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下册语文孔雀东南飞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一下册语文孔雀东南飞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语文孔雀东南飞教案一 设计说明 1、指导思想 本设计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立足于培养学生识记理解古汉语知识和鉴赏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深入探究的良好习惯。 2、教学设想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也是乐府诗中的一朵奇葩,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对于这样一篇经典名作,我认为应该不惜时间精读细研,因此我确定用三课时完成。 本单元的话题为“爱的生命的乐章”,与单元话题相一致,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封建礼教、*家长摧残青年男女爱情的罪恶。要深入理解这一重点问题,必须先扫清字词障碍,读懂原文。*写作年代离我们十分久远,文中有很多生词、古今异义词等文言知识,可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积累有关文言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另外,人物形象的塑造、思想价值的实现要借助于一定的写作手法,乐府诗常用的赋、比、兴手法也应是学习的内容之一。因此,我确定了这样三个方面的学习目标。 疏通文意,学习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学生依靠课*释和工具书基本可以完成,因此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自行解决为主,教师可就疑难问题略作指导。重点目标的实现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采用问题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作品思想和社会意义。难点(起兴手法)的突破可引导学生拓展联想,用学生较为熟悉的例子帮助他们理解。 3、本设计的特点 本设计没有刻意求新,而是重在扎实严谨上作*。教学内容的安排由易到难;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过渡严谨自然。教学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实词、多义词、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互文等,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刘兰芝、焦仲卿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和封建礼教、*家长摧残青年男女爱情幸福的罪恶,深入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 3、了解乐府诗歌的常用表现手法赋、比、兴 教学重点:刘兰芝、焦仲卿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和封建礼教、*家长摧残青年男女爱情幸福的罪恶 教学难点:赋、比、兴手法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疏通文本,理清情节结构,初步认识作品思想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写下无数优美的诗篇讴歌美丽的爱情。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封建礼教、家长制等传统文化的冷漠残酷使无数美丽的爱情遭到了无情的摧残,从而造成了一幕幕爱情悲剧。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感受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和这种制度下的青年男女对爱情的不屈追求。 二、学生自己阅读注解,识记有关文学常识 1、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关,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乐府”。 2、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3、本诗出自南朝徐陵编写的玉台新咏。玉台新咏是继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有关文言知识 1、学生默读全诗,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不懂的词句做出记号 2、就自己不懂的词句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3、教师解答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字词,并指导学生理解归纳本课中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互文等文言知识 出示示例:(前两类现象各出示一个例子,其他让学生自己去整理) 古今异义词 汝岂得自由(古:自作主张今:没有束缚) 可怜体无比(古:可爱今:值得同情) 叶叶相交通(古:交错相通今:指运输) 本自无教训(古:教养今:失败的经验) 处分适兄意(古:处理今:处罚) 偏义复词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只作陪衬。如: 昼夜勤作息(只取“作”之意,“息”只为陪衬) 便可白公姥(只取“姥”之意) 我有亲父母(只取“母”之意) 逼迫兼弟兄(只取“兄”之意) 互文句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四、在扫清文字障碍的基础上,再浏览课文。 1、结合诗前小序,了解故事梗概 2、理清情节结构,给故事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拟一个小标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 故事开端(1-2段)自请遣归揭示矛盾 故事发展(3-12段)夫妇誓别推进矛盾 继续发展(13-22段)被迫改嫁继续推进矛盾 故事*(23-32段)双双殉情矛盾达到顶峰 故事结局(33段)化鸟双飞解决矛盾 (标题能概括内容即可,不求一律) 五、通过情节初步认识作品主旨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受?