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册12月月考测试题_第1页
高二语文上册12月月考测试题_第2页
高二语文上册12月月考测试题_第3页
高二语文上册12月月考测试题_第4页
高二语文上册12月月考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故垒西边, 人道是,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 ,靡有朝矣。(诗经?氓)青泥何盘盘, 。(李白蜀道难)(3)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谏论【北宋】苏洵夫臣能谏,不能使君必纳谏,非真能谏之臣。君能纳谏,不能使臣必谏,非真能纳谏之君。欲君必纳乎,向之论备矣。欲臣必谏乎,吾其言之。夫君之大,天也,其尊,神也,其威,雷霆也。人之不能抗天、触神、忤雷霆,亦明矣。赏与刑不设,则人之情又何苦而抗天、触神、忤雷霆哉。自非性忠义、不悦赏、不畏罪,谁欲以言博死者。人君又安能尽得性忠义者而任之。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予千金,不然则否。彼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在以势驱之耳。君之难犯,犹渊谷之难越也。所谓性忠义、不悦赏、不畏罪者,勇者也,故无不谏焉。悦赏者,勇怯半者也,故赏而后谏焉。畏罪者,怯者也,故刑而后谏焉。先王知勇者不可常得,故以赏为千金,以刑为猛虎,使其前有所趋,后有所避,其势不得不极言规失,此三代所以兴也。末世不然,迁其赏于不谏,迁其刑于谏,宜乎臣之噤口卷舌,而乱亡随之也。间或贤君欲闻其过,亦不过赏之而已。呜呼!不有猛虎,彼怯者肯越渊谷乎?三代之后,如霍光诛昌邑不谏之臣者,不亦鲜哉!今之谏赏,时或有之,不谏之刑,缺然无矣。苟增其所有,有其所无,则谀者直,佞者忠,况忠直者乎!诚如是,欲闻傥言而不获,吾不信也(选自嘉集 有删节)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欲君必纳乎,向之论备矣 向:先前b. 彼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 奔:追逐c. 顾见猛虎暴然向逼 顾:回头看d. 苟增其所有,有其所无 苟:姑且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真正能进谏的大臣,必使国君接受谏言;真正能接受谏言的国君,必使大臣力谏b. 国君拥有的地位和权势,使进言劝谏的大臣常常冒着死亡的危险。c. 苏洵认为当代没有推行奖赏进谏者和惩处不谏者的措施,所以国家渐渐衰亡。d. 本文采用比喻论证的手法说明,赏、刑结合,才能使朝廷众臣直言敢谏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欲臣必谏乎,吾其言之。(2分)(2)其势不得不极言规失,此三代所以兴也。(4分)(3)诚如是,欲闻傥言而不获,吾不信也。(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过陈琳墓【唐】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注陈琳:字孔璋,三国时著名文人,建安七子之一。陈琳原依袁绍,袁绍庸碌,未能重用他;后归曹操,被任命为掌书记,重要的军国书檄,多出其手。陈琳墓在下邳。霸才:辅佐他人成霸业之才。怜:爱慕。石麟:石麒麟,墓道前的陈列品。铜雀:铜雀台,曹操所建,故址在邺城西(1)诗人为什么怜君?(2分)(2)本诗颈联对仗工整,增添了诗歌的音韵美。除对偶外,颈联还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1分)(一)文学名著阅读(5分)6.简答题。(任选一小题,100字左右)(5分)(1)简述三国演义中张飞遇害的过程(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7.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注躬:身。逮:及。(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人不该追求饮食起居等物质生活,而应当把重心放在做事,放在道德修养上。b. 古人不轻易说话,因为他们认为言出必行,言行不一致是可耻的。