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的礼仪法则_第1页
人际交往的礼仪法则_第2页
人际交往的礼仪法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际交往的礼仪法则黄金法则、白金法则黄金法则“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 这是一条做人的法则,又称为“为人法则”,几乎成了人类普遍遵循的处世原则。其实,这条法则早在2500年前我们的祖先孔夫子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案例:一日,小李在公司自己的独立办公室办公,由于天气有些闷热,他便打开了办公室的门。几分钟后,就在他专心致志地工作时,突然有个人没有敲门就闯了进来,径直走到他的眼前,大声地说:“先生,你好!”小李当时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顿时被他吓得愣住了。还没等小李开口说话,他马上抢先说道:“我是XXX公司的销售人员,主要销售办公用品,您看您是否需要”他不停地接受他的产品如何好,根本不给小李说话的机会。小李二话没说,就把他请了出来。那人莫名其妙地看着小李,居然说:“真没礼貌!”分析:商务拜访中,无论是有求于人,还是人求于己,都要从礼节上多多注意,不可失礼于人,损害自己的形象。拜访要选择恰当的时间,不预约而临时拜访是不合适的。面对突然拜访,对方可能正忙于工作,如果不接待会让对方失礼,也会让你难堪,而进行接待可能又会给对方带来不便。显然那个推销员并不懂得这些,未敲门便直接闯入,已经失礼在先。而在交谈过程中,推销员根本不给小李说话的机会,只是一味自顾自的推销产品,试问这样的方式,能被对方接受吗?也难怪小李直接将其请了出去。而这时,在推销员眼中,小李却成了那个没有礼貌的人。推销员并不懂得商务礼仪中的黄金法则: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如果他在礼节上多注意一些, 小李也不会二话不说的将他请出。 “黄金法则” 这一几乎适用于一切条件和场合的法则,作为一种个人价值的评判准则,“黄金法则”的公正性是毋庸置疑的,在普通民众中获得了一致的认同。你无法统计出世上有多少事是在“黄金法则”的指导下完成的。而退一步想想,如果推销员在推销前,充分考虑到对方是否方便,尽量先预约,选对方方便和容易接受的时间,应该会使得拜访效果最大化。这便是礼仪法则中的另一条法则:白金法则。白金法则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们,你就怎样对待他们。 迈克尔奥康纳 案例:“空中客车”飞机推销人才贝尔纳拉弟埃,从1975年受聘以来业绩非凡。他成功地推销了230架飞机,价值420亿法郎。他动用的是一种“情感推销法”。拉弟埃来到印度推销飞机时,接待他的是印度航空公司主席拉尔少将,拉弟埃的第一句话便是:“正因为你,使我有机会在我生日这一天又回到了我的出生地。”这句话直接向对方表明,感谢主人慷慨赐予的机会,使得他能在自己生日的日子里来到该国,而且最具意义的是该国乃是他的出生地。同时他又谈到他与印度的世交,并掏出了一张拉弟埃3岁时与印度伟人圣雄甘地的合影。这使拉尔少将大为感动,很快与之签订了合同。分析:贝尔纳就是成功运用了“白金法则”。在现今价值多元的社会里,大家的喜好需求也随着千变万化,莫衷一是。所以当我们在待人接物、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再从自己的观点出发:“我希望别人如何对待我,我就如何对待别人”时,往往只能达到“自已”猜测对方满意,而未必是“对方”真正的满意。如果想要达成对方100的满意,就必须从对方的立场来考量;“别人希望我怎么对待他们,我就怎么对待他们”,现今大家耳熟能详的“以客为尊”、“顾客满意”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黄金法则”似乎难以解决纷繁复杂的所有的问题,夕阳西下的客观规律缓缓降落在它的头上。 毫无变通地遵照“黄金法则”行事你喜欢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怎么对待别人意味着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你首先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的。其言外之意是,我们大家都是毫无差别的,我想要的或希望的也恰恰是你想要和希望的。 事实是,人们并不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以对待这些人的方式去对待另外一些需求、愿望和希望都大相径庭的人,显然会遭到拒绝和排斥,甚至导致冲突。 白金法则的精髓就在于“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们,你就怎样对待他们”,从研究别人的需要出发,然后调整自己行为,运用我们的智能和才能使别人过得轻松、舒畅。 简单地说,就是学会真正了解别人然后以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对待他们,而不是我们中意的方式。这一点还意味着要善于花些时间去观察和分析我们身边的人,然后调整我们自己的行为,以便让他们觉得更称心和自在。这当然就使得他们更容易对你产生认同。 “白金法则”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的,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都有他或她自己审视世界的方式。这些江山易改而本性不改的禀性,如果用一个相当概括性的语汇来描述,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行为模式或个性风格。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传达个性风格的方式和途径,握手的方式,碰到不耐心的事时排解情绪的方式,办公室的布置方式,做决断的方式,打电话时或简捷利落或喋喋不休、絮絮叨叨的方式以及诸如此类种种其他的方式方法,都可以传达出我们个性风格的信息。学会“读”懂这些信息的“符号”,准确识别他人的个性风格可算得上是一种本事,其目的是据此调整我们的行为方式,减少和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