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认识两点: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刘兰芝、焦仲卿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和对封建压迫的反抗) 六、课后作业 将本课重点实词、多义词加以整理,制成学习卡片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认识正反两方面的人物形象,感受封建*制度下青年男女的不屈追求,深入理解作品思想和社会意义 活动过程: 一、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复述刘、焦爱情故事 二、认识刘兰芝 1、诗中焦母遣归刘兰芝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2、对此刘兰芝是如何辩解的? 明确:“事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3、事实到底如何呢?你认为刘兰芝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结论: 勤劳能干(“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多才多艺(“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有礼有节(严妆辞母“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坚强自尊(“徒留无所施”、“及时相遣归”) 不慕富贵(拒绝与县令家为婚) 忠于爱情(“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黄泉下相见”) 4、小结:由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刘兰芝虽聪明能干,但性格坚强倔强,这是当时一般妇女身上少有的,也许正因为这一品格才使她为焦母所不容。礼记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逼迫刘兰芝就是用的第一条。这样一个有着美丽外貌和美好心灵的女子就这样被焦母以“莫须有”的罪名驱谴回家,封建家长的蛮横*由此可见一斑。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焦母、刘兄的言行再进一步认识封建家长的这一特点。 三、进一步认识封建家长的* 1、让两个学生分别读出体现焦母、刘兄*蛮横的句子,注意读出人物的性格 (见课文第4、6段和第20段) 2、学生评点:这两个同学是否读出了人物性格? 3、小结:焦母蛮横无礼、独断专行,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言人,刘兄性情暴戾、趋炎附势、冷酷无情,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帮凶。他们正是凭着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的淫威拆散了这对对爱情有着美好追求的青年男女。 四、认识刘、焦反抗性和对爱情的执著追求 1、刘、焦二人并未屈服在封建家长的淫威之下,看看他们是怎样执著于自己的爱情、维护自己的爱情的?(让学生结合课文中人物语言回答) 出示: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2、小结:美丽的誓言体现了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举身赴死的行为维护了爱情的至高尊严。虽然在现实社会里他们是被摧残致死的失败者,但在精神世界里他们是无可置疑的胜利者。化鸟双飞,鸳鸯和鸣的浪漫结尾既寄托了人民群众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又昭示了这对青年男女在精神上的胜利。在封建礼法日益严酷,“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时代氛围里,他们敢于举起反抗的旗帜,坚决地追求爱情自由和幸福,这无疑是茫茫黑夜中的一道闪电! 五、拓展联想,进一步认识作品社会意义 1、在你所知道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还有哪些青年男女在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的淫威下,为维护自己的爱情而痛苦挣扎? 学生应该能说出梁山泊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牛郎与织女、张生与崔莺莺、贾宝玉与林黛玉等等。 3、小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有多少青年男女的爱情甚至生命遭受无情的摧残!虽然他们大都进行过激烈的抗争,但在封建势力相当强大的时代,他们根本无法摆脱被吞噬的命运。鲁迅先生说过,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吃人的历史,随便翻开一页都是血淋淋的。孔雀东南飞的重大思想价值就在于,通过焦、刘二人的悲剧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青年男女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寄托人民群众对爱情和婚姻自由的热切向往。 六、朗读体味 在梁祝化蝶的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背景下,小声齐读刘焦盟誓、举身赴死、化鸟双飞这几个段落,深入体会作品,在高涨的情绪中结束本节课。 七、课下作业 结合本节内容以“美哉,刘兰芝!”或“悲哉,刘兰芝!”为题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 第三课时 活动内容:讨论本诗的艺术价值 活动过程: 一、通过设疑、解疑让学生了解汉乐府民歌常用的赋、比、兴手法 1、关于“兴” (1)开头两句游离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引导学生了解“兴“这一表现手法极其作用) 明确:不能删。这是民歌常用的一种起兴手法,它借孔雀失偶徘徊,为刘焦二人的爱情营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感情氛围,奠定了全诗哀怨悱恻的感情基调,同时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2)出示“兴“的诠释: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朱熹诗集传) ”所谓“他物”,即起兴之物;所谓“所咏之词”,是作者着重要叙述的事件或要着重表达的思想感情。两者并非同一事物,内容上不直接相连。“他物”的作用是或渲染气氛,或启发联想,或引起过渡。 (3)你能再举几个例子吗? 如:花的心藏在蕊中,空把花期都错过;你的心忘了季节,从不轻易让人懂。(花心)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回延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 2、关于“比”(即比喻) 出示“比”的诠释: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朱熹诗集传) 从诗中找几个运用“比”这一手法的句子,并说说其表达作用。 明确:“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突出了刘兰芝“精妙世无双”的美貌。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突出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3、关于“赋” 第二段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繁琐?