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赣南游击词》教案范文三篇_第1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赣南游击词》教案范文三篇_第2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赣南游击词》教案范文三篇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六年级语文赣南游击词教案范文三篇 赣南游击词是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是陈毅元帅1936年春写的一组词。它记下了中国革命一段难忘的史实,真实地描述了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赣粤边区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员的艰苦斗争生活。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赣南游击词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六年级语文赣南游击词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掌握难认难写字。 2.或查阅资料,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体会红军游击队员在艰苦斗争生活中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有关游击战争的背景资料、录像,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有一位元帅,曾先后担任上海市市长、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他一生酷爱文学,被誉为“元帅诗人”。他就是 陈毅(板书)。郭沫若在赠陈毅同志一诗中这样评价他:“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陈毅同志于1935年至1937年曾在梅岭开展过三年游击战争,经历了革命斗争中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在此期间,他为我们留下了登大庾岭赣南游击词梅岭三章等气壮山河的诗篇。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赣南游击词(板书)。 赣:江西省的简称。赣南:就是江西的南部,梅岭一带。 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初步感知 1.以你认为最有效的方式读读课文,要求: (1)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遇到不懂的句子或小节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读音。 (1)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 (2)出示生字组词,再指名读或开火车读。 (3)把这些生字词放到课文中去,你还能读准确吗?请同学们再自由读读课文。 4.课文中有不理解的词语,找出来先自学,不能解决的,再全班交流。 侵:侵蚀;浸润。 交通:指当时游击队的联络员。 淫雨:久雨。汉代郑玄注:淫,霖也,雨三日以上为霖。 兼旬:两旬,一旬为十天。 若云屯:如云之聚集。形容多而盛。 二更长:二更多。更,中国传统的夜间计时单位。每夜分作五更,每更两小时,二更大约相当于夜晚十时前后。 获锦归:衣锦还乡,即富贵后回到故乡。词中指胜利而归。 三、再读课文 1.请12名学生每人读一小节,教师适时纠正学生的读音。 2.思考: (1)课文描写了游击队员的哪些生活?(晨醒、午饭、开会、行军、野营、潜伏、觅食、请战) (2)课文描写了哪几部分内容?(游击生活、游击战术、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和对战友的勉励四个部分) 3.交流自学情况。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语。 2.课文描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二、品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课文描写了游击队员的哪些生活?你从他们的生活中体会到了什么? (2)画出让你最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场景。 2.讨论交流: (1)课文描写了游击队员晨醒、午饭、开会、行军、野营、潜伏、觅食、请战等八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战斗生活细节,从他们的生活中我们体会到红军游击队员在艰苦斗争生活中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哪些地方让你感动?(生自由答) 师:你能把这一节读给大家听吗?(生读)从你的朗读中,老师感觉到了你对红军游击队员的赞美之情。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场景? (在茂密的丛林间,天还没有亮,游击队员们就早早醒来了。为什么起得这样早呢?这是因为战士们席地而卧,裹在身上的衣服、毯子又被浓重的露水给打湿了,所以虽然是夏夜,战士们还是觉得很冷。不仅如此,不解人意的知了也早早地在树间唧唧地叫起来。既冷又闹,可能还有蚊虫的叮咬,怎么能睡得着呢?由于衣服都给露水打湿了,所以起身之后,浑身都沾满了野草。) 师:你从哪个词体会到露水的浓重?(侵) 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红军游击队员白天要跟敌人战斗,晚上又睡不安稳,他们的战斗生活是多么的艰苦。) 师:带着这样的感受,谁来读读这一节?(指名读)多么坚强的游击队员啊,谁再来读?(另一位学生读)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忍受着蚊虫的叮咬、知了的吵闹,连觉都睡不安稳,但他们没有怨言,多么可爱的战士啊,大家齐读。 师:*还有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28节教法和第一节类似,教师根据学生说出的不同小节进行指导,可以打乱顺序进行教学)。 过渡:面对艰苦的斗争生活,我们的游击队员还是顽强地跟敌人进行斗争。那么是什么力量使游击队员具有顽强的斗志呢? (高超的游击战术,使他们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相信革命一定能取得胜利;离不开陈毅对战友们的勉励,他教育战友面对困难不气馁,练好本领,为祖国为人民立大功。) 师:你们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912节) 在解释重点词句后进行: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生读)从你的朗读中,老师感觉到了你对游击队员的赞美,对卖国贼的痛恨。谁再来读?(生读,教师适时评价,让学生读出感情。) 3.今天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你想对身处密林、艰苦斗争的游击队员们说些什么呢? 三、作业 1.选取课文中你最感动的场景,把读后的感受讲给大家听。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板书 赣南游击词 艰苦生活 高超战术 群众支持 勉励战友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 小学六年级语文赣南游击词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掌握难认难写的字。 