c. 少说话多做事,尽管显得木讷,但谨慎处事也是相当可取的。d. 孔子认为为人处事要像古人一样,做事敏捷,言谈谨慎。(2)请结合文段,谈谈你对言行一致的看法。(3分)三、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0题猪被冤枉了吗方舟子历史上,流感大流行每隔10-50年就出现一次。现在距离上一次流感大流行已经有40年,许多专家担心一次新的流感大流行迫在眉睫。上个世纪的3次流感大流行都被发现是由禽流感病毒演变而来的新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所以禽流感在近年来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但是禽流感病毒直接变成能在人群中传播的人流感病毒的可能性不大,通常认为如果有猪做中介就会容易得多-现在你明白了为何这次出现了能在人群传播的猪流感让全世界都如临大敌了吧。目前并没有在猪当中发现这种病毒,有人-特别是养猪业的人士-为猪鸣不平,认为猪被冤枉了。为了不想让猪担当恶名,世界卫生组织在叫了一阵猪流感之后,正名为a型h1n1流感,国内把它汉化为甲型h1n1流感。一些病毒学家并不体谅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试图保护养猪业的苦心,仍然坚持把这次流感称为猪流感。虽然目前并没有发现它曾经在猪群中传播,也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它是从猪传给人的,但是间接的证据表明它只能是来自猪。流感病毒总共有8个基因片段。这次的流感病毒有6个基因片段是猪流感病毒的,剩下的2个片段原来分别属于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但是早在1998年就已经被结合到猪流感病毒里面去了。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为什么会跑到猪流感病毒里面去了呢?流感病毒通过和细胞表面上的受体结合才能感染细胞。人细胞和鸟类细胞上的受体并不相同,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分别只和相对应的受体结合,因此人流感病毒通常不能感染鸟类,禽流感病毒通常也不能感染人。但是在猪的细胞表面上同时存在这两类受体,除了猪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也都能感染猪。这样,如果一头猪同时被这三种病毒感染上,它们就可能在猪的细胞内进行杂交,组合出一种同时含有猪、人和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的全新的流感病毒,进而再传染给人或鸟。要有这样的杂交,猪必须有机会同时和禽、人有亲密的接触。在亚洲南方农村,猪、鸡、鸭、鹅常常养在一起,而且和主人朝夕相处,正为流感病毒的杂交提供了大好机会。所以亚洲南方通常被认为是新的流感病毒的发源地。人与家禽家畜和谐共处的传统养殖方式,才是培养新型病毒的温床。(原文有删节)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历史上每隔10-50年就出现一次流感大流行,这次猪流感就是一次新的流感大流行。b. 禽流感病毒如果有猪做中介就容易变成人流感病毒,从而在人群中传播。c. 目前并没有在猪当中发现猪流感病毒,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猪被冤枉了,为猪流感正名。d. 一些病毒学家坚持把这次流感称为猪流感,因为他们认为这次流感病毒只能来自猪。e. 猪的细胞表面同时存在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受体,也能被这两种病毒感染。9.本文题为猪被冤枉了吗,对这次流感而言,猪被冤枉的正反方论据各是什么?(3分)正方:猪被冤枉了 论据反方:猪没被冤枉 论据10.甲型h1n1流感病毒怎么产生并传染给人?(4分)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随思录-挤压与化解韩湘淮一天的嘈杂与忙碌终于结束了,世间万物似乎都要归于平静,我急切向河畔公园走去。因为,从我工作的高楼上面,分明可以看到她在黑夜中的美丽:一盏盏路灯从下面向上喷射着光芒,打在垂柳身上散发出朵朵幽蓝的晕,倒影随着水流恣意摇摆,似乎可以听到霓虹碰撞的音符。