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ppt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28/d6ca60d2-bbcb-4e78-9569-be5074b12b78/d6ca60d2-bbcb-4e78-9569-be5074b12b781.gif)
![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ppt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28/d6ca60d2-bbcb-4e78-9569-be5074b12b78/d6ca60d2-bbcb-4e78-9569-be5074b12b782.gif)
![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ppt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28/d6ca60d2-bbcb-4e78-9569-be5074b12b78/d6ca60d2-bbcb-4e78-9569-be5074b12b783.gif)
![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ppt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28/d6ca60d2-bbcb-4e78-9569-be5074b12b78/d6ca60d2-bbcb-4e78-9569-be5074b12b784.gif)
![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ppt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28/d6ca60d2-bbcb-4e78-9569-be5074b12b78/d6ca60d2-bbcb-4e78-9569-be5074b12b785.gif)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考纲要求,4、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5、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二者的转化关系。,3、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1、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2、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7、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8、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判断。9、比较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6、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一、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物质,宏观角度,由元素组成,微观角度,1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的同一类的总称。,核电荷数,原子,游离态和化合态是元素在自然界中的两种存在形态例如C、N、O等元素既有游离态(金刚石、N2、O2、O3等)又有化合态,而碱金属、卤素、磷、硅等元素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元素由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决定(如168O、178O、188O为同一种元素)原子由质子数和中子数两者共同决定(如11H、21H(D)、31H(T)为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分子由原子的种类、个数及结合方式共同决定(如O2、O3,H2O、H2O2,CH3COOH、HCOOCH3均为不同分子)离子由它的组成、结构及电荷数共同决定(如MnO4,MnO42为不同离子),(一)如何区分元素和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核变”不属于化学变化),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电中性,电中性,带(正或负)电荷,均有大小、质量,不停运动,微粒间有间距、存在相互作用,均可直接构成物质。,(二)分子、原子、离子有何异同?,2、物质的简单分类,(1)、分类的目的和意义:(2)、分类的标准:,(3)、常用的分类方法:,根据组成或性质,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3)、常用的分类方法:,Na2CO3,Na2SO4,K2SO4,K2CO3,钠盐,钾盐,硫酸盐,碳酸盐,问题:对于左边几种纯净物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它属于什么盐?从阴离子来看,又属于什么盐?,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可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交叉分类法:,【讨论】请指出下列物质所属类别。,物质,化合物,碱,盐,酸,单质,混合物,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根据所含物质的种类数分类,根据组成和性质分类,纯净物,根据所含元素的种类数分类,(3)、常用的分类方法:,树状分类法,答案不一定。一般情况下,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就是纯净物,但若是金刚石与石墨、氧气与臭氧混合在一起则属于混合物。,学习了分类的方法以后,我们应学会对化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整理,学会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通过对各类物质的代表物质的研究来了解这类物质的性质,从而提高我们化学学习的效率。,二.