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说中国茶叶,和合茶业,简说中国茶叶,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据传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目前中国境内最古老的一棵人工栽培的大茶树位于距离昆明市区300多公里以外的景洪西南方的南糯山中。这是一棵具有八百多年历史的茶树,当地的人称它为“茶树王”。,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是茶树生长的先决条件,也是我国最集中的茶叶产区。,茶叶的起源和发展,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茶有健身、治病的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而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可以说,茶是中国人民生活和社交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之一,已经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药学专著,也是最早记载有关于茶的著作,这部书以传说的形式,搜集自远古以来,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药理知识,其中有这样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的“荼”就是指古代的茶。,相传神农身体奇特,肚皮透明,五腑六脏一览无余。据说神农尝到茶叶后,在其体内四出游走,“查”来“查”去,五脏六腑如经过洗涤般,干干净净,神清气爽。故称之为“茶(查音)”这虽然只是传说,带有明显的夸张成份,但从中可以看出,人类最早利用茶叶,可能就是从药用解毒开始的。,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人们在认识茶树过程中进行审意体验,发现茶树具有去疾治病的功效以及济世活人的品格。前者是物质的,而后者是精神的。正是基于茶叶这种崇高的“精神内涵”,才使得他能够在后世的发展中被各种地位、各种行业、各种领域的人们所接受,并逐渐升华为一种文化!从上古时代开始,我国南方一带的人民就已开始种茶和饮茶,并将茶树栽培技术传播到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早期的茶叶还没有明确的分类,主要是以直接食用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茶叶为主,随后逐渐发展为水煮后饮用,还没有完整的形制。,到了汉代,人们开始学着储存茶叶,其实方法非常简单,只是将茶叶采摘下来晾干保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取出来冲泡。由于产量和技术的限制,贡茶开始出现,茶叶的采摘和销售由政府直接管理,并收取一定的税金。由于价格昂贵,仅限于王公贵族和富绅官吏才能享用,还远远没有像今天这样普及,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喝茶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三国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晒干或烘干后做成饼,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茶道兴于唐代,唐代以前虽然也有了茶艺的雏型,但还远未完善。经过了“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已发展到中国历史上的最高峰。而茶叶生产情况,也有了空前规模的发展。茶叶产量与全国人口平均茶叶消费水平也都相当的高,也就是从唐朝开始,中国茶叶逐渐在国际社会被人们所认知。,同时,陆羽在总结前人的制茶经验基础上,对唐代全国的制茶工艺,作了标准化的改革,创造了蒸青饼茶。伴随着贡茶的兴起,茶叶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各种各样的茶叶种也开始不断涌现。中唐以后,中国人饮茶“殆成风俗”,形成“比屋之饮”,中国开始进入“全民喝茶”的时代,上至王侯将相,下到平民百姓,无不饮茶,民间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之说,可见茶在唐朝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唐代喝茶,主要是以煎茶为主,1987年4月,陕西法门寺出土了举世瞩目的唐宫茶具系列,这套包括了制、储、饮的精美金银茶具,是我国目前所知时间最早、组合最完整、等级最高的成套茶具,包括:茶笼、茶碾、茶罗子、茶炉、茶匙、茶盆、茶碗、茶托、调料盛器等,包括了从茶叶的贮存、烘烤、碾磨、罗筛、烹煮到饮用等全部工艺流程和饮用过程所用器具。这是一套供奉佛寺之物,从地宫“宝物帐碑文”中可知是僖宗皇帝“新恩赐”的。因其为皇家所用之物,故而等级在当时应属最高之列。从这套茶具中我们可以推知,唐代的风行的“吃”茶过程是,先把茶叶从茶笼中取出,经烘烤后,用茶碾子研碎,再用茶罗子筛过,将细茶末收入由筐、箩、抽屉组成的抽屉中,水烧开后,先取出茶末,兑水,在茶盆中调成糊状,再加进盐、姜、葱、椒等调料,冲水,然后用茶碗分盛,才可端起来饮用。,到了宋代,中国的茶道发生了变化,点茶法成为时尚。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点茶法是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由于团茶的制作工序十分烦琐,整个过程也是耗时费工,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兴散。使得散茶大为盛行。同时还出现了最初的对散茶的鉴赏方法和品质要求。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同时冲泡的方法也更加的简洁方便,伴随着宜兴紫砂壶的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夫茶出现了,并一直流传至今。,远古至秦汉,魏晋至隋唐,直接食用,中国茶文化发展沿革,采摘制作逐渐成熟,产量增加,饮茶渐成风气,两宋至元明,点茶法开始出现,民间斗茶之风盛行茶道大兴,陆羽著茶经,煎茶法出现,紫砂壶开始风靡,现代工夫茶成型,清代至今,茶文化空前繁荣,各地饮茶自成风格,茶文化深入人心,茶经,紫砂,说到喝茶,不得不提的是清代的乾隆皇帝,乾隆在位当政六十年,终年八十八岁,是中国古代帝王中的第一“寿星”。而喝茶便是他的养生之法。民间也流传着很多关于乾隆与茶的故事,涉及到种茶、饮茶、取水、茶名、茶诗等方方面面。“西湖龙井”等名茶也因乾隆皇帝而名声大噪,今天依旧十分盛行!也正是从乾隆时代开始,中国茶叶有了全面的发展和规范,并逐渐形成了今天一整套的茶叶分类、辨别、冲泡及品饮体系。