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动物病毒学PPT课件_第1页
第四篇 动物病毒学PPT课件_第2页
第四篇 动物病毒学PPT课件_第3页
第四篇 动物病毒学PPT课件_第4页
第四篇 动物病毒学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四篇动物病毒学,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微生物室制作,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二章病毒分离鉴定程序,第三章双股DNA病毒,第四章单股DNA病毒,第五章反转录病毒,第六章双股RNA病毒,第七章单负股病毒目,第八章分节段负股RNA病毒,第九章套式病毒目,第十章其他正股RNA病毒,第十一章朊病毒,第一章病毒概论,内容提要,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一章病毒概论,个体微小、无细胞结构、只含一种核酸(RNA或DNA),专性细胞内寄生。一、病毒大小:纳米(nm),20300nm。电镜观察。大部分病毒能通过细菌滤器。,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二、病毒形态,(一)砖形:痘病毒(二)弹形:狂犬病病毒(三)球形:大多数人畜病原病毒(四)杆形:大多数植物病毒(五)蝌蚪形:寄生于细菌的病毒,又称噬菌体。,第四篇动物病毒学,各种病毒的形态和大小,第四篇动物病毒学,大肠杆菌噬菌体,第四篇动物病毒学,大肠杆菌噬菌体,第四篇动物病毒学,大肠杆菌噬菌体,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三、病毒结构与化学组成,(一)核酸芯髓:由核酸组成,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或DNA,或RNA,有单链或双链。(二)蛋白质衣壳:按一定规则排列的壳粒组成,壳粒排列规则有:螺旋对称;二十面体立体对称。核酸芯髓与衣壳统称核衣壳。(三)有的病毒核衣壳外有脂蛋白囊膜,有的囊膜上有许多突出物,称囊膜粒。有囊膜的病毒对乙醚、氯仿敏感。,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病毒结构,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病毒结构,第四篇动物病毒学,四、病毒的理化特性,(一)包涵体:细胞内繁殖后形成的病毒集落。光镜能见到。能否形成包涵体、形状、大小、位置(核内或质内)、染色性(嗜酸性或嗜碱性)、在那种细胞(NC、上皮细胞)形成等具有规律性,作为病毒病初步诊断。(二)血凝性有些病毒能凝集某些动物的红细胞,称为病毒血凝性。病毒血凝实验和血凝抑制实验,诊断病毒。,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三)对乙醚、氯仿敏感性有囊膜的病毒,对乙醚、氯仿敏感;无囊膜病毒可用其提纯。(四)核酸分子量相同或相近病毒,核酸分子量也相同或相近。(五)浮密度提纯病毒悬浮于某种事先制成一定密度梯度液体(氯化铯或蔗糖)表面,底部密度大,上部密度小。超速离心后,病毒存在于液体的某一层中,该层溶液密度称为病毒浮密度。大于1小于2,不同病毒浮密度不同。,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五、病毒繁殖,(一)吸附:病毒粒子与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吸附在易感细胞表面。无特异性受体的动物不感染。(二)核酸进入1、只核酸进入,如噬菌体,肠病毒(无囊膜)。2、核衣壳进入胞内,然后裸露核酸,如疱疹病毒。3、整个病毒进入胞内,胞内去囊膜和衣壳,裸露核酸,如牛瘟病毒。,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三)病毒成分形成,以病毒核酸为模板,大量合成DNA或RNA,并转录出mRNA,翻译成蛋白质。转录出mRNA,是翻译出蛋白质的关键。DNA病毒转录mRNA:单股正股RNA病毒:自身RNA作为mRNA。双股RNA病毒、单股负股RNA病毒:依赖自身携带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形成mRNA。,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病毒核酸合成,第四篇动物病毒学,(四)病毒粒子装配,核酸芯髓外装上蛋白质衣壳,形成核衣壳。