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义务教育窃读记教案3篇 窃读记现代作家林海音女士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以窃读为线索,描写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窃读,到晚上才依依不舍离开的读书过程。真真切切地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文学知识的渴望。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希望你们能喜欢。 窃读记教案一 1、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品读书滋味。 3、感悟作者对知识的渴望,体会窃读的意义。 一、回顾课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窃读记,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回顾一下窃读的滋味。 二、汇报交流读书滋味 (一)苦: 1、“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默读边读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并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揣摩揣摩小海音的心理是怎么想的? 、品析动作,揣摩心理,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海音? 2、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从“一”和“几”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读: 师:请同学们捧起你的书,让我们一起感受作者的辛苦。 师:放学后,我急匆匆地从学校起到一家书店“我跨进店门” 师: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师:我又急匆匆地赶到另一家书店“我跨进店门” 师: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可这时候,我该回家了。 师:第二天放学后,我又急匆匆地从学校起到一家书店“我跨进店门” 师: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贪婪地读着。” 师:这就是“窃读”的滋味。 (二)酸: 1、出示句子:“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2、这一读就是两个多钟头,120多分钟,7200多秒!现在,让我们一起体验体验开头最轻松的120秒,默读走进书里去的第2篇背书,并想一想是作者是怎样背书的。 .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这篇*的作者李晴是怎样背书的? .同学们,这种的酸只是身体上酸。比这种酸还要酸还要辣的在哪里? (三)甜: 1、出示句子:“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好不好?能不能说“我像一只小兔子,悠闲地读着。” .这样的读书,就是如饥似渴地读书。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 2、出示句子:“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闭眼想像作者的滋味。 .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四)甜中有苦,苦中有辣 1、出示句子:“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装”这个词说的好!一起看看“我”是怎么“假装”来掩人耳目的呢?每人一句,读读这一段。 .作者表面做的和心里想的可不一样啊!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就是 .这么说来,这是一个心口不一、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坏学生了? .作者做一套想一套只是为了什么? .为了多读书,作者窃读时还要忍受哪些不好受的滋味啊? (五)总结滋味 窃读记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梳理叙事类*的脉络; 2.通过描写,体会作者窃读时的心情; 3.激励学生珍爱读书,奋发向上。 难点、重点: 1.通过学习记叙与描写的语句,体会文中“我”的心情; 2.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解题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窃”字的含义: (1) 通过,找出“窃”字的多个义项。 (2) 结合课文内容,朗读“窃”字在*中的含义。 明确:在*中应理解为“偷偷地”、“暗中”之意,如“窃笑”。 2.“窃读”的含义: (1) 一般含义; (2) 放在文中考察其含义。 明确:假装逛书店,其实是要读书店里的书而不买,趁店员不注意时暗中偷读。 3.小结:对词语的理解与把握不仅要知道它在字典中的意思,还应把它放到*中考察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二、梳理*的脉络。 (一)分析文中详写的主要事例。 问:由题目可知*是作者林海音回忆自己小时候“窃读”中发生的一些事,其中具体详细地写了两件事。同学迅速浏览,要求:(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2)再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当时作者的心理(心情)。 明确:(1)因“窃读”而被赶出了书店。孤独无助 (2) 得到店员的关心帮助,读完了一本好书。感动、感激 (二)学习文中略写的内容“我”“窃读”的方法。 问:这两次详细描写的事例也告诉大家,“窃读”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成功“窃读”,还得掌握一些方法。文中也简略地记叙了一系列方法。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些“窃读”的方法。 明确:(1)发现“窃读”这一好方法; (2)到几家书店读完一本书; (3)装作其他顾客的家属; (4)以雨天避雨为借口留在书店; (5)用花生米充饥; (6)藏在书店一角避免引人注意。 (不要求逐点答到) 小结:煞费苦心,想方设法去读书。 三、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1、讲:不论是详写还是略写,这些事读起来都让人感觉很生动,因为作者除了记叙这些事之外,还进行了细致的人物描写。 提示: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 2、学生默读课文,完成思考任务: (1) 划出你印象最深刻的写“我”“窃读”的句子或段落; (2) 设身处地地体会其所反映的当时人物的心情,写在书边(假如我是主人公,我会有何种心情); (3) 依据作者当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散读你圈划的内容。 3、全班交流 注意:(1)学生回答过程中加以提示、引导; (2)朗读方式多样化:学生个别朗读;重点段落全班集体朗读;精彩段落分析之后再富感情朗读。 4、总结并分析人物形象。 问:请同学根据以上记叙与描写,分析概括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要点)“我”是一个家庭贫困却酷爱读书的穷学生。 四、简述“窃读”的收获。 小结:课文中虽然只是记录了林海音在少年时期读书的一小段经历,但她对读书的痴迷由此可见一斑。这也为她日后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奠定了良好基础。 窃读记教案三 【教学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3、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同学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学生放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联系生活放谈感受,由生活走向文本,激发学生阅读乐趣。) 2、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窃读记。 3、板书课题。 4、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测:为什么要窃读?是怎么窃读的?窃读是怎样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那么多问题,那么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 (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3、自学生词新词。 4、自学检测: 认读生字与写字: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如“目的地”的“的”读 d;“踮起脚尖”中的“踮” din读;“暂时”中的“暂”读 zn;有一些字的笔划较多,如“饿”“惧”“檐”“酸”“撑”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还有一些字虽然笔划较多,但是形声字,要引导学生根据这一特点进行记忆。写字要认真,注意书写的习惯。 体会词语的含义: 适宜适合,相宜。文中指在书店人多,无人注意到我的这种环境与我只读不买的窃读行为相适合。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这里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买是惹人讨厌的,每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化时,我就会放下书离开。 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音。 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文中是说作者在饿着肚子站着苦读中,也幻想着能够有钱;而有钱也不过能吃上一碗面条,再坐下来舒服地读书。这种最简单的需求对一个穷学生来说像“白日梦”一样不可能实现。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二、熟读课文,理清课文记叙的线索 1、学习一篇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读懂意思,读出味道。下面,就让你们就反复地读一读吧! 2、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3、让学生概括地说说课文是怎么记叙“我”窃读的经历与感受的。 4、整理课文记叙的线索: 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 三、品读课文,体会走进书店的经历 1、默读第3自然段: 画出“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或关键词。 2、课件演示第3自然段: 指名学生朗读,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跨进店门,暗喜”,“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总算挤到里边来了”,“急切地寻找”,写出了她读书的渴望与急切,这些都说明了她特别喜欢读这本书。) 3、想像当时“我”找书的样子。表演体会。 (把鲜活的文字转化成直观的想像与表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