可是,当我迫不及待地踏入这胜景,眼前的一切却让我惊愕:黑夜丝毫没能阻挡休闲人的雅兴,花坛边、草坪上、怪石旁,站着、坐着、躺着,到处都挤满了前来寻找清幽的人们。无论你走到哪里,耳边都会塞满人们杂乱的欢笑;鼻子里都能嗅到人体散发的气味。你的眼睛都不能再这样平视了!因为任何一个角落都已经被别人占领。你只能仰望天穹,希望在那里获得一点情愫的释放。可是,那赫然穿梭在楼宇间的月亮,居然也被挤压得如此残缺,无论你怎么变换角度,都无法让她单独而清净地呆在天宫一隅。拔高了的建筑像是魔掌的手指,贪婪地伸向天空,几乎要把月亮揪下来。在这样的夜里,站在这样的河畔公园,你只能闭上眼睛,回忆小时候在家属院的广场上抬头数星星的样子,才能慢慢得到一点放松。城市的发展,已经大大挤压了我们的空间,我们的梦。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古人能够写出那么多清雅婉约的句子,能够创造出唐诗宋词的独绝;而现在的城市一族只会在卡拉ok大喊一通,或者去酒吧喝个烂醉。我们不能仅仅用浮躁来贬斥今人。我们的简单,其实是一种压迫下的无奈。我们已经无力释放压力,我们只能妄图用另外一种压力和刺激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减轻原有的压力。于是,摇滚乐和让人窒息的鼓点便成为了城市的流行-那不正是城市呼吸的节奏吗?于是,在疯狂工作的背后,是更加疯狂的健身热潮,我们有意无意地通过对身体的迫害转移对精神的折磨。此外,玩牌的、买醉的、吸毒的.凡此种种,初衷无不是为了释放压力,而实质呢,就是给自己另外一种压力,让新的压力盖过原有的压力,从而让你淡忘。这也许是人类本能的适应,但是,这样的适应更多的是一种无奈,这样的减压方式怕也是走不通的压力只是被转移了,并不是被化解和消失了。用一种压力去解救另一种压力的做法,最终也只能让你应接不暇、疲惫不堪,甚至有害身心,濒于崩溃的边缘。想一想古人,想一想后代,我们生存和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地挤压自己?我们不断的挤压又能持续多久?我们不会让自己执着到彻底崩溃才幡然醒悟吧?(原文有删改)1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作者采用对比手法,将高楼上见到的河畔公园的夜色美景与亲眼见到的公园的拥挤不堪相比,展现了城市中人们拥挤的生活现状。b. 河畔公园到处挤满了前来寻找清幽的人们,人们或站或坐或躺,在公园里肆意欢笑,在热闹中找到了各自的乐趣。c. 作者把拔高了的建筑比喻成魔掌的手指,形象地展现了城市高楼林立的场面,含蓄批评了城市建楼竞相争高的现象。d. 文章谈到了城市一族减轻压力的许多做法,诸如唱卡拉ok,喝得烂醉,听摇滚乐等等,同时也指出了这些做法实际上是行不通的。e. 作者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入手,联想到城市一族减轻生活压力的种种简单做法,进而呼吁人们探究生活意义,找寻化解压力的真正方法。12.第四段说城市的发展,已经大大挤压了我们的空间,我们的梦,城市对人的挤压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13.请分析原文应对压力方法的弊端,并探究化解压力的合理做法。(6分)(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没有传奇主播克朗凯特的世界世界不再有他,他却留给世界媒体的良心和新闻的准则,他让隔着日更线的我们知道,当一名新闻主播同时是前线记者的时候,是怀有怎样的勇气和正气。更多的人把他称作-美国最信任的人。沃尔特?克朗凯特曾经在采访中对杨澜说过:没有对真相的追求,再多的信息也只能是没有光亮的隧道。他的一生似乎都在奔波,从二战开始,他就是一位战地记者,那个时候他不过是一位向往第一手新闻资料的愣头小子,枪林弹雨下的坚持让他备受赏识,到了二战结束后的纽伦堡审判时,他已经是蜂拥而至的媒体大军中唯一一位首席报道记者。不久后,沃尔特?克朗凯特加入了cbs电视台,开始自己的主播生涯。在冷战期间常年往返于欧亚大陆和北美之间,给惶惶然的美国人带来抚慰,也给头昏脑热的美国人敲响警钟。作为新闻现场的第一体验者,沃尔特?克朗凯特从来不会对着新闻稿照本宣科,开播前他仍然会骂骂咧咧地修改最后一个他认为不真实的字眼,然后就转身沉稳地坐在摄影机前,播报完毕之后又会急匆匆去赶飞机,准备第二天的新闻内容。上世纪的美国、甚至全世界的任何重大新闻,几乎没有任何一条被沃尔特?