DNA病毒在核内装配,RNA在胞浆中装配。有囊膜病毒在病毒释放经过核膜、细胞膜时覆盖上部分核膜、细胞膜而形成囊膜。有时少装某段核酸,形成缺损性病毒。,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五)病毒粒子释放,1、噬菌体在细菌内装配,几乎整个细菌充满噬菌体,菌体全部裂解而释放。2、多数畜禽病毒,边装配边释放。不一定引起细胞死亡、破裂,而表现细胞变形,胞质颗粒化、核浓缩、核裂解等。单层细胞培养出现空斑。3、少数畜禽病毒,装配后不释放,称为病毒潜在感染。不排毒,可维持数年。受外界因素影响才排毒,出现症状,称为慢病毒。,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病毒繁殖,第四篇动物病毒学,六、病毒干扰现象和干扰素,(一)干扰现象:一种病毒感染畜禽细胞后,能产生抑制另种病毒感染的作用,使另种病毒不能再感染,称为病毒干扰现象。病毒干扰的原因有三:1、两种病毒吸附时需要细胞膜上相同受体。2、一种病毒复制时使用了细胞组成成份。3、一种病毒在细胞内产生了干扰素。(二)干扰素:干扰素是细胞受病毒感染后所产生的一种低分子蛋白质。干扰素可诱导细胞产生一种抗病毒蛋白而抑制病毒合成。干扰素具有动物种属特异性,即某种动物产生的干扰素只能用于该动物。,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七、病毒的遗传和进化(自学),(一)突变(二)诱变(三)基因重组(四)病毒基因产物间的相互作用(五)遗传变异与病毒进化,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二章病毒分离鉴定技术,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一、取材,取病毒存在较多的部位,如:粪、血、肝、脾等。无菌污染的直接检测,有菌污染的加双抗10002000单位/ml处理或过滤除菌。,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二、检查包涵体,存在的细胞种类存在位置:胞浆或胞核。染色性:,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三、病毒分离,1、接种实验动物或本动物2、禽胚接种3、单层细胞接种:原代细胞、传代细胞,第四篇动物病毒学,四、病毒鉴定,(一)病毒提纯,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二)形态特征观察:电镜,1、透射电镜观察:提纯浓缩2、扫描电镜观察,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三)病毒理化特性鉴定,第四篇动物病毒学,(四)病毒感染单位测定,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五)血清学鉴定,1、已知抗体鉴定病毒抗原补体结合反应中和实验对流电泳琼脂扩散ELISA荧光抗体技术血凝和血凝抑制2、已知病毒抗原测定血清抗体及效价,第四篇动物病毒学,(六)病毒分子生物学鉴定,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三章双股DNA病毒,第一节痘病毒科,第二节疱疹病毒科,第三节腺病毒科,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一节痘病毒科,一、分类1、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分8个属。(1)禽痘病毒属:鸡痘、鸽痘。(2)正痘病毒属:痘苗、牛痘。(3)猪痘病毒属:猪痘(4)山羊痘病毒属:山羊痘、绵羊痘(5)兔痘病毒属(6)副痘病毒属(7)软疣病毒属(8)雅巴痘病毒属2、昆虫痘病毒亚科:3个属。,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二、形态砖形、大小约250nm*250nm*200nm、线状双股DNA、核衣壳复合对称、有囊膜。三、抵抗力:不强。四、致病性:皮肤伤口或蚊虫叮咬感染。常见有鸡痘、猪痘、绵羊痘。五、诊断:鸡胚尿囊膜上生长,形成痘斑。同种动物单层细胞(肾、胚胎、睾丸细胞)上良好生长。,第四篇动物病毒学,鸡痘病毒,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二节疱疹病毒科,一分类1、疱疹病毒甲亚科伪狂犬病毒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马立克氏病毒鸭瘟病毒2、疱疹病毒乙亚科3、疱疹病毒丙亚科,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二、共同特征,1、形态:病毒球形,大小约150nm。