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流行"跨界" 48%受访大学生考虑跨专业读研_第1页
大学流行"跨界" 48%受访大学生考虑跨专业读研_第2页
大学流行"跨界" 48%受访大学生考虑跨专业读研_第3页
大学流行"跨界" 48%受访大学生考虑跨专业读研_第4页
大学流行"跨界" 48%受访大学生考虑跨专业读研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流行跨界 48受访大学生考虑跨专业读研 9月20日,结束了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推免生复试,四川农业大学的孙思没敢放松,马不停蹄地回到酒店继续复习。5天后,他还要参加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推免生复试。孙思的本科专业是土地资源管理,3年总成绩排名第一,顺利取得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并成为名副其实的“三跨”(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推免生。从大三下学期开始,他便开始准备推免生复试,自习室、实验室、宿舍“三点一线”,不敢有丝毫的松懈。通过参加暑期的保研夏令营,孙思拿到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直达车票”,这也是他收获的第一个offer。9月30日,孙思在抛出橄榄枝的3所名校中,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至此,他的漫漫保研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20xx年10月,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在来自全国的1196名大学生中发起投票,48的受访者表示考虑跨专业读研,29的受访者表示不会跨专业读研,23的受访者表示不确定。同时,在面向159所高校、149个专业的319名本科四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70.29的受访者属于“三跨”考(保送)研生,22.46的受访者为基础学科跨向应用学科。“以兴趣和爱好为主,就业考虑为辅”3年前,高考成绩出来后,理科生陈果听从了长辈的建议,选择在西南地区一所财经类高校读财务管理专业。在这之前,她完全不了解该专业。同样在填报志愿时,和陈果来自同一个地方的文科生徐慧决定离开家乡,选择了北方一所财经大学的保险学专业。来到学校后,徐慧发现自己不喜欢选择的专业。彼时,学校给高考英语和数学成绩突出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转专业到cima(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或者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专业 。大致了解专业内容后,徐慧选择转到cima。“觉得是被高大上的名字唬住了,就选择了转专业。”她坦言。而现在,因为不想本科毕业就工作,也不想“以后天天对着账本”,徐慧下定决心要考上陈果所在学校的金融专业。虽然和徐慧一样,本科专业都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但由于陈果读的是财经类院校,学校开设的专业几乎都与财经相关,所以陈果在本科阶段没有选择转专业。大四时,她决定考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mti(翻译硕士)英语笔译方向的研究生,在她看来,“这可能是最后一次最有可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选择跨专业考研是陈果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她喜欢英语,但考虑未来的工作,她认为翻译专业比较容易就业,而且该校的mti也与财经金融有关。与本科时选择离家近的院校不同,这一次,陈果选择了北方的学校。“趁读研究生的时候去远一点儿的城市体验一下,人生要有一次远行。” 她道。而徐慧选择从北方回到南方。因为兴趣,她决定要考金融专业的研究生。确定专业后,她才选择要报考的学校。虽然本科专业也在学习数学,但对于文科生的她,数学是“大学3年一直摆脱不了的阴影”。现在决定跨考金融,徐慧必须迈过数学这道坎,为此她只能每天不停地“刷题”。陈果的情况和徐慧刚好相反。跨考到文科性质的专业,她觉得“要背得太多”“考得太宽泛”。在她要考的专业中还有一门百科知识,涉及中西方文化史、地理、民俗等,需要涉猎很多书籍。时间成为她最担心的问题,“怕时间不够,背不完”。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调查结果显示,在选择跨专业读研的主要因素时,36.51的受访者表示主要“以兴趣和爱好为主,就业考虑为辅”,19.84的受访者“想尝试新的知识领域”,14.29的受访者“不喜欢本科专业”,12.7的受访者“完全出于兴趣爱好”。跨专业考研面临的艰辛与选择孙思是刘钰羡慕的对象。“大学就应该好好学习!学习才是王道!”