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第6章-4 电抗器和导体的选择_第1页
8 第6章-4 电抗器和导体的选择_第2页
8 第6章-4 电抗器和导体的选择_第3页
8 第6章-4 电抗器和导体的选择_第4页
8 第6章-4 电抗器和导体的选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导体和电器设备的选择,主要内容电器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高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选择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的原理与选择电抗器的选择导体、电缆的选择,四、电抗器的选择,什么情况下使用电抗器?(1)断路器不能断开短路电流:额定开断电流Nbr5000h),传输容量大,长度在20米以上的导体。母线不用这种方式选经济电流密度J:对应不同类型的导体和不同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ax,有一个年计算费用最低的电流密度。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体截面可使年计算费用最低。导体的经济截面:S=Imax/J注意:尽量选择接近的截面,若无合适规格的导体,选小于经济截面的导体。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的导体截面,其允许电流必须大于导体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3)电晕电压校验对110KV以上的裸导体,按晴天不发生全面电晕条件校验:UcrUmaxUcr-裸导体的临界电压Umax-最高工作电压(4)热稳定校验SSmin(5)硬导体的动稳定校验al-导体应力(Pa)al-导体材料允许应力(Pa)。硬铝70106Pa,硬铜140106Pa,S-所选导体截面;Smin-由热稳定决定的导体最小截面;QK-短路电流热效应;Ks-导体的集肤系数;C-热稳定系数,与导体材料和工作温度相关。,单条矩形导体应力的计算假定导体为自由支撑在绝缘子上的多跨距、匀载荷梁,在电动力的作用下,导体所受的最大弯矩M为:,绝缘子间的最大允许跨距:,所选跨距一般不超过1.5-2m,W-导体对垂直于作用力方向轴的截面系数,单位长度导体上所受相间电动力(N/m);,导体最大相间计算应力,导体支柱绝缘子间的跨距(m),多条矩形导体应力的计算,Mb边条导体所受弯矩W导体对垂直于条间作用力的截面系数fph-单位长度导体上所受条间电动力Lb条间衬垫跨距(m),条间应力,条间电动力的计算,(1)双条导体:相电流平均分配,(2)三条导体:中间条流过20相电流,两侧条各流过40,衬垫间允许的最大跨距,满足动稳定的最大允许衬垫跨距,所选衬垫跨距Lb应满足,:铜双条1774,三条1355铝双条1003,三条1197,及,6)共振频率校验对于发电机、变压器及汇流母线等重要回路的导体应进行共振校验。已知导体材料、形状、布置方式和应避开的自振频率(一般为30-160HZ),导体不发生共振的最大绝缘子跨距为:,例题65(自学),2、电力电缆的选择(自学)(1)电缆芯线材料及型号的选择(2)电压选择(3)截面选择电力电缆截面一般按长期发热允许电流选择,当电缆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超过5000小时,且长度超过20米时,应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与裸导体不同之处在于修正系数与敷设方式和环境温度有关。敷设时电缆应保持一定的弯曲半径。(4)允许电压降校验对供电距离较远、容量较大的电缆线路,应校验其电压损失,一般应满足电压降不超过5%。U-线路工作电压;L-线路长度;cos-功率因数;r、x-电缆单位长度的电阻和电抗,(5)热稳定校验由于电缆芯线一般是由多股绞线构成,截面在400mm2以下时,集肤系数Ks近似为1,满足电缆热稳定的最小截面为:Qk-短路电流的热效应C-电缆的热稳定系数,3、绝缘子、穿墙套管的选择(自学),支柱绝缘子应按额定电压和类型选择,并进行动稳定校验;穿墙套管应按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类型选择,按短路条件校验热稳定和动稳定。1)按额定电压选择绝缘子和穿墙套管UNUNSUN-支柱绝缘子或穿墙套管的额定电压UNS-电网额定电压2)按额定电流选择穿墙套管KINImaxImax-所在回路在各种合理运行方式下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IN-穿墙套管的额定电流;K-温度修正系数3)穿墙套管的热稳定校验It2tQkQk-短路电流产生的热效应It、t-套管允许通过的热稳定电流和时间,4)支持绝缘子和套管的动稳定校验F0.6FdeF-短路时作用在支柱绝缘子或穿墙套管的电动力Fde-支柱绝缘子或穿墙套管的抗弯破坏负荷在校验35KV及以上水平安装的支柱绝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