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1、物质的变化,定义:,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实质:,物质不发生变化;分子、原子不变,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定义:,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实质:,物质发生了改变,分子也发生了变化,原则:,表示:,判断的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化学组成不变,无新分子生成,可能有化学键的断裂,化学组成改变,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改变,发光、放热、气体生成、变色、产生沉淀,蒸馏(分馏)、蒸发、升华、盐析、吸附、渗析、潮解、焰色反应、金属导电等,风化、裂化、皂化、干馏、电解、水解、变性、同素异形体转变,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过程里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1)风化一般属于化学变化。(2)物质潮解时若生成了结晶水合物属化学变化。(3)同素异形体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4)有化学键断裂的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晶体硅熔化时,共价健断裂应属于物理变化。(5)发生化学变化常常伴随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但有上述现象的变化并不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特别注意点:,【例1】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焰色反应发光发热燃烧爆炸盐析O3变成O2A.B.C.D.,【例2】用化学方法不能实现的是()A、生成一种新分子B、生成一种新离子C、生成一种新原子D、生成一种新单质,C,C,典型剖析,化学反应,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按是否有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按是否有离子参加,离子反应分子反应,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按反应的热效应,放热反应吸热反应,按反应物、生成物组成形式分为,3、化学反应类型,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注意一些典型的无机反应基本类型,化合反应:,【例1】下列物质既可以通过单质间化合反应制得,又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的是()A、CuSB、FeCl2C、FeI3D、H2S,【例2】下列物质既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制得,又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的是()A、FeCl2B、Al2S3C、Fe(OH)2D、Fe(OH)3,D,AD,2FeCl3+Fe=3FeCl24Fe+6H2O+3O2=4Fe(OH)3,下列置换反应特别值得重视!铝热反应2AlFe2O32FeAl2O32Na2H2O2NaOHH23Fe4H2OFe3O44H22MgCO22MgOCCl2H2SS2HCl2H2SO22S2H2O2CSiO2Si2CO2F22H2O4HFO2CH2OCOH23Cl22NH3N26HClSi4HFSiF42H2,高温,高温,点燃,高温,高温,【例3】已知X和Y均是短周期元素中的同主族元素的单质,W、V是化合物,它们有如下反应(系数,条件均略去):WXYV。试写出符合题意,且满足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1)W是水_(2)V是水_(3)W、V都是氧化物_,2Na2H2O=2NaOH+H2,2H2SO22S2H2O,2C+SiO2Si+2CO,【例4】已知X和Y均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不同族元素的单质,W、V是化合物,它们有如下反应(系数,条件均略去):WXYV。试写出符合题意,且满足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1)W是水_(2)V是水_(3)W、V都是氧化物_,2F22H2O=4HF+O2,2Al+Fe2O3Al2O3+2Fe,CuO、Fe2O3、Na2O,CO、P2O5、H2O,CO2、P2O5、SO3,CaO、CuO、K2O,CO、NO,从组成元素分,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1)氧化物的分类及应用,Al2O3,不成盐氧化物,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从性质分,三、物质分类的应用-物质的性质(变化),元素与氧化合生成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有且只由两种元素组成),过氧化物,其他,(Fe3O4),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CrO3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MgO)。4.酸性氧化物都是酸酐,都含有相对应的含氧酸,但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如SiO2)。,特别注意,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通性,酸性氧化物:,如:CO2、SO2、Mn2O7;,酸性氧化物通性:,1)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一般)2)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3)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碱性氧化:,如:K2O、MgO、CaO,碱性氧化物通性:,1)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一般)2)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3)和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酸,H2SO4、HNO3、H3PO4、H2CO3,HCl、H2S,H2SO4、HNO3、HCl,H3PO4H2SO3,H2CO3CH3COOH,2)酸的分类及其应用,从是否含氧分,从酸性强弱分,从电离产生的H数目,HNO3、HCl,H2SO4、H2CO3,H3PO4,从物理性质分,易挥发性酸,难挥发性酸,HCl、HNO3,H2SO4、H3PO4,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1.能使指示剂变色,2.酸+金属=盐+氢气,3.酸+碱性氧化物=盐+水,4.酸+碱=盐+水(中和反应),5.