“六大茶类”、“十大名茶”通传至今。,茶叶的分类和功效,茶叶的分类方法很多,有以颜色和制作工艺区分,也有的以产地和用途划分,目前比较通用的是以色泽(或制作工艺)的分类方法,即我们常说的六大茶类:茶类名制作特色绿茶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青茶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m)红茶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m)黑茶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m)黄茶微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m)白茶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m),绿青红黑黄白,绿茶,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茶叶品种。几乎占到全国茶叶总产量的80%。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物质,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绿茶的代表产品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六安瓜片、蒙顶甘露等,都属于著名的中国十大名茶。陕西省陕南出产的午子仙毫、紫阳毛尖、宁强雀舌等茶叶,也是属于绿茶的系列。绿茶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叶绿素保留较好,维生素含量较高。最新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同时具有清火排毒的功效,为夏季品茶之首选。,青茶(乌龙茶),青茶又称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最负盛名的乌龙茶产自福建、广东和台湾三地。乌龙茶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代表产品以福建的“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大红袍”最为有名,产自台湾高山地区的“冻顶乌龙茶”、“文山包种茶”也是青茶中的佼佼者。广东乌龙茶主要以“凤凰单枞”闻名遐迩。,青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健美茶”。同时由于青茶中度发酵,性情温和,一年四季都可饮用,是保健养生的最佳饮品。,红茶,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因其茶红叶红汤,故名红茶。我国红茶虽然产量远不及绿茶,但却是出口量最大的茶叶品种,约占我国茶叶总出口量的50左右,客户遍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红茶品种以安徽祁门红茶最为著名,其他还有宜兴红茶、云南滇红以及正山小种等品种。,红茶味道甘甜醇厚,并可与牛奶等多种饮料和冰糖、柠檬等调配饮用,尤其受到欧美各国和阿拉伯国家人民的喜爱。美国心脏学会曾表示,一杯红茶甚至比大蒜、胡萝卜更能发挥抗酸化作用,具有极强的抗菌作用,长期饮用可预防感冒。英国许多老茶师指出,红茶是比人参汤更加安全有效的保健饮料。,黑茶,黑茶是我国一个十分独特的茶类品种,具有经久不坏、越陈越香的特点。黑茶以压制成的饼茶、团茶或砖茶为主,也有散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或黑褐,故称黑茶。黑茶主要供边区少数民族饮用,所以又称边销茶。,云南普洱茶是我国最著名的黑茶品种,品质独特,香味以陈为贵,并具有一定的收藏与升值潜力,在港、澳、东南亚和日本等地有广泛的市场。黑茶主要以地域区分,四川、湖南、云贵一带是我国黑茶的主要产区。比较著名的有六堡茶、苻砖、康砖等。,黑茶具有抗辐射、抗癌、防癌、助醒酒、促进消化、减肥、延缓衰老、降胆固醇等作用。还能增强大脑中枢神经活动的敏锐性,提高思考能力、降血压、抑制动脉硬化。中老年人常饮黑茶,可谓益处多多。,黄茶,白茶,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这种黄色是制茶过程中进行闷堆渥黄的结果。比较著名的黄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白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主要品种有白牡丹、白毫银针。,西湖龙井居中国名茶之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黄山毛峰黄山毛峰茶产于安徽省太平县以南,歙县以北的黄山。庐山云雾茶庐山种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必刷)附答案详解
- 广发银行清远市清新区2025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2025年反射疗法师大赛理论能力提升B卷题库【完整版】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医学研究方法学统计分析试题答案及解析
- 解析卷公务员考试《常识》专题攻克试卷(附答案详解)
- 广发银行杭州市余杭区2025秋招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自考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经典例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农发行宜宾市珙县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招商银行宁波市鄞州区2025秋招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临床执业医师模拟题库附答案详解(培优)
- 2025年度反洗钱阶段考试培训试考试题库(含答案)
- 收割芦苇施工方案
- 普通黄金现货购买合同8篇
- 三力测试考试题库及答案视频讲解
- 2025年河南省人民法院聘用书记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核心考点与解析
- 口腔冠延长术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
- 诊所经营管理课件
- 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辅警协警笔试笔试模拟考试(含答案)
- 铁路工务介入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