核酸为单分子双股线状DNA,衣壳20面体立体对称,有囊膜。2、致病特点通过交配、舔等密切霎触而传染。持续感染、代代相传、周期性排毒。,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三、重要动物病毒,(一)伪狂犬病病毒1、一般特征:多种动物的伪狂犬病。表现流产、神经症状。大小约120200。在神经细胞核内形成包涵体。可在猪、牛、羊等肾细胞上生长,并形成空斑病变。2、诊断动物实验:家兔皮下注射,接种部位表现奇痒。分离培养:猪、兔肾细胞或鸡胚培养。免疫诊断:对流免疫电泳、荧光抗体技术、ELISA3、免疫:灭活苗、弱毒苗、基因缺失疫苗。,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伪狂犬病毒,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伪狂犬病毒神经细胞核内包涵体,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二)马立克氏病毒(MDV)鸡、火鸡马立克氏病,表现淋巴细胞增生和肿瘤形成。1、病毒特征上皮细胞中:无囊膜,85100nm,抵抗力很弱,脱离活细胞即死亡。羽毛囊上皮细胞中:形成囊膜,为完整病毒粒子,130170nm,抵抗力较强,较强致病力。鸡胚或鸡胚肾细胞上生长。,第四篇动物病毒学,2、诊断取材:新鲜病变组织或羽毛囊鸡胚培养:6日龄鸡胚卵黄囊接种、在绒毛尿囊膜上形成病变。病毒中和实验琼脂扩散:标准血清检测羽毛囊中病毒抗原。3、免疫可用HVT冻干疫苗(火鸡疱疹病毒)预防。,第四篇动物病毒学,马立克病毒,第四篇动物病毒学,MDV,第四篇动物病毒学,MDV的双核衣壳颗粒,第四篇动物病毒学,MDV,神经肿大心肿瘤结节、腺胃肿大,第四篇动物病毒学,MDV,肾脏肿大心、肺、肝、脾上肿瘤结节,第四篇动物病毒学,MDV,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三)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咳嗽、气喘、流涕、呼吸困难。喉头、气管出血,炎性分泌物。912日龄鸡胚尿囊膜接种分离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活疫苗免疫。,第四篇动物病毒学,鸡传喉病毒(ILTV),第四篇动物病毒学,ILT,第四篇动物病毒学,(四)鸭瘟病毒,1、病毒特征:引起鸭的鸭瘟,急性热性败血症。在核内核衣壳直径95105nm。在胞浆中形成囊膜后的直径为160180,为球形的成熟病毒颗粒。在鸭胚或鸭胚成纤维细胞上生长,引起细胞病变。2、诊断病毒分离:鸭胚尿囊腔接种。病毒鉴定:中和实验、琼扩、ELISA3、免疫:鸭瘟弱毒疫苗、鸭瘟鸭肝炎二联弱毒苗。保护期可达一年。,第四篇动物病毒学,DPV:核内无囊膜病毒与胞浆有囊膜病毒,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三节腺病毒科,一、共同特征病毒球形、80100nm,20面体立体对称,无囊膜。可凝集动物红细胞。二、主要病毒(一)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犬传染性肝炎。表现急性肝炎症状。可用ELISA、HAHI、中和实验诊断。犬腺病毒2型弱毒苗预防。,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二)鸡减蛋综合症病毒:引起鸡减蛋综合症,表现产蛋率大幅下降、产软壳蛋、薄壳蛋。用鸡胚分离病毒,HAHI或中和实验诊断。鸡减蛋综合症油佐剂苗预防。(三)鸭腺病毒引起鸭腺病毒病。表现产蛋率大幅下降。可用鸭腺病毒蜂胶苗预防。,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四章单股DNA病毒,第一节细小病毒科,第二节圆环病毒科,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一节细小病毒科,一、共同特征病毒球形、大小约25nm。核酸为单分子线状单股DNA,衣壳20面体立体对称,无囊膜。几乎都具有血凝特性,特别易凝集豚鼠和人O型红细胞,其次猴、仓鼠、鼠、猫、犬、猪、马、鹅、鸭、鸡的红细胞。对环境具有强大的抵抗力。二、主要病毒(一)犬细小病毒犬细小病毒病。肠炎、白细胞减少。