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 红 军 长 征,胜利会师会宁,遵义会议会址,长征的开始,长征的开始,思考:中央红军为什么要长征?,由此可见:战争胜败,不在于力量的悬殊,而是取决 于正确的军事思想和战术方针,中央红军长征的原因:,由于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犯了严重的“左” 倾错误,排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严重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乌,江,江,长,赤,水,大,渡,河,金,沙,江,西,瑞金,江 西,湖 南,福 建,贵,州,广 西,西 康,四 川,陕,吴起镇,甘,肃,三军会师会宁1936.10,毛尔盖,泸定桥,安顺场,贵阳,黄,河,腊子口,草地,雪山,1934.10.,1935.10.,遵义,1935.1.,2 5,1934年10月瑞金(开始),突破四道封锁线,弃湘西,取贵州,占遵义(1935年1月,转折点),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与刘志丹的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三大主力会宁会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长征胜利结束),16,24,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最大的败仗是湘江战役。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下,同国民党军队在湘江地区浴血奋战,损失巨大,红军从长征开始时的86000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突破湘江,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朱德,参加遵义会议的主要领导人,长征初期,由于实行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中国共产党、红军极度削弱,频临绝境,1935年1月15-17日,1.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2.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3.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1.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2.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3.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思考:为什么说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从“左”倾冒险主义转变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上来,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使红军和党中央保存了下来。2、中国共产党开始摆脱不真正了解中国情况的共产国际的干预,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的问题,是党走上成熟的标志。,4,巧渡金沙江,金沙江,皎平渡(四川会理县东南),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渡金沙江时住过的山洞,红军渡江纪念碑,1935年5月3日晚上,中央红军干部团在刘伯承率领下赶到皎平渡口,乘一条木船巧渡金沙江,到9日全部渡过,从此红军跳出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掌握了作战主动权。,金沙江,4,飞夺泸定桥,泸定桥(四川泸定县城西跨越大渡河净跨100米),中央红军最早抢渡泸定桥的部队是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第二连。22名突击队员于1935年5月29日胜利占领泸定桥。,4,翻越夹金山,夹金山和青衣江,红军翻越雪山,红军翻越雪山时穿的鞋,红军翻过白雪皑皑的夹金山,4,过草地,松潘草地,穿过草地(油画),红军过草地吃过的皮带和穿过的蓑衣,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接壤,纵横几百公里,海拔3000以上。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雨雪风雹来去无常。,红军经过一望无际的草地,5,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胜利到达陕北(油画),红一方面军:1934年10月10日从江西中央苏区出发,至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同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历经11省,行程25000里。是红军长征部队经过省份最多、行程最远的部队。,刘志丹1903.10.41936.4.14陕西保安(今志丹县)人陕北苏区创建人之一,4,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红军胜利结束,会师楼(甘肃会宁),会宁全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在长征胜利后到达陕北时的合影(1936),1936年10月,红四、二方面军先后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标志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4,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锻炼和考验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长征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毛泽东,想一想:什么是长征精神?,“主要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牺牲精神,自力更生、一往无前、百折不挠、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而战的献身精神” 徐向前,什么是长征精神?,“概括地说,就是对革命理想和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坚定不移的信念,就是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充满乐观,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就是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这样的信念、气概、品德和思想,是红军坚强的精神支柱。” 杨尚昆,胡锦涛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时说: “ 红军长征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篇章。”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仍然需要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及其原因(“左”倾冒险主义错误领导)2.中央红军长征的开始(1934.10),长征的开始,1.遵义会议召开背景(处境万分危急)2.遵义会议的内容(批判了-肯定了-)3.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1.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保存了-留下了-鼓舞了-)2.长征精神永放光芒,长征的胜利,课堂小结,4,信丰与长征,信丰籍5位开国将军全部参加了长征,他们是曾思玉中将、曾保堂少将、童国贵少将、李长暐少将、彭寿生少将。信丰新田之仗是长征路上第一仗,这里长眠着长征中牺牲的第一位红军师长洪超,新田存留着长征途中最长、最完整的战壕,还有红军留下的许多文物、标语 。2006年5月11-16日,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率领大型电视活动我的长征全体人员到我县采访摄制节目。,4,我们一起重走长征路,1.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其目的是( )A、北上抗日 B、将革命进行到底C、保存革命力量,实现战略转移D、实现革命重心转移,C,2.遵义会议后,红军化被动为主动的首次重大军事行动是()。A.强渡乌江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D.飞夺泸定桥,B,我们一起重走长征路,3.遵义会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 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B 政治路线和党的作风C 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D 组织问题和思想路线,C,4.万里长征是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指( )A 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B 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转移 C 革命中心地区发生转移D 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变化,C,5.一个美国知名学才在谈到长征时说到:“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蒋介石的魔爪”具体是指(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北伐战争C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D马日事变,C,我们一起重走长征路,6.随州白云学校举行“重走长征路”活动课竞赛,张强同学准备在演讲活动中再现下列历史场景。其中取材不当的是 ( )A四渡赤水河B飞夺泸定桥 C翻越大雪山D会师井冈山,我们一起重走长征路,D,红军长征胜利纪念七十三周年,让我们一起来缅怀我们的革命先烈吧,长征精神永放光芒,从数字看长征,长征,从年月开始,年月结束。红军先后跨越了近百条江河,征服了约座名山险峰,其中包括余座海拔米以上的皑皑雪山,穿过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从数字看长征,长征中,红军平均每天行军公里。在中央红军天的行军途中,个整天在打大决战,平均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在中将以上的名将帅中,有人参加过长征,兴国县牺牲在长征途中的有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通信安全员AB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广联达考试题及答案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试题、答案
- 新版药品管理法法规培训试题(附答案)
- 三项制度安全科各岗位考试题(附答案)
- 基层医疗急救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
- 口腔外科学模拟试题+答案
- 2025版行政协议争议法院审理期间调解协议合同
- 2025年新型充电桩车库租赁及增值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区块链技术软件知识产权共享与生态构建协议
-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高清版)DZT 0388-2021 矿区地下水监测规范
- 金属技术监督管理制度
- 企业工会制度大全
- NB-T 10316-2019 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并网性能测试规范
- 长安大学地球物理学原理-第8章 地球的电磁场
- GB/T 16288-2008塑料制品的标志
- GB/T 14486-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 初中物理教师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 布克哈德迷宫压缩机精选课件
- 胰腺肿瘤影像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