提到跨专业考研,四川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刘钰这样说道,“成绩好可以保研,就不用考了。”刘钰打算报考华中科技大学的社会学专业。准备考研的日子让刘钰的作息变得规律。每天早上7点去自习室,晚上10点回宿舍,12点睡觉。刘钰坦言自己是一个“热爱自由的人”,平时喜欢往外跑,去新的地方经历不同的事。现在为了考研,她需要把自己“困”在自习室。“我是一个多么向往天空的孩子啊!”她感慨道,“现在连进城吃顿饭,都要边吃边谴责自己。”在刘钰看来,传播学和社会学有相同之处,比如在研究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的时候就有很多通用的理论。但对于她来说,社会学还是一个全新的学科,“完全没怎么接触过”。她觉得自己的数学逻辑还不好,可跨专业考研时还需要考统计学。在她看来,选择社会学完全是因为爱好。她觉得如果自己没有选择跨专业考研反而会更累,“因为没啥兴趣”。面对一个新的知识领域,她很好奇,所以不会枯燥。如果失败,她也表示不会接受调剂,直接选择工作。由于跨专业考研风险大,四川大学的徐恺本科是工科专业,在取得本专业的保研资格后,纠结之下放弃了想要考取经管类专业的想法,选择了保送本专业研究生。“我最终还是屈服了。”他说。郑州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孙玲在获得自己较满意的工作机会后,便放弃了跨专业考取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计划。除了觉得自己着手复习的时间较晚,数学“短板”外,她坦言“三跨真的好孤单,心理压力挺大的。”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调查结果显示,在选择跨专业读研的受访者中,91.3的学生选择国内高校,其中74.6的学生表示对跨考的专业“一般了解”,16.67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完全不了解”的占3.17。55.56的学生表示“只想考(保送)研到选择的专业,不接受调剂。”在确定自己要考的学校以及专业后,他们开始“恶补”自己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或同陈果一样独来独往于宿舍和自习室,早出晚归,不敢有丝毫懈怠;或像徐慧一样,和研友们互相监督,交流分享学习经验。“其实我有时候觉得,在想做的事情面前,风险真的不会是让人那么害怕的部分。”陈果如是说。“跨专业读研是研究生培养中非常正常的一个现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学生选择跨专业读研、学校接收跨专业学生的报考是研究生培养中非常正常的一个现象。“如果是学术型研究生,那就考察这个学生有没有学术兴趣、学术潜能就可以了,如果是专业硕士研究生,强调社会经验和跨专业的经历,就更加正常。”吉林大学管理学院物流管理系副教授张国权也表示,自己在接收研究生时,会乐于接收跨专业考研的学生。他举例,拥有工科背景的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做数学模型的能力可能比一般管理类的学生更有优势。在他看来,本科主要是通识教育,所学知识相对粗浅。研究生第一年的一些课程“可以弥补本科时专业的一些欠缺”,同时,部分学校会要求跨专业读研的学生旁听一些本科阶段重要的课程。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彭泽平同样认为,很多考生跨专业考研如果出于喜欢,那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本科专业所学,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思维来研究自己所报考的专业。“总体来说,大多数老师选择研究生主要是看他有没有研究潜力,好像不会特别关注他的专业。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学校的招生简章中鼓励跨专业读研。” 张国权说。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傅其林看来,兴趣和能力是评价一个研究生非常重要的指标。“理解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是选择研究生时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同时还需要考察他的动力、对学术的兴趣、对学术的追求。”对于“很多跨专业考研的学生,通过几个月的复习就能够学完相关本科知识”的现象,熊丙奇认为这和研究生考试制度有关系。在他看来,现在的考研是全国统一考试加上专业课的考试,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只要按照书目来复习,准备统一的考试就可以了。而国外申请研究生,需要本科四年求学的gpa,大学期间参加学术研究的成果以及一些进行的相关研究作为申请资料。“因为国外关注的是本科期间表现出的学术能力、学习的能力以及申请相关专业的基本准备,这样考察就更加全面一些。国内学生的概念就是我是这个专业,我就报这个专业的硕士,参加统一的考研,这是考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