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历史标语第一人吴剑锋_第1页
收集历史标语第一人吴剑锋_第2页
收集历史标语第一人吴剑锋_第3页
收集历史标语第一人吴剑锋_第4页
收集历史标语第一人吴剑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收集历史标语第一人吴剑锋标语是一个时代的印迹,简短的文字里面,尽显历史沧桑。但是,标语也是“易碎品”,短则十天半月,长则一年两载,标语就会风雨斑驳。如何让这些易碎的标语留下永恒的记忆呢7年前,双峰县永丰镇一中教师吴剑锋,走上了收集历史标语这条艰苦跋涉之路,义无反顾地奔走于山村僻野,穿梭于城市农村,辗转11省,行程10万里,耗资10万元,拍摄收集历史标语2万条,成为全国率先填补历史标语空白和抢救文化资源第一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博得了10万网友的赞扬。标语当教材,独一无二,让人越听越有味,越听越想听“誓死不当亡国奴,赶走日本帝国主义”。这条在河北省清宛县冉庄战争遗址墙上拍摄到的标语,是1941年抗击日寇时冉庄西地道战中留下的历史印记。9月26日,吴剑锋用他特殊的教材100幅抗日战争时期的标语照片展览,向双峰县永丰镇永丰一中的1500多名师生奉上了一道活生生的“红色教育大餐”。现年48岁的吴剑峰,是双峰县永丰镇经开区人,在讲台上度过了28个春秋。从XX年至今,他利用休息日、寒暑假,手挎相机,辗转11省,行程10万里,拍摄收集历史标语2万条。标语简洁、鲜明、精辟、直观、生动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是一部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科书。2/5吴老师收集标语,更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继承革命传统的好教材。他带领学生们在这个独特的领域里拓展、创新,在历史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他所教4个班级的历史单项成绩年年位列全县前茅,他所研究的历史标语渊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课题和组织学生撰写的走进墙上标语历史的社会调查报告,分别荣获娄底市思想道路建设优秀成果奖和全国中小学第四届“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创新特等奖。学生们说吴老师讲历史,别出心裁,标语当教材,独一无二,生动丰富,形象逼真,越听越有味,越听越想听。收集标语的瘾越收越大,标语之路也越走越长一走进吴老师的标语“仓库”,仿佛置身于文物收藏的博览馆里墙上贴的是标语照片书架上摆的是标语资料电脑上存的是标语原件。2万幅照片,历历在目,栩栩如生,向我们展示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1919年“五四”运动的“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到1922年安源工人大罢工的“从前是牛马,现在是主人”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到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万岁”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到“八一南昌起义”从“日本鬼子从中国滚出去”到“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到“建设和谐社会”等激励人心的标语,让我们回到了战火纷飞的硝烟战场,和建设社会主义大干、苦干、实干的激情燃烧年代。“你为何选3/5择收集标语这条路”吴老师向我们道出了他的原由。那是XX年,他向所教4个班的学生布置了一项征集标语的任务,短短一个星期,就收到了学生们搜寻的3500多条标语,通过筛选,共撷选了428条。他组织学生写的社会调查报告,就是那时获奖的。从那时起,他就萌发了收集标语的念头,开始了艰苦跋涉之旅。XX年,他到本县的金溪时,发现一条“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的标语,字迹清晰,整体感强,因没带相机,只好择日专程去了一趟。XX年7月,他听别人说怀化洪江市沿河镇一处地主宅上有“打倒蒋介石,没收豪坤土地分给贫苦农民”等标语,于是,乘坐公共汽车前往该地收录标语。吴老师说,刚开始时是小打小闹,仅仅局限于本省圈子里,骑着摩托,当天去当天回。天长日久,随着对标语兴趣越来越浓,对标语的缘分也越来越深,收集标语的瘾越收越大,标语之路也越走越长,不仅跑出了省外,全国的省城也跑了近一半。XX年至XX年的寒暑假,他再次走上红军长征路,拍摄了长征沿线近1000幅标语照片。有时为了一条标语,他忍饥挨饿,顶烈日、冒风雪,直到把标语收集到才如愿地离开。坚持走下去,跑遍全中国,收集所更多的历史标语收集标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年代久远,不少标语字迹模糊,斑驳脱落,为此,他吃了不少苦头,求助当地老百姓,架梯子、扫灰尘,千方百计保持标语的原貌和连贯性。4/5目前,在他的标语仓库里,保存着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文革和改革开放时期不同内容的2万条历史标语,形式多样、五花八门,墙上的、树上的、石头上的、山坡上的、土墈上的其中墙上标语占据三分之二。他将标语拍摄后,便分别筛选、分档、归类、收集、整理,然后对每条标语的源由、时间、地点、作用、意义予以考证,引经据典,充实完善。他所编纂的10本标语大全里,标语原汁原味,口号包罗万象,考证有根有据,图文并茂,一目了然。整个标语收集历史跨度大,收罗了建党93年来所发生的各个重大事件、政治运动、中心工作等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12大领域涉足全国11个省份的300多个县市、800多个乡村,配上2万幅照片,约170万字,既有代表性,又有史料性既有观赏价值,又有收藏价值。更重要的是,一栋栋新房取代了过去的老建筑,大部分历史标语难逃消失的厄运,而他正是抢救历史标语和文化资源的第一人。随着吴剑锋的收集,历史标语日益彰显强大的生命力,将成为未来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现在,他拥有自己的粉丝达10万人,博客点击率达20万多次。他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拍摄收集历史标语,抒发感想与豪情,用标语诠释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