克朗凯特漏掉,对美国人来说,他就是这个世界唯一的声音。由于他的无畏和坚守,美国人民一直希望他能够参选总统,但是克朗凯特总是摇头,他认为从政之后就有可能言不由衷,远离真相,远离他所熟悉的新闻现场,就是远离了他的灵魂。当年,克朗凯特主持晚间新闻时总是使用这样一句话跟观众告别:事情就是这样(thats the way it is)。为了说出这句话,他用了一生的精力,保证自己口中说出的每一个字都是事情本来的面貌,保证每一个观众都没有被遮蔽和愚弄。在克朗凯特的努力下,美国的电视新闻曾经一度以公信度著称,在他的影响下,新闻主播即一线记者的模式在美国新闻界盛行,民众已经不能接受有哪个新闻主播只会抑扬顿挫地念读稿件。甚至当每一次政府出现信任危机后,观众们都会守着电视,不看见克朗凯特和他的同事们出现,就不会相信任何一种扑朔迷离的说法。像一位永远行得正立得端的理想父亲,告诉他的孩子们这个世界的模样,爱和恨的模样,灰色地带的模样,克朗凯特在职业生涯中,从来没有过丑闻,从来没有被任何一方势力影响。比较当年在越战中克朗凯特的做法,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新闻界没有哪位记者敢站出来发出这样的声音警醒美国人民,他们都成为了美军的随军记者,在权利的框架中与政府声音亦步亦趋。奥巴马说:他是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唯一确定的声音。事情就是这样。他走了,我们重新面对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选自成都女报,有删改)1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克朗凯特用自己的勇气和正气,向世界诠释了新闻主播兼一线记者应当具备的职业操守,为世界留下了媒体的良心和新闻的准则。b. 作为cbs的主播,克朗凯特垄断了美国重大新闻的播报,对美国人来说,他是这个世界唯一的声音,因此是他们最信任的人。c. 克朗凯特热爱新闻报道,他认为从政后可能远离真相,基于对自己对美国高度的责任心,他始终拒绝参选总统。d. 本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展示了克朗凯特的职业操守和他对美国新闻界乃至世界媒体的重大意义。e. 本文追溯了克朗凯特的职业生涯,通过描述他的播报准则和他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展现了他的传奇魅力。12没有对真相的追求,再多的信息也只能是没有光亮的隧道,克朗凯特怎样追求真相?(4分)13.请结合克朗凯特的生平,探究新闻人应当拥有的职业操守。(6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2分)14下面一段话划线的部分在表述上有多处语病,请找出来任意三处并加以修改。(6分)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行政诉讼法施行以来,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受理了大量行政案件,有效地化解了行政争议,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行政审判的特殊职能作用日益彰显。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开通的民意沟通信箱征集的意见来看,行政诉讼告状难现象依然存在。最高人民法院为此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关于保护行政诉讼当事人诉权的意见,其目的是为了督促各级人民法院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行政案件受理,依法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利,切实解决行政诉讼告状难。序号修改意见15.请将下面的长句拆解成三个语意连贯的单句。(可在不改变句意的前提下增删个别词语)(3分)中国货轮德新海号19日在印度洋上遭到被多国海军赶出亚丁湾的索马里海盗劫持,被迫向索马里东海岸移动。改为(1)(2)(3)1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2009年10月31日,新闻联播用43秒在国内新闻即将结束之时,简要报道了钱学森先生逝世的消息。