HAHI实验诊断(猪红细胞)。灭活苗和弱毒苗。,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犬细小病毒,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二)猫全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原名猫瘟热病毒。主要感染猫科动物,如猫、水貂、虎、豹、狮,怀孕最后2周的胎猫及出生后2周的猫崽最易感。以高热、呕吐、白细胞严重减少、肠炎特征。病毒仅在4OC对猴、猪红细胞有凝集作用,能在猫肾、肺、睾丸细胞上生长。用上述细胞分离病毒,进行HAHI实验诊断(用猪红细胞)弱毒苗和灭活苗。,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猫全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三)猪细小病毒,引起猪繁殖障碍,公猪繁殖力下降,母猪流产、死产、胎儿畸形,是由于病毒经胎盘传递给胎儿引起,。HAHI实验检测胎儿组织悬液中病毒,用豚鼠红细胞。可用弱毒苗或灭活苗免疫。,第四篇动物病毒学,(四)鹅细小病毒,小鹅瘟。雏鹅急性肠炎以及肝肾心等实质器官炎症。与本属其他病毒无血清交叉反应。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鹅胚、鸭胚上生长,用鹅胚分离病毒,进行病毒中和实验,也可用电镜观察病毒。用小鹅瘟灭活苗免疫母鹅,使雏鹅获得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而获得保护。小鹅瘟血清、小鹅瘟卵黄抗体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五)番鸭细小病毒,危害13周龄番鸭,又名“三周病”。症状和病变与小鹅瘟相似。,第四篇动物病毒学,(六)牛细小病毒,引起犊牛腹泻。该病毒具有细小病毒属的特性,但血凝特性较强,可凝集多种动物的红细胞。该病毒不与本属的其他病毒发生交叉血清学反应。病毒可在胎牛肾细胞上生长,可用胎牛肾细胞从粪便中分离病毒,以血凝实验和中和实验鉴定。,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二节圆环病毒科,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一、病毒特征病毒球形,大小约22nm,基因组为单分子线状单股DNA,20面体立体对称,无囊膜。二、致病性鸡传染性贫血病。红细胞生成减少而贫血,血液稀薄如水,凝集缓慢。三、诊断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或中和实验。,第四篇动物病毒学,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五章反转录病毒,第一节反转录病毒科的分类及特性,第二节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第三节慢病毒属,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一节反转录病毒科的分类及特性,一、分类,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二、共同特性,病毒球形,大小约80100nm。基因组为核酸与蛋白质的复合物,呈螺旋对称状。基因组为二倍体,由单分子线状的正股单股RNA组成。衣壳20面体立体对称。有囊膜。含反转录酶。反转录酶同时具有RNA依赖的DNA聚合酶、DNA依赖的DNA聚合酶、整合酶、RNA酶的功能,由该分子的不同部位执行不同的酶功能。,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二节禽白血病肉瘤病毒,是一群病毒,分为AJ共10个亚群。引起禽各种传染性肿瘤,如鸡白血病、淋巴细胞增多症、成红细胞增多症、成髓细胞增多症、髓瘤、内皮瘤等。AD、J亚群为外源性,E亚群为内源性,宿主为鸡。蛋鸡中A亚群最普遍,B亚群次之,C、D亚群致病力低,J亚群引起肉鸡髓细胞瘤,危害严重。F、G亚群宿主为雉;H亚群为斑鸠;I亚群为鹌鹑。垂直传播。,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禽白血病病毒,第四篇动物病毒学,附: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引起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可蚊子机械传播。