、焊缝检测尺检查。 6.0.7 对规定进行酸洗、钝化处理后 的焊缝及其附近表面的质量 应符合设计文件和下列规定: 卫酸洗后 的焊缝及其附近表面不得有明显 的腐蚀痕迹、颜色 不均匀的斑纹 和氧化 色。 2 酸洗后 的焊缝表 面应用水冲洗 干净,不得残 留酸洗液。 3 钝化后 的焊缝表面应用水冲洗,呈 中性后擦干水迹。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和 p H值检查,设计文件规定 的其他检查 方法及检查记 录。 7 焊后热处理 工主 控 项目 7.0.1 现场设备和管道焊后热处理参数应符合设计文件、现行 国 家标 准现场设备、工业 管 道 焊接工程 施工规范 GB 50236 、热 处 理工艺 文件和下列规定: 1 对采用炉 内整体热处 理 和 炉 内分 段 局 部 热 处 理 的焊 缝, 应检查 并 记 录 进 出 炉 温 度、升 温 速度、降温 速 度、恒温 温 度 和 恒温 时 间、有效加热区内最大温 差、任意两 测 温点间的 温 差等 参数。 2 对采用炉外整体热处理和局部加热热处理的焊缝,应检查 并记 录升温速度、降温 速度、恒 温温 度 和恒 温 时 间、任意两测 温点 间的温差等参数。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自动测 温仪测量,检查热处理曲线 和热处理报告。 7.0.2 现场设备和管道焊后 热处 理效果检 查,应符合设计文件、 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 范 GB 50236 的规定。当规定制作产品焊接检 查 试件时,应符合 本规范第 8.4.1条 的规定。 当规定进行硬度检验 时,应符合下 列 规 定: 1 除设计文件另有规定外,热处理焊缝 和热影 响区硬度值应 符合表 7.0.2的规定 。表7.0.2中未列人的材料,焊缝 和热影 响 区硬度值 为:碳素钢不应大于母 材硬 度测 定值的120%;合金钢不 应大于母 材硬度测定值的125。 2 当焊缝重新进行热处理 时,应再次进行硬度检验。 3 焊缝 的硬度检查区域应 包括 焊缝 和热影 响区。对 于异种 金属 的焊缝,两侧母 材热影 响 区均应进行硬度检查。 14 检查数量:应符合设计 文件的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热处理记 录,检查硬度 检验报告 。 表7.0.2热处理焊缝和热影响区硬度值 母 材 类 别布 氏硬度HB 碳铝钢 ( C 一Mo ) 、锰 钥钢 ( Mn 一Mo ) 、铬 铝 钢( Cr 一Mo ) : Cr蕊0.5% 簇225 铬钥钢( Cr 一Mo ) :0.5% 6 ? 13 13 ? 25 25 检查等级 1(1.5镇1.5镇3.0镇3.0 ll镇1.5镇3.0续3.0镇4.0 III(2.0毛4.0镇4.0镇5.0 8.1.2 管道焊缝 的检查等级,应按 现行国家标准 工业金属管道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184的规定划分为工、11、m、IV、V 五个等级。管 道焊缝 的外观 质 量 应 符合本规 范 表8.1.2 一 1、表 8.1.2 一 2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采用焊缝检查 尺测量 和检查焊接记 录。 表8.1.2 一1 管道焊缝外观质量 检查等级In IIIWV 无损检测要求100检验)20检验 )10检验)5检验不要求 缺 陷 名 称 裂纹、 未焊透、 未熔合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不允许 表面气孔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外露夹渣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续表8.1.2 一1 检查等级 未焊满 不允许不允许 深 度:纵 缝 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深 度:纵 缝 深度:纵缝不 咬边不允许 霭 鬓: 翎爵象渊攀纂嗜 彗 且 ( 。smm,! 且 (。smm,! 0smm,连续长 连 续 长 里引连 续 长匹引孚 斗 甲卿,P IOo mm,两4则100mm,两钡u 哗 咬界总 长 度 咬澳登 俘界 赓咬澳 登 俘库 引铆 。 焊 缝 全 10焊 缝 全 长10肠 焊 缝 全 长 长 深 度:纵 缝 不允许,其他 焊缝(0.IT且 镇1?;长 度 不限 根部收缩 (根部 凹陷) 深 度 成O,21 深 度 簇0.2 深 度 成0.2 不允许 +0。 “T早落。O T早 辉 +0 0.smm;长 度 1.0mm ;长 度 11 .0 02T且 蕊 深 度 (0.2 +0.04 丁且毛 mm ;长 度 2.Omm;长 度 不限不 限不限不限 蕊0.3+ 0.05T且镇 2.o mm;每 100 焊缝长 度 内缺陷总长 度蕊25mm 缺 陷 名 称 (0 .3 +0.05洲(0.3 +0.05 角焊缝 厚度不 足 不允许不允许 且(1. o mm;每1且镇 。;每 100 焊 缝 长 o o焊 缝 长 度 内缺 陷 总 长度 内缺 陷 总 长 度镇25 渡 镇25 ? 角焊缝 焊脚 不对称 差值簇 1 十 0.It 差值镇 1 十0.1 st 差值( 1 +0.1 51 差值( 1 +0.1 st 差值( 2 +0.Zt 表8.1.2 一2 管道焊缝外观质量 ( 余高和根部凸出) ( mm 母材厚度T毛6 6 ? 13 13 ? 25 25 ? 50 50 检查等级 1(1.5镇1弓镇3.0(3.0(4.0 11、111、W镇1.5(3.0成4.0成5.0 V毛2.0(4.0蕊5.0镇5.0 注:对于铝及铝合金的根部 凸 出,当母 材厚 度小 于或等于Zmm时,根部 凸 出应小 于或等于 1.smm;当母 材 厚 度 为Zmm一6mm时,根 部 凸 出应 小 于 或等于 2.5mm 。 8.L3 钦及钦合金、错 及错合金 的焊缝表面应在焊后清理前进行 色泽检查。钦及钦合金焊缝的色泽检查结果应符合表8.1.3的规定。 