酸+盐=新酸+新盐,条件:(1)金属指排在H前面的活泼金属(2)酸为非氧化性酸,Fe+H2SO4=FeSO4+H2,CuO+H2SO4=CuSO4+H2O,酸的通性,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条件:生成物中有或或弱电解质,1、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酸性氧化物肯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均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2、氧化性酸才有氧化性,非氧化性酸没有氧化性,这句话对吗?,典型剖析,不对。酸都有氧化性(H+可得到电子),碱,NaOHKOHBa(OH)2,Mg(OH)2,Cu(OH)2Fe(OH)3,3)碱的分类及其应用,从碱性强弱分,从电离产生的OH-数目,NaOHKOH,Ba(OH)2Fe(OH)2,Fe(OH)3,从溶解性分,NaOHKOHBa(OH)2,Cu(OH)2Fe(OH)3,1.能使指示剂变色,2.碱+酸性氧化物=盐+水,3.碱+酸=盐+水(中和反应),4.碱+盐=新碱+新盐,CO2+2NaOH=Na2CO3+H2OSO2+2NaOH=Na2SO3+H2O,条件:生成物中有或或弱电解质,FeCl3+3NaOH=Fe(OH)3+3NaClNH4NO3+NaOH=NH3+H2O+NaNO3,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的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碱的通性,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复盐:由两种不同的金属阳离子(包括NH4+)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复盐,盐,正盐,酸式盐,碱式盐,NaCl、Na2CO3、CuSO4,NaHSO4、NaHCO3,Cu2(OH)2CO3、Mg(OH)Cl,KAl(SO4)2,酸式盐:酸被碱部分中和的产物,酸与碱完全中和的产物,4)盐的分类,四.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的粒子分散于另一物质里所组成的体系叫分散系。,其中被分散的物质称做分散质,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做分散剂。,2.分散系的组成:,分散系分散质十分散剂,溶液胶体浊液。,3.分散系的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溶液,浊液,胶体,4三种分散系比较,107m,均一、透明、稳定,多数均一、透明、介稳性,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单个分子或离子,分子集合体或有机高分子,许多分子集合体,能,能,不能(悬浊液),能,(胶粒)不能,不能,食盐水、碘酒,肥皂水、淀粉溶液,泥水,五.胶体,1.胶体:,分散质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2.胶体的分类:,3.胶体的性质和应用:,性质: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现象;胶体的聚沉。,2.胶体的分类:,Fe(OH)3AgI胶体,淀粉胶体,雾、云、烟,有色玻璃,Fe(OH)3AgI胶体,牛奶、豆浆,定义:光束通过胶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3胶体的性质和应用,(1)丁达尔现象,原因:胶体分散质的粒子比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大,使光波发生散射。,应用:区别溶液和胶体。,电影放映,(2)布朗运动,定义:在超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胶体粒子在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原因:水分子从各方向撞击胶体粒子,而每一瞬间胶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同的。,练习:胶体粒子能作布朗运动的原因是()水分子对胶体粒子的撞击胶体粒子有吸附能力胶体粒子带电胶体粒子质量很小,所受重力小A、B、C、D、,c,胶体微粒作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3)电泳现象,阴极,阳极,Fe(OH)3胶体,定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解释: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胶粒带电的一般规律:,胶粒带同种电荷,相互间产生排斥作用,不易结合成更大的沉淀微粒,这是胶体具有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注:淀粉胶体不吸附阴阳离子不带电,无电泳现象。,胶粒带电的一般规律:,应用:静电除尘;电泳电镀,利用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等粒子均匀地沉积在镀件上。,问题:可否用电泳现象净化或检验胶体?,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Fe2O3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解决方法之一是把这些陶土和水放在一起搅拌,使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然后插入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阳极聚积,阴极聚积,理由是。,例题,带负电荷的胶粒(粒子陶土),带正电荷的胶粒(Fe2O3),含有杂质的陶土和水形成了胶体,利用电泳将陶土和杂质分离除杂,(4)胶体的凝聚,要使胶体凝聚成沉淀,就要减少或消除胶体微粒表面吸附的电荷,使之减弱或失去电性排斥力作用,从而使胶粒在运动中碰撞结合成更大的颗粒。,Q1:胶体为什么能够稳定存在?,Q2:如何破坏胶体的稳定状态?,使胶体微粒凝聚成更大的颗粒,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叫胶体的凝聚。,胶粒带电、布朗运动,应用:制作豆腐;不同型号的墨水不能混用;三角洲的形成。,i加热:加速胶粒运动,减弱胶粒对离子的吸附作用。ii加强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荷,减弱电性斥力。iii加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相互中和,减小同种电性的排斥作用。通常离子电荷越高,聚沉能力越大。,(2)水解法:Fe(OH)3胶体向20mL沸蒸馏水中滴加1mL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一会儿,得红褐色的Fe(OH)3胶体。