表现免疫抑制。,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三节慢病毒属,一、梅迪维士纳病毒只感染绵羊,潜伏期长达26年。梅迪病:因间质性肺炎引致呼吸困难及间进性消瘦。维士纳病:表现脑膜脑炎,食欲正常,但日趋消瘦。吸血昆虫叮咬或手术而机械传播。该病毒特别能抗干扰素;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及细胞免疫不能杀灭病毒及感染;病毒囊膜抗原不断变化而致免疫无效;是慢性感染的三大原因。,第四篇动物病毒学,梅迪维士纳病毒,第四篇动物病毒学,梅迪维士纳病毒从感染细胞膜释放,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二、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马最易感,骡、驴次之。表现发热、严重贫血、黄疸。可用琼扩诊断。马传贫驴细胞弱毒苗预防。,第四篇动物病毒学,马传贫病毒,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六章双股RNA病毒,第一节呼肠孤病毒科概述,第二节正呼肠孤病毒属,第三节环状病毒属,第四节轮状病毒属,第五节双RNA病毒科,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一节呼肠孤病毒科概述,一、分类:12个属,与动物有关的有8个属。1、正呼肠孤病毒属:禽病毒性关节炎病毒。2、环状病毒属:蓝舌病病毒;非洲马瘟;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3、轮状病毒属:各种动物轮状病毒。4、水生呼肠孤病毒属:草鱼出血病病毒。5、科州蜱传热病毒属:小型哺乳动物及人的科州蜱传热。6、东南亚十二节段病毒属:人(神经症状)、质多角体病毒属:致病家蚕。8、虫源呼肠孤病毒属:昆虫病原,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二、共同特征,病毒球形,大小约80nm。基因组为线状分节段双股RNA,正呼肠孤病毒属和环状病毒属分10个节段,轮状病毒和水生呼肠孤病毒分11个节段,科州蜱传热病毒属分12个节段。衣壳分外、中、内三层,每层均为20面体立体对称。无囊膜。某些种有血凝性。由于核酸分节段,易发生基因重配产生新的血清型。,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二节正呼肠孤病毒属,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一、致病性引起57周龄肉鸡病毒性关节炎。表现跛行,跗关节剧烈肿胀,趾及跖部肌腱鞘发炎,断裂。二、病毒分离鉴定接种57日龄鸡胚卵黄囊,415天死亡,胚体微紫,器官出血。收获病毒做琼扩或中和实验鉴定。三、免疫:肉种鸡用鸡病毒性关节炎油佐剂苗预防。,第四篇动物病毒学,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呼肠孤病毒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三节环状病毒属(自学),一、属的特点:虫媒病毒。致病均需吸血昆虫(库蠓)传播。二、致病性:1、蓝舌病病毒:引起绵羊蓝舌病。表现高热、口鼻粘膜高度充血,唇部水肿坏疽、口腔粘膜溃疡、病羊舌部发绀呈蓝色而得名。库蠓传播。2、鹿流行性出血症病毒:引起鹿出血性发热,脏器出血和水肿。库蠓传播。,第四篇动物病毒学,蓝舌病病毒,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四节轮状病毒属(自学),一、致病性引起各种动物(人、绵羊、猪、马、犬、猫、兔、鼠、猴、禽)的轮状病毒病。一般仅发生于18周龄动物。主要表腹泻。二、病毒特性部份毒株能凝集某些动物红细胞。电镜观察病毒呈车轮辐射状而得名。三、诊断电镜观察典型病毒形态。RTPCR检测粪样中病毒RNA。,第四篇动物病毒学,轮状病毒,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五节双RNA病毒科,一、分类禽双RNA病毒属: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水生双RNA病毒属昆虫双RNA病毒属二、共同特点病毒球形,大小约60nm。基因组含A、B两个线状双股RNA分子。衣壳20面体立体对称。无囊膜。病毒抵抗力强,较耐热、抗酸碱。