错及错合金的焊缝表面应为银 白色,当出现淡黄色时应予以清除。 l8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和检查焊接检查记 录。 表8.1.3钦及钦合金焊缝色泽质量 焊缝表面颜色保护 效 果质量 银 白色(金属光泽)优合格 金黄色(金属色泽)良合格 紫色(金属光泽) 蓝色(金属光泽) 低温氧化,焊缝表面有污染合格 高温氧化,焊缝表面污染严重,性能下降 不合格 灰色(金属光泽) 保护不好 ,污染严重不合格 暗灰色保护不好,污染严重不合格 灰 白色保护不好,污染严重 不合格 黄 白色保护不好,污染严重 不合格 注:区别低温氧化和高温氧化的方法宜采用酸洗法,经 酸洗能除去紫 色、蓝色者为 低温氧化,除不掉 者为高温氧化。 n 一 般 项目 8.1.4 焊缝外观应成形 良好,不应有 电弧擦伤;焊道与焊道 、焊道 与母 材之 间应平滑过渡;焊渣 和飞溅物应清除干净。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8.1.5 管道对接焊缝 处 的角变形(图8 .1.5)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管子公称尺 寸小于 10o mm时,允许偏差 为Zmm; 2 当管子公称尺寸大于或等于100mm时,允许偏差为3mm。 图8.1.5管道焊接接头的角变形 1 一 钢板尺;a 一 角变形(平直度)偏差 检查 数量:全部检查。 检 查 方 法:观察 检查 和采用直尺、检查 尺在距焊口中心 ZOo mm处测量。 8.1.6 设备、卷管的对接焊缝,其环缝 和纵 缝 的角变形(棱角)量 不应大于壁厚的10加 Zmm,且不应大于smm。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 检查方法:纵缝 的角变形(焊接接头环 向形成的棱角)用 弦长 等于1/6 内径 ,且不 小于300的内样板或外样板检查;环缝 的角 变形(焊接接头轴向形成的棱角)用长度不小于300 的直尺检查。 8.2 焊缝表面无损检测 工主 控 项目 8.2.1 焊缝表面应按设计文件规定进行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 有再热裂纹倾向的焊缝表面无损检测应在热处理后进行。对磁粉 检测或渗透检测 发现有不合格 的焊缝,经返修后,返修部位应采用 原规定的检验方法重新进行检验。焊缝质量 不应低于现行行业标 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JB/T 4730规定 的 工级。 检验数量:应符合设计文件 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磁粉或渗透检测 报告,检查设备排版图或管道 轴测 图。 5.2.2 当焊缝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的局部检验或抽样检验发 现有不合格 时,应在该 焊工所 焊 的同 一 检 验批 中采用原规定 的检 验方 法做扩大检验。焊缝质量应符合本规 范第8.2.1条的规定。 检验数量:应符合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 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磁粉或渗透检测报告,检查设备排版 图或管道 轴测 图。 8.3 焊缝射 线检 测和超声检测 工主 控 项目 8.3.1 焊缝内部质量应按 设计文件规定进行射线检测或超声检 测。对射线检测或超声检测发现有不合格 的焊缝,经返修后,应采 用原规定的检验方法重新进行检验。焊缝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100射线检测的焊缝质量不应低于现行行业标准承压 设备无损检测JB /T 4730规定的11 、级;抽样或局部射线检测 的焊 缝质量不应低于现行行业标准承压设备无 损检测JB /T4730规 定 的 班级。 2100超声检测 的焊缝质量 不应低于 现行 行 业标准承压 设备无损检测 JB/T4730规定的 1级;抽样或局部超声检测 的焊 缝质量不应低于现行行业标准承压设备无 损检测 ))JB /T 4730规 定的 fl级。 检验数量:应符合设计文件和下列规定: 1)管道公称尺寸小 于50o mm时,可 根 据 环 缝数量 按 规 定 的检验数量进行抽样检验,并不 得 少 于1个 环缝。环缝 检验应包括整个 圆周 长度。固定焊的环缝抽样检验 比例 不应少 于全部抽样数量 的40。 2)管道公 称 尺寸大 于或等于500mm时,应 对每条 环 缝 按 规定的检 验数量 进行局部检验,且 不 得 少 于150mm的 焊缝长度。 3)设备上 的纵缝 和环缝、管道上 的纵缝,应按规定的检验数 量进行局部检验,且不得少 于150mm的焊缝长度。 4)抽样 或局部检 验 时,应对 每 一 焊工所 焊 的焊缝 按 规定 的 比例进行抽查。当环缝 与纵 缝 相交 时,应 在 最 大范 围内 包括 与 纵 缝 的 交叉点 处,纵 缝 的 检 查 长 度 不 应 少 于 38mm 。 5)抽样或局部检验应按检验批进行。检验批 和抽样或局部 检验 的位置应 由焊接检查人员确定。 6)当在焊缝上 开孔或开孔 补 强 时,应 对 开孔 直径1.5倍或 开孔补强板直径范 围内的焊缝 进行 100射 线检 测或超 声检测。被补强板覆盖 的焊缝应磨平。管孔边缘不应存 21 在焊缝缺陷。 检 验方法:观察检 查,检查射线 或超 声 检 测 报 告,检 查设备排 版图或管道轴测 图。 8.3.2 当焊缝射线(或 超声检测)的局部检验或抽样检验 发现不 合格 时,应在该焊工所 焊 的同 一 检验批中采用 原规定的检验方法 做扩大检验。焊缝质量 应符合本规范第8.3.1条的规定。 检验数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射线或超声检测报告 ,检查设备排版 图或管道 轴测 图。 