(引导学生了解“赋”的特点及作用) 明确:不繁琐。这样写意在强调刘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知书识礼,为下文刘兰芝被逐作铺垫,以激起读者同情。 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 出示“赋”的诠释: “赋者,铺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朱熹诗集传) 即铺陈直叙。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是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你能从诗中再找出几段使用铺陈手法的文字,并说说其作用吗? 第9段,写兰芝临别“严妆”,从头到脚,由腰至耳、指、口、步,一连串铺陈排比,既突出了她的美貌,又表现了她离开焦家前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的性格。 第21段,铺叙太守家迎娶刘兰芝的热闹隆重的场面,从侧面衬托了刘兰芝的身价,说明她确实是个“精妙世无双”的女子,反衬了焦母的独断无知,让读者为刘兰芝鸣不平。 4、小结:本诗继承了诗经的优秀表现手法赋、比、兴,这些手法对推动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浪漫主义的结尾 1、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源头,离*是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杰作,那么孔雀东南飞属于哪一种? 明确:本诗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充满了浪漫色彩,而中间叙述焦刘悲剧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全文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可以说是一篇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的杰作。 2、本诗这一化鸟双飞的浪漫结尾有何作用? 明确:在焦刘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交通,是为连理枝;合葬化鸟,生不能相守,死也要比翼双飞。这正象征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的不朽,寄托着人民群众追求爱情自由和幸福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是对封建*的*和嘲弄,与全诗歌颂忠贞爱情,反对封建*的思想是一致的。 3、中国有不少叙事性文学作品采用了类似的结尾,你能再举几个例子吗? 学生应该能举出一些例子: 梁山泊、祝英台化蝶双飞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窦娥发下三桩誓愿为自己洗雪冤情 杜丽娘死后还魂与心上人喜结连理 小结:在封建势力极端强大的社会背景下,人民群众的许多理想、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于是许多作家便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来寄托自己和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 三、本节课小结 总之,孔雀东南飞继承和发展了诗经和楚辞的优秀创作手法,成为乐府诗中的一朵奇葩,在我国诗歌有着不朽的价值。 四、课下作业 拓展思考:前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内地人才纷纷涌向沿海开放城市,一时间“孔雀东南飞”成为人才流动的主要潮流。现在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人才会不会转而向西南飞去?就此发表你的看法,和同学交流。 语文孔雀东南飞教案二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及一词多义。 2、理清*结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挖掘悲剧根源。 3、深理解赋、比、兴和浪漫主义手法在抒情上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点】 1、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 2、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 【教学难点】 1、品味诗歌的民歌气息和抒情意味。 2、体味诗歌的悲剧意蕴。 一.导入 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家长制等传统文化的冷漠与残酷,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牵牛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筑就“血泪沈园”! 上邪(苍天啊)一位女子痴迷而挚烈的爱情誓言。(两汉乐府)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是女子呼天以为誓。“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确是“短章中神品”。 滴下钗头多少泪,沈家园里草犹悲! 南宋年间,爱国诗人陆游因在科场上秉笔直言,抒发抗金忧国之情,而名落孙山。陆游父母遂安排他与表妹唐琬成婚。陆游和唐琬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但是陆游母亲对此不悦,她认为唐琬成天弹琴吟诗,不但有失妇道,而且有误儿子的功名前程。在母亲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名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这对夫妻,唐琬另与赵士程结婚。一日,唐琬与赵士程来到沈园,与陆游相遇,陆游百感交集,提笔在粉墙上留下了传世经典的钗头凤。唐婉再游沈园,和之。不久抑郁而亡。 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永隔天河、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白娘子与许仙 顽强的生命可以摆脱精神枷锁。只要矢志不渝,执著追求,美好的理想就会实现。 今天我们就来说下发生在两汉时期的一段凄惨而又悲壮的爱情故事,它就是孔雀东南飞。 二、解题 1.本诗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名焦仲卿妻。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这是我国最早的乐府诗集。本诗时保留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称“古今第一首长诗”(区别于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与木兰辞合称“乐府双璧” 2.文学常识 (1).