,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鸡法氏囊病。1、病毒特征:大小60nm。有超强毒株出现。有2种血清型。最适在910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生长,约46天死亡,感染鸡胚发育停滞、水肿、出血,肝、肾斑点状坏死。鸡胚成纤维细胞内繁殖并形成蚀斑。2、诊断病毒分离:取材首选肾脏、其次法氏囊,接种鸡胚绒毛尿囊膜。中和实验、琼扩、对流免疫电泳3、免疫:弱毒疫苗、灭活油佐剂苗。,第四篇动物病毒学,IBDV,IBDV细胞浆中晶格状排列的IBDV,第四篇动物病毒学,鸡法氏囊病病理变化,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七章单负股病毒目,第一节副粘病毒科,第二节弹状病毒科,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一节副粘病毒科,一、分类,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二、共同特点,病毒多形,可呈丝状,直径150300nm。基因组为单分子负股单股RNA。核衣壳螺旋对称,副粘病毒亚科的核衣壳长约18nm,肺病毒亚科的核衣壳长约13nm。有囊膜,囊膜上有纤突,纤突上有两种糖蛋白,即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和融合蛋白(F)。,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三、新城疫病毒(NDV),(一)病毒特征属副粘病毒亚科、禽腮腺炎病毒属。病毒球形,80120nm,单链RNA,衣壳螺旋对称,有囊膜。能凝集多种动物红细胞。对环境抵抗力较强。可在鸡胚、鸭胚上生长,并引起出血病变。(二)致病性引起鸡新城疫病,表现为高热、呼吸困难、腺胃乳头出血、肠道出血和枣核样溃疡。,第四篇动物病毒学,NDV,第四篇动物病毒学,ND病理变化,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三)微生物学诊断,1、鸡胚分离病毒鸡胚尿囊腔接种。2、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3、病毒中和实验,第四篇动物病毒学,血凝现象,第四篇动物病毒学,(四)免疫,雏鸡用II系弱毒苗点眼或滴鼻,免疫期36月。大鸡用I系苗注射,免疫期23年。大型鸡场用III系、IV系弱毒苗气雾免疫或饮水免疫。ND油乳剂苗免疫,抗体水平更均匀。,第四篇动物病毒学,四、犬瘟热病毒,(一)病毒特性:副粘病毒亚科、麻疹病毒属。单链RNA,核衣壳螺旋对称,有囊膜,囊膜上的纤突含血凝素而无神经氨酸酶。使雏鸡、豚鼠红细胞产生不规则的部分血凝,与麻疹病毒、牛瘟病毒有血清学交叉反应。可在貂、犬肾细胞上生长,适应貂的毒株可在鸡胚上生长,并逐渐减弱毒力成弱毒株。(二)致病性引起幼犬犬瘟热、水貂貂瘟,主要表现为脚爪肿胀、脚底发炎变硬、神经症状等。,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三)微生物诊断1、包涵体检查:主要存在于病畜膀胱、胆管、胆囊、肾盂上皮细胞中。2、病毒分离培养3、鸡胚血清中和实验(四)免疫病畜康复可获得坚强持久免疫力。疫区可用鸡胚化弱毒疫苗免疫,保护力达2年。,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二节弹状病毒科,一、分类:有个属,与动物相关的有个属。1、狂犬病毒属:狂犬病病毒。2、水泡病毒属:水泡性口炎病毒。3、暂时热病毒属:牛暂时热病毒。4、粒外弹状病毒属:二、共同特点病毒子弹状,直径20nm,均长170nm。基因组为单分子负股单股RNA。圆柱状的核衣壳螺旋对称。有囊膜和囊膜粒。,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三、狂犬病病毒,(一)病毒特征:狂犬病毒属。单链RNA,衣壳螺旋对称,有囊膜,似子弹状,大小约18080nm。常在病畜大脑海马角形成内格氏小体(属包涵体)。可在各种动物肾细胞上生长,如BHK21(仓鼠肾细胞),不常见明显的细胞病变。(二)致病性引起人及多种动物狂犬病,主要经咬伤后伤口传染,空气也可间接传播,表现神经症状。,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狂犬病病毒,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三)微生物学诊断,1、内格氏小体检测:海马角组织切片2、动物实验:用小白鼠、豚鼠、家兔脑内接种病料,5日后出现神经症状,可剖杀并检查内格氏小体的存在。