8.4 其 他 检 验 工主 控 项 目 8.4.1 当按设计文件、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制作产品焊接检查 试件时,产 品焊接检查试件 的准备、焊接、试样制备、力学性 能检验 方法 和合格标准应符合设计文件和现 行行业标准承压设备产品 焊接试件的力学性 能检验 NB/T 47016的规定。 检查数量:符合设计文件 的规定。 检查方法: ,检查试 件焊接记 录和力学性能等试验报告。 8.4.2 当规定进行焊缝金属 的化学成分分析、焊缝铁素体含量测 定、焊接接头金相检验 时,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检验数量:应符合设计文件 的规定 。 检验方法:按规定 的检验方法进行,并检查检验报告。 8.4.3 焊缝 的强度试验及严 密度试验,应符合设计文件 的规定。 检验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强度及严密性试验报告。 附录 A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 录 分项工程 的质量验收记 录的 内容和格式见 表A。 表A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分项工程 名称 施工单位项 目经理 项 目技术 负责人 总承包 单位 总承包单位 负责人 总承包单位 技术负责人 序号检验项 目施工单位检验结果建设(监理)单位验收结论 l 口合格口不合格 2 口合格口不合格 3 口合格口不合格 4 口合格口不合格 5 口合格口不合格 6 口合格口不合格 7 口合格口不合格 8 口合格口不合格 9 口合格口不合格 10 口合格口不合格 质量控制资料口符合口不符合 总承包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 施工单位质量检查员: 施工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建设(监理)单位验收结论: 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 (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本规范用词说 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 ,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 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 的: 正面词采用 “ 必须 ” ,反 面词采用 “严禁” ;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 “应” ,反 面词采用 “不应”或“不 得 ” ;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 “宜” ,反 面词采用 “不宜” ; 4)表示有选择,在 一 定条件下可 以这样做 的,采用 “ 可 ” 。 2 条文 中指 明应 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 法 为: “ 应符合 的规定 ”或“应按 执行 ” 。 引用标准名 录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184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GB 50236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 /T4730 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 能检验 NB/T47016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683 一 2011 条文说明 编 制 说 明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 焊接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683 一 20n,经住房和城 乡建设 部 于2011年3月18日以第939号公 告 批 准发布。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 设部标准 定额司关于 “验评 分离、强化验 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 ” 的指导思想,将工业施工安装工程建设标 准 的 “ 施工规范、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分为两部分来进 行编制的指 示精神,将国家标准现场 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 施工及验 收规 范 GB 50236 一 98中有关质 量 验 收 的条款分离出来,故本规 范名 称定为现场设备、工业 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 与本规范相应 的施工规范是现行 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 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GB 5 0 2 36。 本规范制定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 国焊接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 验收的实践 经验,吸 收 了引进工程项 目的相关方法、措施,并参考 了 国外先 进技 术法 规、技术标准等进 行编制。 为便 于广大设计、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