(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5分)17.调整下面画线部分的文字,做到各短句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2分)倘若真的能化寂寞为思考,变寂寞为实干,改寂寞为娱乐,那么我们就能精神抖擞,走出寂寞;洗涤心灵,获得新生;变得朝气蓬勃,成就一番大业.调整: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表达得体,不超过20字。(3分)一位年轻的钢琴家受邀到一个城市的音乐中心演出。演出就要开始了,观众却稀稀落落,位子还坐不满一半,主办单位尴尬不已。演出开始,钢琴家不疾不徐地走到台前,以充满神秘的口吻说:哦!我知道,贵市的人一定都很有钱。大家一头雾水,他接着说: 。全场愣了愣,紧接着是一阵哄堂大笑。原本尴尬的气氛,顿时化为轻松愉快。19阅读下面文字,从不同角度概括两点结论。(4分)美国加州有位女人养了只珍贵的鹦鹉,非常可爱。但这只鹤鹉有个怪毛病,常常咳嗽,声音浑浊难听:女主人十分焦虑,带着它到处看兽医不料,检查结果表明鹦鹉完全健康,没有任何毛病。后来总算弄清楚了,问题恰恰出在这位女主人自己身上,因为她经常抽烟,引起咳嗽,这只鹦鹉只是惟妙惟肖地模仿了女主人的声音。女主人知道后,立即戒了烟。结论:结论:六、作文(60分)20.请以谈品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福建省厦门六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每句1分)1.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三国周郎赤壁(2)夙兴夜寐 百步九折萦岩峦(3)潦水尽而寒潭清泣孤舟之嫠妇(二)文言文阅读(15分)2. d(3分) 苟:如果3. c(3分) 苏洵认为当代偶尔奖赏进谏的人,没有惩罚不谏之人(今之谏赏,时或有之,不谏之刑,缺然无矣);而国家衰亡是前文谈到末世之风时涉及的,与苏洵论述当代无关(末世不然,迁其赏于不谏,迁其刑于谏,宜乎臣之噤口卷舌,而乱亡随之也)4(1)国君想让大臣力谏该怎么做,我现在来谈一谈。评分标准:每个分句1分,句子通顺酌情扣分。(2)大臣在这种形势下不能不尽力谏言规劝国君的过失,这是三代兴盛的原因。评分标准:言解释为进言进谏力谏1分,所以解释为.的原因1分,判断句式此.也解释为这是1分,通顺1分。(3)如果真能这样,我不相信国君想听到正直的谏言还会听不到。评分标准:诚解释为如果果真1分,傥言解释为正直的言论1分,通顺1分。【参考译文】能进谏的大臣,却不能使国君接受自己的谏言,算不上真正能进谏的大臣。能纳谏的国君,却不能使大臣劝谏自己的过失,就不是真正能纳谏的国君。大臣想让国君接受谏言(该怎么做),我先前已经阐述得很详细了。国君想让大臣力谏(该怎么做),我现在来谈一谈。国君地位高如天,尊贵如神,威势如雷霆。人不能抵抗上天、触怒神灵、忤逆雷霆,也是非常清楚的。如果没有设立奖赏与刑罚,按人之常情,又何苦抵抗上天、触怒神灵、忤逆雷霆呢。如果不是本性忠诚有节义、不追求奖赏、不畏惧刑罚的人,谁希望为了进谏而冒死亡的危险呢。可国君又怎么可能全得到本性忠诚有节义的人来委任他们呢。这里有三个人,一个人勇敢,一个人勇敢、怯懦各半,一个人怯懦。有个人把他们带到深渊前,告诉他们说:能跃过深渊的人,才算勇敢,不然就是怯懦。那个勇敢的人以怯懦为耻,一定会跃过深渊,那勇敢、怯懦各半的人和怯懦的人就做不到。这个人又说:跃过深渊的人奖励千两黄金,不然就没有。那个勇敢、怯懦各半的人追逐利益,一定会跃过深渊,那个怯懦的人还是做不到。不久,那个怯懦的人回头看到一头猛虎凶狠地逼近,那么那个怯懦的人不等别人跟他说什么,就赶紧跃过深渊,如同走过平坦的大路一样。既然这样,那么人难道有勇敢、怯懦的区别吗,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形势驱赶他们。国君威严难以冒犯,如同深渊难以跳跃。本性忠诚有节义、不追求奖赏、不畏惧刑罚的人就如同那个勇敢的人,所以没有什么不进谏。追求奖赏的人,如同那个勇敢、怯懦各半的人,所以听到有奖赏就会进谏。畏惧刑罚的人,如同那个怯懦的人,所以看到有刑罚就会进谏。先王知道勇敢的人不可能经常获得,所以把奖赏用作(鼓励勇敢、怯懦各半者的)千金,把刑罚用作(激励怯懦者的)猛虎,让大臣前进时有追求的方向,后退时有躲避的目标,大臣们在这种形势下不能不尽力谏言规劝国君的过失,这是三代兴盛的原因。