3、荧光抗体、ELISA、血清中和实验。,第四篇动物病毒学,(四)免疫,1、灭活苗:弱毒灭活,安全性好(人用)。2、弱毒苗:免疫期一年。鸡胚成纤维细胞多次传代致弱,适应乳鼠肾细胞制成苗。3、狂犬病HEP长效弱毒苗:免疫期较长,可达3年。4、狂犬病基因工程苗:国外广泛应用,无毒性,免疫期长。,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八章分节段负股RNA病毒,正粘病毒科,第四篇动物病毒学,正粘病毒科,一、分类:个属。(一)甲型流感病毒属:禽、猪、马、人等多种动物。(二)乙型流感病毒属:仅人(三)丙型流感病毒属:猪、人。(四)托高土病毒属(五)鲑传贫病毒属,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二、共同特征,病毒多性形,多为球形,直径80120nm,新分离毒株多为丝状。核酸为线状负股单股RNA,甲型和乙型分8个节段,丙型7个节段,托高土病毒6个节段。核衣壳螺旋对称。有囊膜,膜上有2种糖蛋白纤突:棒状的血凝素蛋白(H)和蘑菇状神经氨酸酶蛋白(N)。能凝集多种动物红细胞。,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禽流感病毒,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三、常见血清型,流感病毒易变异。,第四篇动物病毒学,马流感病毒,第四篇动物病毒学,四、致病性,(一)禽流感:鸡、鸭、鹅均易发。全身败血、神经症状。产蛋率大幅下降。死亡率可高达100。(二)马流感: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发热、呼吸道症状。(三)猪流感:群发,死亡率低,发热,呼吸道症状。,第四篇动物病毒学,鸡流感:胰腺坏死点,第四篇动物病毒学,鸭流感胰腺坏死点,第四篇动物病毒学,鸭流感大脑出血点,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五、诊断,鸡胚尿囊腔接种病料而分离病毒。HAHI实验、中和实验确诊。,第四篇动物病毒学,六、防制,(一)消灭传染源(二)疫苗免疫马:H7、H3二价灭活苗。禽:H5油苗;H5、H9二价油苗。猪:已研制出疫苗应用。(三)疫情上报,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九章套式病毒目,第一节冠状病毒科,第二节动脉炎病毒科,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一节冠状病毒科,一、分类第1群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冠状病毒属第2群牛冠状病毒、小鼠肝炎病毒冠状病毒科第3群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火鸡蓝冠病病毒凸隆病毒属,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二、共同特征,1、冠状病毒属为球形,直径80220nm;凸隆病毒属为盘状、肾状、杆状,直径120140nm。2、核酸为线状正股单股RNA,核衣壳螺旋对称。3、有囊膜及长达20nm的纤突。外形似花冠状。4、病毒繁殖采用套式系列方式。,第四篇动物病毒学,鸡传支病毒,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三、致病性,(一)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仔猪腹泻、呕吐,3周龄以下死亡率高。母猪厌食、发热、腹泻。(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仔猪水样腹泻、呕吐,成猪多无症状。(三)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14周龄鸡易感,气喘、咳嗽、呼吸困难,支气管炎性分泌物。近年流行肾型传支(肾肿、尿酸盐沉积)、腺胃型传支(腺胃肿大)。,第四篇动物病毒学,鸡传支,第四篇动物病毒学,鸡肾传,第四篇动物病毒学,四、诊断与免疫防制,(一)诊断鸡传支:鸡胚尿囊腔接种分离病毒,免疫荧光、凝胶电泳诊断。猪传胃:猪睾丸细胞可分离病毒,免疫荧光、ELISA诊断。(二)免疫防制鸡传支:鸡传支H52、H120活苗;鸡传支、肾传灭活油苗。,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二节动脉炎病毒科,一、分类仅动脉炎病毒属。