乐府和乐府诗: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构。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2).“乐府双璧”: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和北朝乐府木兰辞。 (3).玉台新咏由南朝陈朝徐陵编选,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 3.基础知识 1、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 2、偏义复词: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三、课文把握 1、诗歌结构: 层次章节标题情节段落 起兴首句托物起兴 第一部分“十三能织素”“及时相遣归”兰芝自诉开端 第二部分“府吏得闻之”“二情同依依”夫妻誓别发展(一) 第三部分“入门上家堂”“郁郁登郡门”兰芝抗婚发展(二) 第四部分“阿母谓阿女”“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 第五部分最后一节化鸟双飞尾声 四、课文分析 1、概括诗前小序的内容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结局,作诗的缘由。 2、诗歌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 兼用比兴,以孔雀失偶来暗示夫妻离别。孔雀徘徊反顾为全诗奠定深沉悲哀的基调。统摄全篇,引起下文故事。 3、尾声化为鸳鸯充满了什么色彩,结构上有何作用? 浪漫主义色彩,呼应开头寄托人们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 4、欣赏铺陈、排比、比兴的艺术手法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这是纵的铺陈,按时间顺序,突出刘兰芝多才多艺、有教养的特点。罗列数字,应作为互文看,交叉表述。横的铺陈如写兰芝离家的打扮,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性的铺陈,旨在描写她的美,更表现她的从容镇定;写太守办喜事豪华排场,显示兰芝不为富贵所动的节操,也形成太守家的喜和兰芝、仲卿的悲之对照,强化了悲剧性。本诗的铺陈排比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也为诗歌带来了声律和色彩之美。 5、总结 本诗是叙事诗,不但有人物,作者还以白描手法极其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内性格。从现在的内容看来,这首长诗在它出世以后似乎经过一个时期的传唱,人物的性格正是在传唱中逐渐地丰富起来的,因而每一个人物身上都渗透着劳动人民的感情。这种感情不仅表现为爱憎分明,而且显示了铢两悉际。作者否定了一切该否定的东西,也肯定了一切应该肯定的东西,然后无沦是否定或者肯定,都不是遵循一个简单的公式,而是通过复杂和具体的描写,暗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个性特点,给予他们以恰如其分的评价。从作者听把握的生活深度而论,不能不说,这是现实主义艺术创造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一个杰出的范例。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相关章节。 2.以“惜别离”为题,发挥你的想象力,扩写第9至12段。 语文孔雀东南飞教案三 孔雀东南飞,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个单元的话题是爱的生命乐章,本单元这几篇*,都是纯洁爱情的美丽赞歌。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本单元的重点篇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人物性格。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爱情美难点:理解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根源与意义。 二、教法和学法教法分析这首诗歌的教法通常是:从词句的理解到人物形象的把握和主题的提炼,再到艺术手段的分析。同时扩展阅读空间进行比较阅读,在不同的形式转换中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艺术特征。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方法:(1)互动教学(2)启发探究式教学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在学习这首诗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其中讨论探究,作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通俗歌曲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这首歌曲调低沉舒缓,非常符合原诗的意境,而屠洪刚的演唱丝丝入扣,深沉含蓄,对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焦仲卿“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心理揭示比较细微,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本篇的学习奠下感情基调。 (二)课前检查字词 (三)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全文,结合刚才的孔雀东南飞歌曲,谈谈你对整个故事的感受?并用一两个字概括你的读后感。 (四)重点突破 1、大家读了*,都认为刘兰芝是本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工劳务施工协议书
- 油田用品保供协议书
- 摄影商业进修协议书
- 搬运劳动合同协议书
- 桥梁吊装合同协议书
- 曲靖无偿收养协议书
- 民房转让合同协议书
- 景区患者运送协议书
- 毕业党员就业协议书
- 木房改造合同协议书
- 2025广西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投资控股集团限公司招聘49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工程过账协议合同协议
- 托管中心晚辅老师培训
- 兼职顾问服务合同范本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2教学设计2:2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中押题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 广西地方公路养护工程预算定额
- 《中式美食鉴赏》课件
- 姐妹间房屋转让合同协议
- 国开电大软件工程形考作业3参考答案 (一)
- 2025年11.0C-双基地感知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白皮书-未来移动通信论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