末世就不是这样,对不进谏者给予奖赏,却对进谏者施加刑罚,大臣们闭口不言就理所当然了,国政混乱、国家衰亡也就接踵而至了。偶尔有贤明的国君想听听自己的过失,也不过是奖赏进谏者罢了。唉!如果没有猛虎,那怯懦的人肯跃过深渊吗?三代之后,像霍光杀昌邑王那些没有进谏(规劝昌邑王过失)的大臣的情况,不也太少了吧!现在奖赏进谏者的情况,偶尔还有,可是惩罚不进谏者的刑罚,已经完全废止了。如果增加对进谏者的奖赏,重新启用对不进谏者的惩罚,那么阿谀奉承的人就会变得正直,奸佞的人会变得忠诚,更何况本来就忠诚正直的人呢!如果真能这样,我不相信国君想听到正直的谏言还会听不到。(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5(1)诗人爱慕陈琳能够得到曹操赏识(1分),实际上是感慨自己怀才不遇,满腹才学无人赏识(1分)。(2)颈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诗人见到陈琳墓前石麟埋没草中,联想到邺都铜雀台也荒凉地遥对墓云,暗喻了陈琳那个重视贤才的时代的消逝,为下文抒发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感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评分标准:手法1分,答虚实结合想像联想皆可;诗歌意境2分,通顺1分。若答借景抒情,并解释前半句的意境,可酌情给1-2分。只答手法不阐释不得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6.(答:关羽与东吴大将吕蒙在荆州交战,大败,退守麦城。由于兵少粮尽,关羽不得不放弃麦城向西川撤退。关羽想走小路,部下担心有埋伏,可是关羽自恃勇力不听劝告:果然遇到伏兵。寡不敌众,关羽父子遭擒被杀。(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7(1)c(3分) 尽管显得木讷说法不妥当,讷原意为迟钝,文段中引申为谨慎审慎(2)做人必须言行一致。做事敏捷,言谈慎重,把重心放在行动上,放在切实的道德学问修养上,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素养,也才能改变自己,改造社会,并避免因为夸夸其谈而失信于人,避免沉溺于浮夸的言辞中。(4分)评分标准:必须在结合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自己的论述,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追求丰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做事敏捷,言谈谨慎,亲近有道德的人匡正自己,这就可以说是好学了。(学而)孔子说:古时候的人话不轻易说出口,因为他们对没做到这些事感到羞耻。(里仁)孔子说:君子要言谈谨慎行动敏捷。(里仁)三、现代文阅读(13分)8.a(这次猪流感就是一次新的流感大流行说法与原文不符,原文是许多专家担心一次新的流感大流行迫在眉睫) c(不是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猪被冤枉了,而是有人-特别是养猪业的人士.认为猪被冤枉了)(答对一项给3分,全对给5分)9.正方论据:没有在猪当中发现这种病毒(或没有发现它曾经在猪群中传播)(1分),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它是从猪传给人的(1分);反方论据:这种病毒包含的猪、禽、人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都能在猪流感病毒中找到(2分)。10.猪和禽、人有亲密接触(或猪与鸡、鸭、鹅养在一起,而且和主人朝夕相处,或人与家禽家畜和谐共处养殖)(1分),然后,一头猪同时被猪、禽、人三种流感病毒感染(1分),这三种病毒在猪细胞内进行杂交重组(1分),进而传染给人或鸟(1分)。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11.b(在热闹的人群中找到了各自的乐趣说法不当,作者认为公园每个角落都被人占领,根本不能找寻清幽) c(含蓄批评了城市建楼竞相争高的现象说法不当,目的是为了展现人们被挤压的现状)(答对一项给3分,全对给5分)12.人们陷于嘈杂和忙碌的工作中(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