包括马动脉炎病毒、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二、共同特征病毒球形,直径5070nm,核酸为单分子线状正股单股RNA,衣壳20面体对称。有囊膜。,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三、致病性1、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病毒:母猪流产、死产、早产、木乃伊胎,不死猪崽衰弱、呼吸困难;青年猪耳发绀,故称蓝耳病。2、马动脉炎病毒:高热、白细胞减少,母马流产,公马不育。四、防制1、猪蓝耳病:基因缺失苗、灭活苗免疫。2、马病毒性动脉炎:细胞培养灭活有委好预防效果。,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猪蓝耳病及病毒,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十章其他正股RNA病毒,第一节微RNA病毒科,第二节嵌杯病毒科,第三节黄病毒科,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一节微RNA病毒科,一、分类口蹄疫病毒属:口蹄疫水泡病病毒肠病毒属禽脑脊髓炎病毒鸭肝炎病毒微RNA病毒科心病毒属鼻病毒属肝病毒属副肠孤病毒属,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二、共同特性,1、病毒外表光滑球形,直径27nm。2、核酸为单分了子线状正股单股RNA,衣壳20面体立体对称,无囊膜。3、科内病毒的主要区别在于低PH稳定性,口蹄疫病毒在PH7以下不稳定,鼻病毒属在PH5以下失活,其他病毒在PH3稳定。,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三、口蹄疫病毒,(一)病毒特性单链RNA,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大小2125nm。分7个血清型,四川主要是O型,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病毒可在猪、牛、羊肾细胞上良好生长,并引起细胞病变。,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二)致病性,引起偶蹄动物(猪牛羊)口蹄疫病(5号病)。主要病变部位:口腔黏膜、舌、蹄、乳房等,形成水泡。,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三)微生物学诊断1、取材:取水泡皮或水泡液。2、乳鼠接种实验:2日龄乳鼠、79日龄乳鼠各一组,每鼠分别背部皮下注射0.1ml病毒。均死亡为口蹄疫病毒;79日龄乳鼠存活为水泡病病毒。(四)免疫:本病康复后可获得坚强免疫力,可用兔化、鼠化弱毒苗预防。,第四篇动物病毒学,四、水泡病病毒,只感染猪引起水泡病(3号病)。大小3540nm。抵抗力较强,特别对酸稳定,PH3不能破坏。取水泡皮、水泡液,PK-15细胞分离病毒。不同日龄乳鼠接种实验、耐酸实验(病毒在PH4.0作用30分钟,接种2日龄乳鼠存活为口蹄疫,死亡为水泡病)。康复猪有强大免疫力,可用灭活苗活鼠化弱毒苗,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五、禽脑脊髓炎病毒,鸡传染性脑脊髓炎。121日龄鸡发病,死亡率达50。头颈震颤、失明、麻痹。可用鸡传染性脑脊髓炎活疫苗、油乳剂灭活苗免疫。,第四篇动物病毒学,六、鸭病毒性肝炎,(一)病毒特性引起14周雏鸡发生鸭病毒性肝炎。2040nm,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核酸为单链RNA。各毒株病原性明显不同,分为3个血清型。四川于88年证实有本病流行,为血清1型。对环境抵抗力较强,耐酸(PH3)、热(561h不能全部杀灭),常用消毒剂,如2%来苏尔371h,1%福尔马林378h均不能全部杀灭。,第四篇动物病毒学,鸭肝炎(DHV),第四篇动物病毒学,鸭肝炎(DHV),第四篇动物病毒学,(二)诊断取肝脏,接种9日龄鸡胚或鸭胚绒毛尿囊膜,胚体6d内死亡,胚发育受阻,肝水肿、坏死。病毒鉴定;血清中和实验或血清保护实验(鸡胚、鸭胚、雏鸭)(三)免疫:鸡胚化弱毒疫苗(种鸭或无母源抗体雏鸭免疫),卵黄抗体防治。,第四篇动物病毒学,第二节嵌杯病毒科,兔出血症病毒一、病毒特性:嵌杯病毒科,兔病毒属。病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