离子方程式为:,4胶体的制备,(1)物理法:如研磨(制豆浆、研墨),直接分散(制蛋白胶体),Fe3+3H2OFe(OH)3(胶体)+3H+,注意:不能用自来水,自来水中有电解质会使胶体聚沉。FeCl3溶液应逐滴滴入且不能过量,过量的FeCl3会使胶体聚沉。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化学方程式用“=”,不能用“”符号。,(3)复分解法:AgI胶体向盛10mL0.01molL1KI的试管中,滴加810滴0.01molL1AgNO3,边滴边振荡,得浅黄色AgI胶体。硅酸胶体在一大试管里装入5mL10mL1molL1HCl,加入1mL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即得。离子方程式分别为:Ag+I=AgI(胶体)SiO32+2H+2H2O=H4SiO4(胶体)复分解法配制胶体时溶液的浓度不宜过大,以免生成沉淀。,淀粉胶体和NaCl溶液于半透膜内,蒸镏水,利用半透膜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分子从胶体溶液里分离的操作,叫做渗析。其原理为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分子和离子能透过半透膜。,应用:胶体净化、提纯使胶体和溶液分离,5胶体的提纯,渗析,Fe(OH)3胶体,Al(OH)3胶体,原硅酸胶体,硬脂酸胶体。分别由相应的盐水解生成不溶物形成。FeCl3溶液:Fe3+3H2OFe(OH)3(胶体)+3H+明矾溶液:Al3+3H2OAl(OH)3(胶体)+3H+水玻璃:SiO32+3H2OH4SiO4(胶体)+2OH肥皂水:C17H35COO+H2OC17H35COOH(胶体)+OH卤化银胶体。Ag+XAgX(胶体)土壤胶体。豆奶、牛奶、蛋清的水溶液。有色玻璃,如蓝色钴玻璃(分散质为钴的蓝色氧化物,分散剂为玻璃)。烟、云、雾。注意:原则上所有物质均可制成胶体,如氯化钠溶于乙醇,6常见的胶体分散系,7、胶体的应用与危害,1.农业生产,土壤的保肥作用。土壤里许多物质如粘土、腐殖质等常以胶体的形式存在。,2.医疗卫生,血液透析、血清纸上电泳、利用电泳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3.日常生活:,制豆腐原理和豆浆、牛奶、粥、明矾净水等。,4.自然地理,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其形成原理是海水中的电解质使江河泥沙所形成的胶体发生聚沉。,5.工业生产,制有色玻璃,冶金工业利用电泳原理选矿,原油脱水等。,危害:雾,烟对生活、交通带来的危害也不可小视。,胶体小结,1、胶体与其他分散系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2、胶体的性质主要是由其粒子大小及带电性所决定。胶体粒子带电荷,但整个胶体呈电中性。,3、胶体具有介稳性的原因:主要是同一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具有静电斥力;次要是布朗运动使其不易聚集。,4、使胶体凝聚的常用方法:,A、加热,B、加入电解质,C、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通过以上方法可得到凝胶,,如豆腐、果冻,5、净化胶体常用渗析的方法。,6、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分胶体与溶液。,1.(2009清华附中模拟)在前一种分散系中慢慢滴加后一种试剂,能观察到先沉淀后变澄清的是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偏铝酸钠溶液中加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铝溶液;蛋白质溶液中滴入硫酸铜溶液;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氢氧化铁胶体滴加硫酸。A.B.C.D.,B,典例剖析,2.已知土壤胶粒带负电,在土壤里施用含氮量相等的下列肥料,肥效较差的是()A.(NH4)2SO4B.NH4HCO3C.NH4NO3D.NH4Cl,解析:A、B、D中氮元素都在带正电的NH4+中,可被带负电的土壤胶粒完全吸收,而NH4NO3中氮元素在阴阳离子中都有,带负电的硝酸根离子不会被带负电的土壤胶粒吸收,降低了氮元素的吸收率,故肥效差。,C,典例剖析,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北雄安新区新建片区学校公开选聘校长及骨干教师13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甘肃省陇南市徽县中医医院医师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滨州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硕博士高层次人才(16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七台河市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涂装项目部培训知识课件
- 涂装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春季中国商飞公司校园招聘和年度社会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河北衡水市冀州区招聘第二批社区工作者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涂色课件教学课件
- 2025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博士)、高技能人才招聘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完整版)数字信号处理教案(东南大学)
-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7.3重力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
- 麻醉科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及检查表
- 湘教版高一地理新教材《4.1水循环》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 人的自我实现过程重于结果VS结果重于过程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道林格雷的画像
- 新概念1-50课语法复习
- 福建省退役军人参加学历教育身份确认表
- GB/T 3452.3-2005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沟槽尺寸
- 斯吹瓶机培训
- 山鬼课件上课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