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背后逻辑有什么_第1页
大公司背后逻辑有什么_第2页
大公司背后逻辑有什么_第3页
大公司背后逻辑有什么_第4页
大公司背后逻辑有什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公司背后逻辑有什么 现在很多公司boss事业做到了一定程度,都会去读一个商学院emba。那么,boss们求学的动力从何而来呢?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大公司背后逻辑有什么 ,欢迎大家阅读! 你公司最关键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记得以前滴滴打车的创始人程维说过一段话,很好,他说“遇到任何难以解决的问题,就会去想,最关键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市场衡量一个企业、一个平台的生存价值,就看你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打车软件出现之前,你3分钟以内很难在路边等到一辆出租车。 有了滴滴打车,你在屋里有70%的概率3分钟以内叫到一辆车。 用户得到的不仅是便利性,更是确定性。 什么是用户体验?便利+便宜+确定=爽点。ok,这就是滴滴打车的底层逻辑。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曾说:“餐饮业的底层逻辑不是好吃,而是服务,也就是舒服。” 做餐饮,你不可能长期保证自己做的东西最合顾客口味。因为厨师可能被挖走、厨艺可能被学走,再好吃的东西,人也有厌倦的时候。所以,好吃是难以长久的,长远看来,还得靠服务。 服务好不好,主观感受很重要。怎么管理顾客的这个“主观感受”呢?海底捞的办法是,总部定期安排一些“神秘访客”,悄悄去餐厅吃饭。这种“偷袭式考核”,会成为常态。 归根到底,海底捞都是围绕着“服务好”来做各种管理安排、考核激励的。 商业领域的各种纷扰、各种变化,看起来错综复杂,但解读背后的底层逻辑,往往不超过10个字。比如: 麦当劳的底层逻辑就是“快” 背后做的很多标准化、流程化都是围绕着“快”进行的; 苹果公司的底层逻辑就是“极致的人机交互体验” 所以苹果的产品设计都是“体验优先于性能”; 小米的底层逻辑就是“极致的效率和性价比” 这也是为什么雷军总是强调“硬件毛利不超过5%”; 腾讯的底层逻辑就是“用户体验” 腾讯员工的动作靠两个东西来约束,一个是kpi,另一个就是“用户体验”这个核心价值认知,而且用户体验大于kpi; 阿里巴巴的底层逻辑就是“帮客户做生意” 用各种办法吸纳、调节流量帮商户做大生意。 我们ims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就是“让营销变得更容易”。 这是我们做事业的价值指针,多年来从未发生过动摇。价值感清晰,所以,企业的内耗最小、效率最高,团队很少去做多余的事。 精准商业、跟踪经济和kol背后的底层逻辑 前面,我已多次谈过精准商业、跟踪经济和kol的概念。 在此,我想从根本上阐释这些概念背后的底层逻辑。 这里谈两个案例:拼多多与宝洁。 拼多多确实很厉害,创立三年时间,订单总量就超过京东商城,只是因为货单价比较低,才使得gmv(总成交额)暂时落后。 宝洁的收入规模在20xx年接近800亿美元,此后几年一直是下坡路,20xx年营收仅为651亿美元,只有10年前的水平(20xx财年宝洁年销售额是682亿美元)。 表面上看,拼多多是互联网公司,宝洁是快消品公司,两者似乎没有什么交集。 深入观察,你会发现两家公司在精准商业、跟踪经济上都有极高水平。 拼多多立足于微信社群,引导人们“拼团消费”。这种特别便宜的“拼团消费”,吸引大量消费者发生“群体性”购买行为,于是,这种“群体需求”被大数据技术“精准刻画出来”。然后,将其与厂家精准对接(即c2b,用户直达厂家),这是一种重构生产力的精准商业。 可是,你知道吗?基于c2b的精准商业,10年之前,宝洁就已做成了。 宝洁与零售商配合非常紧密,比如,在宝洁与沃尔玛的合作里,已经有一套十分高效的c2b信息系统如果你在沃尔玛的货架上拿走一瓶洗发水,pos收银系统就会把记录下来的交易数据,直接传到宝洁的后台系统之内。这样宝洁就可以实时掌握各种数据,从而安排持续补货、物流调运、营销策略。 在精准营销、跟踪用户上,拼多多与宝洁其实是不相上下的。那么,为何拼多多现在是气势如虹、宝洁则是面临较大业绩起伏? 那些看起来做了一样事情的厉害公司,因为底层逻辑的不同,实际效果也会有很大差异。 宝洁的底层逻辑是“想得起、买得到、快打快销”,宝洁的精准商业是将用户视作一个一个孤立的对象,进行瞄准、定位。 拼多多的底层逻辑是“社交电商”,要使一个一个孤立的用户“结成团”,用户之间形成网络社群,在分享、互动中形成深度共识,最后实现“病毒式的自传播效果”。 底层逻辑的大不相同,导致了精准商业、跟踪经济在实际效果上的完全不同。 所以,在我的创业经历中,真正看透、解决业务问题的根本办法,是深入商业、行业的底层逻辑去处理问题。 为什么我始终认为kol(关键意见领袖)必将重塑营销行业? 因为营销行业的底层逻辑在变已经从传统的品牌营销,转向潜意识层面的信任、共识营销。 那么,过去广告所起到的作用,自然会逐渐被kol取代。 在知名咨询公司凯度(kantar)发布的2019年媒介趋势报告中,已经清晰指出:2019年,品牌方会增加对专业kol的投资。 专业kol指的是某个特定领域中的专家,他们的粉丝数量相对较少,但是拥有粉丝的高度信任。他们定位清晰、调性固定,品牌比较容易找到符合自己定位的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