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解读: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形成条件,通过实例理解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内涵。2、运用资料展示灾情,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3、初步阐述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地区差异的形成机制。,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命题热点导视:多结合社会热点,以世界或我国的重大、偶发性自然灾害为切入点,以图或图表为载体,重点考查气象气候灾害和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的形成、分布特点、主要危害、防治措施等。要求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相关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解决问题,同时考查同学们的再学习能力。,经典例题(2006年广东卷)双选从表1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表1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统计,A.灾害的强度减小了B.人类社会抵御灾害的能力增强了C.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了D.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了,B,C,A使用沾湿毛巾遮住口鼻,顺风逃离B如果火势突然减弱,则可以放心休息C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D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圈,D,(2007年广东地理)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2007年广东文基)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往旁边的山坡上跑B.遇到地震时,若在高楼内,俯身躲在坚固的家具旁或狭小空间等待救援C.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就近寻找洼地伏于地面D.陷入沼泽地时,用一根长竹竿插入泥潭,用力往上爬,D,一、自然灾害,1、定义,思考:所有地震、火山喷发都属于自然灾害吗?,由于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破坏等现象或系列事件。,2、形成条件,作为诱因;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自然异常变化,社会失稳,自然异变,客体,判断依据,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注意:自然异变不一定形成自然灾害,自然灾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一、自然灾害,1、定义,2、形成条件,3、孕育灾害的环境,大气,判断依据(致灾因子、受灾体),4、自然灾害系统,圈圈圈圈,岩石,水,生物,讨论:教材P23“辨析案例”,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灾情,按照自然灾害形成所处的地表圈层的不同空间位置,可以将自然灾害划分为: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练习1,1、下列自然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1998年狮子座流星雨B、1999年8月18日罕见的天文奇观“十字星”C、陨星等不明飞行物撞击月球D、2001年太阳黑子活动强烈2、下列灾害是孕育在大气圈中的一组是:()A、洪涝、海啸、火山喷发、病害B、洪涝、干旱、台风、寒潮C、热带气旋、干旱、台风、寒潮D、风暴潮、低温冷害、霜冻3、关于致灾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包括人在内的物质文化环境、自然资源B、对人类社会造成损害的自然异常变化C、因灾导致的生命、财产、资源损失的情况D、地表各圈层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环境,D,C,B,阅读下列材料归纳自然灾害有哪些特点: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广,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发生,也有一些会影响到全球。地震、火山喷发,发生突然,洪水、台风、干旱等灾害,随着气候变化而频繁发生。1997和1998两年中自然灾害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达到1200亿美圆。,广泛性,突发性和频发性,损失巨大,发生最频繁的灾害是风暴和洪水,这二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占85%。,练习2,二、自然灾害的影响,1、灾情大小的衡量标准,2、灾情大小的影响因子,3、自然灾害的影响,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人员伤亡,孕灾环境、,灾情,致灾因子、,受灾体,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区差异,生理伤害、心理和精神伤害,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影响范围及时间上分别具有广泛性和持久性,二、自然灾害的影响,1、灾情大小的衡量标准:,2、灾情大小的影响因子:,3、自然灾害的影响,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人员伤亡,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灾情,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区差异,生理伤害、心理和精神伤害,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具有滞后性、隐蔽性、广泛性、持久性,差异性表现:如下示意图,不同大洲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自然灾害影响不同,地域差异明显,防灾抗灾能力,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灾害危害地域差异性表现示意图,灾害程度相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对灾害危害程度的影响,经济含量,防灾抗灾能力,自然灾害危害程度,高,高,弱,低,低,强,二、自然灾害的影响,1、灾情大小的衡量标准:,2、灾情大小的影响因子:,3、自然灾害的影响,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人员伤亡,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灾情,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区差异,生理伤害、心理和精神伤害,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具有滞后性、隐蔽性、广泛性、持久性,差异性表现,社会发展水平对灾害危害程度的影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形成的原因,读教材P5图1.8,教材P6思考,经济发展水平高,防抗灾能力强,损失的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灾害的危害程度低。,练习3,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作物、道路、文物等财产造成损毁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B、直接经济损失通常数倍于间接经济损失。C、灾情报告中的统计数据通常是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D、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物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是自然灾害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2、人员伤亡包括()A、生理伤害B、心理和精神伤害C、生理和心理精神伤害D、死亡人数3、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人口、海水养殖损失、沉损船只数量、受灾农田、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干旱、洪涝、地震、风暴潮,B,C,D,420世纪后50年的自然灾害中,危害范围最大的是()A暴雨造成的水灾B台风形成的风暴潮C全球变暖造成的干旱D地壳运动造成的地震5关于20世纪后50年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正确的论述是()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机率沿海人口稠密地区经济发展快,气象灾害对这类地区造成的危害程度也因此增大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增多,诱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有时会诱发地质灾害ABCD,C,D,6.从5月14日到18日,广东、福建等地受一股北方强冷空气南下的影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形成强劲的东北风,将迫使台风向左偏转B.加剧南方的干燥C.形成大量的对流雨D.华南地区上空的冷空气有助于削弱强热带风暴的势力,D,下面是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对全球20世纪后50年的特大自然灾害作出的统计,根据表格判断79题。,7关于20世纪后50年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正确的叙述是()A由于战争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B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死亡的人数也越多C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增大D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大,发达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C,820世纪后50年的自然灾害中,危害范围最大的是()A暴雨造成的水灾B台风形成的风暴潮C全球变暖造成的干旱D地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作用域和闭包机制问答
- 职业教育培训方案制定
- 促销活动页面设计方案
- 幼儿园安全管理责任制执行报告
- 语文教师考评述职报告范文
- 线上英语口语培训课程设计与评价标准
-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提升方案
- 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辅导方案
- 银行信用风险控制操作流程详解
- 智能客服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方案
- 特种作业电工安全培训
- DB37-T 1933-2022 氯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 校园传染病防控班主任培训
- 《大肠癌的治疗进展》课件
- GB/T 15268-2024桑蚕鲜茧
- GYK运行记录智能分析系统研究
- 计划生育服务站劳动合同
- GB/T 44757-2024钛及钛合金阳极氧化膜
- 红领巾爱祖国 星星火炬耀成长主题班会2
- 中国地级市经纬度-精确版
- 07SG111-1 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