2. 正确流利与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3. 利用或查资料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十二课赣南游击词。 2、齐读课题,说一说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赣南指:_。点明了: 游击告诉了我们:_。词点出了*的_。 3、作者简介: 史实。 1934年10月, 中央苏区红军主力踏上 了漫漫长征路。为了加 强苏区的政治、军事领 导,中共中央决定成立 苏区中央分局,由项英、陈毅等领导。到了1935年元月, 苏区地域缩小。 面对强大的敌人,苏区 。中央分局决定分9路突 围。3月,项英、陈毅 等先后到达以油山为中 心的赣粤边地区。项英 向党中央发出最后一封 电报,报告部队突围情 况, 并收到了中央回电。 因中央更换了密码,无 法译出,项英便命令埋 藏电台,烧毁密码。从 此苏区红军与中央失去 联系,并在白色恐怖中 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 争。敌人动用重兵,采 取移民并村和赶群众出二、过程 活动一: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新词;自主积累词句。 (1) 我会读。 赣南 探囊取物 淫雨 兼并 咳嗽 怨嗟 陈列 肠子 兼旬 遮挡 屯集 泄露 屠杀 难堪 (2)我会写。 (3)理解词语。 侵: 交通: 淫雨: 兼旬: 若云屯: 二更长: 。 。 。 。 。 山的手段,长期搜山、 围山、烧山,企图把游 击队困死在崇山峻岭之 中。红军将士整年整月 都在野外露宿,大风大 雨大雪天都在森林和石 获锦归: 。 2、朗读品析:读一读,想一想每一小节写了什么?(用一个词概括) (1) 词的前八节分别描写了游击队员 ( ) 、 ( ) ( ) 、 ( )、( )、( )、( ) 、( )八个典 型代表意义的战斗生活细节和场景, 生动展现了游击队员风餐露宿、 昼伏夜出 的( )。 (2)词的后半部分分别写了( )、( ) ( )( ) 这正是我军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 活动二:品析感悟。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你最感动的小节,想一想自己的感受,并在旁边 做好批注。 2、 张开你想象的翅膀, 选取自己喜欢的小节, 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活动三:小练笔。 用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读了赣南游击词之后的感受。 1936年1月下旬至2月,赣粤边地区出现罕见的大雪封山。 游击队的粮食断绝, 只能摘野果、采野菜、 剥竹笋充饥。面对红军游击队的困境,赣南地 下党的同志组织群众利 用每月初一和十五开禁进山砍柴的机会,把大米藏在挑柴的竹杠中, 把食盐溶进棉袄里,设法丢在山上,转交游击队。陈毅在油山秘密据点吃着从山上“捡”来的大米饭,感慨万千, 写下了这首动人的赣南游击词 。 正是依靠 人民群众的支援和掩 护,我红军将士才坚持了赣南游击战,夺取了 反“清剿”斗争的胜利。正如陈毅同志1942年在一封信中指出的: “南方的3年游击战争,也同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样,证明了中国共 产党是一个不可战胜的伟大革命力量。” 小学六年级语文赣南游击词教案范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字。 2.能看注释,或结合查阅资料,了解课文内容。 3.能朗读和背诵课文。 4.体会红军游击队员满怀革命理想在艰苦斗争生活百折不挠、坚韧不拨的顽强革命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主要教法 自主探究 教具 实物投影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有一位解放后被授予元帅军衔,曾先后担任上海市市长、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同志,他一生酷爱文学,被誉为“元帅诗人”。他就是陈毅。郭沫若在赠陈毅同志一诗中这样评价他:“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陈毅同志于1935年至1937年曾在梅岭开展过三年游击战争,经历了革命斗争中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作为军人,他以自己的行动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一支不可战胜的伟大革命力量;作为诗人,他为我们留下了像登大庾岭梅岭三章赣南游击词等气壮山河的诗篇。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赣南游击词(板书) 二、引导自学 1.明确训练重点(见教材,齐读) 2.听范读。提出要求:注意一些字的读音和字形结构,初步了解诗人的感情。 3.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从内容上看,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 第一部分前8节,分别摄取了晨醒、午饭、开会、行军、野营、潜伏、觅食、请战等8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战斗生活细节和场景,具体生动地展现出红军游击队员风餐露宿、周副业出的艰苦战斗生活和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顽强革命斗志。第二部分写红军游击队的战略战术、远大理想和与人们群众的血肉关系,揭示红军能在敌人日搜夜剿下坚持斗争并战胜敌人的力量源泉。 三、细读课文,加以理解 1. 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读后你知道了什么?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2. 学生群体自学 3. 小组交流 4. 集体汇报: 第一小节,晨醒 (1)这小节写的是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为什么战士们会起的这样早呢? (3)是哪个字让你感受到虽是夏夜,但空气仍旧寒冷呢?(侵) (4)从这小节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第二小节,午饭 (1) 从这你知道了什么? (2) 你感受到了什么? 第三小节,开会 (1)从这你知道了什么? (2)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感受到的? 第四、五小节,写行军和野营的艰苦和月下野营是的高度警惕性。 交流(反馈) 五岭深山昼夜温差很大,夜风很凉,战士们席地而卧,裹在身上的衣服、被子又被露水打湿了,所以虽值夏时夜里还是觉得很冷。知了也早早地在四周唧唧地叫起来,寒冷加吵闹,又怎能让人睡得着呢? 第六、七小节,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表现游击队员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 第八小节,写敌人对五岭山区的疯狂清剿和军民高昂的革命斗志。 第九小节,写游击队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 第十小节,写出了红军游击队与人民群众的雨水关系。 第十一、十二小节,是勉励战友们克服悲观失望情绪,练好本领,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